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 其一”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10-12年级)]]<br><br>
+
<center>[[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1-3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4-6年级)|(4-6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7—12年级)|(7-12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补充名篇|(补充名篇)]] [[学生古诗词名句|经典名句]] [[诗词名句|全部经典名句]]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 [[唐诗三百首目录|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目录|千家诗]]
 +
</center>
 +
----
 +
<br>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0%; color:red;">'''登岳阳楼 其一'''</span><br><br>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0%; color:red;">'''登岳阳楼 其一'''</span><br><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宋)陈与义</span><br><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宋)陈与义</span><br><br>

2020年4月30日 (四) 16:02的版本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补充名篇) 经典名句 全部经典名句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登岳阳楼 其一

(宋)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逐句释义:

《登岳阳楼二首》是南宋诗人陈与义创作的组诗。两首诗集登楼、观景、抒情、归途为一体,是不可分的。第一首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感怀家国,慨叹时势,无限悲痛和忧愁之感。第二首则是先对景物描写,然后再写归途,这首诗表达了北宋国亡后,作者只能观景排忧之情。



(1)诗歌以“ ”和“ ”点明登临岳阳楼的时间,以“无限悲”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2分)

(2)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此诗意境宏深,气象开阔,情感苍凉悲壮。

  B.“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描绘了洞庭湖风平浪静、祥和安宁的景象。

  C.“万里来游”“三年多难”,传递出诗人写此诗的处境。

  D.“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又包含了诗人历经风霜后的憔悴悲愁之绪。

  参考答案:

(1)夕阳迟 欲暮时(2分)

(2)B(2分)




登岳阳楼

其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其二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