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樱桃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灞桥樱桃,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灞桥樱桃颗粒饱满,果型硕大,果实呈肾形或宽心脏形,色泽艳丽有光泽,多数品种为鲜红色或紫红色,少数为浅黄色,果肉质地细腻、汁多、口感酸甜、味浓有香气、营养丰富,含有铁、维生素A、B、C及钙、磷等矿物元素,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适口性强。此果成熟时颜色鲜红,玲珑剔透,味美形娇。

2020年9月18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发布,灞桥樱桃列入2020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20年9月18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正式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灞桥樱桃
灞桥樱桃
灞桥樱桃
灞桥樱桃
灞桥樱桃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灞桥樱桃栽植以狄寨原为主,狄寨原海拔高度750-790米,土壤多为黄墡土、坡地黄墡土。土质通透性强,保墒性好,土壤pH值介于7-7.8之间,有机质含量1.17%,碱解氮53ppm,速效磷11ppm,速效钾159ppm,氮磷钾比例为5︰1︰31,微量元素铁、硼、锌、锰等含量丰富。
  (2)水文情况:灞桥区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丰富,地下水资源量6896万立方米,亩均206立方米;地表水主要为过境客水,灞河在区境内的河段长约34公里,流域面积125.52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6.07亿立方米,水质良好,矿物质含量丰富,无污染,为灞桥樱桃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灌溉条件。
  (3)气候情况:灞桥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3-13.7℃,年平均日照时数2638小时;≥0℃的天数为310天,总辐射量101.08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总辐射量的90.6%;≥0℃积温4925℃,有效积温4349℃;年降水日为74-138天,年均降水量720毫米,夏多冬少,春季适中;年均无霜期186天。
  (4)人文历史情况:樱桃又称朱樱,朱果,荆桃,含桃,莺桃,楔桃,英桃,牛桃,樱珠。我国作为果树栽培的樱桃有中国樱桃、甜樱桃、酸樱桃和毛樱桃。樱桃成熟期早,有“早春第一果”的美誉。中国栽培樱桃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其《樱桃》中记述:“香色鲜农气味殊,人争摘时踏破珠。洽恰举头千万颗,婆娑拂面两三株。”在宋朝大文学家苏轼的《樱桃》中也有樱桃的记述:“独绕樱桃树,酒醒喉肺干。莫除枝上露,从向口中传。”而樱桃这个名词很可能到五代十国时才出现,在后梁•宣帝的《樱桃赋》中:“懿夫樱桃之为树,先百果而含荣,既离离而春就,乍苒苒而东迎。”
  樱桃细嫩多汁,酸中带甜,风味独特,味浓有香气,适口性强。樱桃花开春季,雪白漂亮;果实艳红晶莹,玲珑剔透,即好看又好吃,且营养价值颇高,难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樱桃歌》中赞道:“莹惑晶华赤,醍醐气味真。如珠未穿孔,似火不烧人。琼液酸甜足,金丸大小匀。”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在《菩萨蛮•席上分赋得樱桃》赞道:“香浮乳酪玻璃流,年年醉里尝新惯。何物比春风?歌唇一点红。江湖清梦断,翠笼明光殿。万颗写轻匀,低头愧野人。”
  灞桥樱桃有在两千多年前被汉高祖刘邦去坡上打猎时采食的历史。如今,种植于200多年前的清代樱桃树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成为灞桥地区樱桃栽植的历史见证。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灞桥樱桃果实呈肾形或宽心脏形,色泽艳丽、有光泽,多数品种为鲜红色或紫红色,少数为浅黄色,果肉质地细腻、汁多,口感酸甜,味浓有香气,适口性强。
  (2)内在品质指标:平均单果重10克,最大单果重14克,可食率为85-93%。每100克樱桃中碳水化合物≥10克,蛋白质≥1.1克,维生素A≥32毫克,铁≥5.8毫克。
  (3)安全要求:灞桥樱桃执行《无公害食品落叶核果类水果》(NY5112-2005)中的卫生要求。

地理标志保护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批准陕西省灞桥樱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产地范围
  为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狄寨、席王、洪庆3个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灞桥樱桃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灞桥樱桃的法定检测机构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