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汉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称扫墓节、踏青节、行清节、祭祖节等。另外,就[[祖先崇拜|祭祖]]而言,[[除夕|除]]、清、[[中元节与盂兰盆节|盂]]、[[重阳节|九]]四节也是[[中华传统节日]]里的“祭祖四大节”,每年[[阳历]]4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节总是落在[[国历]]4月4日或4月5日其中一天。
+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汉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称扫墓节、踏青节、行清节、祭祖节等。另外,就[[祖先崇拜|祭祖]]而言,[[除夕|除]]、清、[[中元节与盂兰盆节|盂]]、[[重阳节|九]]四节也是[[中华传统节日]]里的“祭祖四大节”,每年[[阳历]]4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节总是落在[[公历]]4月4日或4月5日其中一天。
  
 
[[File:清明.jpg|center|thumb|300px|清明。来源:中国政府网]]
 
[[File:清明.jpg|center|thumb|300px|清明。来源:中国政府网]]

2023年3月27日 (一) 02:35的版本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汉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称扫墓节、踏青节、行清节、祭祖节等。另外,就祭祖而言,、清、四节也是中华传统节日里的“祭祖四大节”,每年阳历4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节总是落在公历4月4日或4月5日其中一天。

清明。来源:中国政府网

《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由于清明节是根据节气而定的,故清明是少数与西历大致吻合的中国传统节日。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民间传奇称,晋文公把寒食节的翌日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有些地区在农历三月初三的上巳扫墓习俗,顺便踏青,故称上巳小清明

物候

  • 桐始华。
  • 田鼠化为鴽,牡丹华;鴽音如,鹌鹑属,鼠阴类。阳气盛则鼠化为鴽,阴气盛则鴽复化为鼠。
  • 虹始见。虹,音洪,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到了清明,中国黄河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平均温度在10度以上;中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茂,改变了冬季寒冷枯黄的景象。

清明物候。来源:中国政府网

起源及演变

中国民间故事中,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逃避骊姬之乱而流亡国外,一日乏食,饥馑非常,随臣介之推(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重耳喝了,重耳恢复精神,才发现是介之推自割腿肉,感激万分。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国君,是为晋文公,重赏了当初伴他流亡的功臣,独忘了介之推,介之推也不邀功,带着母亲悄悄隐居去了。很多人为介之推打抱不平,晋文公醒悟,亲自去请介之推,然而介之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找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之推。大火烧遍绵山,介之推依然不出,火灭了之后,人们才看见介之推背着老母,已在一棵老柳树下烧死了,母子皆亡。晋文公将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回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故“足下”成为上级对下级,或者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即源于此。后来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死于回禄之灾,下令将介之推的忌日定为寒食节,不许民众开火煮饭,只能吃冷食、凉拌食品。这就是“割股奉君”的故事和寒食节的由来。

但后人多所考证,寒食节禁火习俗的起源与介子推无关。介子推割股的史实也存在争议。(介子推割股的故事不见于《左传》和《史记》,寒食节起源于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最早见于桓谭《新论》,洪迈在《容斋随笔》有考证。

传统寒食节上巳节、清明节相距甚近,为了方便,往往连续假期,唐代时寒食与清明已并称,清明本无太多文化内涵,而寒食、上巳则传统丰厚,三相结合,便成了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古代,清明还不如寒食节(现在已与清明合并度过)重要。寒食节主要节俗为扫墓、踏青、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已备好的熟食、冷食,故有此名。扫墓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倣傚,由于日期接近,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渐移到清明。据说宋代朝廷规定,各地祭坟扫墓,以清明节为主。扫墓,是寒食节原有的习俗,而水边散步、戴柳圈等,则是上巳节原有的习俗,清明节吸纳了此二节庆的仪式,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提升为大节日,清明节与端午春节中秋并称为汉族四大传统节日。寒食的习俗若干以变形的方式传承、保存于清明节中。南台湾部分地方、韩国仍举行寒食节。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习俗只在清明时举行。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有些地方则把上巳节也当成清明节,称作小清明

由于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节附近进行扫墓祭祖郊游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华传统节日,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之前,清明一般为冬至之后106或107天,寒食节的后一或两天。扫墓活动在节前后可延续十天至半个月左右。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国历4月5号前后,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但民间对于扫墓这事,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甚至是“前半个月、后半个月”等各种说法,故在这十八至三十日之间均属扫墓的日子。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民族扫墓节”。

祭祀是表达我们对先祖怀念、感恩、孝顺的方式。但对逝者最好的祭祀,就是让生者活得幸福。或许正是因此,从古而今,清明节不单纯是一个扫墓祭祖、寒食赐火的日子,还有非常丰富内容,包括插柳戴柳、春游踏青、植树、采花、蹴鞠、放风筝、荡秋千、拔河、斗鸡、赠画蛋、吃春卷青团青草粿红藕等等。《论语》中曾皙说:希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清明是一个男欢女爱的节日。根据《礼记·月令》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认为“仲春之月”是不同部落之间的男男女女谈情说爱的季节。黎族、苗族的“三月三”,也是暮春时节,清明节前后,是人们感激祖先、感谢生活、在野外谈情说爱的节日。《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大陆各地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在中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规模、方式不尽相同。民间还有插戴柳枝、放风筝、取薪火、画蛋、荡秋千等活动。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包括禁火冷食和祭扫坟墓等习俗。到唐代,人们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宋代清明与寒食逐渐合而为一,清明将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收归名下,同时上巳节的节俗“上巳春嬉”也被合并到了清明节。

清明习俗也流行于白族苗族蒙古族纳西族少数民族。在越南韩国日本琉球等地,清明节也是重要的节日。

清明农俗。来源:中国政府网
清明民俗。来源:中国政府网
清明食俗。来源:中国政府网

山西

山西旧有“清明细雨催人哀,漠漠墦头野花开,手端祭品肩扛锹,都为先坟上土来”的绝句,生动地概括了时人的心情与扫墓的特点。春天,民间多修补房舍,以防夏季雨漏。由活人联想到死人,田间坟头经过风吹雨淋,往往塌陷低落。清明时节上坟,最大的特点就是铲除坟头杂草,用新土将坟堆加高加固,习惯称为整修阴宅,表现了儿孙对先人的哀思。

山西南部地区,人家不论贵贱贫富,上坟时男女都到,表示所有后代都在怀念祖先。北部地区上坟多是男子的事情,妇女一般不到坟莹。大同、平遥等地,是日傍晚,旧俗妇女们要在大门外放声大哭,“阖村哀声连一片,传入耳中都是悲”。山西南部多数地方上坟时不燃香、不化纸,要将白色墓纸等物悬挂坟头,有“清明坟头一片白”的说法。原因是寒食节习惯禁火,而清明节又在寒食节期间。

山西北部多数地方却要将冥钱等物全部烧尽,理由是不烧尽就转不到先人手里。大同等地又习惯白日上坟,晚上在家中焚烧冥钱冥帛。

晋西北的河曲等地,旧俗上坟要带酒肴,祭毕祖先,便在坟地里饮食,意寓与先人共饮共食。晋南的闻喜等地,上坟时要用嵌枣糕在坟堆上滚来滚去,传说是为死去的老人抓痒痒。晋中的介休等地,上坟时供品为面饼,形如盘蛇。回家后将面饼放在院里,吹晒干以后再吃。老人们讲究可治病,其源盖出于寒食禁火的缘故。

晋南地区上坟后,回家时要拔些麦苗,并在门上插松枝柏叶或柳条以辟邪。晋北地区多插柳条。还有的地方,在坟上也插一些柳条。

清明节,晋南地区民间要蒸大馍,中夹核桃、红枣、豆子之类,称为“子福”。取意子孙多福,全凭祖宗保佑。家家还要做黑豆凉粉,切薄块灌汤而食。铲萎蕤草,在炕席上搓拉,名曰驱蝎。晋东南地区,人人头上插柳枝枯叶。妇女要用描金彩胜(头饰)贴在两鬓。晋北地区,习惯生黑豆芽,并用玉米面粉包黑豆芽馅食用。晋西北地区讲究用黍米磨面作饼,俗称“摊黄儿”,吕梁地区在清明后一天,要接女邀婿,俗称“清新火”。

河曲县清明节以黍米磿面作饼,称为“摊黄儿”。寿阳县清明节,男女儿童皆剪彩纸成串戴在头上,据说这是古代“彩胜”的遗风。翼城县民预煮黑面凉粉,于清明节切薄片,淋上汤汁来吃。解州女子在清明时,停止一切女红,据说此日动针线者可能会受到鬼神惩罚而失明。平陆县儿童清明节头上以麦系头发,祈求长寿。

河北

北的扫墓,讲究“早清明,晚十一(农历寒衣节)”。上坟烧纸钱,在清明前一个礼拜就开始了,而清明当天已很少有人去扫墓了。南地区则选择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扫墓,华北地区常在十月初一的寒衣节扫墓。有“不重寒食,重寒衣”的说法,认为寒衣节比寒食节(此处的寒食节指的是清明节)重要。

北京

燕京大觉寺中的玉兰花会于每年的清明前后绽放,持续到谷雨,因此,大觉寺玉兰是北京春天踏青的胜景。

四川

四川都江堰放水节祭祀大典,祭祀李冰父子清明会(二王庙庙会)(成都都江堰)。

湖南

长沙府清明插柳,称为“记年华”。永州府清明节凌晨汲水,经数月味色不变,用以造酒尤佳。新田县农谚:“清明晴,万物成”。

上海

上海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踏青,每年清明前后祭扫出行人次近千万。由于改革开放推动公墓化的兴盛,而相关选址以外省的苏州嘉兴等地为主。因此前往上述区域的人次达到一百余万之多,从而在清明前后数天往往会造成出省交通的拥挤。

此外,青团江南地区的清明时令点心。其主体由糯米粉制成,经青艾(草头汁)调和而呈绿色糕团,一般为豆沙馅或芝麻馅。食用时保留了寒食的习惯。对上海人而言,青团是清明祭祖时必不可少的供品。

福建

福建闽南并不一定在清明节扫墓,扫墓日期一般有两种,泉州习俗是在清明节前后几天,漳州则有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小清明节(上巳节)附近扫墓,闽南人扫墓也不执着于哪一个特定的日子,因须宗族亲戚共赴祭扫,所以在清明或小清明前后半个月内,都是正常情况。客家人的日子更不固定,在除夕中秋都有人扫墓,清明节人数最盛。

闽南习俗,沿途不得已而踩踏他人坟冢,都是允许的,但必须呼喊“借过”,找到祖坟时,先徒手礼拜,告知守坟的土地神与先人要开始扫墓了,清理坟墓环境,翦除杂草乱木,甚或修补墓园,如梁柱、墓碑裂缝,补漆墓碑的字迹,完成后,先祭拜土地神,然后烧香祭祖,通常扫墓除了线香蜡烛纸钱烧酒鲜花之外,是不设供品的。如果设置了牲礼粿等供品,则称为“培墓”。“培墓”一次,必须要一连三年都“培墓”,通常是新坟、新葬、捡骨或家族成员荣登金榜(考取知名大学公务员等)或结婚生子,才会“培墓”。少数闽南人会准备水果白煮蛋香烟等供品祭拜,祭拜时口吟“果子不是礼,有扫无祭”,以表明此并非“培墓”,也可规避一培三年的规定。祭拜完后,在坟墓上用小石头压上“墓纸”,代表已经将坟墓修缮完毕。如果是“培墓”或者有准备白煮蛋(或咸鸭蛋)祭祖者,会将蛋壳丢在墓碑上或者墓丘之上,象征脱壳重生、生生不息,或者掷蚌壳、蛤蜊壳,亦为同样意义。

清明节当天一般是不煮食物,只吃冷的润饼、“红龟粿”或“草仔粿”,这是源于寒食节的习俗。早年流行“揖墓粿”,“揖”是闽南语“猜”之意,世家门阀扫墓,必定“培墓”,准备许多供品,尤其是“红龟粿”或“草仔粿”,称为“墓粿”。扫墓祭祖完毕,就召集附近的牧童甚至是儿童,扫墓者出谜语要其回答,或者与其猜拳,如牧童获胜,即可得到一枚“墓粿”,输了就得离开,是谓“揖墓粿”。但演变至后,通常牧童会讲“祝尊府添丁大发财”之类的吉祥话,扫墓者就会给一枚“墓粿”了。此风流行甚早,战国时代孟子》书中就有贫者向扫墓者乞讨食品的故事,而这习俗有布施贫童,为先人累积冥福之意;另也是希望墓园附近的孩童不要恶作剧破坏墓园。早期泉漳台湾盛行此俗,相邻的坟墓都会尽量发放“墓粿”,以多者称雄。

大致上长辈不扫晚辈坟墓,也有破例的方法,长辈只扫墓、除草、随意洒上墓纸,并插香,说:“今日途经此地,你的后生晚辈(儿子、女儿,或直接称“世细”,晚辈之意)托我带一枝香给你。”然后焚烧冥纸即离去,一般是不设供品,更不可以作揖、礼拜。但如同行中有辈份较低者,长辈站在一旁观礼,直接请辈份较低者向死者上香设供、作揖、叩首亦可。

福建莆田人在清明节扫墓、踏青和演出“清明戏”,莆田话称扫墓为“上墓”,在莆田人扫墓的祭品中,必备“清明龟”和“卷”。“清明龟”是用面粉和糖加工捏成一块块粉块,然后把它用木刻的龟印印成龟形,蒸熟而成。寓有祖先灵气长存,子孙平安长寿之意。“卷”也是用面粉加工成约三寸长的长方形面块,当中压一条小线,蒸熟后这条小线会自动展开恰似书卷的形状,上面印着“红花”,预祝一家红火,子孙好学上进。清明节早晨,莆田人上山为祖先祭坟、压墓纸、培土,帮祖先的坟地锄草。祭墓完成后,会折下一丛松柏叶带回来,以示枝荣叶茂,一家顺意,子孙昌盛。上墓祭祖完毕的当天中午,在家里厅堂或祖厝也要准备好五果六斋,祭拜祖先神明。知名的“清明戏”有《白蛇传》、《拾玉镯》和《人面桃花》,内容都和清明节相关。

闽东福州人在清明节期前后,会去郊外踏青,为祖先扫墓、烧冥纸、压墓纸、培土。主要为祖先的坟地锄草、培土,有的人还会在坟边种一棵长青松柏或其它树木。最后一道程序是压墓纸,就是在墓头上压一些墓纸,表示此墓已由后代子孙祭拜过,或向路人表示此坟后继有人,闽谚云:“坟前致祭酒三杯,点滴何曾到棺材;地下料应无币厂,只好人间造钱财。”讲述了烧冥纸与压墓纸的功用。扫墓归来时,需在墓旁或归来路上折一松枝或柳条,插在家门口,向邻人说明已履行了扫墓祭祖的责任。福州人清明节习俗中扫墓祭祖供奉供品除了有光饼、豆腐和面点等,有一供品是绝对少不了的,即福州特制的“菠菠稞”,用菠菠粿来祭祀祖先,互赠亲友,是福州清明特有的风俗之一。

相传古时明溪将乐认为清明日有三种,节气清明为“正清明”、三月初三上巳为“小清明”、八月初八元成节为“大清明”。三种清明日附近都允许扫墓,故一年最多可以扫墓三次,最少要扫墓一次,最晚可以到延续到中秋,中秋节前没扫墓,将会遭到祖先的责罚。今几无此俗。古时汀州客家人称八月初八为“大清明”,各坛道士会举行“太乙天尊接引浮生法事”,祈求太乙救苦天尊救拔信徒先人,赐予冥福作醮与法会通常自农历八月初七开始,到八月九日才结束;有的甚至八月初一就开始。

广东

广州广府人向来重视清明扫墓,有在正清明当日“行清”的习俗。“行清”与踏青不同,踏青是郊游,“行清”则是一族人一起约定那一天齐齐去扫墓。拜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汉墓纸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先祖墓前,再将纸钱焚化、压上墓纸,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广州人祭墓完后,分了猪肉,并不算完成了拜祭形式,将猪肉带回家后,配上清明时节的菜蔬“清明荞菜”去炒着吃,还有不嫌麻烦的人家另外用这个“清明荞菜”配一些鸡蛋丝烧肉丝包成春卷炸来吃,吃完了这些菜肉,这一年的“行清”任务才算完成。

惠州地区在清明除了踏青、祭祖、扫墓等习俗外,还有身带抹草、包艾粄吃的特有习俗。在惠州本地习俗中,焚烧钱帛以及供奉“三牲”、敛糕等都是不可或缺的传统做法。除了用敛糕祭拜先人外,清明节吃艾粄也是惠州的传统风俗。清明节的艾粄被称为“清明粄”。清明前后,惠州许多人家门前都插着柳枝,这是惠州的老风俗—插柳。惠州人相信,柳枝和桃树、菖蒲、艾蒿等花木一样,都具有辟邪作用,所以清明时节身插柳枝与身带抹草一样,是为了祛秽。

东莞地区的清明节风俗有拜山和吃艾粄。在东莞,清明期间扫墓叫“拜山”(粤语),也叫“挂纸”(客家话)。祭墓的祭品比较讲究的有苹果(代表平安),甘蔗(代表节节高升)和乳猪(代表全家富贵)。东莞客家人在清明节吃艾粄有不同的意义说法,而在东莞凤岗,传说是因为清明时节雷雨特别多,吃了艾粄就不怕被雷劈。也有说法为吃了艾粄小孩子会更乖。

潮汕地区在清明节习俗有“挂纸”(扫墓)、“踏青”、“插柳”、“蒸朴籽粿”、“食薄饼”和“食润饼”。在潮汕地区,清明扫墓又叫“挂春纸”,与冬至扫墓有别,冬至扫墓则称为“挂冬纸”。潮汕人“挂纸”时间通常在清明节前后各三天这段期间进行,当中以清明正日挂者为最多。潮汕人扫墓,要先拜土地公,然后才开始祭拜自己的先人。祭拜时,先将墓前、墓身杂草拔除,填土整坟,打扫乾净,用“银跦”、“沙绿”(红绿油漆)精工填补墓碑上的凹刻文字(俗称“妆坟碑字”),除先人名字用绿色油刷外,其余的字都用红油涂写。不少潮汕人摆放的供品中还要有烫熟的蚶和粿品。祭拜后会在仪式结束后把鲜蚶吃完,并把蚶壳撒在墓堆上表示“合赚”,因为潮汕人把蚶壳称为“蚶壳钱”,撒在坟头将它作为冥钱用。扫墓完毕后,到近城时就要把姓氏灯笼点亮,叫做“添丁”,若祖坟有多处,就在最亲的祖坟拜祭,其余各坟只“压墓纸”而已。潮汕人“挂纸”时往往子孙成群到墓地祭拜,人数越多越感到光彩,如果“挂纸”时逐年人数减少,就会被认为是衰败的景象。因此,外出子孙们,即便是在千里之外的潮籍侨胞也会回乡“挂纸”,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也期盼家族兴旺。

过去时期,梅县地区客家人的扫墓时间,通常不在清明,而是在农历二月或九月。

港澳地区习俗

清明在香港澳门都是重要节日及公众假期,香港人会到祖先前,烧、焚冥镪和压墓纸,祭物多为鲜花水果烧猪豆腐。港澳市民时常为避免人多挤迫,习惯提早数星期拜山,并不一定恪守清明当日扫墓祭祖的传统。

早在港英时期,粤、港边界纵然自从国共内战结束,中共建政之后守护森严,但每逢清明,位处粤、港边界的罗湖文锦渡禁区多会有限度地开放,让人到沙岭坟场拜祭;1950年至1970年代中前期,中国仍未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不少人亦会在清明节,以祭祖为理由回乡,人人身穿多层衣服,携带异常大量的日用品,用以接济广东的乡间亲友,粤港火车票亦会出现抢购潮和炒黄牛票的情况。

近数十年,香港市民为先人清除坟前杂草时,不少人相信“火烧旺地”的风水说法,放火烧杂草,结果引发多宗严重森林大火,备受社会关注。2007年更有团体要发动“清明无山火誓师大会”,呼吁市民勿再放火除杂草。

而在澳门,由于本地墓园地方相当有限,新墓场的落成量甚少,也赶不上澳门近年来城市发展的步伐和其带来的人口剧增,导致不少澳门人会到邻近的城市珠海购买墓地。珠海一项调查发现,最靠近拱北口岸的合罗山公墓和仙峰山墓园里被埋葬的都以澳门市民居多。以合罗山公墓为例,澳门市民约占六成。

台湾习俗

台湾汉人之中,有七成以上为闽南后裔,故大部分人扫墓习俗与闽南相同。

另外,民众由于不同的祖籍族群福建泉州闽南人漳州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等),扫墓日期迥异,民众并不一定会在这一天扫墓,例如客家人春节开始即可扫墓,漳州人则在上巳节小清明)扫墓。而且因为要集合宗族亲戚共赴祭扫,台湾人向来自行调整扫墓时间,在清明或小清明前后半个月内,都是正常情况。

民间清明节扫墓可分成两种仪式,“挂纸”及“培墓”(puē-bōng/puē-bōo/pěr-bōo)。扫墓在闽南话称揫墓(tshiû-bōo)、拜墓(pài-bōng)、上墓(tshiūnn-bōo)、挂墓纸(kuì-bōo-tsuá)、硩墓纸(teh-bōng-tsuá)、探墓厝(thàm-bōng-tshù/thàm-bōo-tshù)等。

各地闽南人扫墓禁忌不同,清理土葬坟墓常常需要跋山涉水,耗费大量体力,通常会吃饱了才上山扫墓,古时扫墓时有寒食的遗风,一般不开火煮饭,扫墓者食用生食、草粿润饼刈包等;直到扫墓完才开火煮饭,吃熟食;但不知为何,传言变成扫墓前必须禁食,可谓无稽之谈。

沿途因攀爬而不得已,可以踩踏他人坟墓,但必须合掌道歉,或者呼喊“借过”。日落前必须扫完坟墓,如果一定要拖到夜间,则必须携带净符,避免煞气。

一般都必须先祭拜土地神才祭拜祖先,但先祖如为高官或生前有爵位,则先祭祖,并可烧寿金。再祭拜土地神。

通常除了线香蜡烛纸钱烧酒鲜花之外,是不设供品的。如果设置了牲礼粿等供品,则称为“培墓”。“培墓”一次,必须要一连三年都“培墓”,通常是新坟、新葬、捡骨、重修坟墓或家族成员荣登科举金榜(现代则是考取知名大学公务员留学)或家族内有人结婚添丁,才会“培墓”。少数闽南人会准备水果白煮蛋(或咸鸭蛋)、香烟等祭拜,祭拜时口吟“果子不是礼,有扫无祭”,以表明此并非“培墓”,也可规避一培三年的规定。通常水果不用蕃茄番石榴释迦,如同祭祀神灵;也有人不用菠萝,因菠萝意为“旺来”,说怕是坟墓兴旺(死者多)。惯例,去世三年以上的死者就可以使用刈金、四方金或九金,有些地方还会加烧金白钱,去世未满三年的死者,只能使用银类纸钱(大银、小银等),不能烧金类纸钱。异姓亲属(外孙、外曾孙,已嫁出去的女儿或孙女)扫墓时,通常只烧刈金、四方金或九金,南台湾则烧莲花金,称为“查某子金”,不烧银类纸钱。有些地区是死者过世未满三年就改烧银纸,有些地区是直接破例烧金类纸钱。

一座合葬的坟墓,以墓碑为主,比如墓碑写“张公讳三之墓”,墓主就是“张三”;如只写“某姓祖宗之佳城”者,以其中辈份最高者为墓主。烧纸钱或是祭祀,皆以墓主为准。比如某甲去扫家族墓(佳城),墓中有某甲之父、某甲之子的遗骨,某甲之父为墓主,故此次扫墓视为某甲祭父,完全可以行礼、叩首。又假设某甲之父死亡一年(火葬后置入)、某甲儿子死亡十年。则某甲去扫墓时,只烧大银等银纸。

如犯了禁忌,就采一株青草,含在口中(或者嚼一嚼),说“不识代志,无禁无忌”(不懂事,不犯禁忌),然后吐掉。

扫墓在客家话中称“挂纸”(意指将墓纸压在坟茔上的意思)、“挂地”、“打醮墓”,台湾客家人扫墓习俗不同于闽南人,在不同地区又有不同的扫墓文化,时间不固定。台湾北部地区的客家人尤其是新竹,多半选在天穿日之后;苗栗台中一带的客家人通常在元宵节次日之后至清明前,也有些在新春大年初一大年初二就开始扫墓;而南台湾六堆一带的客家人,则由福德伯公生到清明之间任选一天来扫墓。

日本本土习俗

日本本土把这天视为“清净明洁”的日子,大地万物于此时盎然生长,樱花开始绽放,也是七十二候的初候“玄鸟至”,即燕子从南方归来的日子。

琉球习俗

琉球(冲绳县)称为清明(シーミー)或御清明(ウシーミー)。琉球人会在清明节祭祖扫墓,由第二尚氏王朝的王室后人首先祭拜玉陵,称为公事清明祭,然后其他琉球人才可以拜祭自己家族的墓地,拜祭完毕后家族会在祖先墓前一起分享祭祖的食物,如豚肉料理、糖果、水果、蚬等。

新加坡习俗

新加坡闽南泉州裔华人在祖先坟上压上彩色墓纸

东南亚地区拥有独特的宗乡会馆文化,其形成与华侨的清明节祭祖传统密切相关。正是为了处理同胞的身后事,早年闯荡南洋华人共同凑钱置地,建“义山”(免费公墓),盖大伯公土地神)庙,以实现共同的祭祖愿望,由此逐渐形成对东南亚华人社群起到重要凝聚作用的宗乡会馆文化。

不过,在华人约占总人口75%的新加坡,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新加坡政府自1960年代起采取了移风易俗的措施,倡导华人改土葬火葬,并在郊区建造了大型骨灰瓮安置所,市区内的坟场因此渐渐消失。如今若要土葬,买一处政府提供的坟地约需坡币六七千元(坡币1元约合0.8美元),不仅费用高昂,而且使用期只有15年。

新加坡华人主要为闽南人,至今仍按照传统仪式扫墓,多半为闽南仪式。每逢清明时节,新加坡华人多会举家出行,亲戚朋友相邀同往,坐满一、两辆小货车浩浩荡荡去扫墓,大多先祭祀土地神。然后在亲人墓前摆上酒食、果品和鲜花,燃起香烛,压上墓纸,再将纸钱焚化,磕头行礼,最后当场将酒食、肉类、水果吃完回家,一般会准备五牲祭拜祖先,当中少不了螃蟹等。祭拜完毕盒饭场剥蛤吃,然后把蛤壳丢在坟前,表示子孙已来扫过墓。

回中国寻宗认祖、祭拜先人,则是近一二十年新加坡华人兴起的潮流。在清明节前,祖籍海南的新加坡华人见面时往往会用家乡话互相询问:“回屋(家乡)做清明不?”

马来西亚习俗

清明是马来西亚华人最为关注的节庆之一,仅次于农历新年,很多在外打工的游子都会回乡按照传统上山扫墓。清明节在马来西亚并不是公共假日,所以当地华人都会提早一两个星期的周末假日上山扫墓,清明正日前的周末人潮最为拥挤。

当地华人通常会出动全家人,两三辆车载着祭品到义山、公冢或灵骨塔去。一般上他们会先祭拜大伯公(或称后土福德正神)。

之后把坟墓上的杂草除去、打扫乾净,再为褪色的墓碑文字补上漆,然后奉上三牲水果、糕点和茶酒,烧香点蜡烛,再依照辈分依序上香跪拜,在墓碑上压上墓纸,最后焚烧纸钱纸扎祭品

马来西亚华人的墓碑碑文都会完整交代阴宅主人的姓名、祖籍(例:福建广东漳州泉州同安安溪泉安潮州信宜琼州梅县海丰陆丰等)、身份、子孙、安葬日期,墓碑的高和宽、字体的尺寸大小,也受到传统信仰以丁兰尺订吉凶的限制。

越南习俗

越南人常在清明时节去扫墓,然后把先人的芳魂接回家来享受后辈子孙在这个时候祀奉的供品。但是,在一些地方也时常在清明节前或后进行扫墓。在越南河东省,许多村庄地势较低,到了水季,田地及墓地全都被泡在水里,所以这里的人们都在每年的9月份即水退了之后才扫墓。

无论是哪一天扫墓,都被视为是一件好事。因为只要想到祖先,既是想到了自己的根,思到了源。 清明节也是儿孙们去扫墓回家后祭拜祖先的一个时机。也有的人把这个祭拜之礼搬到墓地跟扫墓一同进行,但这只仅仅是祭拜一尊墓。过后仍然要摆上供桌,祭拜所有的先祖列宗并敬香。人们常常在清明时进行咸祭,既摆酒,或不摆酒席也必须要有一碟糯米饭、一只白斩鸡以及鲜花香烛、茶酒、纸钱等等。在祭拜祖先的同时,也像其他所有的祭祀活动一样要祭拜土地神

越南人清明节除了扫墓、祭拜外,还有食元宵和汤圆的习俗。越南的元宵和汤圆也都是用糯米面做成,元宵是冰糖为馅。元宵下到开水中,几经沉浮,煮熟以后捞起来摆在小碟子里。汤圆是绿豆为馅。绿豆煮熟,去皮,捣碎,然后作为馅包在汤圆里。汤圆也在开水中煮熟以后,捞起来不是放在碟子里,而是放在碗里,倒上糖水食用。

公祭

清明期间,有不少公祭活动。

古诗词

清明诗词。来源:中国政府网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