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牛郎织女传说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银河月,来源于月冈芳年绘《月百姿》,约作于1892年之前

牛郎织女,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被部份人誉为中国文化中的故事爱情经典。七夕传统节日便是从牛郎织女的故事而来。从古代典籍的记载看,民间认为织女聪明美丽、多才多艺,在七月七日晚间,向织女乞求智巧,可以除去笨拙,变得眼明手巧,故亦称为“乞巧节”。又因为参与乞巧活动的大多为闺阁妇女,因此又叫“女儿节”。是日妇女多在庭院聚会,穿新衣、拜双星(即牛郎星织女星)、摆香案、供果品,穿针引线、搭接彩缕,进行各项乞巧活动。

《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𨱎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说郛》卷六十引《风土记》:“七月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颇有受其祚者。”

牛郎和织女是从牛郎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的。汉魏间,民间即有此故事。故事中牛郎是人间的看牛郎,织女则是天帝之女。织女与牛郎婚配,并生一男一女,最后王母将其捉回,在两人之间划成一道天河,二人只能靠鹊桥每年七夕相会。后世文人运用这个传说题材写成了《天河配》等戏曲,更扩大了它的影响。它与孟姜女传说、白蛇传说、梁祝传说被称为中国四大传说。牛郎织女传说是中国过去封建社会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生活的艺术反映。它以封建家庭生活为背景,通过牛郎与织女结合又离散,只能七夕在天上相会一次的幻想情节,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家庭关系及其造成的婚姻悲剧。

概述

牛郎织女故事的起源很早。

春秋时期,古人已观察织女星。《夏小正》七月记事:“七月,秀雚苇。狸子肇肆。湟潦生苹。爽死。荓秀。汉案户。寒蝉鸣。初昏,织女正东向。时有霖雨。灌荼。斗柄悬在下,则旦。”可见牵牛星与织女星在西周就被命名了。

牛郎织女之说最早记载于《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这里的牵牛和织女是两个星宿名称。牵牛星即“河鼓二”,在银河东边。牵牛星常将牛宿混淆。据《史记·天官书》:“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天官书所谓牵牛,并非银河边的牵牛星,而是指二十八宿中的牵牛,即牛宿。河鼓,才是银河边的牵牛。有些地方把牛郎称做黄姑,按《荆楚岁时记》:“黄姑者,河鼓也。牵牛谓之河鼓。后人讹其声为黄姑。”

织女星又称“天孙”,在银河西边。两个星宿隔着银河遥相对望。到了汉代的《古诗十九首》第十首《迢迢牵牛星》提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时牛郎织女才开始有了人格。西汉刘安淮南子》中有“七夕乌鹊填河成桥渡织女”的记载,东汉应劭着《风俗通义》中则有“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记载,可知当时民间已有牛郎织女度银河相会并有鹊桥的传说。

七夕也起于汉初武帝之时,因为武帝出生于七月七日。《汉武内传》中有:“西王母七夕降武帝阙庭。东方朔于朱雀窗中窥之,时王母以桃七枚献帝,帝欲留核种之……”。三国魏曹植《九咏》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这时两人已成为夫妇。

汉代牛郎织女传说在流传过程中同时遇到了董永传说,从而形成了牛郎织女传说与董永传说互相影响的现象,主要的因素是女主角都是天上的织女。晋朝干宝的《搜神记》同时收录这两个故事。

南朝梁殷芸《小说》提到:“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机杼。天帝怒,责另归东西,但使一年一度相会。”

明代冯应京《月令广义·七月令》引殷芸《小说》。1926年茅盾在《中国神话研究ABC》中注明引自《荆楚岁时记》:“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使一年一度相会。”这段文字不见于《荆楚岁时记》。牛郎织女的故事已然成形。

最早记载天上仙女洗澡被偷仙衣的情节,是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四中的《毛衣女》故事,“豫章新喻县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皆衣毛衣,不知是鸟。匍匐往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诸鸟。诸鸟各飞去,一鸟独不得去。男子取以为妇。生三女。其母后使女问父,知衣在积稻下,得之,衣而飞去,后复以迎三女,女亦得飞去。”这类故事被称为“羽衣仙女”,又称“天鹅处女”故事(Swan Maiden Tale),是世界级的故事情节。

董永传说吸收了《毛衣女》故事中的仙女沐浴母题,同时吸收了《田昆仑》故事中的寻母母题。晚唐五代敦煌残卷《董永变文》提到董永的儿子董仲七岁外出寻母,有道士孙宾告诉他:“阿耨池边澡浴来,先于树下隐潜藏。三个女人同作伴,奔波直至水边旁。脱却天衣便入水,中心抱取紫衣裳。此者便是董仲母,此时纵见小儿郎。”宋代张耒的《七夕歌》将牛郎织女的故事进一步整合,但剧情仍未提及偷衣娶妻之事。

赵令畤《侯鲭录》卷三:“张文潜作《七夕歌》,为东坡所称。词云:‘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神官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横作桥。河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织成云雾紫绡衣,辛苦无欢容不理。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与牵牛夫。自从嫁后废织纴,绿鬓云鬟朝暮梳。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踏来时路。但令一岁一相逢,七月七夕河边渡。别多会少知奈何,却悔从前恩爱多。匆匆离恨说不尽,烛龙已驾随羲和。河边灵官晓催发,令严不管轻离别。空将泪作雨滂沱,泪痕有尽愁无歇。寄言织女君休叹,天地无穷会相见。犹胜姮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广寒殿。’”明朝万历年间朱名世的小说《牛郎织女传》首次在故事中添加了牛郎趁织女洗澡偷衣的情节。

目前流行的牛郎织女故事是结合了“董永与织女”、“毛衣女”、“两兄弟”等情节,并且加入鹊桥相会,七夕等民俗。如于长敏所说:“文学家从牛女两星座联想到一对恋人,又从天上联想到人间。人间已有飞鸟化女洗浴说(如〈田昆仑〉),有织女下凡说(如〈董永与织女〉),有人鸟结婚生子说(如〈毛衣女〉),将这几个传说综合起来,并与文学家创造的牛郎织女爱情传说联系在一起,便逐渐产生了〈牛郎织女〉的传说。”

牛郎织女传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牛郎织女传说

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先秦时期,是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民间传说之一,同《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并称为“四大民间传说”。千百年来,这个优美的传说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对民间的伦理道德和大众的文化心理发生着重要的影响。

牛郎织女传说最早出于《诗经·小雅·大东》,是对天穹中被银河隔开的商参二星(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艺术想象。这一诗歌意象逐渐为后世民众拟人化,并被赋予了人文象征涵义,转化成牛郎和织女的传说故事。从基本内容和思想倾向看,牛郎织女传说展示了我国农耕文明下男耕女织的社会结构和封建宗法制度下婚姻不自由的社会状况。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得到民众的广泛同情,这成为传说传播和繁衍的动力,也推动了“七夕”乞巧风俗的形成。民众常常把传说中的主人公认定为自己身边的真实人物,把事件发生的地点认定为本地域,由此出现了许多相关的历史遗迹(如庙、洞、牛郎庄等),陕西西安、山东沂源、山西和顺等地都有牛郎织女传说的相关遗址。在现代化进程中,牛郎织女传说的传播逐渐显现出式微的趋势,急需加大保护力度,使这一民族文化瑰宝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牛郎织女传说(第二批)

项目序号:523
项目编号:Ⅰ-36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民间文学
所属地区:山西省山东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和顺县、山东省沂源县
保护单位:和顺县文化馆、沂源县文化馆

牛郎织女传说(第三批)

项目序号:523
项目编号:Ⅰ-36
公布时间:2011(第三批)
类别:民间文学
所属地区:陕西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
保护单位: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斗门街道办事处

先秦时,牛郎、织女二星以星辰形象构成隐喻式的联想出现在古代典籍中,尚未构成故事情节。西汉始,牛郎、织女星宿逐渐演变为民间神话传说。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为了训练水军,在长安斗门沣河东面开凿昆明池,并在池畔东西两侧立牛郎织女石像,二石像隔池相望,上应天象、下顺民意。从此,以牛郎织女故事传说为主题的民俗活动更加活跃。魏、晋继承汉代风俗,曾设“乞巧”活动,至唐代又修建石婆庙。宋代以后,关于石婆(织女)、石爷(牛郎)的祭祀活动在长安地方志中相继记载,不但完整保留了牛郎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且成就了当地人物(孙寿义、孙寿仁),形成地方特色,甚至成为吉祥符号,并编成秦腔《天河配》等戏剧常年连演不衰。时至今日,当地群众仍然普遍传述着牛郎织女这一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民间还继续传承两种大的庙会活动:一是“农历正月十七”牛郎织女成婚日祭祀活动,二是“农历七月七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日祭祀活动。届时四面八方前来赶庙会的群众络绎不绝。

牛郎织女故事传说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民间基础,在世界华人文化圈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有广泛的文化认同。其巨大的文化价值与积极的社会影响体现在:1.传说折射出农耕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2.传说与相关的民俗活动相辅相成,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3.传说描绘的爱情婚姻家庭理念,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于建设和睦家庭、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4.牛郎织女传说是文学创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起源地

颐和园长廊彩绘:牛郎织女鹊桥会

起源地有多种说法,如山西和顺山东沂源河南南阳陕西西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认定为山西和顺山东沂源陕西西安

故事内涵

讽刺说

古人对“牛郎”与“织女”早期的形象,都颇有现实讽刺意义:织女不织布、牛郎不驾车,强调牵牛与织女的徒有虚名,从而讽剌古时贵族不劳而获的行径。

西汉以后的民间传说充满了贵贱有别的味道,织女嫁牛郎也是无奈之举,牛郎之所以能跨越门第,娶到织女,是在老牛的指引下窃取仙衣所致,织女婚后大多是想方设法拿回仙衣逃离人间。返回天国

迁徙说

有说法称牛郎织女的故事指的是炎黄大战后,炎帝部落遭到黄帝驱逐而南迁的历史故事。

文化艺术

西汉时,牛郎织女被描述成两位神人,班固的西都赋中曾有描写“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指昆明池两边的牛郎、织女雕像。

北宋秦观所填之鹊桥仙一词更浪漫: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瓷器纹样

牛郎织女,亦为瓷器纹样传统题材。民间传说织女为天上之仙,爱慕人间生活,私自下凡嫁给牛郎。后西王母得知大怒,令织女回返天界,牛郎挑一子一女在后急追,王母用手中的银钗画出一道银河将夫妇阻隔,每年的七月初七准许相会一次。又,织女会牛郎时,鸟鹊在银河之上搭桥。画面多为织女在上,牛郎挑担在下。另见有二人在银河边相会的画面,多称之为七夕会,或鹊桥会。寓意祈祷婚姻美满,过上男耕女织的小康生活。红店多有绘画。

相关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