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村遗址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云南大理:白羊村遗址

  白羊村遗址拼音bái yáng cūn yí zhǐ),(英语:Aries village site),中国洱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云南省宾川县白羊村。1973~1974年发掘。是云贵高原较早的以稻作农业为主的文化遗存。分早、晚两期,早期年代约在公元前2200~前2100年间。农业和家畜饲养业遗存丰富,有残留的粮食粉末和稻谷稻秆痕迹、猪狗牛羊等家畜骨骼。生产工具中,收割用的新月形穿孔石刀最具特色。陶器处在手工制作阶段,陶胎里夹沙的圆底大口罐是最常见的炊器。出土11座房屋基址,据研究,是一种长方形的木骨泥墙建筑。发现的墓葬都是晚期的。有10座墓里死者无头。这种现象是祖先头颅崇拜、把死者头取下供奉所致,还是猎头习俗或战争频繁造成,尚无定论。

  白羊村遗址为墩形遗址,高出河面6米,现保存面积3000多平方米。1972年春,农民改田取土时发现。1973年11月至1974年1月,云南省文物工作队对白羊村遗址进行了科学的发掘。揭露面积290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厚4.35米,分八层,二至五层属晚期,六至八层属早期。白羊村遗址发现较完整房屋遗迹十一座,房址上下层位清楚,根据地层迭压关系,以第5层为界,分早、晚期。早期房址居住面多略加平整,在地面上铺灰烬、生黄土,再经踩踏而成。墙基四周多挖沟槽,沟壁整齐坚实,沟底掘柱洞,多为圜底,少数不够规整。在洞内立木柱,再于沟内填土。柱洞较少,且多在屋角。洞壁坚实,木纹清晰,洞内多有木屑。柱间编缀荆条,两面涂草拌泥而成木胎泥墙,屋内均有陶片、生产工具和兽骨等遗物。晚期房址建于早期灰土堆积或房屋废墟之上。1998年11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