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6年2月26日 (五) 21:44阳春7号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县城风光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县城风光

  湟中县(汉语拼音:Huángzhōng Xiàn;英文:Huangzhong County),中国青海省西宁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西宁市东部。全县总面积2430平方千米。总人口47万人(2010年)。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土、蒙古族等。现辖10个镇、5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田家寨镇、总寨镇、上新庄镇、鲁沙尔镇、甘河滩镇、共和镇、多巴镇、拦隆口镇、上五庄镇、李家山镇、西堡镇、群加藏族乡、土门关乡、汉东回族乡、大才回族乡、海子沟乡。县政府驻鲁沙尔镇,距省会西宁25千米。(注:委托西宁市城南新区管理的总寨镇已于2008年划归西宁市城中区管辖。全县面积人口数据有待更新) 地处湟水谷地及两侧山地,由滩地、丘陵中山和高山三种地形组成。地势南、西、北高而东南略低,海拔2225-4488米。除湟水河自西向东流径县境北部外,大南川、小南川、康缠川、云谷川等河流呈扇形汇集湟水河;唯群加河自北向南流入黄河。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5.1℃,年平均降水量509.8毫米,年蒸发量900—1000毫米,平均无霜期170天,日照时数2453小时。古迹有汉代墓群、新石器时代遗址、卡约文化遗址以及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鲁沙尔清真寺、积善塔等。 湟中历史悠久,距今四千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李家山镇卡约村古文化遗存的发掘,证明早在青铜器时期,古代先民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了。我国西部古老民族之一的羌人是迄今为止最早活动在湟中地区的民族。据古籍记载,战国初期羌人首领即与中原接触、联系,吸取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畜牧技术,农牧业有一定的发展。秦汉以前,湟中属“羌戎之地”。西汉武帝时,汉军进据湟水流域,在今西宁设西平亭,湟中从此列入中央政权版图。此后,汉在今湟源县设临羌县,归金城君辖,湟中属临羌县。东汉末年,在青海省东北部设置西平郡,改西平亭为西都县以为郡治,今湟中大部分地区归属西都县辖。在魏晋时期,临羌县移治今湟中多巴镇,此后很长时期湟中地区为西都、临羌两县辖地。东晋和南北朝时期,湟中和青海东北部地区一样,先后在前凉、后凉、南凉、西秦和北凉等地方割据政权的统治下。隋时,湟中属今乐都县地的湟水县辖。唐代在今西宁设置鄯城县,湟中归鄯城县辖。唐朝末年,湟水流域被吐蕃占领。宋初,湟水流域属吐蕃角厮罗政权管辖,后湟中为宋西宁州地,在今鲁沙尔镇徐家寨村一带设置倚郭县。不久,西宁州先后被金、夏占领,湟中地区归金和西夏西宁洲辖。南宋末西宁州归元,湟中地属元朝。明时湟中地属西宁卫,清时地属西宁县。明以后,汉族、回族大量移居境内,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汉、回、藏等多民族共居的地区。1943年西宁县县城迁至鲁沙尔,1946年始称湟中县并沿用至今。   历史文献中“湟中”一词泛指湟水流域,自此才有了特定含义。新中国建立后,湟中为省直属县,1960年1月至1961年7月属西宁市,1961年8月复为省直属县,1979年划属海东地区,2000年1月属西宁管辖。

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部,为西北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属青藏高原凉温半干旱地区,境内三面环山,祁连山余脉娘娘山雄踞西北,拉脊山脉绵亘西南。境内沟谷错纵、山川相间,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地势南、西、北高而东南略低,湟水由西向东横贯县境中部,大南川、西纳川、云谷川等十四条河流呈扇形从南、西、北三面山区汇集湟水。 县城鲁沙尔镇距西宁市25公里,县境西、南、北三面环围西宁市,总面积2700平方公里,海拔2225—4488米,年平均气温5.1℃,年平均降水量509.8毫米,年蒸发量900—1000毫米,平均无霜期170天,日照时数2453小时。青藏铁路、109国道、西湟一级公路、西久公路穿境而过,西塔高速公路直达县城,22条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全县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邮编:811600 代码:630122 区号:0971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县城全景

行政区划

历史

湟中历史悠久,距今四千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李家山镇卡约村古文化遗存的发掘,证明早在青铜器时期,古代先民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了。我国西部古老民族之一的羌人是迄今为止最早活动在湟中地区的民族。据古籍记载,战国初期羌人首领即与中原接触、联系,吸取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畜牧技术,农牧业有一定的发展。秦汉以前,湟中属“羌戎之地”。西汉武帝时,汉军进据湟水流域,在今西宁设西平亭,湟中从此列入中央政权版图。此后,汉在今湟源县设临羌县,归金城君辖,湟中属临羌县。东汉末年,在青海省东北部设置西平郡,改西平亭为西都县以为郡治,今湟中大部分地区归属西都县辖。在魏晋时期,临羌县移治今湟中多巴镇,此后很长时期湟中地区为西都、临羌两县辖地。东晋和南北朝时期,湟中和青海东北部地区一样,先后在前凉、后凉、南凉、西秦和北凉等地方割据政权的统治下。隋时,湟中属今乐都县地的湟水县辖。唐代在今西宁设置鄯城县,湟中归鄯城县辖。唐朝末年,湟水流域被吐蕃占领。宋初,湟水流域属吐蕃角厮罗政权管辖,后湟中为宋西宁州地,在今鲁沙尔镇徐家寨村一带设置倚郭县。不久,西宁州先后被金、夏占领,湟中地区归金和西夏西宁洲辖。南宋末西宁州归元,湟中地属元朝。明时湟中地属西宁卫,清时地属西宁县。明以后,汉族、回族大量移居境内,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汉、回、藏等多民族共居的地区。1943年西宁县县城迁至鲁沙尔,1946年始称湟中县并沿用至今。   历史文献中“湟中”一词泛指湟水流域,自此才有了特定含义。新中国建立后,湟中为省直属县,1960年1月至1961年7月属西宁市,1961年8月复为省直属县,1979年划属海东地区,2000年1月属西宁管辖。

古为羌地,汉至清代隶属临羌、西都、湟水、鄯城、西宁等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西宁县更名为湟中县(治鲁沙尔镇)。1949年建立湟中县人民政府,省直辖,1960年划归西宁市,1962年改为省直辖,1978年划归海东地区。1999年12月5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9]142号)将海东地区的湟中县、湟源县划归西宁市管辖。 1999年末,面积2250平方千米,人口450375人(根据青海省志),辖2个镇、24个乡(其中2个藏族乡、3个回族乡):鲁沙尔镇、多巴镇、总寨乡、西堡乡、�上新庄乡、大源乡、甘河滩乡、坡家乡、维新乡、共和乡、盘道乡、拦隆口乡、拉沙乡、四营乡、李家山乡、海子沟乡、升平乡、土门关乡、田家寨乡、什张家乡、丹麻乡、马场藏族乡、汉东回族乡、大才回族乡、上五庄回族乡、群加藏族乡。县政府驻鲁沙尔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湟中县总人口448465人,其中:鲁沙尔镇35280人、多巴镇42687人、丹麻乡15164人、田家寨乡14680人、什张家乡7997人、群加藏族乡2129人、土门关乡14705人、升平乡4402人、总寨乡33838人、上新庄乡20226人、马场藏族乡10003人、西堡乡21787人、大源乡11341人、甘河滩乡11708人、坡家乡8672人、汉东回族乡16713人、大才回族乡22842人、维新乡10095人、共和乡15278人、盘道乡4809人、拦隆口乡29811人、拉沙乡13506人、上五庄回族乡31394人、四营乡10800人、李家山乡24316人、海子沟乡14282人。 2001年1月16日,青海省政府青政函[2001]7号文批复:撤销上五庄回族乡,设立上五庄镇;撤销总寨和升平2乡,其中将总寨乡的18个村(王斌堡、张家庄、清河、清水河、总南、总北、谢家寨、杜家庄、泉尔湾、新庄、王家山、逯家寨、新安、星家、元堡子、享堂、塘马坊、陈家窑)和升平乡的5个村(莫家沟、上细沟、下细沟、上野牛沟、下野牛沟)合并设立总寨镇;撤销坡家和甘河滩2乡,与大才乡的黄二村合并设立甘河滩镇;撤销拦隆口、四营和拉沙3乡,其中将拦隆口乡的25个村(拦隆口、扎什营、新村、巴达、班仲营、端巴营、西岔、上鲁尔加、下鲁尔加、白杨口、东拉科、南门、上庄、前庄、中庄、尼隆台、卡阳、白崖、尼隆口、桥西、千东、千西、上寺、铁家营、上营)、四营乡的11个村(伯什营、麻子营、白崖、拦一、拦二、尼麻隆、图巴营、合尔营、后河尔、上红土沟、下红土沟)和拉沙乡的7个村(红林、邦隆、南门、占岭顶、民联、峡口、民族)合并设立拦隆口镇;撤销上新庄乡和马场藏族乡、合并设立上新庄镇;撤销田家寨和什张家2乡,合并设立田家寨镇;撤销共和、维新和盘道3乡,合并设立共和镇;撤销李家山乡,与四营乡的塔尔沟村合并设立李家山镇。将总寨乡的4个村(徐家寨、东村、西村、陈家滩)并入鲁沙尔镇;拉沙乡的8个村(北沟、中村、杨家台、年家庄、尕尔加、目尔加、洛尔洞、拉卡山)和拦隆口乡的8个村(合尔营、奔巴口、丹麻寺、油房台、玉拉、幸福、沙窝尔、初哇)并入多巴镇;升平乡的4个村(上阿卡、下阿卡、秋子沟、牙加)并入土门关乡。2001年末,湟中县辖10个镇、8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2个居委会、413个行政村。 2003年末,湟中县总人口457885人。辖10个镇、8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田家寨镇、总寨镇、上新庄镇、鲁沙尔镇、甘河滩镇、共和镇、多巴镇、拦隆口镇、上五庄镇、李家山镇、丹麻乡、群加藏族乡、土门关乡、西堡乡、大源乡、汉东回族乡、大才回族乡、海子沟乡,共有11个社区居委会、418个行政村。 2005年,西宁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湟中县总寨镇委托城南新区管理。12月31日,湟中县总寨镇委托城南新区管理签字仪式在城南新区管委会举行。 2006年8月,撤销西堡乡,设立西堡镇;撤销大源乡,并入鲁沙尔镇;撤销丹麻乡,并入田家寨镇。调整后,湟中县辖11个镇、5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田家寨镇、总寨镇、上新庄镇、鲁沙尔镇、甘河滩镇、共和镇、多巴镇、拦隆口镇、上五庄镇、李家山镇、西堡镇、群加藏族乡、土门关乡、汉东回族乡、大才回族乡、海子沟乡。其中总寨镇委托西宁市城南新区管理。 2008年,将由城南新区代管的总寨镇行政区域(101平方千米)划归西宁市城中区管辖。

重大事件

本辖区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有1911年10月(宣统三年)的“元沙尔事件”;1929年7月20日(民国十八年)的“杨家圈事件”;1960年的“湟中事件”;1966年9月的“李家庄孤儿事件”;1968年3月1日的“班沙尔事件”。 元沙尔事件。1911年10月(宣统三年),在陕甘等地响应武昌起义的消息传至西宁,乔寿山(西宁人,原李旺组织的“黄会”中掌管西川及鲁沙尔地区的行动负责人,丹葛尔事件失败后,偃旗息鼓,以图再举)、任得慧(湖南人,曾在清军任司书)、卢生斌(元沙尔私塾教师)等人积极进行起义联络活动,秘密联络了西宁西郊大营盘的巡防营士兵。于宣统三年夏历十月十一日,乔自任“兵马大元帅”,任为“副元帅”,卢为“太师”等,在元沙尔大庙“奉李上天灵位”,建坛祭旗,一连召集了三天,庙前广场人来人往,万头攒动。因盲目乐观,麻痹大意,走漏了起义机密,使西宁总兵张定邦对西郊巡防营严加防范,割断了和元沙尔的联系。乔等知事情败露,仓猝将已纠集的两千余人编为前、后、左、右、中五营,于十三日黎明(鸡叫头遍)出发前往葛家寨,总兵张亲率清军步、骑兵五百余人突袭葛家寨。混战中乔潜逃,从此失踪,任、卢和被俘的农民全部残杀与西门外通济桥(即今西关桥附近)。乔寿山等人前赴后继,重树“黄会”大旗,起事元沙尔,虽失败于“共和肇始”之际,但确实在青海历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的一页”。 杨家圈事件。1929年7月20日(民国十八年),国民军(孙连仲部)旅长高树勋率军到小南川丹麻,声称杨家圈的回民在策划造反,要进剿杨家圈,捉拿其首领马福寿、马福禄等人。此时傻尔家的乡绅杨万启闻听此消息,叫独生子杨恒兴连夜去报知杨家圈阿訇,全村精壮男女全部躲藏到黑峡大山中。次日清晨高进入村庄后,看到除老弱病残外,精壮年全部逃进深山,便炮击山顶,看不见人影。这里的天气变化无常,阴云四起,大雾罩山,人马寸步难行,只好回兵丹麻,召见四邻汉族乡绅头人,探听虚实,乡绅们如实以告,没有造反一事,高也亲临其境,便领兵回宁。事后有人密报杨恒兴报信之事,将杨逮扑严刑审讯,杨承认送信之事,慷慨陈词:杨家圈回民实为良民百姓,不曾造反------,于是将杨杀害,血溅法场,英勇就义。据后知,杨家圈事件是马步芳利用民族宗教,采取“以教制回”,推行伊斯兰新教派而与穆夫提派教主“二马”产生矛盾,于是借国民军的手排除异己。后“二马”终被马步芳巧言计诱,捉捕砍头。 湟中事件。湟中县自1959年12月到1960年3月,曾经发生农村社员大量外流、生病和死亡。牲畜瘦弱死亡现象也相当普遍严重,死亡达20%以上,给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很大损失,給党在政治上也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这些问题在1959年春季,也曾程度不同的发生过,但是县委主要领导柳一同志并没有从中汲取教训,从而使1960年的春荒问题发生的更大。为了严明党纪,教育全党同志和挽留柳一同志,西宁市委决定开除柳一的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并上报省委《关于处理“湟中事件”的报告》。同时市委对在1958年大跃进和1960年犯有严重错误的部分公社党委书记分别给予党纪和政纪处理。之后,市委抽调干部,进村入社,调查研究,调拨口粮、籽种、副食品,发放救济款,免费治病。基本安排了群众生活,完成了春播。 李家庄孤儿事件。1966年9月下旬去李家庄农中串联的红卫兵发现了福利小学生活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夸大其词,声称孤儿(福小学生是1960年生活困难时失去亲人的孤儿)“过着非人的生活”,多次围斗学校教师。并草拟了《看!李家庄福利小学是人间地狱》的大字报,油印后在湟中、西宁散发张贴。23日夜西宁等地的红卫兵连夜用卡车将51名福小学生劫往西宁后,转乘火车送至北京内务部。之后,又将在校的126名学生遣送到西宁,在省委门前“静坐示威”和“诉苦”,扩大事态。县委副书记刘兴甲就福小真相以群众名义写了公开信,印发到西宁、北京等地张贴,并向内务部汇报,还组织200多名社员群众去西宁辩论批驳谎言。10月底,将全部学生接回湟中。 班沙尔事件。1968年3月1日晚,西堡公社班沙尔上营大队上演历史剧《铡美案》。县机关造反派黄德权、张生和等人得知后,以“破旧立新”为名,组织80余人赶赴班沙尔,冲上戏台殴打演员,砸坏道具。看戏群众气愤不过,打伤20多名闹事者。黄、张等人则以“班沙尔事件是反革命事件”为由,要求“镇压打人祸首”,并寻求省军区、县武装部的支持,均被拒绝。3月3日,县革命委员会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否定了“班沙尔事件是反革命事件”。后派出县文工队帮助班沙尔剧团排演“革命样板戏”。1979年2月27日,中共湟中县委作出决定再次否定“班沙尔事件是反革命事件”。


地理

  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部,为西北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属青藏高原凉温半干旱地区,境内三面环山,祁连山余脉娘娘山雄踞西北,拉脊山脉绵亘西南。境内沟谷错纵、山川相间,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地势南、西、北高而东南略低,湟水由西向东横贯县境中部,大南川、西纳川、云谷川等十四条河流呈扇形从南、西、北三面山区汇集湟水。   县城鲁沙尔镇距西宁市25公里,县境西、南、北三面环围西宁市,总面积2700平方公里,海拔2225—4488米,年平均气温5.1℃,年平均降水量509.8毫米,年蒸发量900—1000毫米,平均无霜期170天,日照时数2453小时。青藏铁路、109国道、西湟一级公路、西久公路穿境而过,西塔高速公路直达县城,22条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全县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403.2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04.88万亩,园地449.3亩,林业用地42.22万亩,牧草地144.8万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9.57万亩(农村居民点13.93万亩),交通用地2.12万亩,水域面积4.64万亩,未利用土地74.77万亩。(依据1990年全县第一次土地分类调查数据)

矿产资源

  县境内主要有丹麻彩玉、石灰岩、白云岩、硅石、矿泉水、砂石、粘土、地热、花岗岩、三岔(金、铜、镍)等10多种矿产资源。探明石灰石储量1.22亿吨,其中门旦峡矿区9888.32万吨,上峡门矿区2281.73万吨;白云岩储量1982.3万吨,其中,门旦峡矿区储量1482.3万吨,小石门矿区储量500万吨;硅石储量841.22万吨;升平镁质粘土矿2893.75万吨;甘河滩矿区红粘土岩储量837.37万吨。

水利资源

  全县共有河流15条,除群加河道直接汇入黄河外,其余均属湟水河水系。水资源总量7.334亿立方米,实际可利用水资源4.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893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6.3%。

  工程蓄水能力4680万立方米,调蓄能力不到可利用水资源的20%。全县年总用水量1.63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2328.8万立方米,城镇生活用水2189.6万立方米,农业用水10691万立方米(包括生态用水和林业用水),农村人畜饮水1080.73万立方米。

  全县现有各类水利工程600余项,建筑39640座,其中9个万亩灌区有干、支渠174条、1203公里,斗、毛渠406条772.9公里。截止2006年底,全县干渠初砌里程296.88公里,占干渠总里程的75%;支斗渠衬砌里程272公里,占支斗渠总里程的23%。蓄水工程主要有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27座、涝池138座,总库容6885万立方米,水利工程控制灌溉面积32万亩,实灌面积25.8万亩。截止2006年底,共解决了205个行政村、29.8万人、34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

森林资源

  全县林地面积135820.4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50.3%。其中,有林地13949.5公顷,疏林地464.3 公顷,灌木林地75401.9公顷,未成林地15795.9公顷,苗圃地87.9公顷,无立木林地3419.1公顷,宜林地5731.7公顷,分别占林地面积的10.3%、0.4%、55.5%、11.6%、0.1%、2.5%、4.2%;生态公益林总面积135716.2公顷,占全县林地面积的99.9%;商品林104.2公顷,占全县林地面积的0.01%。活立木总蓄积量3341672.5立方米,林业总蓄积1160806.9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为33.1%,林木绿化率为38.6%。

  林区内分布有云杉、桦树、落叶松、青杨、沙棘、柠条、金露梅、银露梅等140多种植物资源(其中有党参、大黄、冬虫夏草、柴胡、红景天等20多种药用植物)和白唇鹿、马鹿、马麝、猞猁、赤狐、兰马鸡、雪鸡、荒漠猫等20多种野生动物资源。


文化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青海藏文化馆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青海藏文化馆

青海藏文化馆

  藏文化馆位于青海省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塔尔寺附近,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诞生的地方。走进藏文化馆,迎接人们的是梦幻般的宇宙苍穹和宇宙苍穹下的雪域高原,超宽屏数字化电影《青藏高原的形成》,把世界屋脊的崛起过程渲染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青海藏文化馆创意设计总监、馆长易志刚介绍说:“1号馆这边是两层,一层讲历史,是一条纵的线索,所以我们叫‘雪域高原的文明历程’;二层楼上,是一条横的线索,介绍藏族的各种艺术形态,佛、神灵、深山、面具、唐卡、藏戏等等;2号馆是讲藏传佛教的生死观和宇宙观。整个展馆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所突破。内容方面是学术和感性的结合,科技和文化的结合。那么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觉得一个馆应该是有灵魂的,要有一个贯彻始终的灵魂。”

  青海藏文化馆风格独特,造型敦厚朴拙,气质沉雄恢宏,既秉承了藏族传统文化的建筑形制,又把民族风情和现代元素有机地融为一体,和佛教圣地青海塔尔寺近在咫尺、交相辉映。塔尔寺在这里被浓缩、被延伸、也被放大;藏文化在这里被分解、被整合、也被凝聚。

  富丽堂皇的唐卡区,全方位介绍唐卡的分类和唐卡制作的工艺流程,循环播放的专题片由唐卡艺术传人现身说法,使每一位聆听着对唐卡艺术有更加真切的体会和认识;文成公主进藏和亲,成为松赞干布的王妃,演绎了一段汉藏民族和文化交流、交融的千年佳话,馆内绘制的文成公主进藏的路线图,把文成当年途经的著名景点依次呈现给沿路线图踏进的游客,给人以惊喜;在佛与神灵的展区,石壁上错落有致的佛龛由昏暗的灯光来烘托着,安放着包括佛、菩萨、金刚、护法和度母在内的佛像,营造出一种圣神而神秘的整体氛围,宛如置身于佛的殿堂。

  青海藏文化馆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以现代展陈与表现理念为基点,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多媒体技术,全方位介绍藏族历史、文化的展馆。青海藏文化馆以对生命的诠释为出发点,向人们讲述诞生在我们这个地球最神奇的雪域高原上且生生不息、传承至今的藏民族文化。青海藏文化馆创意设计总监、馆长易志刚说:“在空间设计和平面设计方面我们要求又很高,既要有空间的整体感和统一的风格,同时也要求每一个节点都要有自己的特色。从平面设计上来讲,一上来我们就没有走做标准展板的路子,我们的展板没有一块是重复的,所有的展板跟着我的空间造型,强调它的整体感和整体配合,这个灵魂用两个字来说就是生命。”

  和目前许多博物馆、文化馆相比,青海藏文化馆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它的全部展陈和表现中,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个主题,就是“生命”。生命,是任何一种文化最内在的核心。探寻生命的本质和意义,追问生与死的奥秘,是人类的根本问题。青海藏文化馆形象地再现了青藏高原沧海桑田的成长历程;从藏民族在雅砻河谷的发源,追溯雪域文明的演进,充分展现了藏民族对生命的思索和追问,堪称展示藏文化的“百科全书”。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湟中农民画—白衣天使下乡来(农民画)乔应菊

湟中农民画

  1988年湟中农民画首次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亮相,由于它展示了别有情趣的青藏高原藏、汉等民族风情生活而引人瞩目。同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时隔近20年后,它又以新姿突现,这并非偶然,是在当地政府的倡导扶持呵护下,民族民间画家们勤奋探索创新的必然结果。它之所以这样有动人魅力,概括地说,就是它“内容好,形式美”。

  湟中农民画的内容题材具有思想性和精神内涵,反映着新时期的时代精神。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给这里带来巨变。农民画家们既是这场变革的参与者又是受益者,他们亲历变革,深知其艰辛,更深感变革后所带来惠及子孙后代的幸福。发自内心地要赞颂它,这炽热美好的情感都倾注在每一幅画里。

  屈长星的《铁路通到我家乡》,表现了青藏铁路竣工通车的情景。徐济斌的《喜报中央免了农业税》,画出中央英明决策深得民心。李延花的《打菜籽》反映了农民热情高涨劳动生产的情形。党明汉的《高原精灵》,是通过画藏羚羊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看着这惊魂奔跑的羊群,仿佛听见那可可西里偷猎者罪恶的枪声,同时,更加崇敬那些不畏艰险甚至不惜生命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环保卫士。

  青藏高原是多民族生息的家园,人们能歌善舞。他们用歌声表达出爱家乡、爱生活的真情。韩复兰的《赶花儿会》,画的是一群土族姑娘身着节日盛装去赶赴“花儿会”的情景。这是土族赛歌的节日,一年举行数次。每次择风景秀丽地,男女青年歌手和成千上万观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在山头、树下、河旁、林间对歌,从清晨开始直至傍晚结束。

  如果说《赶花儿会》表现出土族姑娘阴柔秀美的话,那么祁永武的《撒拉魂》则表现出撒拉族青年的阳刚壮美。


湟中之最


湟中县海拔最高的山峰——果石摘大山。位于群加乡住地西北12公里,与贵德县分界处。约40.5平方公里,海拔4488.7米,属高山地带,多为石山和风化碎石,海拔4千米以下地势暂缓,有灌丛草甸,夏季可放牧。 湟中县海拔最低点——田家寨镇谢家村。海拔2225米。 湟中县最长的河流——大南川河。又名麒麟河(史称,隋时在南川河一带出现麒麟河而得名),源出拉脊山马鸡沟河、门担峡(史称石塘门水栅)两支,流程41公里,宽约15—25米,年流量6330平方立米,是湟水河在本县南面的一支较大水系,流经上新庄、马场、总寨、水磨,再经市区西门处向北注入湟水河。 湟中县目前最大的水库——盘道水库。水库设计坝高63.8米,坝顶长248米,坝顶宽9米,总库容2千万立方米,总投资1.2933亿元,自2002年10月开工至2005年10月竣工,是全省第一座混凝土砌石重大坝工程。 湟中县最早活动的民族——羌人。据古籍记载,战国初期,羌人首领即与中原接触、联系、吸收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畜牧技术,农牧业上有了一定的发展。 湟中县最早列入汉帝国中央版图。汉武帝时(元鼎六年及公元前111年),西汉军李息、徐自为进据湟水流域,在今西宁设西平亭,湟中从此列入中央政权版图。神爵二年(前60年),汉朝在今湟源设临羌县,今湟中地区属金城君临羌县辖,此为湟中地区归于君县管辖之始。 湟中农业经济的开始。公元前61至60年,西汉赵充国屯田湟水流域,中原地区一些汉族也陆续迁居湟中垦田耕种。 湟中县首任县委书记、县长。1949年9月5日,湟中解放,成立临时中共湟中县委、县政府,尚志田任县委书记兼县长,张秉楠为副县长。 湟中县第一个机关党支部。1949年11月上旬,湟中县公安局组建全县第一个机关党支部,公安局长白全忠任支部书记,王汝久、赵子英分别任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 湟中县首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0年1月4日至8日,湟中县首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县城鲁沙尔正式举行。这次会议是湟中县解放后第一次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政议政,共商全县大事的会议。会议由主席团主席尚志田致开幕词。通过了《湟中县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尚志田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作了关于剿匪肃特、建立人民政府、征收公粮、恢复教育、接收国民党县政府财产、军队枪支马匹等方面的工作报告。讨论关于加强民族团结,彻底肃清匪特,巩固社会治安,开展生产救灾,加强建政和教育工作等问题。至1953年1月共召开了五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湟中县首届各族农民代表会议。1950年4月8日至10日,湟中县首届各族农民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选举成立县农民协会。通过了《湟中县各族农民协会简章》,讨论了生产救灾,互助经济、活跃农村借贷,整理义仓粮,开展农副业生产,组织变工互助,教育懒汉二流子参加生产,以及清匪肃特,保卫生产等问题。 湟中县第一个农民共产党员——关汝霖。1950年4月12日,中共三区区委机关党支部,发展了全县第一个农民共产党员关汝霖。之后,在农民中发展党员的工作陆续展开。 湟中县首次各族各界妇女代表大会。1950年11月11日至15日,湟中县首次各族各界妇女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动员广大妇女投入减租反霸,土地改革运动;选举产生民主妇女联合会。 湟中县最早的医院——湟中县人民医院。1950年初建立湟中县卫生院,1956年更名为湟中县人民医院,现址为县城和平路中段南北两侧,现名为湟中县第一人民医院。 湟中县农村第一个临时党支部。1950年9月6日,县委集中全部农村党员12名进行整党,组建了第一个临时党支部,支部书记为张锡令同志。 湟中县首届农民代表大会。1951年2月23日至27日,全县首届农民代表大会在县城举行,大会总结了1950年的减租征粮工作,讨论部署恢复发展生产,加强地方武装,今冬明春土地改革三大任务。选举出席省农代会的代表。 湟中县首次劳动模范会。1951年9月29日,召开了全县首次劳动模范会,评选表彰模范互助组3个,县甲等模范2名,乙等模范4名,丙等模范11名,技术能手4名。乡劳模23名,技术能手45名。 湟中县首次出现的农忙变工互助小组。为解决农民在个休经营中劳力、畜力不足的困难,加快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党和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发展生产。1950年在一区中兴乡首次出现了农忙变工互助小组。1951年,全县有22243户农民,组成了6187个变工互助小组,从事农忙生产活动。至1952年春,全县发动农民组织互助组的工作形成高潮,在47个乡中,建立互助组9606个,参加农户37388户,占农业户的90%,此项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湟中县第一个民族自治地区——上五庄回族自治区。1951年2月成立,住址邦巴乡,辖邦巴、纳卜藏、新街、大寺沟4个乡,后调整为邦巴、峡口、拉目台、合尔盖、拉尔宁5乡。 湟中县发展农业合作社之始。1953年县委在三区贾尔藏乡群塔村和十区骆驼铺乡张其寨村试办了赵长溶、贾华林两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是我县发展农业合作社之始。 湟中县第一个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贾华林农业合作社。1953年试办,简称贾华林初级社,是以当时社长贾华林命名的,1954年县委召开全县三级干部<县、区、乡三级>会议上《贾华林农业合作社社章<草案>》,作为交流办社经验在会上印发。 湟中县第一次人口普查。1953年,普查时全县为46452户,295830人,比1949年增加55577人,四年增长23.10%,年递增率5.34‰。 湟中县首次普选。1953年7月12日,县委县政府抽调干部,在上五庄回族自治区进行为期50天的普选试点。之后,组织400余名干部分两期,历时6个半月,完成全县首次普选。全县94个乡,选民147409人,占总人口的49.9%,参加选举的选民142458人,占选民总数的96.60%,。选出乡人民代表2527人,县人民代表270人。 湟中县第一次民族宗教上层人士会议。1953年8月13日,为了解党的民族政策在农村贯彻执行,进一步宣传落实县委召开第一次民族宗教界上层人士会议,同时召开群众中有威望的老年人士座谈会。听取了他们对我党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组织他们学习党的有关政策政策,并希望他们在工作中加强监督,加强民族团结。会后,县委又组织力量,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宗教界和党外人士的工作情况,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排除他们的顾虑,让他们有职有权做好工作,加强了民族统战工作。 中国共产党湟中县第一次代表大会。1954年2月8日至16日,中国共产党湟中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县城举行。出席大会正式代表153名,代表全县487名党员。大会是在宣传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农业互助合作运动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有了恢复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听取审议了县委书记张秉楠作的《关于1953年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基本总结和1954年任务的报告》和县委委员、组织部长高维银作的《党的工作报告》。会议确定:今后在“积极领导、稳步前进”方针指导下,坚持自愿原则,整顿发展互助合作组织,1954年组织起来的农户达总农户的60%。积极试办初级社,在已试办两个初级社的基础上再增办5个。农业生产必须重视改进耕作技术,增加单位面积和产量,完成和超额完成粮食生产计划。党的建设要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工作,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力。会议就两个报告作了决议。大会选举产生13人组成的第一届委员会,由张秉楠、冯汝荣、贺吉祥、艾克崇、腾德山、安怀荣、高维银7人组成常务委员会,张秉楠任书记,冯汝荣任副书记。 湟中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2月18日至26日,湟中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举行。会议听取县政府1953年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和粮食、普选工作总结,讨论通过了1954年粮食供应计划,确定了推销经济建设公债任务。会议选举虎显臣(回族)为县长,贺吉祥为副县长。 湟中县第一个少数民族县长——虎显臣(回族),1954年全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湟中县首次妇女代表大会。1954年3月26日至30日,全县首次妇女代表大会在县城举行。大会主要议题是宣传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动员广大妇女参加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选举产生县民主妇女联合会。 湟中县第一次互助组组长代表会。1954年7月,县委召开第一次互助组组长代表会,学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介绍开展互助合作的经验,研究讨论互助合作运动中的政治思想工作;自愿互利政策,生产管理;巩固提高互助组问题,贯彻“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湟中县第一座水库——元山尔水库。1955年10月开始修建元山尔水库,至1958年7月竣工,投入劳力1.34万个,投资1.87万元,完成土石方4万多立方米,总库容2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500亩。 湟中县接纳的第一批移民。1956年1月25日,为开发和建设青海,中央决定向青海移民。县人委成立移民安置垦荒委员会,计划从1956年至1960年分期分批在全县安置移民3.2万人。2月27日至3月21日,第一批从河南、山东两省迁来移民3207户,13466人,均为城市小商贩、90%回族,分别安置在县内较好的川水地区和脑山地区。由于内地移民不适应当地水土气候,不习惯当地农村生活,以及1958年后生活困难等原因,除10多户外,陆续返回原籍,第二、三批移民工作遂即停止。 第一位莅临湟中的国家领导人——陈毅。1956年4月1日,国务院副总理陈毅莅临塔尔寺,慰问活佛和僧众。 湟中县第一所完全中学——湟中一中。1956年9月,湟中县第一中学建成。招收初中一年级学生446名,分8个教学班,又从学区校长和小学教师中选拔21人到一中任教。 湟中县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1957年2月22日,湟中县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县城举行,讨论部署了工会工作,选举法产生县工会委员会。此时,全县基层工会已有26个,会员1886人。 湟中县最早的工业企业——湟中县火力发电厂。1957年11月7日,湟中县火力发电厂建成投产。1956年由县筹建,国家投资49.5万元,在班沙尔兴建,动力300匹马力,发电容量240千瓦,输电线路电压600伏。 湟中县最早的公私合营企业——湟中县面粉厂。1957年11月12日,湟中县面粉厂,建成投产。1956年国家投资21.4万元,塔尔寺僧众和县城资本家、小商贩共集资34.9万元建成,为公私合营企业。 湟中县接受国务院的第一面锦旗。1957年12月,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奖给西堡乡丰台沟农业生产合作社“继续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向自然大进军”锦旗一面。 湟中县第一份地方报刊——《湟中报》。1959年1月1日,《湟中报》创刊,1960年初停刊,1983年10月10日复刊。 湟中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1959年3月1日,召开湟中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与会代表87人,选举产生由29人组成的科协委员会,发出《十大倡议》,但因内容不切实际而未能实现。 中共湟中县直属机关第一次代表大会。1959年4月,召开中共湟中县直属机关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直属机关党委。 湟中县中等文化教育之始——湟中师范。1959年7月,湟中县师范学校建成,招收师范班学生266人,在校教职员工17人。 湟中县文化遗产保护之始。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塔尔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湟中县党员教育学校——湟中县委党校。1962年4月,县委党校成立,1964年停办,1980年重新成立。 湟中县第一所农业中学——李家庄农中。1964年7月,县上成立第一所农业中学即李家庄农中,并在“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过程中大办各种形式的耕读班等869个,在校学生2.5万余名。 湟中县贫下中农第一次代表大会。1965年4月10日至19日,湟中县贫下中农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县城举行。县委书记余光代表县委作了《高举革命旗帜,乘胜前进,把全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推向新的高潮》的报告。讨论了抓革命、促生产两件大事,成立了县贫下中农协会,选举余光为主席(兼),甘守祥为副主席(兼)。选举了出席省贫农下中农代表61人。省委第一书记杨植霖、第二书记兼省长王昭到会作了重要指示。 湟中县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工作第一个文件。1973年1月23日,县革委会转发《曹生福同志在四干会上的发言的通知》。此通知是全县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第一个文件。 湟中县参加全国党代会的第一位代表——张世珠同志。1977年5月24日,县委上报省委经批准,西堡公社丰台沟大队党支部书记张世珠同志为中共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湟中县最早的电视转播差转台——大拉柴差转台。1977年建成,位于县城西山顶的大拉柴(系藏语,意为“山神”),占地面积5亩,建筑面积158平方米,塔高40米,海拔2837米。发射功率50瓦,1982年改建微波线路,将黑白发身改建为彩色发射。 湟中县实行计划生育方面第一个规范性文件。1980年1月26日,县革委会印发《湟中县计划生育暂行规定》,这是根据《宪法》及中共中央指示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的实行计划生育方面的第一个规范性文件。 湟中县人民代表大会实行常委会制之始。1981年1月5日至9日,湟中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举行。新的人代会的召开标志着中断了多年的民主权利得到了恢复。会议听取和审议县革委会、法院、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审议批准1980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和1981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198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1981年财政概算,并通过相应决议。会议选举赵生祥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姚学忠、常峰、邓有仁、却西(藏族、活佛)为副主任,选举霍灿为县长,同虎山、芦玉林、梅生福(藏族)、张生佑为副县长。选举张昌清为法院院长,选举张少东为检察院检察长。县人大常委会正式成立。同年1月4日分别成立中共湟中县人民政府党组、人大党组。县革命委员会由此结束。 湟中县首届一次政协会议。1981年1月15日首届一次政协会议在县城召开。参加会议的委员包括民族宗教界、知识界、爱国民主人士及其他劳动人民共35人。选举刘统汉为县政协委员会主席、张昌清(藏族)、马世荣(回、阿訇)、阿嘉(蒙古族、活佛)为副主席。同年4月,设立中共湟中县政协党组。 湟中县建县以来第一部县志。1981年11月25日,成立湟中县志编纂委员会,着手编纂湟中县志。历时7年,1989年3月定稿,1990年6月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湟中县建县以来的第一部县志。 湟中县第一次工商业联合会代表大会。1982年5月,召开湟中县第一次工商业联合会代表大会。成立湟中县个体工商业联合会,通过《湟中县个休工商业联合会章程》,届时,全县有个体工商业者420户,会员537人,资金8.5万元。 湟中县首次庆贺三十年教龄教师大会。1983年1月,县委、县政府主持召开首次庆贺三十年教龄教师大会,给154名老师颁发了纪念品和荣誉证书。 湟中县行政事业单位,各公社首次试行干部岗位责任制。1983年12月底,在全县64年行政事业单位和25个公社首次试行干部岗位责任制考核。 湟中县第一部地名志。1986年4月,我县开始地名普查工作,并于1990年12月出版了《湟中县地名志》,这是湟中县建县以来较全面地反映地名普查成果的第一部地名志。 湟中县首次扶贫工作经验交流会。1986年6月6日至7日,县委、县政府、省贫困地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首次扶贫工作经验交流会。省厅、县有关领导就扶贫工作发言,会议认为比较成功的扶贫经验和做法有五条。(一)治本扶志,激发治穷致富和积极性;(二)深入调查,分类排队,择贫扶持;(三)选准突破口,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加快生产发展步伐;(四)传授技术,科学致富;(五)关键是建设一个能带动群众治穷致富的领导班子和一个热心扶贫的工作组。 湟中县第一部组织史资料。1986年7月26日,县委成立《中共湟中县组织史资料》编纂领导小组,着手资料收集和编纂工作。至1987年10月,经县委审定印刷出版《中共湟中县组织史资料》一书。 湟中县籍最早的中共党员——寇从善。1987年9月29日举行为缅怀湟中籍最早的中共党员寇从善同志所立纪念碑(县城东山公园内)揭碑仪式,县委书记霍灿揭碑,副书记宋迪民讲话,省党史征集委员会领导同志,县五大班子领导及有关部局负责同志参加揭碑仪式。 湟中县第一个特殊教育班。1991年12月25日,在县职业学校举行了第一个特殊教育班开学典礼,有12名聋哑人入学。省民政厅副厅长陈联邦、县委副书记唐生彬参加了开学典礼。 湟中县第一这家股份合作制企业。1994年4月18日,我县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在县农业机械厂建立。农机制造股份合作公司正式挂牌营运。 湟中县第一个乡镇企业产值超亿元镇。1994年11月5日,多巴镇成为全县(全省)第一个乡镇企业产值超亿元镇。经地县审定,产值为1.03亿元。 湟中县首批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1995年3月,我县丹麻乡安宁沟村、四营乡上红村被评为首批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 全省首次少数民族地区宣传工作联系点县经验交流会。1995年9月13日至15日,全省首次少数民族地区宣传工作联系点县经验交流会在湟中县召开。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曹启章同志作了关于《以奔小康教育为目标,促进农村宣传工作上台阶》的典型发言。


旅游

  湟中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是古代南“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这里山川秀美,景色宜人,交通便利。雄浑博大的自然景观与奇异神秘的人文景观相映生辉。极负盛名的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寺中心主建筑大金瓦殿金壁辉煌,与其它建筑构成一组汉藏艺术结合、独具风格的古建筑群;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独具特色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县境内有群加国家级森林公园、上五庄水峡森林公园、大源南佛山、上新庄药水滩、鲁沙尔莲花山旅游风景区等自然景观,有以“卡约文化”、“西羌文化”为主的早期古人类文化遗址和被誉为“高原明珠”、“世界冠军摇篮”的多巴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为主的人文景观。近年来,群加森林公园、南佛山度假中心等旅游景点已经开始逐步开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2006年,县内旅游人数达到157.17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28.5%。

湟中县地处青海东部,湟水河中游,是古代南“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重镇,全县总面积2700平方公里,辖10镇5乡,393个行政村,总人口48万人,境内生活着汉、回、藏、蒙古、土、撒拉、满等13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县域内共有古代遗址、古城堡、古墓葬、石刻画等文物古迹500多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多处,有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古人类文化遗址--“卡约文化”,有自然风景区--群加国家级森林公园,南佛山、上五庄省级森林公园,有“世界冠军摇篮”--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全县旅游资源丰富,吸引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另外,神农桃园、慕家酩馏、多巴万聚源等一批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湟中县“十大”旅游景区

1、开发建设环塔尔寺旅游景区; 2、群加国家森林公园; 3、南佛山自然风光和道教文化旅游区; 4、西纳川农业观光旅游区; 5、莲花湖休闲度假景区; 6、盘道水库景区; 7、上新庄药水滩温泉休闲疗养度假区; 8、上五庄水峡森林公园风景区; 9、莲花山风景区; 10、多巴体育健身昆仑文化风景区项目。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群加国家森林公园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群加国家森林公园

  群加国家森林公园 地处群加藏族乡,为藏民族主要居地,保留着悠久古朴的藏族生产、生活和文化传统习惯。森林深处的桑丹楞寺是藏传佛教圣地。寺院创建于1644年,为藏汉结合式建筑,是一处幽静高雅的修行之处,六世达赖喇嘛、九世班禅、十世班禅等曾在此举行盛大法会。

  群加国家森林公园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山势雄伟,景色诱人,雄、奇、险、幽融为一体,奇峰怪石、悬崖绝壁构成了复杂多姿的高原地貌景观。登上山顶,极目四望,但见层峦叠嶂,奇峰林立,怪石嶙峋,形态万千。山间白云缭绕于绿色草甸和原始林海,群加国家森林公园好似镶嵌在万山丛中的一颗美丽多姿的翡翠。险峻幽深的峡谷宽窄多变,河流呈现滩谷相连,狭阔相间的景象。走进峡谷深处,山重水复,森林遮天蔽日,水流缓急相间。悬崖峭壁之下有一天然石洞,洞内滴水形成冰柱,长年不化,洞外鲜花盛开,野果累累,咫尺天地,包揽春、夏、秋、冬景色。

  群加河为公园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拉脊山南坡,在园内流程10.5公里,后直接汇入黄河。黑峡河从海拔3830米的黑峡岭穿洞流峡而下,汇入群加河。河水随西岸山势蜿蜒而行,缓处碧潭清水,急处汹涌奔腾。黑峡瀑布象白练从天而降,雷鸣般巨响在空谷回荡。

  森林景观是群加森林公园的母体景观,也是森林旅游的基础。植被垂直分布明显,形成由下而上依次更迭的杨树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原始针叶林—高山灌木林—高寒草甸—高山寒漠草甸植被类型。主要乔木树种有青海云杉、山杨和糙皮桦;灌木树种有银露梅、高山柳等,这里植物资源丰富,有上千余种,其中木本植物达120余种。植物区系交汇,林分类型多样,参天的青海云杉遮天蔽日,桦树婀娜多姿。杜鹃是青藏高原天然植被中惟一的常绿灌木,郁郁葱葱的大山上部,是一望无际的杜鹃灌木纯林。森林公园不仅风光秀丽,而且蕴藏丰富的青藏高原野生名贵药用植物,主要有冬虫夏草、柴胡、赤芍等。

  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丰富的动植物群落、多样的植被类型和独有的森林风光。四季景色各异,夏季林木葱郁,油菜耀金,果树争芳斗艳。高山草原上,嫩绿点点,牛羊蠕动。秋天,红色、黄色的杨桦与碧绿的松柏相间,斑斓如画。早春和冬季白雪皑皑,一派北国风光。

  公园内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名贵药用植物,主要有冬虫夏草、党参、柴胡、赤芍、百合、黄芩、大黄等。群加林区是藏药保护基地。野生动物资源达200多种,主要有白唇鹿、梅花鹿、马鹿、岩羊、麝、狼、豺、狐狸、蓝马鸡、雪鸡等。目前还建有100公顷的鹿场,有梅花鹿、马鹿、白唇鹿等150多只。


人物

本辖区内著名人物有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最早的共产党员寇从善,社会知名人士窦仁山、马兴泰,清代举人杨兴霖、李焕章,武术名家赵成章,名艺人甘世霖、血日尼玛、罗藏丹珠、兽医名家韩宝仁,农民书法家莫如志。 宗喀巴。(元至正十九年(1357年)十月十日—永乐十七年(1419年)十月二十五日),生于今鲁沙尔镇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藏传佛教学说的集大成者。藏族人尊称其宗喀巴(湟水河畔人),汉族人称为宝贝佛爷(藏语杰 .仁波且的意译)。宗喀巴3岁在平安夏宗寺授近事戒,7岁在化隆夏琼寺出家学经9年,后进藏游学,10年间系统地学习了藏传显、密宗各派的教法,1385年28岁在雅砻南杰拉康寺授比丘戒,后便接收门徒,开始讲经。1390年前后,其讲经活动频繁,已能讲包括大乘显宗各派代表作的17部经典而受到赞誉,主要代表作有《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也是创立格鲁派的理论支柱。1409年藏历正月发起了拉萨万人祈愿大法会,从此被公认为西藏佛教界领袖,同年创建甘丹寺,是格鲁派正式形成的标志,因其戴桃形尖顶黄色僧帽,也称为黄教。1413年受明永乐帝的邀请,派门徒前往北京,带回经书、佛像及财物,为加强西藏和中央政权的联系,增进各民族间的团结,做出了贡献。宗喀巴圆寂后,其第二高徒和最小的高徒分别追认为一世班禅和一世达赖。 寇从善。(1915年—1976年),字子云,化名赵君侠、李伟,生于今上新庄乡东沟窑滩村。民国27年(1938年)由李先念、张明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湟中籍最早的共产党员。民国24年(1935年),在北平蒙藏学校求学时,投入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参加了“南下请愿团”,返回北平后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民国26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赴延安陕北公学院学习,结业后中央派其赴西宁筹办八路军驻青办事处,因马步芳的封锁而赴青未成。重返延安进入中央马列学院学习并入党,毕业后受张闻天的指派,先后两次赴青在民和三川和青南地区开展学生抗粮、系统调查等党的地下工作,后被马步芳军警逮捕,严刑拷打,终身致残。党组织将其送往高台县养伤,后历任高台县政务秘书、法院副院长。“文革”蒙冤病故狱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昭雪,1987年9月在湟中县城东山公园建成“寇从善同志纪念碑”。 窦仁山。(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981年11月18日),生于今上新庄乡下窑庄村。青少年时在湟中、西宁、省蒙藏学校求学,民国19年(1930年)毕业于武汉黄埔军校第六期,后至民国38年(1949年)在胡宗南部任排长、连长、骑兵团长等职,驻防甘肃、新疆一带。1949年9月率部在古浪县起义,受到许光达等的欢迎和接待,深受王震司令员的赞扬,并任命为三军直属骑兵团长。1951年调任陕西王曲步兵学校战术教官,1952年3月去北京受到毛主席的接见,返回后将其黄金、白洋、大米、小麦、棉花等财物上交国家,支援建设,12月转业到青海省农业厅任副处长。1958年12月错划为历史反革命分子,被劳动教养,“文革”受到迫害,1979年2月平反复职,因年过七旬体弱多病而退休,1981年1月选为县政协委员,出席政协一届一次会议。 马兴泰。(1882年(清光绪八年)—1962年),原名马德,回族,生于今鲁沙尔镇。在1908年至1919年任西宁镇守使署五品官,后经商10年,民国20年(1931年)出任果洛营官3年,民国25年(1936年)任民团团长,民国26年至37年(1937至1948年)任湟中县参议长、县商会会长、回教促进会鲁沙尔分会会长等职。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后,马兴泰等上层人士受各族各界群众的推举委托,前往西宁欢迎解放军进驻湟中县城,参加政府工作团到各地对散匪游勇进行政治争取工作。1949年12月31日被省政府任命为县政府第二副县长,1950年任省政府委员、农林厅副厅长,之后任政协青海省委员会副主席、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1956年接受党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投资1万余元支援国家建设。病故后,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秘书长徐冰送来花圈,治丧委员会由省委第一书记杨植霖主持。 杨兴霖。(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字雨臣,生于今总寨镇王斌堡村。道光二十年(1840年)参加乡试中举人,第二年进京考中进士,侍奉父丧,戴孝收坟三年,期满赴四川彰明县任知县。在官“课农桑、兴学校”,深得民心,后因母丧返回西宁,咸丰十一年(1861年)奉陕甘总督指令举办团练。后在西宁府、县官的倡导下,参加修葺原“湟中书院”并在书院授课,“启迪后进,不遗余力”,并著文树碑,详述培养人才之重要。 李焕章。(清同治七年(1868年)—民国十三年(1924年))字文斋,号奋生,又称惜阴轩主人。生于今李家山镇吉家(刘家堡)村。是现实主义诗人,青海最后一位进士。少时在外私塾、兰州求古书院、西宁五峰书院读书,之后在乡村教书,因其家境贫寒,常以炒面食之,被人称之“炒面秀才”。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中举人,次年礼部会考,廷试一等(甲辰科进士),任分度支部制用司主事,绥远县(今内蒙境内)知县。辛亥革命后回西宁,曾任西宁县议会会长、教育会会长等职,筹办西宁女子学校。后又到绥远垦务局工作,旋任归绥县知事、甘肃省议会第二届议员等。他喜爱写作,尤好诗词,著有《寡过堂日记》、《惜阴轩诗草》、《实业杂记》等书,其《湟中杂咏》等诗,蒿目时艰,怆怀民隐。 赵成章。(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1972年),字文轩,生于今海子沟乡大有山村。自幼喜爱武术,二十岁时拜武术名人董世章(秦州人)为师,潜心学习武术,造诣颇深,擅长少林传统拳、刀、枪、剑、棍件件同习,尤谙达摩棍法。民国三十年(1941年),在甘、宁、青三省武术比武中,夺得甲等,在西北享有盛誉。他曾任国民党八二军炮兵团副官和武术教官多年,马继援等军官向其学武术。1936年河西战役利用其身份救出被俘红军三名,解放后,解甲归田,继续从事武术爱好。 甘世霖。(1915年—1976年),生于今大才乡甘家村,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他从小爱好民间戏曲,13岁登台扮演花旦,吐字清晰,神态维肖,深受称赞。后拜灯影艺人包发义(西堡村人)为师,学演灯影戏,18岁会同灯影戏乐器手组成灯影戏班,人称“甘娃”皮影班,1954年县文化馆调其皮影班进行专业培训,在县城、各水库工地演出,深受欢迎。他多才多艺,会皮匠、木工、泥瓦工、绘画油漆等,雕刻的“皮人”,线条分明,着色相宜,人物形象生动。1956年,省群艺馆向其订购戏箱一副,还请他为其它州县灯影班补充皮人,道具,充实灯影戏箱。 血日尼玛。(1910年—1962年10月),藏族,生于今多巴镇。在7岁时入塔尔寺为僧,爱好绘画,勤奋好学,善于思考,终于成为名画家。1956年正月“官经”担任上画架“掌尺”,供奉的堆绣“班禅重热十八佛像”和“卓玛聂久二十一化身”的底本有他画出,并指导画院众僧堆像,技术娴熟,神态逼真,颇受观众称赞。塔尔寺各殿宇经堂都有血日尼玛的绘画,人物花鸟虫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各具特色,从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在画院一直享有盛誉。 罗藏丹珠。(1945年—1980年),藏族,生于今共和镇西岔村,7岁时入塔尔寺为僧,爱好捏塑,16岁崭露头角,进画院专攻捏塑技艺,二十出头已是著名的捏塑师傅。1959年,受西安电影制片厂邀请,与师弟去西安表演制作酥油花艺术纪录片拍摄,1960年在西宁参加了“收租院”的捏塑复制,“文革”开始前,精心制作了毛主席塑像一座,与师弟合作了《艳梅迎春》等六盆酥油花盆景,运送北京献给主席。后从事农业劳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寺院开放,他又开始捏塑、绘画创作。 韩宝仁。(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1964年),今多巴镇通海村人,排行第八,人称韩八爷。在15岁时开始自学兽医,30岁以后有了较高的诊治技术,后在马步芳驻海晏马队任兽医师3年,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任国民党八二军骑八旅兽医官,解放后回家为民间兽医,擅长治疗马、骡内科病诊和骨折整理技术。1957年,省畜牧厅和西北畜牧兽医研究所派人到通海,帮助其整理出近40年来的医兽经验,出版了《民间兽医韩宝仁医疗经验》一书。 莫如志。(1908年2月(清光绪三十四年)—1995年10月4日),字能容,号牧牛翁,今西堡乡堡子村人。儿童时读私塾,后入西宁道尹黎丹办的无我学堂学习,黎丹的楷书在西宁颇负盛名,对学生的毛笔字要求甚严,六年的时间,莫如志在书法上打下了最初的基础,先后临摹了名家书画,受到了名家的指点。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其任职于省政府秘书处机要股秘书工作,上报中央的材料大多由他誊写,其字流利漂亮。随后遍临诸贴,开阔视野,王羲之、于右任等古今名家无所不临。莫如志不仅精于书法,而且擅长于国画,向张大千等名家学习,其梅兰菊竹及山水画颇具高雅。解放后,他弃政从农,边从事农事活动,边对书画勤练不缀,并热心服务于乡里乡亲的喜庆寿葬,热心公益事业,担任县政协委员,吸收为中国书法家、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理事。1983年后书画作品多次获奖、收藏、刊登,1989年获省、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去北京参加颁奖大会,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