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宋·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诗题与背景: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中的第四首。浣溪沙:词牌名。徐门:一作“徐州”。石潭:在徐州城东二十里。此题后,傅本、元本、朱本、龙本、曹本尚多“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十七字。

  这组词是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所作。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苏轼在徐州任知州。元丰元年(1078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按照当时的迷信风俗,一个关心农事的地方官,天大旱,要向“龙王爷”求雨;下了雨,又要向“龙王爷”谢雨。)这组词就是当年初夏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

  这组词写作者途中所见、所闻与所感,用形象生动的笔触描写农村风光,反映农民的情绪,为农民的喜悦而欣慰,对农民的痛苦寄以同情。以诗的句法入词,是其主要艺术特色。文风朴实,格调清新,不取艳辞,不采僻典,语言清丽自然,洗尽华靡见真淳。这五首词将农村题材带入北宋词坛,给词坛带来了朴素清新的乡土气息,为农村词的发展开创了良好的文风,在题材上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具有开拓性意义。


逐句释义: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簌簌枣花纷纷落飘落在衣巾上,村南村北响起车缫丝的声音,古老的柳树底下身穿粗布衣的农人在叫卖黄瓜。
  簌(sù)簌:花落的声音;纷纷下落的样子。一作“蔌蔌”,音义皆同。
  缲(sāo)车:抽茧出丝的工具;缫丝的纺车。也作“缫车”。
  牛衣:蓑衣之类。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汉书·王章传》“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二《牛衣》条:“案《食货志》,董仲舒曰:‘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然则牛衣者,编草使暖,以被牛体,盖蓑衣之类也。”此处指卖瓜者衣着粗劣。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酒醉人困路途长远昏昏欲睡,太阳高照人倦口渴好想喝些茶水解渴。敲敲农家的院门讨茶解渴。
  惟欲:只想要。惟:只。欲:想要。
  日高:太阳已升得很高。
  漫思茶:想随便去哪儿找点茶喝。漫,随意,一作“谩”。
  野人家:农家。野人:农夫。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题图


作品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徐州任知州时所作,词牌名为浣溪沙。元丰元年(1078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了这首词。

  此词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带着读者走近一个风光优美、民风淳朴、农事忙碌的乡野村巷,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声音在作者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上片首句“簌簌衣巾落枣花”是说,枣花纷纷飘舞,飞落在词人的衣巾之上,作者甚至听到了它们飘落之时的簌簌声。细小轻微的枣花轻轻坠落的声音,作者都能听到,足见作者此时心境的澄澈、欢欣与陶醉。这一句按照文意本来应该是“枣花簌簌落衣巾”。古人写诗词,常常根据格律和修辞的需要,把句子成分的次序加以调动,这里就是如此。“簌簌”,是形容枣花纷纷落下的样子或花落的声音。“衣巾”,是衣服和头巾。古代服装,男人往往戴头巾。枣树在初夏开出黄绿色的小花。作者不是从旁边看到落枣花,而是行经枣树下,或是伫立枣树下,这样枣花才能落到衣巾上。

  “村南村北响缫车”,除了那细微的花落声响,作者还听到那响彻村南村北的缫车(缲车)之声,缫车之声喧腾便是蚕乡丰收的象征,作为此地长官听到这丰收的声音,自然也是内心雀跃。“缲车”,一种抽取蚕丝的手摇工具。

  “牛衣古柳卖黄瓜”,阴凉的古柳之下正有农人在卖着黄瓜,这黄瓜也是甘霖之后丰收的果实。听着那簌簌的枣花声、响腾的缫车声、卖瓜的吆喝声,作者虽未写听到这一切之后的感受,但读者可以想象此时的词人内心一定涌起了无尽的喜悦,正所谓“不着一字,尽显风流”。“牛衣”,蓑衣之类,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

  上片三句,每一句都写出了景色的一个方面。特别是抓住了枣花、缫丝、黄瓜这些富有时令特色的事物,把它们勾画出来。简单几笔,就点染出了一幅初夏时节农村的风俗画。

  下片前二句“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从上片之中的枣花坠落、缲车缫丝、黄瓜成熟等事项中,可知此时正值初夏。此时骄阳正炙烤着大地,而路途遥远,使人倍感困倦和干渴,直想沉沉睡去和畅饮凉茶,路途的艰辛、行人的劳苦跃然纸上。“酒困”,是酒后困倦,说明他上路前喝过酒了。“路长”,看来,已走过很长的路程,而离目的地还很远。“惟”,只。“酒困路长惟欲睡”这句词写出作者旅途的困倦。“日高人渴漫思茶”,在初夏的太阳下赶路,感到燥热、口渴,不由得想喝杯茶解渴。

  “敲门试问野人家”,敲敲农家的院门,试问能否讨茶解渴。“野人家”,乡野的人家,即乡下老百姓。作者当时是一州的行政长官,但是“试问”两字表明他并没有什么官气。他没有命令随从差役去索要,而是自己亲自去敲一家老百姓的门,客气地讨茶。词作到此戛然而止,农家是否有人、能否喝上茶水都不再叙述,词虽止却给人留下了无穷的想象与韵味。

  全词既画出了一幅很有生活气息的农村画图,又记下了一段向老乡敲门讨茶的经历。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生动传神,使一首记闻式的小词,获得了艺术的生命。这就是古典诗词中所讲究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名家点评:

  宋·曾慥:东坡长短句云:“村南村北响缫车。”参寥诗云:“隔林仿佛闻机杼,知有人家在翠微。”秦少游云:“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三诗大同小异,皆奇句也。(《高斋诗话》)

  明·沈际飞:村落图。(《草堂诗余续集》卷上)

  刘永济:此时东坡但有与民同乐之感想,而无丝毫以官长自居之态度。古语有“民吾同胞,物吾同与”之说,此五词颇具此意味。(《唐五代两宋词简析》)


试题精选:

1.这首小令清新朴实,明白如话,仅“试问”已让词人形象栩栩传神。请结合末句的内容,分析词人形象。(2分)

参考答案:“野人家”指村野的一户人家,“试问”有敲门探询之意。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太守形象,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


2.词的上片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参考答案:村头枣花掉落衣巾声、农家缲车抽茧出丝声、农人粗服柳下卖瓜声,营造浓郁乡村气息,欣欣向荣繁忙景象。(意思对即可)


3.对诗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全词在构思和用语上颇具匠心,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

B.上片三句话,三个画面,从所见着笔,次写所闻,不仅具有色彩美,而且有音乐美。

C.下片记事,转写作者村外旅行中的感受和活动。

D.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村南村北”又概括嘈杂的“缫车”声,词人心情定是烦躁郁闷,无法排解。

参考答案:D(此处“声响”是词人谢雨途中所闻,是乡间忙碌之音,词人的心情是愉悦的。)


4.下列哪一项表达的内涵与苏轼这首词没有相似之处( )

A.开轩面场圃,把酒活桑麻。(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B.昼出耕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C.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宋陆游《游山西村》)

D.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参考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这首词写初夏(或夏季)时的(乡村生活)情景,表现出诗人久旱雨后丰收有盼的喜悦之情(或表现了对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淳朴民风的内涵。D“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没有表达淳朴民风的内涵,故选:D)


拓展阅读: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苏轼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其 一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其 二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其 三

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其 四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其 五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诗人,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苏洵子、苏辙兄。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历州郡多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