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兖州城楼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小学生必背75首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全唐诗 诗词名句 其他名篇


登兖州城楼

唐·杜甫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诗题与背景:

学生经典古诗词APP-安卓苹果通用.png

  《登兖州城楼》是唐代诗人杜甫早期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千家诗》收录此诗。兖州,唐代州名,在今山东。作此诗时,杜甫父亲杜闲任兖州司马。《唐书》:兖州,鲁郡,属河南道。顾宸注:兖州,隋改为鲁郡,唐初复曰兖州,后又改鲁郡。仇兆鳌按:唐之兖州治瑕丘县,即今之嵫阳县也。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到洛阳应进士,落第后,曾探其父杜闲于兖州司马任上,乘便游兖州一带名胜。此诗大约写在这段时间。这首诗和《望岳》同是第一次游齐赵时所作。陈贻焮认为这应当是杜甫到山东后写得最早的一首诗。


逐句释义: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来兖州探望我父亲的日子里,初次登上城南楼纵目远眺。
  东郡趋庭:到兖州看望父亲。东郡,指兖州,在汉代是兖州所辖九郡之一。《前汉志》:东郡,秦置,属兖州。隋孙万寿诗:“趋庭尊教义。”蔡梦弼曰:公父闲尝为兖州司马,公时省侍,故有“趋庭”句。趋庭,谓子承父教。
  初:初次。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飘浮的白云连接着东海和泰山,一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
  海:指渤海。
  岱:指泰山。一作“岳”。
  入:一直伸展到的意思。
  青徐:二州名,青州和徐州,均与兖州邻境。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 孤高的峄山仍矗立着秦皇石碑,荒城曲阜还存留着鲁灵光殿。
  孤嶂:指峄山,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
  秦碑:秦始皇登峄山时命人所记的歌颂他功德的石碑。
  在:指尚在。
  荒城:指曲阜故城。
  鲁殿:指鲁灵光殿,汉景帝儿子鲁共王所建,在曲阜。
  余:残余,残存。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我素来有怀古伤感之情,在城楼上远眺,独自徘徊,心中十分感慨。
  从来:意为向来如此。
  古意:伤古的意绪。
  踌躇:犹豫,徘徊。


《登兖州城楼》题图


作品赏析:

  此诗为杜甫年轻时漫游齐赵(今山东、河北一带)时所作,当时他的父亲杜闲在兖州(今山东兖州)任司马之职,这就是诗中“趋庭”一词的来历。这段时间,据杜甫晚年的《壮游》诗中回忆,是过着“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的生活。《旧唐书》本传中也说他“尝从(李)白及高適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这一点也可和本诗中的“从来多古意”的心情相验证。


  全诗结构谨严,格律工稳,故前人多取以为式。首联点出初次登楼,颔联写登楼纵目所见远景,颈联点兖州境内的古迹,尾联总结,抒发登临怀古之情。诗人从地理和历史的角度,分别进行观览与思考,从而表达出登楼临眺时触动的个人感受。


  首联“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点出登楼的缘由和时间,说明自己登楼是在刚来兖州省亲之时。“东郡”,指古兖州,汉时称东郡。唐诗中地名常爱沿袭古称,此即一例。“趋庭”一典,出自《论语》,孔鲤趋而过庭,他父亲孔子要他学诗、学礼的事。杜甫当时正是年轻学习的时候,所以用此典,有两重意义:一是探望父亲,二是前来游历学习,兼受父教的意思。借此机会登城楼“纵目”观赏。“初”字确指这是首次登楼。


  颔联“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从地理角度写“纵目”所见。浮云与渤海、泰山相连,平野东入青州、南入徐州之境,一片苍茫。“浮云”“平野”四字,用烘托法出兖与邻州都位于辽阔平野之中。这两句诗所展示的境界阔大,气势雄浑,是杜诗中的写景名句。


  颈联“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从历史角度写“纵目”所见。点明兖州境内有峄山秦始皇的颂德刻石和鲁共王的灵光殿等古迹。“孤嶂”指的是峄山秦碑, 秦始皇东巡登峄山时,曾命丞相李斯勒石纪功,称“峄山石刻”。“在”言其尚在。“荒城”,指今曲阜古城。“鲁殿”,指鲁灵光殿,为汉景帝子鲁王所营建。“余”言其残存。这两句由雄伟阔大的自然景观转注于“秦碑”“鲁殿”这些历史陈迹上,由写景转入怀古。在这一联中,作者没有直接抒发他的“怀古幽思”,可是从“孤” “荒”“余”等字中,透露出诗人对封建王朝兴衰更替的感叹。《杜诗详注》 引赵汸语曰:“三四宏阔,俯仰千里;五六微婉,上下千年。”可为二、三联的定评。


  尾联“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发怀古情思,是全诗的总结。“古意”承颈联“秦碑”、“鲁殿”来。“从来”犹云向来如此。“多”说明深广。它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作者自指,意为作者向来怀古情深;其二指兖州,是说早在兖州建置前,它就以古迹众多闻名。这就是作者登楼远眺,会生起怀古情思的原因。“临眺”与颔联“纵目”相照应。“踌躇”,徘徊。“独”字很能表现作者不忍离去时的“独”特感受。


  这首诗与杜甫集中的另一首《望岳》同为他的早期五律。其结构严谨,格律工稳,感慨深沉含蓄,向为诗家所推重。


  杜甫早期五律虽还未形成独特风格,但此诗已初次显露出他的艺术才华。五律的一般写法是前起后结,中四句二写景二写情。此诗中四句都是写景,而前景寓目、后景感怀,是对传统写法的突破。此诗虽属旅游题材,但从纵横两方面,即历史和地理的角度,分别进行观览与思考,从而表达出登楼临眺时触动的个人感受,是颇具特色的。作者一方面广览祖国的山海壮观,一方面回顾前朝的历史胜迹,而更多的是由临眺而勾引起的怀“古”意识。


  在艺术上,此诗一、二、三联均运用了工整的对句。“东郡”“南楼”,“趋庭”、“纵目”,“浮云”、“平野”,“海岱”、“青徐”,“孤嶂”、“荒城”,“秦碑”、“鲁殿”,都是实写。尾联才由“临眺”引出思“古”之“意”,则带有虚写的意味。而二、三联“连”、“入”、“在”、“余”四字,通过对仗,便举重若轻地把海岱连接,平野延伸,秦碑虽存,鲁殿已残等自然景观与历史胜迹,从动态中分别表现出来。尾联“多”、“独”二字尤能传达作者深沉历史反思与个人独特感受。这些都说明作者在炼字上所具有的坚实功力。


名家点评:

  宋·刘辰翁:俯仰感慨语,何地无之(“浮云”二句下)。(《唐诗品汇》)

  元·赵汸:公祖审言《登襄阳城》诗云:“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冠盖非新里,章华只旧台。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公此诗实本于其祖。……三四宏阔,俯仰千里。五六微婉,上下千年。曰“从来”则平昔怀抱可知。曰“独”则登楼者未必皆知。(《杜诗详注》)

  元·赵汸:“孤嶂”、“荒城”一联感慨深矣。时方承平,故虽哀而不伤。张綎注:凡诗体欲其宏,而思欲其密。广大精微,此诗兼之矣。考公作此诗时,年甫十五,而所作已如此,其得之天者,良不偶也。(《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元·方回:此诗中两联似皆言景,然后联感慨,言秦、鲁俱亡,以“古意”二字结之,即东坡用《兰亭》意也。(《瀛奎律髓》)

  明·桂天祥:三、四气象宏阔,俯仰千里;五、六凄婉,上下千年,良为慨叹。秦王好大喜功,鲁恭好宫室,言之以讽,可谓哀而不伤矣。公诗实出其祖审言《登襄阳城》,气魄相似。(《批点唐诗正声》)

  明·赵子常:曰“从来”则平昔抱怀可见,曰“独”则同登楼者未必知之。(《唐诗广选》)

  明·李梦阳:叠景者意必二,阔大者半必细,此最律诗三昧。如“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前景寓目,后景感怀也。如“诏从三殿去,碑到百蛮开,野馆浓花发,春帆细雨来”,前半阔大,后半工细也。唐法律甚严惟杜,变化莫测亦惟杜。(《唐音癸签》)

  清·黄生:前半,登楼之景;后半,怀古之情。共驱使名胜古迹,能作第一种语。此与《岳阳楼》诗,并足凌轹干古。(《杜工部诗说》)

  清·黄生:凡起调高则收处宜平落以遗其声;起调平则收处宜振起以激其响。七句“从来”二字是振起之法也。碑已不在,殿已无余,此临眺时所以怀古情深也。本不在,言“在”;本无余,而说有“余”,此诗家之妙旨;言“在”,而实不在;言“余”,而实无余。此读者之善会。(《唐诗摘钞》)

  清·冯班:不让乃袓。(《瀛奎律髓汇评》)

  清·陆贻典:此与审言《登襄城》一律。(《瀛奎律髓汇评》)

  清·查慎行:此杜陵少作也,深稳已若此。五、六每句首尾下字极工密,所谓“诗律细”也。(《瀛奎律髓汇评》)

  清·张谦宜:此等诗在集中不多得。其胸中尚无隐忧,身处俱是乐境,故天趣足而象气佳,此后则不能如此已。三、四用力字在腰,五、六用力字在尾,此便是句法变换处,不然便是骈砌手。(《茧斋诗谈》)

  清·纪昀:此工部少年之作,句句谨严。中年以后,神明变化,不可方物矣。以“纵目”领起中四句,即从“秦碑”、“鲁殿”脱卸出“古意”作结,运法细而无迹。……晚唐诗多以中四句言景,而首尾言情。虚谷欲力破此习,故屡提倡此说。冯氏讥之,未尝不是。但未悉其矫枉之苦心,而徒与庄论耳。(《瀛奎律髓汇评》)

  清·梁诗正:安雅妥贴,杜律中最近人者,故后人多摹此派。(《唐宋诗醇》)

  清·刘凤诰:《登兖州城楼诗》,公十五岁时作,时公父闲为兖州司马,故有“东郡趋庭”句,《壮游》诗所谓“往岁十四五,出游瀚墨场,”要是公当家运世风正盛之际云尔。诗之雄杰,与《登岳阳楼》并堪千古。然是时郭子仪将兵五万屯奉天备吐蕃,白元光、李抱玉各出兵击贼,故“戎马关山北”一语,不胜只身飘泊之感,盖《兖》无事而吊古,《岳》即景以伤今,情绪殊判然也。(《杜诗话》)

  清·浦起龙:三、四,横说,紧承“纵目”;五、六,竖说,转出“古意”。末句仍缴还“登”字,与“纵目”应。局势开拓。结构谨严。(《读杜心解》)

  清·杨伦:此集中第一首律诗,气象宏阔,感慨遥深,公少作已不同如此。三、四承上“纵目”字写景;五、六起下“古意”字感怀,章法方不呆板。(《杜诗镜铨》)

  清·焦袁熹:此诗每句第一字皆平,可知昔贤亦不堪检点到此等处。(《此木轩唐五言律诗读本》)

  清·吴北江:此公少作,固已蹴踏初唐请公。(《唐宋诗举要》)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年),唐朝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客”、“少陵野老”。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居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逝于湘江途中。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全唐诗》编其诗十九卷。(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二)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