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湖南省 > 益阳市
湖南益阳市:苦竹湖
湖南益阳市:南洞庭湖风光
湖南益阳市:安化 龙泉洞
湖南益阳市:安化 辰山
湖南益阳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场
湖南益阳市:安化 东坪大木桥
湖南益阳:白鹿寺
湖南益阳市:罗溪瀑布,距桃江县城35公里

益阳市汉语拼音:Yì Yáng Shì;英文:Yiyang City),中国湖南省辖地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北,资水下游。地理坐标东经110°43′20〞-112°55′48″,北纬27°58′38″-29°31′42″。北抵湖北省荆州市,南连娄底市,东北与岳阳市相连,东南接长沙市,西南临怀化市,西北与常德市接壤。 面积1232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79.36万人。 辖2个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益阳山川秀丽,物产丰饶,自古以来是“鱼米之乡”,是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全国著名的“黑茶之乡”“稻虾之乡”“楠竹之乡”。

益阳市位于湘中偏北,跨越资水中下游,处沅水澧水尾闾,环洞庭湖西南,系由雪峰山余脉和湘中丘陵向洞庭湖平原过渡的倾斜地带。北部属洞庭湖平原,南部属低山丘陵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资水、沅水、澧水流经境内。已知的矿床、矿点有140多处,已探明的矿床、矿点40余处。主要矿藏20多种,锑、钨、钒、石煤的储量占全省第一。名胜古迹有天问阁、裴公亭、栖霞寺、凌云塔、镇江塔、奎星塔、会龙山以及湖南四大书院之一的龙洲书院等。

益阳境内自楚秦至唐宋的铁铺岭城址、三国遗存、茶马古道、羊舞岭古窑、明清古巷,特别是自楚秦至唐宋的铁铺岭古县衙遗址,历史积淀深厚。古往今来,名人辈出。“湖湘文化的推进者、湖湘人才的引领者”陶澍;“湘军灵魂”胡林翼;文化名人周谷城周扬周立波叶紫;华侨教育家张国基;国际正义人士何凤山等。

益阳水陆交通十分便利。长益高速公路、石长铁路、319国道穿越境内,是省会长沙通往大西南的要道。水路经洞庭湖、内通湘、资、沅、澧四水,外达长沙各口岸。湘黔铁路穿越安化县境,洛(洛阳)──湛(湛江)铁路线在益阳设立枢纽站。

  • 邮编:413000 代码:430900 区号:0737

行政区划

辖2个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人口、民族、宗教

人口

  2015年末全市公安户籍总人口480.82万人,常住人口441.02万人,人口出生率12.08‰,死亡率5.83‰,人口自然增长率6.25‰。

民族

  益阳市是湖南省典型的杂散居少数民族地区。全市有回、土家、苗、维吾尔、满、壮、白、蒙、侗、瑶、布依、黎、朝鲜族等45个少数民族成份,共1.8万余人,其中回族约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5%以上。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桃江、资阳、南县和大通湖区。全市有1个民族乡,桃江乍埠回族乡,全乡总面积48平方公里,辖18个自然村,1个居委会、168个村民族小组,总人口18000人,其中回族人口800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44.4%。4个民族村分别为桃江县三堂街镇晚谷回民村,花桥坪回民村,资阳区蓼东回民村,南县茅草街镇回民村。

宗教

  益阳市是全省宗教工作重点市。全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

  佛教:东晋教武帝康元年(公元373年)传入益阳,先后有禅宗派惠远、广慧禅师和印度高僧不如密陀来益传教,并建有栖霞寺、西峰寺、龙牙寺。目前,全市有佛教团体5个,寺院105处,固定处所104处,居士340500余人。盛名远播的白鹿寺为唐元和年间由名相裴休监工建造,是湖南省重点寺院。

  道教:晋司徒魏舒之女魏华存从南岳到益阳结庐修道,诵经宏道,标志着道教正式传入我市。目前,全市有道教团体2个,宫观17处,固定处所3处,信徒约78000人。

  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于明朝初期进入益阳,回维将士奉命南征,并有随军阿訇,后在桃江、益阳等地置田屯垦,使伊斯兰教得以传布。目前,全市有伊斯兰教团体2个,清真寺3处,信徒约9000人。

  天主教:清光绪初年(公元1875-1879年)天主教常德教区派西班牙神甫到沅江市传教,并在台公塘永丰村设讲道所,其后又在琼湖古城修建教堂。至1949年,全市共有教会分堂55所,开设天主教学校8所,天主教医院和诊所8所,天主教徒2600人。建国以后,中国天主教实行独立自主的办教方针。1952年,益阳外籍神职人员陆续撤离回国,原有教徒大多数皆参加了“三自”爱国活动。目前,全市有天主教团体5个,神职人员2人,登记开放的教堂与祈祷所34处,受洗教徒25600多人。

  基督教:于1840年鸦片战争后传入益阳,前后有美国、瑞典、英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挪威、芬兰等20多个国家的20多个差会在益阳活动。目前,全市有基督教团体12个,基督教堂138处,固定处所92处,信徒约212500人。

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区境即有人类繁衍生息。出土文物证明,距今5000年左右,在今安化县马路口、江南,南县北河口,赫山区邓石桥和沅江市漉湖等地,就已形成村落。进入青铜器时代后,在今桃江县马迹塘、灰山港,沅江市莲子塘以及资阳区新桥河、长春,赫山区赫山庙、龙光桥、笔架山一带,聚居村落已趋密集。东周以前,区境属《书·禹贡》所载九州中的荆州管辖。战国时期楚国黔中郡属地。秦属长沙郡。

  益阳之得名,据东汉时应劭说:“在益水之阳,当为县名。”清人周树荣有“益阳赋”云:“益水所经,水北曰阳,县以此名。”经流益阳之大江资水,古或为益水。街市在江北向,故称益阳。益阳的名字,几千年来无论辖地怎么变异频繁,它一直没有改易过名称,这在中国地名中是比较少见的。

  西汉,郡县与封国两制并行。今益阳地区分属长沙国,武陵郡,统隶荆州刺史部。东汉,沿袭西汉州、郡、县制,废长沙国为郡。今益阳地区分属长沙国、武陵郡,统隶荆州刺史部。

  三国鼎立,吴、蜀分荆州。这一时期,荆州处于魏、蜀、吴逐鹿争雄的疆场。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出南方,吴、蜀为争夺荆州展开了一场错综复杂的争斗。公元207年先为蜀刘备夺取。孙权索取荆州未成时,乃派吕蒙夺取长沙。刘备为救长沙,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令关羽屯兵益阳与吕蒙相拒。《吴志·甘宁传》载:“宁随鲁肃益阳拒关侯,侯择精锐五千投县上流十余里浅濑,云欲夜渡。肃选兵益宁,宁乃夜住,侯闻之,住不渡而结寨营。”鲁肃则则率程普、甘宁据城东南龟山屯驻,于陆贾山溪口约会关羽。这次约会,便是名震千古的“单刀会”。而益阳城垣,即为肃筑土城屯兵所建。

  三国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分长沙西部都尉设置衡阳郡。益阳属于衡阳郡。这时分置南部地方设新阳县(即今宁乡),公元266年又从西部地方分设高平县(今新化和新邵县的一部分),益阳县疆域开始缩小。公元280年,晋灭吴后,分全国为20州,益阳属荆州。南朝宋时(公元420年),改衡阳郡为国,益阳属于衡阳国。又划给湘阴一部分土地。南朝齐时(公元479年)复改衡阳为郡,直到梁时仍属于衡阳郡、药山郡、武陵郡、巴陵郡、南平郡。

  隋朝时分属潭州、岳州、朗州和澧州。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全国为10道,开元中分为15道,道下州郡并称。益阳随潭州、长沙郡时更所属,变迁不定四次之多。

  五代,十国割据,湖南属楚国。后梁(公元907年)益阳属潭州。后唐(公元923年)马殷为楚国,益阳属长沙府。后周(公元951~959)益阳属潭州府。

  宋朝,初分天下为15路,后分23路,南宋为16路,路高安抚司,直隶京师,路以下置府、州郡、军。北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益阳属湖南路潭州长沙郡。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以益阳梅山等地方分置新化、安化等县。宋史神宗本纪载:五年章惇开梅山,置安化县,取名为“归安德化”之意。

  公元1279年,忽必烈南宋元朝,置路,元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以益阳县有万户升为益阳州,属潭州路。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随潭州路改为天临路属。

  明朝分全国为13省,省高布政使司(后改承宣布政使司),省下置府、州、司,益阳属湖广行省,即湖广布政使司(治江夏,今武汉市)长沙府。明代洪武初(公元1368年)复降益阳州为益阳县。

  公元1636年,爱新觉罗氏改国号为清。采用“省”、“道”、“府和直隶厅、直隶州”、“县和散厅、散州”四级制,初分全国为18省,后为23省,省高总督、巡抚、驻布政使司。益阳属湖南省长宝道长沙郡。

  公元1852年10月20日,洪秀全统率太平军经长沙转战益阳,改益阳县为“得胜县”。这是益阳历史上仅有的一次短暂更名。

  民国初,分全国为22省、4特区,后增至35省及西藏。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湖南废府、厅、州,长宝道改为湘江道,辖益阳。民国十一年废道,益阳属于省。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湖南省划为9个行政督察区,益阳属第1区;后又调整为10个区。

  民国29年(1940),湖南省府以原9个行政督察区辖境过广和督察不便,将之调整为10个。同年4月,划益阳、安化、湘乡、宁乡、汉寿、沅江等6县,组成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益阳县城,是为区境地区一级行政建置之始。南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常德)。

  民国33年(1944),侵华日军大举进犯,湖南部分地域沦陷,各行政督察区的建置名存实亡。省政府遂设安化、沅陵、洪江3个行署,作为非常时期省政府临时派出机关,分领各县。安化行署是年10月18日于安化县梅城建立。原第五行政督察区所属各县均为安化县行署领辖。翌年7月31日,安化行署撤销,恢复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8月设立益阳专区,专署驻益阳县,辖益阳、湘乡、安化(驻东坪)、汉寿、宁乡、沅江等6县。1950年10月由益阳县城区析置益阳市,益阳专署驻益阳市。1952年由益阳县析置桃江县,驻桃江镇;由湘乡县析置双峰县,驻永丰镇;由湘乡、安化、邵阳3县析置蓝田县(不久改名涟源县),驻蓝田镇。

  1950年3月,益阳县城关区改为益阳城关区,升为县级;同年9月,建立益阳市,直属益阳专署领导。1951年4月,省政府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在100万人口左右的大县,领导困难,可以划小”的指示,析湘乡县第九、十区,安化县第三、四区和兰田镇,以及邵阳、新化县部分地域,置兰田县;析湘乡县第三、六、七区,置永峰县。同年七月,析益阳县第六、七、八、九、十一区,置桃江县,均属益阳专区管辖。当时,全区共辖9县、1市。南县则属常德专区。

  1952年11月,益阳专区建置撤销,原辖宁乡县划属湘潭专区,湘乡、双峰、涟源3县划归邵阳专区,益阳、桃江、安化、汉寿、沅江5县及益阳市划归常德专区,历时10年。其间,益阳市于1953年4月改为省辖市,授权常德专署领导,1958年7月改为益阳县领导,但1961年复改专区辖市,仍由常德专署领导。

  1962年12月,恢复益阳专区建置,专员公署驻益阳市桃花仑,辖南县、沅江、华容、益阳、宁乡、桃江、安化7县和益阳市。大通湖、千山红、金盆、北洲子、茶盘洲、钱粮湖6个国营农场,同时划归益阳专区管辖。

  1964年9月,华容县及钱粮湖农场划归岳阳专区。

  1968年,益阳专区改称益阳地区。

  1970年益阳专区改称益阳地区,地区驻益阳市。辖益阳市及益阳(驻益阳市)、南县、沅江(驻琼湖镇)、宁乡、安化(驻东坪镇)、桃江等6县。1983年7月,宁乡县划归长沙市。1984年划益阳县长春区归益阳市。1988年10月1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沅江县,设立沅江市(县级)。

  1983年7月,宁乡县划属长沙市。至此,全区辖益阳、桃江、安化、沅江、南县和益阳市,及大通湖、北洲子、金盆、千山红、茶盘洲5个国营农场和大通湖渔场。

  1994年4月7日,国务院批复(国函[1994]17号):(1)撤销益阳地区、益阳市和益阳县,设立益阳市(地级)。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的赫山区桃花仑。(2)益阳市新设资阳区和赫山区。资阳区辖原益阳市的汽车路、大码头、城内、大水坪4个街道办事处和新桥河、迎丰桥两个镇及长春、香铺仑、李昌港、过鹿坪、杨林坳5个乡,原益阳县的沙头镇、茈湖口镇、张家塞乡,区人民政府驻原益阳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大码头街道办事处。赫山区辖原益阳市的黄泥湖、金花湖两个乡和桃花仑、会龙山两个街道办事处,原益阳县的赫山、衡龙桥、沧水铺、欧江岔、泉交河、兰溪、八字哨、泥江口、新市渡、谢林港10个镇和提卡子、岳家桥、大泉、樊家庙、白石塘、槐奇岭、珠波塘、上湖、牌口、张家塘、羊舞岭、羊角、石笋、笔架山、泞湖、烂泥湖、千家洲、天成垸、邓石桥19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原益阳县人民政府所在地赫山镇。(3)益阳市辖原衡水地区的南县、桃江县、安化县和新设的资阳区、赫山区。原益阳地区的沅江市由省直辖。

  1996年,益阳地区面积12144平方千米,人口约442.3万人,市政府驻桃花仑,辖赫山、资阳2区及南县、桃江、安化3县,代管沅江市。大通湖、北洲子、金盆、千山红、茶盘洲、大通湖渔场6个县级农(渔)场设境内。

  2000年12月18日,中共大通湖区委员会、大通湖区管委会成立。5大国营农场撤销。场部所在地改设建置镇。大通湖区由大通湖、北洲子、金盘、千山红4大国营农场合并而成;茶盘洲农场改茶盘洲镇划归沅江市管辖。市辖境包括3县、1市、3区(赫山、资阳、大通湖)。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益阳市总人口4309143人;其中:资阳区397767人,赫山区831114人,南县703823人,桃江县775444人,安化县900759人,沅江市700236人。

  2005年末,益阳市辖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全市共有9个街道、69个镇、15个乡、1个民族乡。

地理

  益阳市位于湘中偏北,跨越资水中下游,处沅水、澧水尾闾,环洞庭湖西南,系由雪峰山余脉和湘中丘陵向洞庭湖平原过渡的倾斜地带。全市地形西高东低,成狭长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43'02"~112°55'48",北纬27°58'38"~29°31'42"。东西最长距离217公里,南北最宽距离173公里,从地图上看,像一头翘首东望、伏地待跃的雄狮。四邻东与岳阳县、湘阴县为界,东南与宁乡县、望城县接壤,南与涟源市、新化县相连,西与叙浦县、沅陵县交界,西北与桃源县、鼎城区、汉寿县、安乡县毗邻,北与华容县相连。

  全市总面积12144平方公里,为全省总面积的5.83%,其中山地占39.71%,丘陵占10.05%,岗地占6.7%,平原占32.44%,水面占11.10%。2015年,总人口493.8万,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72平方公里,人口70万。境内由南至北呈梯级倾斜,南半部是丘陵山区,属雪峰山余脉;北半部为洞庭湖淤积平原,一派水乡景色。“背靠雪峰观湖浩,半成山色半成湖”。南部山区最高处为海拔1621米,北部湖区最低处为海拔26米,南北自然坡降为9.5%。

气候

  市境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气温总体偏高、冬暖夏凉明显、降水年年偏丰、7月多雨成灾、日照普遍偏少,春寒阴雨突出等特征。年平均气温16.1℃—16.9℃,日照1348小时—1772小时,无霜期263天—276天,降雨量1230毫米—1700毫米,适合于农作物生长。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山丘区有资江南北贯通,平原地带河网纵横、湖泊棋布。水路经洞庭湖外通长江,内联湘、资、沅、澧水道。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779亿立方米,其中年均地表径流量约为91亿立方米,平均每亩耕地拥有水量1770多立方米。另外,资水、沅水、澧水和荆江三口每年给我市带来过境客水2200多亿立方米,蕴含丰富的水能发电资源。据测算,仅资江流经市区河段可供发电贮量就达100万千瓦,已在上游建了2个水电站,开发量达50万千瓦。益阳中心城区矿泉水储量丰富,且偏硅酸含量之高,属国内罕见。

土地资源

  全市土地质量较好,有林地56.27万公顷,耕地24.54万公顷,水面13.99万公顷,草地8.2万公顷,湖洲6.53万公顷。滨湖平原由河湖冲积而成,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多种作物,是全国粮、棉、麻、油重要生产基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苎麻产量居全国首位,芦苇、黄(红)麻、糖料产量均居全省第一。中部丘陵岗地,土壤多属板页岩风化而成,呈酸性,含养分较高,是南竹、油茶、果木等经济林生产区。我市是全国有名的“竹子之乡”,南竹、茶叶产量居湖南省第一。西部中低山地,是主要林业生产基地。益阳水域广阔,全市总水面215万亩,已放养面积72万亩,其中精养面积33万多亩。大通湖面积达12.4万亩,是湖南省最大的内陆养殖湖泊。全市盛产乌鲤、鳜鱼、青鱼、大口鲶、优质鲫鱼、优质鲤鱼等名贵鱼和甲鱼、河蟹、青虾等特种水产品。

矿藏资源

  益阳是远近闻名的“小有色金属之乡”。已知的矿床、矿点有140多处,已探明的矿床、矿点40余处,其中中型矿床5处,小型矿床15处,矿点和矿化现象120多处。主要矿藏40多种,锑、钨、钒、石煤的储量为湖南省第一。主要矿种中,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有锰、锑、金、钒、铁、石煤、硫铁矿、磷矿、石灰岩等10多种,其中,锑保有量达36万吨,且品位高,开采价值较大。稀有金属分布较多,尚有待勘探、开采。水晶矿、重晶矿、粘土矿、石英砂、萤石、高岭土等非金属矿藏,储量亦丰。

野生动物资源

  益阳野生动物资源按经济意义和生态地理分布,大致可分两种类型:境内东北部的南县、沅江市和赫山区东部,湖泊众多,河港交织,水草丰茂,盛产鱼虾和龟、鳖、鳝、螺等小水产。每年秋后,还有大批雁行目、鸻形目候鸟来此觅食越冬。陆栖脊椎动物较常见。境内西部和中部地域,包括安化县、桃江县、赫山区和资阳区西南部,山丘延绵,森林广布,野生动物以哺乳类、爬行类和鸟类居多。主要为斑鸠、野鸡、野猪、獾、貉和蛇等。全市植物资源有藻类、菌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六大类,广泛分布在山地、平原和水域,直接或间接地为农业利用。

文化、旅游

特色文化

  • 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浓重的文学和美学、宗教和民俗、生活和乡土气息特点。它既有道德人格的比附意义,又有理想爱情的象征意义,同时又是禅宗禅趣的载体。益阳竹文化历史达六千余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成为一种崇尚坚韧不拔、劲节虚心的文化精神追求。
  • 黑茶文化,底蕴深厚,唐杨烨的《膳夫经手录》中的“渠江薄片”指的就是早期的“安化黑茶”。宋朝时,安化黑茶被定为官茶;明清时,安化资江两岸呈现“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的盛况。千百年来的传统经验、工序流程、制作技巧、工艺控制等,成就了精深的黑茶文化内涵,被誉为“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
  • 花鼓文化,益阳花鼓戏俗称益路花鼓,是益阳戏曲文化的典型代表,形成了独特的花鼓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是湖南重要的地方剧种,以前亦称楚剧,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历史。益阳花鼓戏初为“童子装丑旦对唱”形式,后分丑、旦、小生、老生、净5大行当,剧目逐渐增多,声腔体制渐趋完善。
  • 梅山文化,发源于湘中的安化县和新化县,流传于全省和西南各省区的一种奇特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中华远古文明和湖湘文化的祖源文化之一。梅山文化保留了丰富的原始文物和人类原始思维特征、行为方式等文化信息,其浓郁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以及表现形式的独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诗词文化,益阳是一方盛产诗歌和哺育诗人的沃土。屈原、李白、杜甫、裴休、齐己均在益阳写下名篇佳作;明代郭都贤、清代陶澍、萧大猷、汤鹏都是当时颇负盛名的诗人;一代伟人毛泽东,也写下诗作《益阳道中》。益阳群众性诗歌创作基础厚实,20多家诗社经常举办吟唱活动,《散文诗》杂志社连续六年举办全国性散文诗笔会。
  • 宗教文化,益阳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并存。公元372年,佛教由汉传佛教净土宗祖慧远传入益阳。光绪年间,基督教在益阳较为盛行,其中“中华信义会”对益阳影响最大。益阳宗教文化在明清达到巅峰,寺庙道观特别多,清末益阳县有147处。仅资江北岸,从接城堤到东门口的十里长街,平均每华里就有4所,堪称全国之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