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鸡”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48行: 第48行:
 
  一:一旦。<br>
 
  一:一旦。<br>
  
[[文件: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jpg|center|thumb|400px|'''画鸡''':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临时用图)|link=画鸡]]
+
[[文件: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jpg|center|thumb|400px|<span style="color:red;">绘画要点:满身雪白走将来,公鸡尾部墨色不能太重,最好也是白色,体现'''满是雪白'''。</span>'''画鸡''':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临时用图)|link=画鸡]]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

2019年12月2日 (一) 06:59的版本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扩展80首》、《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1-3年级)

画 鸡

明·唐寅

tóu shàng hóng guān bù yòng cái 
头 上 红 冠 不 用 裁,

mǎn shēn xuě bái zǒu jiāng lái 
满 身 雪 白 走 将 来。

píng shēng bù gǎn qīng yán yǔ 
平 生 不 敢 轻 言 语,

yī jiào qiān mén wàn hù kāi 
一 叫 千 门 万 户 开。



诗题与背景:

  《画鸡》是一首题画诗,是明代画家、诗人唐寅为自己所画的一只大公鸡所提的诗,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绘了雄鸡的优美高洁形象。诗写得通俗,有如民谣。


逐句释义: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天生的美丽),(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
  裁:裁剪。
  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平常它从来不敢轻易鸣叫,一旦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平生:从来;往常,平常。
  轻:随便,轻易。
  言语:这里指啼鸣。
  一:一旦。

绘画要点:满身雪白走将来,公鸡尾部墨色不能太重,最好也是白色,体现满是雪白画鸡: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临时用图)

作品赏析:

  《画鸡》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雄鸡的优美高洁的形象,赞颂了轻易不鸣,鸣则动人的品格,也表现了诗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怀。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写公鸡的动作、神态。头戴无须剪裁的天然红冠,一身雪白,走了过来。通过色彩的对比,勾画了一只冠红羽白、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大公鸡。在这第一句里,作者更着重的是雄鸡那不用装饰而自然形成的自然美本身,称颂这种美为“不用裁”。承句“满身雪白”又从全身描写公鸡浑身的雪白羽毛。用大面积的白色(公鸡)与公鸡头上的大红冠相比,色彩对比强烈,描绘了雄鸡优美高洁的形象。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写公鸡的心理和声音。作者拟鸡为人揭开了平素不敢轻易说话的心理状态,它一声呜叫,便意味着黎明的到来。它一声呜叫,千家万户都要打开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平身不敢轻言语”,说公鸡一生不敢随便啼叫,此句的气色收敛,还很低调,尤其“不敢”一词,用的很贴切,为第四句的结句做了铺垫,并对下句有反衬效果。后两句用拟人法写出了雄鸡在清晨报晓的情景,动静结合,运用了诗歌的艺术手法,使两句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树立了雄鸡高伟的形象,表现了公鸡具备的美德和权威。

  这首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表达含蓄又不失些许豪放之情。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它平时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抱负,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


作者简介:

  唐寅(1470~1524年),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商贩之家,早年发愤读书,弘治十一年(1498年)得中应天府(今江苏南京)解元。弘治十二年赴京会试,因科场舞弊案下诏狱,被贬为浙藩小吏,个人深以为耻坚决不去就职。晚年好佛事,筑圃舍于桃花坞,潜心于诗文书画。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终年54岁。坎坷的经历,形成唐寅狂放不羁、玩世不恭的性格和行径,有印文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寅才气横溢,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唐寅诗文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对人生、社会常常怀着傲岸不平之气。除诗文外,唐寅也尝作曲,多采用民歌形式,由于多方面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历坎坷,见闻广博,对人生、社会的理解较深,所以作品雅俗共赏,声名远扬。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