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社会学汉语拼音:Shehuixue;英语:Sociology),研究社会个体及其行动(社会行动)与社会整体结构和变迁之间的互动及规律性的经验科学

  社会学在语源学上的意义是关于社会的学问,由拉丁文societas(社会)或socius(社会中的个人)和logos(学说、学问)两部分组成。大多数社会学家认为,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A.孔德在1838年正式提出的。也有个别社会学家认为是由比利时社会统计学家L.A.凯特莱于1835年首先提出的。

研究对象

  主要有三类观点:第一类侧重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主要代表是孔德、H.斯宾塞、é.涂尔干等。这种观点形成了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第二类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主要代表是M.韦伯等。它形成了与实证主义相对立的理解的社会学路线。这两类观点对后世影响至深。马克思主义学派的社会学者中,既有主张第一种类型观点的,也有赞成第二种类型的,但他们都以社会和个人的统一为指导,都赞成马克思的下述观点: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应当避免把社会当成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个人借以生产、生活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性质

  包括科学性、价值性和综合性。

科学性

  社会学是不是一门科学?它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能否成为一门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关于社会的科学?这些问题从孔德开始至今一直困扰着学术界。一些社会学家把这类问题看成使社会学界发生分裂的最根本问题,是社会学界历来存有争议的理论问题之一。

  孔德不仅认为社会学是一门科学,而且认为它是科学之首,是“科学的皇后”,认为建立一门“社会的自然科学”是完全可能的。在他看来,社会学的科学性,就是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性和精确性。持这种统一科学观的学者认为,社会学要成为一门科学就必须在社会研究中从事实出发,一切理论、命题和概念必须能经受事实的检验,在研究过程中把事实与价值区别开来,使社会学日臻成熟、更加接近于自然科学的标准。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社会学知识的普遍性被认为是当然的。即使目前还未达到此种程度,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终究会得到关于社会的普遍性解释,最终把握社会现象的规律。

  另外一些人主张社会学是一门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孙本文从“科学是有系统组织而可验证的正确知识”出发,论证了社会学是一种关于社会行为的有系统组织而可验证的知识,论证了社会学与自然科学的两点区分:不能完全采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不能完全适用统计法。他认为,以数量的精密分析作为社会学的标准是不尽正确的。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社会学的科学性,最根本的是能够在把握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前提下,结合不同民族和地域在文化和历史上的连续性和特殊性,用科学的方法揭示出所研究对象的特殊规律性。为了保证社会学的科学性,社会学学者越来越认识到必须把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社会学在科学性上已取得了较大进展。

价值性

  社会学能否成为价值中立的学科?社会学家应扮演纯粹客观的研究者,还是积极参与者的角色?这也是社会学界存有争议的问题。

  孔德区分了社会学的理论目标和应用目标。理论目标是用“纯粹理论的态度”或“严格的科学态度”去研究社会现象,发现社会现象的自然规律,预测社会现象的发生。这时社会学是价值中立的,社会学者是纯研究者。应用目标则是将所得到的预测现象发生的原则应用于社会,指导社会活动。这时社会学是与价值相关的,社会学家成为社会的医生、参谋、策划者或指导者等的积极参与者。孔德之后,在西方社会学中主张价值中立的观点逐渐强化,成为社会学的主流。涂尔干主张科学理论的价值只在于能说明或解释社会组织,而不在于改造社会;V.帕雷托提醒社会学者不要因为个人的宗教、道德、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感情,不去揭示“是什么”,而去揭示“应当是什么”;韦伯则明确提出了“价值中立”的观点,强调社会学面对社会现象时应保持价值中立性,但他把“价值中立”限制在学者的职业伦理领域,在实践选择领域则是与“价值相关”的。韦伯的“价值中立”概念与主张道德科学有科学基础的观点发生尖锐对立,加之这一概念本身所具有的矛盾性以及由此引起的理解上的分歧,在社会学界内部曾引起旷日持久的激烈争论。

综合性

  深入认识社会学研究的综合性,是正确理解这门学科的性质及其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的关键。社会研究的综合性既与作为具体方法、与分析方法相对的综合方法不能等同,又不同于哲学的综合性。哲学的综合性是世界观意义上的综合性,是最普遍、最一般意义的综合。社会学的综合性则是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综合:任何社会现象都是人的行动造成的结果,而人的行动既有受客观条件制约的决定论一面,又有受主观意愿驱动的意志论的一面。研究对象的这一特征要求社会学研究的综合性。

功能和地位

  社会学的功能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1. 描述功能。社会学使用科学的方法,客观而忠实地记录、搜集和整理关于社会现象及其过程的信息,为深入地认识和有效地管理社会提供可靠的感性经验资料。
  2. 解释功能。社会学研究借助概念、范畴进行理论抽象,将描述功能得出的感性资料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对社会现象的形成、发展及过程作出科学的解释。解释功能是社会学理论综合能力的表现。
  3. 预测功能。社会预测是社会学的又一项重要功能,是前两种功能的进一步运用。

  由于对社会学的看法存有分歧,因而对社会学是否具有预测功能历来也有异议。一般地说,实证主义社会学派主张社会预测,而反实证主义流派则否认社会预测的可能。社会学家对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地位的看法,也是历史地变化的。在创立时期,社会学刚刚从哲学的范畴里解脱出来,实际上是社会科学的代名词,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有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的色彩,带有某种包罗万象、凌驾于各门社会科学之上的印记。随着社会学的进一步发展,它逐渐脱离了哲学的范畴,越来越明确地确定了自己的研究范围和方法,成为与其他社会科学并列的独立科学。

方法

  社会学方法是社会学研究的指导原则、逻辑基础、研究模式、操作程序、调查技术和手段等的总称。由方法论、研究法和技术手段三个层次构成。社会学方法是整个社会学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学的发展和得到社会承认,与其方法的应用和完善是分不开的。

方法论

  包括社会学范式和社会学研究的指导原则、逻辑基础、评价标准等,处在社会学方法体系的最高层,对处于中层的研究法、处于下层的技术手段起指导作用。社会学方法论还探讨社会现象的性质、社会知识的标准、社会研究的目标等元理论问题或工具理论问题,与涉及具体经验事实的社会学实质理论相区别。见社会学方法论。

研究法

  社会研究用来搜集和分析资料的主要研究法有个案研究、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等。采取何种方法进行研究是由方法论决定的。每一种研究方法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每一种方法论都有它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在社会学的发展过程中,理论日趋多元化,多种理论互相借鉴和补充,研究方法也在互相借鉴和补充。只强调一种研究方法而排斥其他方法、观点和做法,是不符合当代科学知识不断分化又不断整合的整体发展趋势的。见社会学方法。

研究的工具和技术

  社会研究必须有一定的工具和使用这些工具的技术。语言是最基本的工具。其他工具可分为两类:一是文书性工具,如调查表、统计表和统计分析表等;二是器具性工具,即搜集、贮存和分析资料的各种物质设备,如计算机等。使用这些器具的技术(包括统计技术)也是社会研究必备的条件。

产生背景

  主要有三方面:

  1. 工业革命导致的社会结构变迁。各国学术界倾向于认为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法国,是欧洲社会、经济、政治、科学长期发展的产物。17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揭开了资本主义发展新的一页。机器制造业的产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了欧洲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以工业革命为先导的18世纪的经济变革,使欧洲从过去的礼俗社会变成工业社会。
  2. 市民社会的危机。工业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封建政治制度的彻底破产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然导致的社会财富分配不平等,使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为了克服市民社会面临的危机,一些社会思想家试图运用“社会组织规律”重新组织和安排社会生活秩序,以顺应社会改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社会学便应运而生。
  3. 自然科学方法的影响。随着近代理性实验科学的兴起,以力学和生物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验的自然科学为社会科学提供了崭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使其可能摆脱过去仅仅局限于理论思辨和定性描述的传统窠臼,开拓了观察问题的视野,引起了科学知识新的分化。

早期社会学

  产生和形成期的社会学主要形成了社会学发展史上的三大传统,即涂尔干的实证主义社会学、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孔德–涂尔干的实证主义传统 19世纪中后期用进化论解释社会变迁和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实证主义思潮盛行,主要有以E.亨廷顿、F.拉采尔为代表的地理环境决定论,P.von利林费尔德、A.舍夫勒等人的社会有机体论,L.龚普洛维奇、W.白芝霍特的社会进化论,C.布思、凯特莱的社会统计学。

  早期的社会学具有从实际经验出发,强调从整体角度研究社会的特点,并试图成为一门系统地描述社会构成及其历史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从方法论看,社会学受到当时已有长足发展的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方法的强烈影响。从理论观点看,由于受到启蒙思想和进化论的影响,社会进步是各社会学派一直关注的主题。

  19世纪晚期,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继承和发展了孔德的实证主义思想,强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反对把社会现象归结为个人的生理或心理因素的还原主义。涂尔干的思想为西方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法国社会学年鉴派的倡导下很快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对后来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传统 19世纪下半期,实证主义社会学受到了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传统和社会科学的“历史学派”的强烈反对。韦伯的理解的社会学思想受到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传统和英法实证主义的双重影响,主张社会学的基本研究单位是人的社会行动,通过把握人的行动动机去“理解”社会现象的“主观意义”。他的“理解”既是“理解性的解释”,又是“解释性的理解”,目的在于克服实证主义和唯心主义在社会认识上的独断,走的是一条相对主义的折中道路。

  与韦伯同时代的G.齐美尔,在处理社会学与实证主义有机体论和唯心主义学派的关系时,也持与韦伯相似的立场。韦伯和齐美尔通过对社会学实证主义传统的批判,完善和补充了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论。他们对社会学研究对象、基本概念和范畴的论述,开创了与孔德–涂尔干不同的、关注社会行动者主体和主观性一面的社会学传统。这两个传统构成西方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论的两块基石,至今仍在社会学各种流派中发生着影响。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社会学传统 几乎在孔德提出社会学构想的同时,K.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经形成了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萌芽。马克思把社会运动视为受客观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些规律不仅不以人的意志、意识为转移,反而决定了人的意志和意识。他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矛盾运动以及由此形成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出发,解释了人类社会的一般结构和历史发展的原因,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起源、发展和必然衰亡的原因。马克思唯物史观社会学的产生,使社会学在本质上变成批判的、革命的科学,与孔德强调秩序、均衡,目的在于维护和改良现存制度的社会学形成鲜明的对立。马克思唯物史观社会学对后来社会学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是早期社会学的三大传统之一。

中期发展

  孔德、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之后,社会学在世界各国开始传播与发展。19世纪70年代以前,社会学只存在于欧洲少数国家。从70年代中期开始,首先传入美国,然后世界各主要国家或者通过美国,或者直接从欧洲把社会学引入本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是社会学的中期发展时期。

  研究中心从欧洲转向美国 19世纪后半叶社会学开始从欧洲传入美国。美国早期社会学家W.G.萨姆纳率先于1876年在耶鲁大学开设社会学课程,1893年A.W.斯莫尔在芝加哥大学创建了美国第一个社会学系。产生于欧洲的社会学一经与美国本土的实用主义思想相结合,其旨趣就逐渐转向对社会生活的应用研究,并力求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研究问题,使社会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经验学科,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美国早期社会学家大多受过宗教熏陶,更多关心社会伦理和人的道德情操、精神生活问题,具有较浓厚的心理学倾向。可以说,从孔德、斯宾塞带有进化论倾向的实证主义与突出实践、行动地位的W.詹姆斯、J.杜威的实用主义相结合,经过W.I.托马斯、C.H.库利和G.H.米德的心理社会学的改造,构成了美国社会学发展的精神谱系。

  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结合 这是社会学中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表现。作为社会科学中的具体学科,社会学必须以经验研究为基础并使之上升为理论。孔德虽然倡导用实证主义方法研究社会,但他只是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启发下论述了实证方法是人类理智进化的必然规律,而没有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更遑论研究具体社会问题了。真正推进社会学向这个方向发展的是涂尔干,他的《社会分工论》和《自杀论》将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早期社会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社会学传入美国以后,引起了一场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关于社会学方法论的争论。争论的一方是P.A.索罗金和F.W.兹纳尼茨基等人。他们主张,社会学属于文化科学,社会现象与物理或生物学现象具有根本的区别;由于生活在特定社会文化中的人们是靠文化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社会文化科学需要有别于自然科学的特殊方法论,即关于逻辑–意义的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或整体方法。此外,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社会学研究的计量化只能验证一些简单而又重复的假设,无法研究和提出一些从社会学理论上看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争论的另一方是G.A.伦德伯格和S.C.多德等人。他们坚持社会学研究的计量化方向,关注社会学的科学地位,主张作为科学的社会学应排除价值判断,反对传统社会研究中大多依赖理论思辨和历史比较的定性描述方法,并以其量化研究和发现新的调查技术方面屡有建树来维护自己的观点。

  尽管这次争论双方的意见是互相反对的,但从整个学科的发展来看,双方的意见实际上是互相补充的。这次争论,使许多社会学家既从客观经验方面,也从主观意义方面来解释社会现象;在社会研究中,既重视统计描述,也重视理论分析。在这场争论后期产生的T.帕森斯的现代结构功能理论,试图综合欧洲古典社会学思想,使之适合20世纪社会发展状况,对后来社会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社会学以鲜明的实用性和以应用研究为主要方向将社会学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发展中形成的研究中心代表了实证主义社会学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以P.F.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为代表的哥伦比亚大学在方法论和统计技术上的探讨为社会学研究的规范化提供了标准;以R.E.帕克为首的芝加哥大学在社会问题研究上的成就成为应用社会学的典范;而以帕森斯为核心的哈佛大学在理论上的建树,则把结构功能主义推上了战后西方社会学方法论的主导地位。

  英、法社会人类学的兴起 研究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以后,社会学在它的发源地并没有停止发展。在英国,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一直有着重要影响。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社会学家L.T.霍布豪斯继承并发展了斯宾塞的思想,把社会变迁视为不断分化和适应的过程。另一位社会学家E.A.韦斯特马克,对道德和精神伦理价值以及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婚姻进行了研究,他的《人类婚姻史》、《道德观念的起源和发展》与霍布豪斯的《道德进化》都沿袭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传统,并试图为促进社会进步将自由主义与整体主义结合起来。

  从威廉·配第的“政治算术”到19世纪末以布思为代表的社会统计研究,形成了英国的定量研究传统,至今仍然延续不衰。研究殖民地土著人种、文化、风俗、习惯的社会文化人类学在英国也得到很快发展。A.R.拉德克利夫–布朗和B.K.马利诺夫斯基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他们对太平洋岛屿一些少数部族的社会、宗教、禁忌的研究,开创了社会学史上功能学派的先河。

  法国社会学与英国一样,其发展与人类学密切联系在一起。涂尔干倡导的社会学年鉴派推动了20世纪初法国人类学的发展。他的学生M.莫斯对人类学材料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对“赠礼”的研究,建立了赠礼和回赠的交换仪式理论。人类学的发展促进了法国地理学、人口学、历史学和政治学的发展。

  德国的文化社会学 社会学在德国从一开始就与以实证主义为理论根基的英法社会学不同,具有注重历史过程的理论分析和人文科学的特点。20世纪初,A.菲尔坎特继承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思想,倡导文化社会学,主张对民族学、人类学和其他研究前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各门科学的经验资料进行理论分析,目的在于把社会学建设成为一门关于文化变迁的理论。L.von维泽则强调对德国的历史社会学、社会地理学和民族社会学等进行“系统归纳”,以便把社会学建设成有别于历史哲学和人类学的独立学科。K.曼海姆主张知识社会学观点,他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试图从社会结构发展的规律和规范上,研究人的思想、精神价值体系、政治观点和群体组织的特点。

当代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迄今是社会学研究日益深入和不断完善、社会学知识的分工和专业化程度日趋严密的时期,也是社会学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普遍传播和发展的时期。

结构功能主义的兴衰

  在20世纪40~60年代的西方社会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和方法论是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倡导的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的理论虽然表现出对欧洲各派社会思想家观点的概括综合,但从整体特征上看,明显具有抬高文化系统以及重视主观意志作用的倾向,用这种结构功能分析的观点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局限性。为此,结构功能主义在60年代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批评。在重新评价帕森斯理论的基础上,西方社会学出现多种理论并存的多元局面,结束了理论上独尊一派的一统状态。

理论和方法论的多元化

  在西方社会学发展的早期和中期都有一种相对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学理论,但在当代,自从现代结构功能主义衰落以后,这种格局就不复存在了,代替它的是多种理论并存的局面。如R.K.默顿的功能分析,R.达伦多夫和L.A.科瑟尔的冲突理论,G.C.霍曼斯和P.M.布劳的交换理论,H.加芬克尔的民族学方法论,A.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J.S.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等。

  在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多元格局中,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独树一帜的。随着学术界讨论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对象之间关系问题的深入,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社会学内涵不断被挖掘出来,它的影响逐渐渗透到当代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论中。

不同理论之间的融合和综合趋势

  当代社会学是一门多种范式并存的科学,可以看成由三种占主导地位的范式构成:社会事实范式,社会界定范式,社会行为范式。见社会学范式。

  80年代以来,不同的理论观点在围绕自然主义–主观主义、实证主义–反实证主义、宏观–微观、社会–个人、结构–过程、秩序–行动等问题形成对立的同时,出现了在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上相互对话、彼此借鉴和互相渗透的融合态势。

分化和“本土化”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现象需要社会学加以分门别类的专门研究,从而导致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分化。主要表现在:

  1. 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体系中的专业化,与历来关系较密切并长期相互依附的学科完全分离,即不仅独立于哲学,而且与历史学、经济学、心理学、地理学分离,成为与它们具有同等地位的完全独立的一门社会科学。
  2. 在社会学内部,原来一些与之共生共存的学科,如人口学、社会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也分化出去取得独立地位。
  3. 依照对不同社会领域和不同社会问题的研究,社会学日益向着专门化和分支化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学在不断分化的同时,还经历着一个“本土化”的发展过程。

  本土化思潮指源于欧美的社会学理论与本土社会之间的差异性,强调非西方社会学用“地方性知识”补充、丰富和修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必要性。

社会学在中国

  早期的中国社会学以翻译介绍英、美和日本的社会学著作为主。章太炎于1902年翻译了日本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几乎在同时,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译成《群学肄言》,稍后又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通常这被视为社会学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标志。

  20世纪30~40年代,一批先后在国外学成归来的知识分子,如孙本文、陈达、李景汉、吴文藻、吴泽霖、吴景超、许德珩、陈翰笙、费孝通、雷洁琼、杨堃等人,为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另一方面,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如瞿秋白、李达等人在大学宣传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使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50年代初,受苏联的影响,高等学校停止讲授社会学,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70年代末。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国民经济建设的轨道上,中断了近30年之久的社会学开始重建。在20余年的时间里,社会学在中国获得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

  1. 建立和健全了社会学的研究、教学机构和学术团体。1979年成立了中国社会学研究会,1982年易名为中国社会学会。
  2. 培养和训练了社会学教学和科研队伍。
  3. 对国情和当代中国社会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在一些跨学科的大型综合性调查中,也有许多社会学工作者参与,充分显示了中国社会学界的研究实力。
  4. 吸收并消化国外社会学的先进方法和技术,同时参考和借鉴国外社会学理论,全面展开对社会学理论、社会学方法、社会学史和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的研究、探讨,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学术成果。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