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荞面饸饹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淳化荞面饸饹

  淳化荞面饸饹,是淳化县民间传统手工技艺荞面饸饹制作工艺,被列入咸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淳化县荞面饸饹制作工艺源远流长,早在元代就已产生。荞面饸饹制作包括面粉加工、调面、压制、熟辣椒、煎臊子汤等有一整套非常考究的制作工艺,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其“筋长光亮、香辣宜人、柔瓢可口”的特点,成为大众所喜爱的面食。

历史

  淳化饸饹又称淳化荞面饸饹,或简称荞面饸饹。饸饹,古称“河漏”,又称“活络”,其正确读音为(hé·le),淳化方言读作(huó·luo)。据考古发掘确认,饸饹的历史很悠久,早在14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牛角钻六至七个小孔,孔如粗麻线大小,面糊放入牛角内,落入沸水锅中煮成面条。查阅了《辞海》中关于“饸饹”的定义,解释为:“北方一种用荞麦面轧成的食品,参见‘河漏’。”而对河漏的解释则是:“即饸饹,北方一种面食。王桢《农书·荞麦》:‘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为面……或作汤饼,谓之河漏。”王桢是元代一位农学家,他的农学专著《农书·荞麦》中还有一句话,《辞海》上没有提及:“滑细如粉,亚于麦面,风俗所尚,供为常食。”也就是说,饸饹即是过去的“河漏”,外观滑滑细细像粉一样,在那时是一种家庭自己制作食用的食物,就像今天家里做的擀面条一样平常。
  传说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喜好美食的康熙皇帝派专人对全国各地的风味小吃进行了统计,而“河漏”也被作为其中一种上报朝廷。一天,康熙帝看到陕西地方名小吃“河漏”,觉得名字怪异,便命御厨做好食之。吃后对其独特的风味赞不绝口。但因名字“河漏”之谐音与治理河道不协调,便挥笔把“河漏”改为“饸饹”。从此,饸饹这种地方小吃便名扬天下。

文化典故

  淳化荞麦栽培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种植。相传,公元前96年间,汉武帝刘彻携钩弋夫人出巡到甘泉宫(在今淳化铁王镇),钩弋夫人见宫外遍地是花,清雅艳丽,香气扑鼻,遂问侍从:“此为何物?”侍从答曰:“荞麦。不但花艳,庶民还以其籽实制作河漏,很是美味。”侍者说着,竟然流起口水。钩弋夫人心奇不已,何种美味竟然令皇家侍从都流口水,便将之告于帝。汉武帝遂下诏,遍访云阳厨艺高超者进宫制作饸饹。汉武帝看着面前油汪汪的饸饹,不觉胃口大开,一连吃了好几碗,于是龙颜大悦,赐为御宴,并在将士出征、凯旋庆功时赐饸饹宴以犒赏大臣及众将士,朝野竞相效仿。荞麦饸饹作为御宴佳品,配料红、白、绿相间,色、香、味俱全,一时,传遍了都城长安。由此淳化饸饹声名远扬,并作为一道做工简单、老少皆宜,红白宴席必备的美食,流传至今。
  荞面饸饹是该县独具特色的地方吃食,其中以该县西部的官庄、胡家庙等乡镇尤为著名。婚嫁丧葬、节日祝贺、来客招待,常以吃饸饹为习俗。有民谣为证:“荞面饸饹浇羊汤,油泼辣子分外香;吃在口中酿筋光,凉拌热吃美名扬。”“荞面饸饹黑是黑,筋韧爽口待贵客。”
  2008年淳化县荞面饸饹制作工艺跻身咸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荞面饸饹制作工艺源远流长,早在元代就已产生。荞面饸饹制作从面粉加工、调面、压制、熟辣椒、煎臊子汤等有一整套非常考究的制作工艺,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其“筋长光亮、香辣宜人、柔瓢可口”的特点,成为大众所喜爱的面食。

制作

  淳化饸饹以荞面为主要原料,整个加工从磨面、调面、压制、过水、捞盛、臊子汤等十几道工序而成。荞面以当年生新加工的面粉为上乘。先脱黑色外皮,后上机粉碎,头遍粉碎下来的面,再用细筛将未除净的黑皮筛除掉,这样加工出的荞面洁白、光亮、精细柔滑,然后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存下,现吃现用。调面以荞面为主,加适量的小麦面混合,掌握面粉搭配比例,加少量食碱的温水调和。边揉面边带水,面团不黏手,柔韧拉而不断,外部光滑即可压面。传统压饸饹以本制床子加工,压时需几人,配合制作,有填床子、压床子、帮床子等分工。现在床子工具改革,锅台改造,一个人就可以操作加工饸饹。饸饹汤以羊汤为最佳,另有鸡汤、大肉汤、素汤等。臊子以羊肉、鸡肉、大肉豆腐、红萝卜、黄花、生姜、香菜、葱、辣椒等佐料烹制而成。
  淳化荞面饸饹的特点可用九个字来概括:筋、柔、光、煎、稀、汪、鲜、辣、香。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饸饹面筋道柔韧,光滑细长,筋而不硬,细而不断,柔韧而嚼,光滑爽口。第二,饸饹汤煎而不烫,油而不腻,味浓而不烈,味香而不艳,香味扑鼻,回味悠长。第三,饸饹汤的辣子更是一绝,汤面漂着很厚的一层辣子,看似辛辣无比,实则红而微辣,既可提味,又可增加食欲。第四,添加蒜泥,一为杀菌,二为提味。现在,淳化荞面饸饹不但是当地人的日常美食,更是红白喜事和招待宾朋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同时也已成为外地朋友争相品尝的美味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