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小学生必背75首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全唐诗 诗词名句 其他名篇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唐·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诗题与背景:

学生经典古诗词APP-安卓苹果通用.png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柳州,今广西柳州市。漳州,今福建漳州市,时刺史为韩泰。汀州,今福建长汀县,时刺史为韩晔。连州,今广东连州市,时刺史为刘禹锡。封州,今广东封开县,时刺史为陈谏。刺史,州的行政长官,相当于后来的知府。

  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年),时柳宗元初抵柳州(今属广西柳州市)任刺史。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史称“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邵州刺史。当他在赴邵州的途中时,又被改贬为永州(今湖南永州市零陵区)司马。元和十年(815年)元月,他接到诏书,二月回到长安。但到三月,又被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刺史。当年六月,柳宗元拖着病弱的身体到达更为荒辟的柳州。《旧唐书·宪宗纪》:“乙酉(元和十年)三月,以虔州司马韩泰为漳州(今福建漳州)刺史,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饶州司马韩晔为汀州(今福建长汀县)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台州司马陈谏为封州(今广东封开县)。御史中丞裴度以禹锡母老,请移近处,乃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州市)刺史。”


逐句释义: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我)登上柳州城楼(向远处望去)只见一片无际的荒原,海天一般的茫茫愁思油然生起。
  接:目接,看到。
  大荒:泛指荒僻的边远地区。
  海天愁思:如海如天的愁思。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突然)狂风大作吹起荷花塘水,密集的暴雨猛烈斜袭着爬满薜荔的墙壁。
  惊风:急风;狂风。曹植《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
  飐(zhǎn):吹动;风吹物使颤动。
  芙蓉水:荷塘水。芙蓉,指荷花。
  薛荔墙:爬满薜荔的墙。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山岭树木重重叠叠遮蔽着远望的视线,那弯弯曲曲的柳江九转千回如同我百结愁肠。
  重遮:层层遮住。
  千里目:这里指远眺的视线。
  江:指柳江。
  九回肠:愁肠九转,形容愁绪缠结难解。司马迁《报任安书》:“肠一日而九回。”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我和一道被贬谪的几位朋友同来这边远的百越之地,怎堪音书隔绝,人各一方。
  共来:指和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四人同时被贬远方。
  百越: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各部落各有名称,而统称百越,也叫百粤。越,一作“粤”。
  文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
  犹自:仍然是。
  音书:音信。
  滞:阻塞。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寄赠诗(投赠诗),是寄赠给与作者同时远谪岭南的漳(治所在今福建漳州市)、汀(今福建长汀县)、封(今广东封开县)、连(今广东连州市)四个州刺史的。这四个刺史是:漳州韩泰、汀州韩晔、封州陈谏和连州刘禹锡。作者登上广西柳州城楼眺望,即景生情,愁思绵绵,为了相互砥砺,就命笔题诗,遥寄知音。

  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具有强烈感情的政治抒情诗,所说“投赠”,只是借以表达诗人情怀的“躯壳”罢了。其中不仅有寓意,而且有浓重的政治性。


  首联“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点题,从“登柳州城楼”写起。境界开阔,感情深沉。首句写作者遥望朋友们的贬谪之地,突现其立足之高,视野之远,显得很有气势。“接”,即目接之意。“大荒”,则泛指荒僻的边远地区(即友人的贬谪之地)。下句侧重抒情,但与写景交融在一起。“海天”就是写景,漳、汀、封、连四州在柳州之东,大都靠近海边,所以写“海天”。但是从柳州城楼是望不到海的,写大海只是一种想象之辞,而高天则为眼前之景。或设想,或直写,空阔的海天成了触发下面“愁思”的媒介。“海天”又是比喻,形容作者“愁思”深广,如同高天大海一样茫茫无边。一个“正”字,又写出愁思是触景而生,十分浓烈。


  颔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登楼所见近景。这两句真实细致地描写出急风骤雨中芙蓉”和“薜荔”受到侵袭的景象,既具柳州的地域色彩,又有夏天的节令特点。“芙蓉”和“薜荔”还别有寄托,这二者是屈原《离骚》中吟咏过的植物,用它们象征美好的人格,因此这两句又是巧妙的比喻寄托,是“言在此而意不在此”(沈德潜《唐诗别裁》卷十五),暗示作者自己和朋友们横遭摧残和压抑的艰难处境。直陈其事是赋,以彼物比喻此物是比,这一联赋中有比,又不着痕迹,显得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颈联“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写登楼所见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友人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这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面对重叠茂密的岭树,视线被遮住了,看不到远方的友人;俯瞰曲曲折折的柳江,正似百结的愁肠,勾起忧思绵绵。前句照应第一句,是实叙,后句照应第二句,是虚比,写法多样,虚实结合,在对远望景色的描绘中,寄寓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自己的无限愁思。


  尾联“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友人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问,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读诗至此,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


  全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与景融合无间,赋中有比,实中有虚,富有象征暗示色彩,表现出含蓄蕴籍,凄清隽永的鲜明特点,是一篇体现柳诗清峭沉郁风格的杰出代表作。


名家点评:

  廖文炳:此子厚登城楼怀四人而作,首言登楼远望,海阔连天,愁思与之弥漫,不可纪极也。三四句唯“惊风”,故云“乱颴”,唯“细雨”,故云“斜侵”,有风雨萧条,触物兴怀意。至“岭树重遮”、“江流曲转”,益重相思之感矣。当时“共来百越”,意谓易于相见,今反音问疏隔,将何以慰所思哉?(《唐诗鼓吹注解》)

  查慎行:(首二句)起势极高,与少陵“花近高楼”两句同一手法。 (《初白庵诗评》)

  沈德潜:从高楼起,有百感交集之感惊风、密雨,言在此而意不在此。 (《唐诗别裁》)

  俞陛云:唐代韩柳齐名,皆遭屏逐。昌黎《蓝关》诗,见忠愤之气,子厚柳州诗,多哀怨之音。起笔音节高亮,登高四顾,有苍茫百感之慨。三、四言临水芙蓉,覆墙薜荔,本有天然之态,乃密雨惊风横加侵袭,致嫣红生翠,全失其度。以风雨喻谗人之高张,以薜荔芙蓉喻贤人之摈斥,犹楚词之以兰蕙喻君子,以雷雨喻摧残,寄慨遥深,不仅写登城所见也。五、六言岭树云遮,所思不见,临江迟客,肠转车轮。恋阙怀人之意,兼而有之。收句归到寄诸友本意,言同在瘴乡,已伤谪宦,况音书不达,雁渺鱼沉,愈悲孤寂矣。(《诗境浅说》丙编)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90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91


试题精选: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首联和尾联分析。(5分)

  参考答案:首联,作者登高临远,看到眼前高楼与荒野相接的景象,触景生情,只觉愁绪如茫茫海天扑面而来。尾联,作者被贬蛮荒之地,难免有仕途失意之愁;“音书滞一乡”,音讯不通,诗人与朋友彼此隔离,难免产生思念朋友之愁。


  2.这首诗的颔联、颈联都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二者写景角度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都主要运用了比喻(或“象征”“双关”“借景抒情”等)。颔联表面上是在描写夏季的“惊风密雨”侵袭“芙蓉薜荔”的景象,实是暗写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围攻、迫害,用自然景象暗喻世间人事,曲折含蓄;颈联以“曲似九回肠”的江流来比喻诗人百结的愁肠,自然贴切。(3分)(答出手法给1分,具体分析各1分)

  颔联、颈联在写景角度上有动与静、近与远的不同。颔联描绘风急雨骤中的景象,是近景、动景;颈联描写登楼远眺所见的重岭密林、九曲江流,是远景、静景。(答出一个方面并能准确分析说明即可给分)


  3.结合诗歌后三联,简要分析诗人“愁思”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诗人因美好的人格(理想)被政治上的风雨所侵袭而愁。颔联以“芙蓉”、“薜荔”象征其美好的品格(理想),而风飐芙蓉,雨侵薜荔不免让诗人产生美好人格(理想)被政治现实所侵的愁思。(或:诗人因看到自然景物遭受风雨侵袭而引发愁思,临水的芙蓉被疾风所打而更显娇弱,覆墙的薜荔也因密雨的侵袭而凋残。)②诗人因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而引发愁思(或因好友各散东西难以见面而引发愁思)。颈联作者心驰远方,远望四州,无奈却被重岭密林所遮断,内心未免如曲折江流般愁肠九转。③诗人因朋友音信互通困难而愁。尾联诗人先说他和四位朋友一起来到这莽荒之地,又彼此隔离,音书难达,惆怅之情不免更深了一层。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学生“结合诗歌后三联,简要分析诗人‘愁思’的原因”,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从诗歌标题来看,“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可见这是登高怀远诗,诗歌颔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诗人近处所见,写的是狂风中的芙蓉和密雨下的“薜荔”,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诗人人格的美好与芳洁,诗人以暴风雨中的芙蓉与薜荔来写遭受政治风雨的自己,诗人因美好的人格理想被政治上的风雨所侵袭而愁。颈联写的是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这就引发望而不见的愁思。尾联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讯,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


  4.请概括颔联描写的景物特点,简析本联蕴含的深意。(4分)

  参考答案:颔联写近景,诗人用了借景抒情、象征(或比喻或比兴)等手法(1分)描绘了急风骤雨猛烈地吹打着芙蓉、薜荔的景象。(1分)芙蓉、薜荔,在此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1分)芙蓉与薜荔遭受风吹雨打,暗喻自己无辜被贬的政治遭遇。(1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可结合注释翻译颔联,抓住景物意象特征,在理解的基础上,描绘景物。如果有运用写作手法,一定要点明手法。鉴赏诗歌蕴含深意一定要了解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如: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所以,“芙蓉、薜荔”历来被视为高洁之物。


  5.请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两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尾联写五人一同被贬谪于野蛮人居住的边远之地,已经够心痛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2分)抒发了诗人无辜获罪的怨愤之情,与友人音信不通的的无奈和惆怅及对好友的关怀和思念之情。(2分)

  试题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般指诗歌画面反应的状况或现象、诗歌的主题、诗人寄托的情感等。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首先要思考并解决下面一系列问题: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内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作者这样写究竟要表达什么样的观点态度?诗歌的感情基调与主旨是什么?


  6.这首诗以“愁”字总领全篇,试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诗从“愁”字着笔,层层下翻。首联写登楼纵目,愁思深旷;颔联写近看盛夏景物,有感于花草被风雨摧残,牵动幽肠;颈联写远望友人所在之地,岭树重遮,江河阻碍,加深了愁怀;末联感叹音信难通,以被贬万里荒僻之地而愁怨作结。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诗歌首联从登楼写起,感物起兴,愁思充溢于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既统摄诗题之魂,又为下文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B. 诗歌颔联写出惊风密雨中芙蓉和薜荔使人心灵颤悸的情状。“飐”、“侵”二字在描写上错落有致,摇曳生姿,曲折多澜,情趣动人。

  C. 诗歌颈联对仗工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

  D. 诗歌中间两联写诗人目之所及,既写近景,也写远景,既涉动景,又涉静景,既有实景,又有虚景,可谓工微入画,令人称叹。

  E. “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再度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 四州”,使全诗结构严谨,照应自然。

  参考答案:B、D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项,“错落有致,摇曳生姿,曲折多澜,情趣动人”评价不当,“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意思是“狂风四起,惊动了水中荷花;暴雨骤下,抽打着墙上的薜荔”,“乱飐”意思是“吹动”,“乱飐”和“斜侵”写出风雨之大,同时也写出芙蓉和薜荔在风雨中的情态。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诗句中愁思弥漫。D项,错在“又有令人忧伤的虚景”,中间两联写的都是诗人登上柳州城楼所见之实景,并无虚景。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世称柳河东。贞元进士,授校书郎,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礼部员外郎。因参加“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皆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其诗风格清峭。有诗文作品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有《河东先生集》。《全唐诗》编其诗四卷。(新、旧《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