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金针菇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数据库-标题.png

灌南金针菇江苏省灌南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2年12月26日,《关于批准对黄花山核桃、泉盛河酒、灌南金针菇、黄川草莓、金坛雀舌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2年第220号)批准)

产地范围

灌南金针菇产地范围为江苏省灌南县现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灌南金针菇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江苏省灌南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灌南金针菇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选用白色金针菇FD—1品种。

二、原辅料要求

产地范围内的杨树木加工成的木屑(杨木屑),杨木屑要堆积3至6月,玉米芯、豆秸秆、麸皮等要求新鲜,无霉变、结块、异味。

三、生产季节

9月和1月制袋。

四、拌料与装袋

按照确定的配方比例称取各原料混合、拌匀,含水量调节至60%至63%,pH值7至8。手工或机械装袋,锥形棒打预留孔穴,装料要松紧适中,高度约15 cm,每袋装干料重0.4㎏左右。

五、灭菌与接种

采用常压或高压灭菌。常压灭菌,温度达到100℃,保持16h;高压灭菌,温度达到121℃,保持2.5至3h。采用接种箱按常规无菌操作规程接种或洁净室流水线接种。接种时栽培袋表面必须布满菌种,且要让部分菌种落入孔穴中,每瓶菌种接20至25袋。

六、管理

1.菌丝培养管理:培养室内温度控制在18℃至20℃,空气湿度60%至70%,暗光培养并适当通风。

2.出菇管理:采用“再生法”出菇管理。菌袋生理成熟后在培养室内降温刺激(温度12℃至14℃),诱导菇蕾形成。袋内形成密集的针尖菇蕾后用小刀割除栽培袋口上的塑料膜,移入出菇房进行出菇管理。针尖菇倒伏后长出再生的整齐新菇蕾,新菇蕾形成馒头形进行套袋。出菇房温度控制在6℃至12℃、湿度85%至92%,CO2浓度控制在5000 ppm至15000ppm(不同的发育阶段控制不同的浓度)。

七、采收

菇柄长12至15cm,菌盖边缘内卷,直径1 cm大小即可采收。

八、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子实体色泽白亮,菌柄细长,盖小质细,整齐均匀,外形感观好,口感脆嫩爽滑。

2.理化指标:

水分(以鲜计),% ≤ 90.0

粗蛋白(以干计),% ≥ 18.0

粗纤维(以干计),% ≤ 12.0

灰分(以干计),% ≤ 8.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