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一部早期的电影放映机
电影《巴顿将军》拍摄现场
电影《巴顿将军》拍摄现场

电影英语:movie/ film),将活动的影像用摄影机记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机把这些影像投射到银幕上供观众欣赏的一种艺术。电影被称为继诗歌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建筑之后的第七艺术,是多种艺术中唯一有确切诞生日期的艺术。特点是运动/移动的画面(motion/ moving picture),是一种视觉艺术作品,用来模拟通过使用动态图像来传达思想、故事、感知、感觉、美或氛围的体验。这些图像通常伴有声音,更少有其他感官刺激。

电影中看起来连续的画面,是由一帧单独的照片完成的,至于关于电影中运动的感觉,是因为人们因为视觉上的飞现象(Phi phenomenon),使得对一连串静态图片却会造成移动的错觉。传统对电影中运动感知的理解是因为视觉暂留,使得图像离开后,仍能在眼睛保留“视像”约十分之一秒。因此大脑感觉到图像是“运动”的。但在1916年出版的德国心理学家雨果·明斯特伯格(Hugo Münsterberg)的《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中第三章《深度感和运动感》中,雨果·明斯特伯格证明了外观运动绝不是影像滞留(即视觉暂留)的结果,而是(但不仅仅是)对运动的连续阶段的感知。

电影制作本身是艺术也是产业。电影可以由电影摄影机拍摄真实影像再制作而成,也可以利用传统的动画技巧绘制图画再拍摄图画而成,甚至可以利用电脑成像计算机动画制作电影,也可以在电影中利用上述所有的技术及其他视觉效果。电影技术发展初期有各种不同的放映速度,但现时电影都多以每秒二十四格图像作放映标准。

路易斯·普林斯于1888年10月14日,使用改进版的单镜头摄影机(即MkII)拍摄了电影《朗德海花园场景》。他在利兹的汉斯莱特区的惠特利工厂以及惠特利位于朗德海的家--奥克伍德农庄展出了他这第一部电影。

电影成为第七艺术的来由是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Ricciotto Canudo),他在于1911年发表的一篇《第六艺术的诞生》(Birth of the 6th art),将电影放在建筑雕塑绘画音乐之后,他后来又加入了早在电影之前就有的舞蹈,因此电影就成为第七艺术。也有一些说法是将早在电影问世前就有的戏剧放在电影之前,以此方法来算,电影就成为第八艺术

如今,许多电影仍然用能把影像记录到胶卷上的摄影机来拍摄。胶卷经过冲洗之后,再用放映机来运行胶卷。放映机可以发出光线,通过胶卷,这样影像就在银幕上显示出了。自从有声电影发明以来,大多数的电影都是有声电影。最近许多电影都用数码摄像机来拍摄,放映的时候,可以用数码放映机,也可以把数码影像转置到传统的胶片上。这种方法可避免胶片长时间存放的失真。

简史

西厢记》的电影海报(1927年)

电影诞生于1888年,是路易斯·普林斯在1888年最早放映的《郎德海花园场景》。但在这之前埃德沃德·迈布里奇在1878年拍摄的Sallie Gardner at a Gallop 有时也被视为早期电影的先驱。而后,在1895年12月28日,由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巴黎卡普幸路14号一家名为“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首次公开放映了他们的短片,这使电影进入公众的视野。

电影的基础条件是记录影像。世界上第一个把照相术用于活动影像拍摄的是英国A.穆布里奇。1877年,他在马场跑道一侧安置了12台照相机,用细线的一端系在快门上,另一端系在跑道另一侧。当马飞奔而过时,马蹄踢断一根线就拉动一个快门,拍下奔马的一瞬间。他把这些间断拍摄的照片插在一个旋转的轮架上,用幻灯机投影,就得到了一个连续动作的奔马影像。在穆布里奇的启发下,一位名叫E.-G.马莱法国人根据左轮手枪的机械原理发明了摄影枪。它可以通过扣动扳机在一秒钟内曝光12次,画面记录在摄影枪暗室里一块分成12格的玻璃底板上。这块玻璃底板1秒钟内旋转12次,每次一格。照相术发明以后,一直使用笨重易碎的玻璃底片。直到1884~1889年,美国科学家G.伊斯曼研制出软片基底片,才使连续长时间摄影成为可能。

在上述发明创造的基础之上,美国发明家T.A.爱迪生研制出一台摄影机,能在一条长约15.24米的胶片上连续拍摄600多个画面,记录约1分钟的活动影像。1891年,他和助手W.L.狄克逊又研制出可供一个人观看这一分钟活动影像的“魔箱”——活动视镜。1893年,这种活动视镜在芝加哥国际博览会上作为商品推出。爱迪生的小型影片是在固定的摄影机前,在专供拍摄用的房子里拍摄的,内容是他邀请来的演员表演的歌舞、拳击、追逐,甚至接吻。他那座名叫黑玛丽亚的房子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摄影棚。爱迪生完全没有意识到,他的这种拍摄方法,成为后来以好莱坞影片为代表的技术主义的滥觞。

1894年底,法国L.卢米埃尔和他的兄弟从3个方面改进了爱迪生的摄影机:①他们制成手摇式摄影机,不需电力设备,可在任何地方拍摄;②他们规定了摄影和放映的速度都是每秒16个画格;③他们在胶片两侧打孔,每一画格两个孔,使按一定速度旋转的规格齿轮能保证连续稳定地输送胶片。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在巴黎大咖啡馆的印度厅首次向公众放映了他拍摄的影片,电影史上确认这一天为电影诞生日。卢米埃尔拍摄的影片都是自然生活景观,如工厂放工、火车进站、婴儿午餐等,全是在户外阳光下拍摄的。他同样没有意识到,这种拍摄方法成为电影的写实主义的先河。

电影一诞生,很快传遍世界。

电影于1896年8月11日传入中国上海,在上海杂耍娱乐场徐园“又一村”放映了几部短片,当时称为“西洋影戏”、“电光影戏”等,简称“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

1905年6月16日,天津《大公报》刊登了英商快利洋行的一则广告《活动电光影戏出售》,文中写道“兹由外洋运到新式电影机器一副……”。这是文献记载“电影”二字组合第一次出现。从此以后,借由《大公报》在京津冀的影响,“电影”一词开始普及。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景丰和刘仲伦拍摄了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中请缨、舞刀、交锋等场面,共3本,这是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从1912年上海出现第一家制片公司,到20年代后期,中国先后创办300余家制片公司,大部分在上海。

1907年4月5日,御史俾寿向清廷上奏折痛陈电影伤风败俗:“近日各戏园夜间添演电影,男女均准入座,而电影又非将灯光全行收暗,不能开演,流弊尤不可问”。有学者认为这标志着“电影”一词已开始在官方文书公告中出现。

尽管电影迅速传遍世界,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始终没有人把它当作一种艺术。人们只把它当作一种新奇的玩意儿、杂耍。首先赋予电影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的是美国导演G.W.格里菲斯。他发现并发展了电影构图与剪辑的效果——对时间和空间的支配。在他1915年导演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和1916年导演的《党同伐异》以及其他影片中,他有意识地强调了单个镜头的质感、情绪和格调,并在两个镜头连接起来时产生节奏、含义和评价性。这使电影成为具有自己语法修辞的新艺术语言。格里菲斯的影片为电影成为艺术奠定了实践基础。而从理论上使电影成为艺术的,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先锋派电影的艺术家。他们挖掘电影的本性,强调它的视觉性,使它从传统艺术的束缚和窠臼中解放出来,从而具有了独立的理论和美学意义。

电影声画同步的设想和实验几乎在电影一诞生就开始了,但是只有当科学技术发展到相应的阶段,这种设想才得以实现。在无声片时期,影片的制作者曾用过字幕、乐队伴奏、幕后配音和唱片配音等各种方法来解决声音问题。1927年10月6日,美国华纳兄弟影业公司首映了世界第一部配有4段歌唱、部分台词和音响的影片《爵士歌王》。1年之后,该公司又推出了“百分之百的有声片”《纽约之光》。虽然当时有些理论家和表演艺术家反对有声电影,但由于它给电影业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因此不到2年,欧美各制片公司都开始改拍有声片了。中国在1930年开始进行制作有声电影的试验,1931年明星影片公司首先推出由蜡盘发声的《歌女红牡丹》。不久其他公司利用日本和美国器材拍摄了片上发声的影片。1932年,明星公司终于独立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片上发声的影片《旧时京华》。从此,中国电影逐步从无声时期过渡到有声时期。

有声电影出现以后,电影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速。30年代中期,出现了彩色电影;1940年又研制成功了立体电影;从50年代起,宽银幕、超大银幕及立体声电影相继出现。电影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电影艺术的发展。在电影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流派和思潮,就其影响来说,当首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法国的新浪潮。它们创立的电影表现手段和创作思想及其产生的美学价值,甚至超出了电影的范围。新现实主义是对它以前的写实主义电影传统的总结和集大成。新浪潮是一次要求以现代主义的精神彻底改造电影艺术的运动。1959年,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第一次出现了几部引人注目的法国新导演创作的影片,如J.-L.戈达尔的《精疲力尽》、F.特吕弗的《四百下》、A.雷乃的《广岛之恋》等。此后3年中共有67位法国新导演创作的100部影片登上世界影坛。他们全新的电影观念和创作手法震撼了世界影坛,形成巨大的冲击波。在此之前,虽然也曾出现过瑞典导演I.伯格曼的《野草莓》之类的意识流影片,但像新浪潮这样大规模地把现代主义电影带入商业放映网在电影史上还是第一次。新浪潮的最大意义在于,它彻底扬弃了电影在并不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传统,从此电影创作不再有窠臼和框框,在创作思想和表现手法上真正出现了异彩纷呈,百花齐放的局面。

电影的发展,已同人类生活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等几乎所有的方面发生了密切的联系,既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这种发展变化。

初期

1895年,“火车进站”是卢米埃兄弟制作的黑白无声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火车驶抵希欧达(la Ciotat)车站的影片,是架在月台上所拍摄的。全长五十秒的内容,描写了蒸汽火车牵引着客车,从远处渐渐地驶进车站。同年,卢米埃兄弟亦映演“离开工厂”,一套真正有演员演出的电影出现,拍摄当时工人下班的景象。

早期

早期电影拍摄描述的是日常生活,包括由路易斯·普林斯拍摄的《郎德海花园场景》以及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Repas de bébé(1895)、Exiting the Factory(1895)、Démolition d'un mur(1895)、L'Arrivée d'un train en gare de La Ciotat(1895)、L'Arroseur Arrosé(1895)等等。

停机再拍的发现者:乔治·梅里爱

早期电影经典演员:卓别林鲁道夫·瓦伦蒂诺艾德·伍德

草创初期

早期的电影都是“无声电影”。然而,电影发行商发现,在播放电影时有一个讲评人来叙述故事、补上角色间的对话,可以更吸引观众。没过几年,播放的电影都会在下边附上字幕,这样就可以在演员“说话”时,表示出他说的内容。这使得讲评人的必要性大打折扣。

默片

事实上,电影院老板经常替换掉讲评人,请乐师在电影放映时伴奏,若电影院有相应乐器的话,通常是钢琴师或风琴师。伴奏的音乐应该随时符合电影的情节气氛。

有声电影

后来,技术的进步允许制片人创作与电影画面同步的音轨,使得电影进入了有声时期。史上第一部有声故事电影是《爵士歌手》(1927年),而第一部百分百的有声电影是《纽约的灯光》。音轨的录制可以与拍摄电影相分离,但真人电影音轨录制,许多部分是与拍摄画面同时进行的。有声电影发明后,无声电影和电影院里的乐师迅速销声匿迹。

彩色电影

电影发展中一个重要步骤是彩色电影于1930年左右引入市场,而被世界上第一部公认的彩色电影片是《浮华世界》。在彩色电影取代黑白电影更是个逐渐转变的过程中,随着彩色技术的改良,越来越多的彩色电影,至今可以说已经基本上没有黑白电影了。除了个别的例外,例如史匹堡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前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11年的法国电影《大艺术家》以及2013年的波兰电影《依达的抉择》等。这通常都是出于艺术或戏情的考量,特意拍成黑白电影。

电脑电子计算机特效

在电影制作初期,电影的特别效果镜头加以各项技术来配合。一般意义上的特效镜头,使用合成遮片,多重曝光,微缩模型,逐格动画等多种技术实现。到如今,计算机生成图像已大量配合应用在电影制作上。计算机生成的图像具有完全的可操作性,数字化后可合成或者完全替换电影中景物与角色。电影特效业进入计算机时代以后,几乎百分之百的特效依靠计算机生成,只有少数电影,因特殊的美学追求,还保持传统物理特效的运用。

特性

电影的产生和发展同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影创作是不可想象的。由静止的影像到活动的影像,由无声影片到有声影片乃至立体声影片;由黑白影片到彩色影片,由单一银幕到多种银幕,由平面电影到立体电影等等,电影的变革无不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反过来,电影的要求也刺激了科学技术有关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在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过渡中对科学的刺激更大。

与其他艺术相比,没有一种艺术形式从产生的第一天起就像电影这样是作为商品出现的。无论是爱迪生的活动视镜还是卢米埃尔的电影放映机,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利润。电影的观众既是艺术欣赏者,也是商品消费者。正是电影的这种商品性才使它得以高速度地发展。20世纪,西方国家一部影片动辄投资数百万、数千万美元,但所获利润也非常可观。这种商品性的特点一方面促进了电影市场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包含着使它趋于媚俗以至堕落的因素。

电影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吸收了其他艺术形式的积累和创造,并使其他艺术的成就同自身特点尽可能完美地结合起来,终于形成既具有综合性、又不丧失自己独立性的融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建筑、摄影、服饰等艺术于一身的崭新艺术。电影是一种兼有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视听艺术,又是一种兼具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时空艺术,是运用分解和组合的方法,在运动中表现事物运动的艺术。电影的这种综合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商品性)决定了它的大工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形成了电影经营管理、艺术创作、技术工艺、放映发行等分工协作的庞大系统。电影发展到如此规模,是现代大工业生产经营方式在艺术领域的成果。

由于电影具有以上特性,所以它在比较发达的西欧北美国家首先兴起并迅速推广到世界其他国家。美国好莱坞电影在鼎盛时期,曾经作为全球电影中心把影片散射到世界各国。不同国家、民族的电影,在经过短暂的移植和模仿阶段以后,便进入把电影同本国、本民族文化传统、伦理道德、生活习惯、审美特点结合起来的阶段。中国从最早的影片《难夫难妻》、《孤儿救祖记》到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渔光曲》,乃至在国际上令人瞩目的《黄土地》、《香魂女》、《红樱桃》,无一不是用电影手段反映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传统和淳厚民族性格的民族化力作。

片种与样式

按照制作方法和题材内容的不同,影片可分为故事片、纪录片、美术片和科学教育片4个片种。每一片种又可细分为若干种,如美术片又可分为动画片(包括水墨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折纸片等;纪录片又可分为新闻纪录片、文献纪录片、风光纪录片、专题纪录片等;科学教育片又可分为科学普及片、科研片、教学片(包括军事教学片)等。

在各种影片中,产量最多、市场最大的是故事片。故事片同其他影片的基本区别在于片中角色由演员扮演。无论是由历史事件、文学作品改编的故事片,还是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的故事片,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着生活,影响着现实,在使观众得到审美享受和娱乐的同时,得到教育,受到启发,产生联想。根据题材和内容,故事片又可分为历史片、战争片、政治片、惊险片、科幻片等;根据表现形式可分为戏曲片、音乐片、歌舞片等。有些影片,在它们第一次出现后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创造了很高的利润,因而被大量地、长期地仿制而形成一种类型和样式,如西部片、功夫片等。

随着电影的发展,许多艺术家打破旧有的影片片种和样式的框框,创作出新颖而又受欢迎的影片,例如真人与动画结合在一起的影片,喜剧片与功夫片结合在一起的谐趣功夫片等等。

从技术角度上来看,除了历史上先后出现过无声片、有声片、黑白片、彩色片等等以外,在现代电影市场上出现了一系列采用新技术的影片,例如在宽银幕电影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超大银幕(又称巨幕)电影,最大的银幕宽可达30米、高23米。此外还有环幕电影和穹幕电影等。从成像的技术上看,50年代以后立体电影发展很快;70年代中期以后全息电影的研究已进入如何提供较多的观众同时观看以获得经济效益的阶段。

功能与作用

作为商品出现的电影的第一个功能就是娱乐。电影发明者的发明意图也是创造一种娱乐消费品。然而它是一种精神消费品,包含着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因此,观众在消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接受电影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种教育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当然,在科学教育片、军事教育片和其他教学片中,这种教育作用表现得更为集中。

由于电影的市场大、流通快、信息量大而且直观,所以它已成为十分重要的传播媒介。人们可以通过电影了解世界各个角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宗教、地理、风光等等。这样,就能使人们对自己生活的世界有更多的认识,进一步去开发它、改造它。

电影的纪实性和易于长期保存决定了它的文献功能。这特别表现在纪录片方面。许多珍贵的历史瞬间或者事物的原貌都是依靠电影完整地保留下来的。

电影理论

电影理论的目的是以电影为一个艺术来研究,发展简明且系统化的概念。以电影为艺术形式的概念起源自的乔托·卡努杜(Ricciotto Canudo)的《The Birth of the Sixth Art》。鲁道夫·阿恩海姆贝拉·巴拉兹齐格弗里德·科拉考尔开始的形式主义电影理论(Formalist film theory)强调电影和现实的不同,因此可以视为是美术。不过安德烈·巴赞反对此一理论,认为电影美学的本质是在有能力机械性的复制现实,而不是其和现实不同的的部份,这就产生了现实主义理论(realist theory)。更近期的分析是由雅各·拉冈精神分析弗迪南·德·索绪尔符号学等理论所带动,因此出现了精神分析电影理论(psychoanalytical film theory)、结构主义电影理论(structuralist film theory)、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等。另一方面,受到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影响,来自分析哲学传统的评论,试着澄清一些理论研究中出现的误解,因此生了电影词汇(film's vocabulary)的分析,以及其和生活形式之间的关连性。

语言

电影有其使用的语言。詹姆斯·摩纳哥(James Monaco)曾写了一篇电影理论中的经典文章,标题是《如何"读"电影》(How to "Read" a Film),就是提到此一概念。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对我而言,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是最伟大的电影导演,他发明了一种‘新的语言’,忠于电影的本质”。这种语言的一个例子是一连串来回出现的画面,其中一个画面是一个演员在画面的左侧,另一个画面是一个演员在画面的右侧,观众可以了解这种语言,知道这代表这二个人的对话。这描述了另一个电影理论180度法则(180-degree rule),利用视觉的组合及恰当的剪辑,电影可以让观众有似乎身在现场,观看主角之间对话的能力。经典好莱坞电影就包括了这种叙事理论,因为在电影经典时期,位于好莱坞的各片厂早已反复的使用此一手法。另一个电影语言是将镜头拍摄一个演员,画面无声,然后镜头切换到另一个较年轻,长相类似的另一个演员,这代表了演员在回忆以前的情形,电影中叙述一些在较早时间发生的事情。

评论

电影评论(影评)是有关电影的分析以及评估。一般而言电影评论会分为二类:由电影研究者提出的学术电影评论,以及在报纸杂志或其他媒体上常见到的杂志电影评论。

撰写报纸、杂志及广播媒体上影评的电影评论者多半会看许多新上映的电影。一般每部片只会看一次,而且一天只看一部到二部片,才有足够时间来撰写电影评论。影评对电影本身有很大的影响,尤其对特定片种的电影更是如此。一般大众口味的动作片恐怖片喜剧片的票房不太会受到电影评论的影响。电影评论的主要内容是剧情概要及对电影的描述,这也是大部份人决定是否要看特定电影的原因。对于一些经典电影(例如剧情片),电影评论的影响相当大,糟糕的电影评论可能会毁掉一部电影,而且造成电影公司的经济损失。

电影评论是否影响票房表现一事仍是争议中的议题。有些人认为因为模板:Le如此激烈,资金充足,电影评论者很难影响电影的票房。不过有些重金行销的电影被影评批评的一文不值,结果票房非常差,也有一些独立制作或是小成本行销的电影因为影评的赞誉,因此有意外的成功,因此在一些情形下,影评可能还是会影响票房。也有人注意到影评者的正面评论会让大众注意到一些较不为人知的影片。相对的,也有一些电影公司可能因为对电影信心不足,因此不安排对影评者的试映会,避免影评者的评论破坏大家对电影的印象。不过这多半会有反效果,电影评论者相当聪明,此情形下可能会警告大众这部片不值得一看,而常常电影也的确如影评预期的不好看。

电影制作

电影制作的方式是依制片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以及呈现内容的设备而不同。拉洋片只需要在纸卷上有一连串的图案即可。电影制作最简单的方式是一个人加一台电影照相机(其至可以不用电影照相机,像斯坦·布拉哈格1963年的电影Mothlight),或是由上千名演员、临时演员及剧组及许多道具及设备组成。

几乎每一部电影都会需要经过概念、计划、拍片、修改及发行的流程。在典型好莱坞电影的制作周期中,会有以下主要的步骤。

  1. 脚本发展
  2. 前期制作
  3. 电影制作
  4. 后期制作
  5. 电影发行

一般一部电影会需要三年的时间,头一年脚本发展,第二年是前期制作及电影制作,第三年是后期制作及电影发行。

电影发行

电影发行是指让阅听人可以看到电影的过程。一般会由专门的电影发行公司(film distributor)进行,他们会决定电影的行销策略、影片将要展出或可供观赏的式,以及决定模板:Le时间等。电影除了在电影院供人观看外,放在随选视频上,或是通过广播联卖方式作成电视节目

其他发行的方式包括个人购买或是出租电影的VHSDVD蓝光光盘,是在互联网上下载。

中国电影博物馆

中国电影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南影路9号,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电影专业博物馆,是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的标志性建筑,设有20个展厅,介绍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以及电影科技博览。另有临时展厅、报告厅和多功能厅。馆内还设有巨幕电影厅、数字电影厅及三个35毫米电影放映厅。
中国电影金鸡奖奖杯(旧奖杯),中国电影博物馆
大众电影百花奖奖杯,中国电影博物馆

中国电影的第一

1.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是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

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定军山》拍摄现场。1905年,丰泰照相馆拍摄京剧《定军山》中的“请缨”、“舞刀”、“交锋”等场面,影片历时三天拍摄完成。

2.第一部影片《定军山》,(北京丰泰照相馆,1905年),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3.第一家放映中国电影的场所,北京大观楼影戏园,最早放映中国电影《定军山》。

4.第一座专业电影院虹口影戏园,1908年在上海建成。

5.第一部记录影片《武汉战争》(朱连奎等,1911年)。

6.第一篇短故事片《难夫难妻》(亚细亚影戏公司,1913年)

7.香港地区第一部短故事片《庄子试妻》(华美公司委托人我镜戏社,1913年)。

8.第一个电影制片机构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1918年成立)。

人民电影的第一

1.第一个制片机构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既延安电影团),1938年9月成立。

2.第一个制片基地东北电影公司(1945年10月1日成立)。

3.第一部大型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东北电影制片厂·1947年)。

4.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东北电影制片厂·1947年)

5.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虎》(东北电影制片厂·1948年)

6.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东北电影制片厂·1948年)。

7.第一部动画片《瓮中之鳖》(东北电影制片厂·1948年)。

8.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年)。

9.第一批科教片《盲童教育》《养真幼儿园》《驱灭蚊蝇》《养蚕》等(商务印书馆·1918年)。

10.第一部长故事片《周瑞生》(中国影戏研究社·1921年)。

11.香港地区第一部长故事片《胭脂》(香港民心制造画片有限公司·1923年)

12.台湾地区第一部故事片《谁之过》(台湾映画研究会·1925年)

13.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甲屠氏》(洪深·1925年)在《东方杂志》发表。

14.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万事兄弟·1926年)

15.第一部蜡盘录音有声片《歌女红牡丹》(明星公司·1931年)

16.第一部国际获奖的故事影片《渔光曲》(1935年莫斯科电影节)

17.第一部国际获奖的科教片《农人之春》(1935年比利时布鲁塞尔)

18.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中国联合·1942年)

19.第一部彩色影片《生死恨》(华艺影片公司·1948年)

20.第一位获国际奖的演员石联星饰赵一曼(1951年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21.第一家全国性的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中国影片经理公司总公司1952年成立。

22.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北京电影制片厂·1956年)

23.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老兵新传》(海燕电影制片厂·1957年)

24.第一部立体彩色宽银幕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天马电影制片厂·1962年)

26.第一部数字拍摄的故事片《哈罗同学》(上海电影制片厂·2002年)

新中国电影的第一

1.第一部故事片《桥》,(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年)。

2.第一部纪录片《新中国的诞生》(北京电影制片厂,1949年)。

3.第一部美术片《谢谢小花猫》(上海电影制片厂,1950年)。

4.第一部科教片《京郊小麦育种》(华北农业电影社,1950年)。

5.第一部获国际奖的影片《中华儿女》(1951年捷克卡罗维发利电影节)。

6.第一部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上海电影制片厂,1953年)。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