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楼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远楼

  清远楼,又称钟楼,坐落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城的正中心,有北方黄鹤楼之称。清远楼与城内的镇朔楼拱极楼均位于宣化旧城的中轴线上,清远楼在北,拱极楼在南,镇朔楼居中。清远楼是一座独具明代特色的砖木结构建筑,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楼高三层,通高17米,下面是7.5米的砖砌墩台。整座楼平面呈亚字形,面阔五间,进深七间,三重檐,一、二层为布瓦顶,三层为琉璃瓦歇山顶。楼的前后皆出抱厦,周围有游廊,檐角起翘,造型俏丽。1988年,清远楼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镇朔楼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归入清远楼。

  清远楼内悬挂着一口明嘉靖年间的制造的铜钟,钟高2.5米,口径1.7米,重约万斤。钟声宏亮,据说方圆40里之内皆可闻其音。楼北的匾额上的“声通天籁”四字,确切地形容了钟声的辽远。

  镇朔楼又称鼓楼,因明代宣府镇(宣化)总兵按例佩戴“镇朔将军印”而得名。镇朔楼与清远楼一样位于宣化旧城的中轴线上,并且一直为明清两代沿用,楼上原有用于报时的漏刻、鼓、角等物,现在都已无存。镇朔楼为高台阁楼式建筑,通高25米,占地面积1052平方米,重檐九脊歇山顶式,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建于高8米的砖砌墩台上,台正中有拱形门廊,可以南北通行。

  镇朔楼之名有威镇朔方之意。宣化是古代北方边防重镇,镇朔楼上悬挂的乾隆皇帝手书“神京屏翰”四字匾额就是宣化重要军事意义的最好诠释。镇朔楼也是河北省境内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钟楼,而且该建筑结构精细,用材规则严整,是明清时期官式建筑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