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剧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滇剧《烤火下山》 剧照 (万象贞饰尹碧莲)

  滇剧汉语拼音:diān jù;英语:Yunnan opera; Dian opera),中国戏曲剧种。又称“滇戏”。流行于云南,包括丝弦、襄阳、胡琴三种声腔和部分杂调,系明末至清乾隆年间由外地传入,逐渐吸收当地民间艺术,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此戏传入后,一直为白族人民所喜爱。新中国成立前,在鹤庆、大理等地都有专业的滇戏班子,经常到附近各县演出,促进了滇戏在境内的流传。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云南省城的滇戏名角,如粟成之、周锦堂、刘菊生等到大理,滇西有名的“李文明”、“来银成”、“李汉鼎”等3个戏班子也曾云集大理,使滇戏迅速在大理地区传播开来,成为大理地区流传广泛、耳濡目染的剧种。新中国成立后,大理先后成立过大理演剧团和鹤庆滇剧团,著名演员有张艳芳、赵家壁、周利昌、杜开明等。后来各县也相继成立过业余滇剧团,滇戏在大理一度很活跃,很受各族群众的欢迎。滇戏剧目大都是取材于汉族传统历史故事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榜》等,少数为本地创作戏目,如《蝴蝶泉》、《望夫云》、《金桥银桥》、《杜文秀》等,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大理的滇戏都是业余爱好者自发组织的,利用各种会期节庆日进行免费演出,自娱自乐。

  丝弦腔源于秦腔,以枣木梆击节,具有秦腔高亢、激越、强烈的特点,与云南民歌结合后,又发展了委婉、细腻、欢快的曲调,称为“滇梆子”。襄阳腔来自湖北汉剧襄河派,但与汉剧西皮已不尽相同。胡琴腔即二黄,来自徽调,曲调庄重、委婉。杂调有以唢呐伴奏的“七句半”,以南胡伴奏的“筒筒腔”,以锣鼓打击乐器伴奏的“课课子”等,多用于生活小戏。几种声腔的使用,多以丝弦腔为主。伴奏乐器丝弦腔以锯琴(近似秦腔的二股弦)为主,襄阳腔、胡琴腔以胡琴为主。此外尚有南胡、月琴、三弦、撒啦(大唢呐)、叫鸡(小唢呐)、笛子等。打击乐器有小鼓、大鼓、梆梆、提手、大锣、小锣、钹、碰铃、镲等。

  滇剧传统剧目有秦腔路子、川路子、京路子和滇路子之分。秦腔路子与丝弦腔一起传入。川路子来自川剧。京路子来自皮黄戏(徽、汉、京剧)。滇路子分两种:一种是本省作者或艺人编写的当地历史故事戏,如《薛尔望投潭》、《逼死坡》、《宁北妃》、《陈圆圆出家》,以及辛亥革命后编的时装戏;另一种是移植外地剧种的剧目,发展后自成一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整理了大批传统剧目,并创作了一批反映白、傣、佤、哈尼等少数民族斗争生活的剧目,如《蝴蝶泉》、《望夫云》等。滇剧的表演艺术由于继承和吸收了徽、汉、秦腔等剧种之长,具备了丰富扎实的基础。云南是多民族的省份,向有“民族艺术海洋”之称,滇剧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在农村草台演出,吸收了民间多种艺术营养,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和乡土特色。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