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绕三灵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云南大理:白族绕三灵
云南大理:白族绕三灵
云南大理:白族绕三灵

  白族绕三灵,又称绕三灵绕三林,是云南大理白族为求雨祈福、祭祀本主而举行的全民性的节日盛会,是中国首批发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洱海周围上百个村寨的男女老少,浓装淡抹,各村为一队,从大理城出发,至洱海边的河矣村终止,历时三天,主要是串游这三个寺庙,途径这三个寺庙,所以称为绕三灵。绕三灵传承历史久远,群众基础深厚,活动规模庞大,巡游空间广阔,体现出白族在文化上的包容吸纳能力和高度的创新精神。它对强化文化认同感,增强白族凝聚力有很强的现实作用,已成为白族文化最有标志意义的象征之一。

  “绕三灵”白语称为“观上览”(或记写为“拐上纳”),所谓“三灵”,是指洱海西岸三个神灵象征,它们是白族特有的“本主”崇拜中的几位重要“本主”和传入大理地区的佛教神祇,供奉它们的庙宇分别称为“佛都”(大理崇圣寺)、“神都”(大理庆洞本主庙)和“仙都”(河涣江洱河神祠)。“绕三灵”会期为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共三天,行走40公里路程,参加人数达数万人。每年会期,大理地区各村的白族不分男女,都插花戴朵,身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携带祭祀用具和简单的行李以及食品、炊具等,自发组成“绕三灵”祭拜队伍,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大理古城城隍庙,点燃香烛,准备行装。然后,组成一支支“绕三灵”队伍,在一男一女(有时也为两男或两女)两位手执柳树枝和牛尾的艺人(称花柳树老人)引导下,人们有的吹笛子,有的吹树叶,有的手执“霸王鞭”、“金钱鼓”、“扇子”、“草帽”,排成“一字长蛇阵”,从城隍庙出发,一路载歌载舞.沿着点苍山麓向北,先到矗立着唐代三塔的佛都崇圣寺燃香祭拜,继而又迤迥北行约16公里,到达苍山五台峰下的朝阳村本主庙祭拜“抚民皇帝”本主,称为“南朝(拜)”。再往北到庆洞村,祭拜佛教寺庙圣源寺以及被称为“神都”的庆洞“本主”庙,称为“北朝(拜)”。人们认为“神都”所供奉的是大理地区最大的本主“五百神(之)王”。然后,在寺院内外场地,打“霸王鞭”和“金钱鼓”,跳扇子舞、唱白族调子,傍晚在“神都”周围埋锅造饭,当晚即夜宿庆洞庙宇和四周野地树林中。人们如痴如狂,在“神都”内外尽情歌舞,通宵达旦,热闹非常,使这里成为“绕三灵”活动的中心场所。次日,“绕三灵”队伍陆续从庆洞出发,向东北行进,中途绕拜喜洲古镇的“本主”九坛神,在四方街作短暂休息、对歌后,一路歌舞走出古镇,向东到达洱海边的河矣江村的“仙都”洱河神桐,祭拜象征洱海之神的斩蟒英雄段赤诚本主。村里的洞经音乐社在古戏台上谈演洞经,欢迎“绕三灵”队伍的到来。傍晚在洱海边、寺院周围安营造饭,晚上对歌、跳舞,通宵欢唱。第三日,人们选购民间布扎、泥塑、纸花等小工艺品,带回给家里未能来的亲友,让亲友也沾点“绕三灵”的“福气”,得到神灵的保佑。“绕三灵”队伍再陆续从河矣江村出发,向南到大理城北洱海边的马久邑村,祭拜这里的“本主”保安景帝,这天也是马久邑村本主节,村民们扎花轿将本主接到村里,供“绕三灵”的群众祭拜,最后再各自分散归家。

  “绕三灵”的人们要虞诚地祭拜,祈盼各路神灵的庇佑,使今年风调雨顺,秋后五谷丰登;也祈祷阖家平安。晓行夜宿,吹吹打打。载歌载舞,对歌应答。各处庙宇香烟缀绕,歌舞之声不绝于耳。沿路村庄也多设香案迎接,称为“闸坝”,以白族茶礼“三道茶”、糖果、糕点等招待队伍,并欢迎他们在自家门前歌舞祈福。各村庄主人认为这样可以给村庄带来六畜兴旺、人口增加的好运。各村庄也歌舞相继,纷纷举行本村祭祖本主活动,或摆设祭坛,陈列洞经乐队演奏南诏古乐,增加了“绕三灵”期间的节日气氛。人们饿了,便在路边溪边“三个石头搭眼灶,平地生火做一家”,集体野炊。困了,便围着簧火,男女相杂,席地而坐、裹毯御寒,对歌交谈。人们沉浸在欢乐浪潮中,沉浸在对本主和各路神祇的崇敬祈祷的虔诚中,同时也陶醉在自己歌舞才华的尽情创造展示中,痴迷在开放的男女恋情交流里。“绕三灵”既包含着对神灵的朝拜,又充满着以男女情爱为主要内容的纵情歌舞,“绕三灵”以白族本主崇拜为内容,以娱神、娱人的歌舞和祭祀活动为载体,是一项含有历史、宗教、民俗、艺术、商贸等诸多文化内容的,大理地区白族最具民族特色的古老民俗节庆和宗教盛典。

传承与发展

  大理“绕三灵”是白族民间艺术创作的天才代表作,是中国古代原始生殖崇拜的孑遗和历史见证,是白族独有的娱神娱人的民间狂欢节。它凝聚了白族优秀传统艺术之精华,承载着白族以及其他民族许多古老的文化历史信息和原始记忆,集中展现了白族人民的创造才华,是白族独具特色的一项欢歌曼舞、尽兴狂欢的民间文化活动。

  关于“绕三灵”,白族清代学者杨琼《滇中琐记》中记载:“大理有绕三灵会,每岁季春下浣,男妇咸集,殆千万人,十百各为群,群各有巫觋领之。……男者犹执秉扇,足踏、口歌,或拍霸王鞭……相传起始于南诏,数千百年不能禁止。”近人廖孪和对当时“绕三灵”的记载也颇为详细:“榆有盛会,绕三灵,阖群市民,相率赴喜洲小朝,进香众可数万。循苍山之麓而进,遵洱海之滨而归,历时三四日,载歌载舞,竞艳斗奇,极一时之盛。凡七十一村,各奉其主,各为一队,自成行列。”……特别是白族学者赵甲男《咏绕三灵》竹枝词,更是把“绕三灵”描绘得淋漓尽致:“淡装浓抹分外艳,游人手执霸王鞭,咚咚更有金钱鼓,且舞且歌为飘然,欣逢四月最清和,簇簇游人此日多,六诏遗风今尚在,诸君莫笑是夷歌。红男绿女嬉春游,山麓海滨绕一周,廿四已过人影散,归家返道事田畴。”从这诸多的文字记载看,早在数百年前,“绕三灵”活动就已经盛极一时了。

  “绕三灵”用白族话讲叫“观(guān)上(shàng)南(nǎn)”。若翻译成汉语,“观”为游逛之意,上为“三”,“南”含有圣地园林之意。所以“观上南”,就是载歌载舞逛游在苍洱之间耸立了一千多年的三个灵验的圣地:即“佛都”崇圣寺、“神都”圣源寺、“仙都”金圭寺。所以这三灵,实际上就是大理白族人民最崇拜的几位重要本主和传入大理的佛教神祇。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各村寨的白族人民,相互邀约,各自为阵,组成歌舞队伍,每支队伍数十人,上百人不等。晓行夜宿,吹吹打打,唱唱跳跳,谈情说爱,不分男女老幼,都插花戴朵,身着节日盛装,自娱自乐。一路唱舞,近则数里、数十里,远则一二百里,携带祭祀用具、简单的行李和炊具等,以村寨为单位组成队伍,从四面八方赶到“佛都”、“神都”、“仙都”赴会,人们满怀热情,希望通过自己虔诚的祭拜、祈盼得到各路神仙的庇佑,使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祈祷阖家平安、益寿延年、子孙兴旺发达。

  每个村寨带队的都是两位一男一女的老人。第一天来到苍山应乐峰下的崇圣寺祭祀后,大家组成浩浩荡荡,欢歌曼舞的队伍,边唱边舞,沿苍山麓绕到五台峰下的圣源寺进行祈祷活动。夜晚便在附近的田野或园林中谈情说爱,彻夜歌舞,通霄达旦。第二天再由圣源寺出发,边唱边舞到洱海边的金圭寺祭祀洱河灵帝,昼夜狂欢到第三天早晨,才沿洱海西岸往南绕回到马久邑村,在保安景帝和公主的本主庙前,欢歌曼舞祭祀后,才各自散去。

  于“绕三灵”期间,凡狂欢的队伍所到之处,各村都摆香案迎接,街道上摆满各种货摊,出售专为“绕三灵”特制的白族工艺品:太阳膏、羽毛花、绣荷包、麦杆编的菱角串,白色的小钉螺串、布老虎、布娃娃、草帽、刺绣品、白族服饰、首饰,以及白族姑娘最爱在嘴边吹弹的竹弦子等等!人们跳累了,唱累了,还可以在沿路各种小吃摊前,吃豆粉、米线、凉虾、冰粉、炖梅、生皮、破酥、腌螺蛳……麻辣酸甜,色香味样样俱全,令人垂涎。许多沿路的住户,还在门口放一桶纯净的井水,免费供“绕三灵”的人饮用。人们饿了,便在路边溪边“三个石头搭眼灶,平地生火做一家”,集体野炊。困了,便围着篝火,男女相杂,席地而坐,裹毯御寒,欢歌交谈,人们都沉醉在欢乐的浪潮中,沉浸在对本主和各路神祇崇敬祈祷的虔诚中,同时也陶醉在自己歌舞才华的尽情创造展示中,痴迷在男女恋情的交流里。成年的大理白族人,如果哪一年因故未能参与,心中便留下极大的遗憾,感到这一年里,自己家里会因此而缺乏几分吉祥如意。

  凡参加“绕三灵”的人都有三个标志:一是在太阳穴上贴“太阳膏”,这是一种用纸做成的浸有风油精的太阳花,能防中暑,也表示对太阳神的崇拜;二是臂上扎一条红带,表示祭拜本主后,得到一种赐福;三是戴插有鲜花的草帽,起着装饰,遮阳避雨,对唱避羞的作用。所以“绕三灵”不仅是展示民族歌舞的盛会,祭祀本主的盛会,也是展示民族工艺品和民族小吃的盛会。这盛会延袭千年而不衰,是一种何等让人敬佩和振奋的独特的民族风尚。

  “绕三灵”是大理白族人民最具民族特色的古老的民族节庆和宗教盛典,是白家人一生中不可错过的释放生命自由的机会。它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形式,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似一幅传承千年的民俗画卷,一直存活在大理白族民间文化生活中。这一特殊的民间文化活动,在大理年年按期举行,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活动内容也从过去单一的娱神活动,变为多样性、群众性、自发性的民族歌舞活动。近二十年来,“绕三灵”被州、省乃至中央的多种媒体搬上舞台、银屏、银幕,深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这一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标准。2004年8月,大理白族绕三灵申遗文本,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审查会通过,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国家文化部列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五个项目之一,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