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学生经典古诗词》下载,二维码
《学生经典古诗词》公众号,二维码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译文】 黄鹂的婉转鸣声没有人能听得懂,一阵风起它便随风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注释】
  百啭:形容黄鹂婉转的鸣声。啭:鸟鸣。
  解:懂得,理解。
  因风:顺着风势。
  蔷薇(qiáng wēi):花木名。品类甚多,花色不一,有单瓣重瓣,开时连春接夏,有芳香,果实入药。

【出处】 宋·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词,全词: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背景】

  《清平乐·春归何处》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词作,是一首感叹时光去而不返的惜春词。清平乐:词牌名。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党祸已起,蔡京立元祐党人稗,黄庭坚被除名,编管宜州。二月过洞庭,五、六月间方抵达广西宜州贬所。此词的内容是“惜春”,而实际是影射时局。此送春词于崇宁四年(1105年)在宜州所作,同年九月黄庭坚便溘然长逝于宜州贬所。

【赏析】

  《清平乐·春归何处》是一首惜春词,表现作者惜春的心情。上片写春天的归去。作者将春拟人化,起句发问,既点明寻春、惜春旨意,又透出爱春、伤春情绪。接着又以对春天的体贴关怀,写春去无痕。“若有”两句用浪漫的笔法表达自己的愿望,写出了对春天的依恋深情。下片写夏季的到来。作者先以叹问点明春天已无踪迹,进一步表现惜春的沉痛,接着,想到黄鹂定会知道。然而,人、鸟语言不通,所以又添一层烦恼和沉痛。结尾以黄鹂“飞过蔷薇”写出寻春最后的一线希望也破灭了,蔷薇暗示了夏天已经到来。与一般惜春之词不同,这首作品不以景物描写为主,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专写其寻春,表达对春天的爱恋,所以全词空灵蕴藉,深沉含蓄,情趣盎然。

  上片“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意思是: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踪迹,我内心颇感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作者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接着,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它回来。这种奇想,亦表现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一个“归”字,一个“无行路”,就把春天拟人化了。

  下片“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意思是: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看来只好去问一问黄鹂。作者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回来。但仍存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因为黄鹂常和春天一同出现,它也许能得知春天的讯息。这样,作者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然而黄鹂的婉转鸣声,谁又能懂呢?一阵风起它便随风飞过了盛开的蔷薇。作者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与一般惜春词不同,这首词不以景物描写为主,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专写其寻春,表达对春天的爱恋,所以全词空灵蕴藉,深沉含蓄,情趣盎然。作者在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