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丘罗罗腔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罗罗腔,流行于山西省灵丘县及其周边地域的戏曲剧种,它由弋阳腔演变而来,兴盛于清代乾隆年间,清末至民国时期渐呈衰颓之势。罗罗腔由一人在前台演唱,众人在后台帮腔,和之以“罗罗哟哟”之声,“罗罗腔”之名即由此而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

历史

  罗罗腔是一个古老的剧种,清代初期,正值我国戏曲声腔复杂多变,各种地方戏风起云涌的时期。据清朝康熙年间戏剧家刘艇玑著《在园杂志》中记载,罗罗腔是由弋阳腔演变而来的,形成年代大约在康熙年以前,甚至在明代末年就有了罗罗腔调的雏形。古代弋阳腔最大的特点是一个人在前台歌唱,后场众人和声以帮腔。而据罗罗腔老艺人讲,罗罗腔原是一人前台演唱,众人后台帮合,和以"罗罗约约"之声音,故名"罗罗腔",与古代弋阳腔的唱法一致。

  清中期,特别是乾隆和嘉靖年间,罗罗腔有了明显发展。清末,罗罗腔渐呈衰落之势。其主要原因是,同治、光绪年间,京剧、河北梆子兴起,剧目丰富、名伶辈出,各个班社实力很强,罗罗腔与众多的新兴剧种在艺术竞争中,自己没有强硬的班社,也未曾涌现出大红大紫的演员,其唱腔部分被京剧、梆子戏等诸多地方剧种吸收,而罗罗腔却没能从其他戏曲艺术中吸取精华,在求新求变中趋于保守。艺人们为了糊口生计不得不到偏远山区谋生存。民国年间,罗罗腔流布范围越发萎缩,艺人们只得与其它剧种的班社合流。抗战时期,战火纷飞,罗罗腔绝迹舞台近20年。

  新中国成立后,灵丘县委和县政府都十分重视对罗罗腔的保护和抢救,1959年,招收了第一批罗罗腔学员40名。1960年,正式成立了罗罗腔演出剧团---灵丘县罗罗腔剧团,并抽调戏曲工作者多人,对罗罗腔的传统唱腔和剧目进行了挖掘、整理,精排了许多优秀传统剧目。为了充分发挥罗罗腔唱腔音乐明快活泼,说唱性强,适合表现生活小戏和现代戏的特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又创作和移植了《夺印》《小二黑结婚》《塞上新图》等多部现代戏,并数次参加了全省戏剧调演,涌现出张巧云(小毛毛旦)、王彦云(黑巧旦)、王字谦(千丑丑)等优秀演员,较好地保留和传承了这个古老的地方小剧种。

艺术特色

  罗罗腔历史悠久,形态古老,唱腔中保留有早期的传统曲牌,如【娃子】、【彩腔】、【山坡羊】等。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唱腔结构又在不断变化。罗罗腔传统的音乐唱腔主要有甩板、数词、流水、平板、垛板、散板、娃子、哭腔、起膛等十多种,其中说唱性较强的数词是代表性的唱腔。在其唱腔中存在曲牌唱腔与板式唱腔有机结合的特殊结构,如以甩板、数词与流水组合为一套曲子,等等。罗罗腔演唱中在每句的句尾常用假嗓"耍腔",其伴奏方式较为特别,"唱时不伴",乐器过门在每句的尾音处进入。

  罗罗腔有南北之分,灵丘罗罗腔属北曲弦索系统,在艺术上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剧目生活气息浓厚,台词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说唱性强,有曲艺说唱的味道。乐队不拖腔伴奏,只在每个乐句尾音部分加入伴奏,过门之后即停。给演员的唱演留下很大发挥余地,能说能唱,节奏可快可慢,音量可大可小,吐字格外清晰。很有特色的是男角在尾句部分用高八度的假嗓耍腔,俗称:"背宫音",反映出其中古老唱腔的痕迹。"走花梆子"、"踩畦子"等台步、身段动作载歌载舞,生活气息浓郁,是罗罗腔旦角特有的表演程式。伴奏乐器通常有:小板胡、笛子、笙、唢呐、三弦等。打击乐有:板鼓、战鼓、堂鼓、手板、小镲、小锣、中虎锣等,现在又加进了琵琶、扬琴、二胡、小提琴等乐器,音乐表现力增强了。

  灵丘罗罗腔的传统音乐唱腔传说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哈哈",现存唱腔主要有:〔数词〕、〔娃子〕、〔甩板〕、〔流水〕、〔平板〕、〔垛板〕、〔散板〕、〔哭腔〕、〔山坡羊〕、〔圪脑儿〕等十多种,其中〔数词〕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唱腔,它说唱性强,很有曲艺说唱的味道。传统代表剧目有:《小二姐做梦》、《锦缎记》、《读绒花》、《龙宝寺》、《描金柜》等四十多个剧目。

现状

  罗罗腔为了解戏曲传统、认识戏曲发展变化的规律提供了活生生的材料。古老的罗罗腔在现代社会陷入了生存的困境,由于资金缺乏,演出市场萎缩,演员纷纷流失,1960年成立的灵丘县罗罗腔剧团是仅存的一个专业演出团体。现在已经到了抢救、保护这一珍贵剧种的紧要关头。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