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河南省 > 许昌市 > 禹州市

  禹州市汉语拼音:Yǔ Zhōu Shì;英文:Yuzhou City),中国河南省辖县级市,许昌市代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位于河南省中部,许昌市西北部,北距省会郑州80千米,地处东经113°03′-113°39′和北纬330° 59′-34° 24′之间。东接建安区、长葛市,北靠新郑市、新密市,西北邻登封市,西及南部连汝州市、郏县、襄城县。全境东西约55千米,南北约47千米,总面积1472平方千米。总人口128万人(2011年)。全市辖4个街道、17个镇、5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颍川街道、夏都街道、韩城街道、钧台街道、火龙镇、顺店镇、方山镇、神垕镇、鸿畅镇、梁北镇、古城镇、无梁镇、文殊镇、鸠山镇、褚河镇、范坡镇、郭连镇、朱阁镇、浅井镇、方岗镇、花石镇、苌庄乡、磨街乡、张得乡、小吕乡、山货回族乡。市政府驻颍川街道。

  属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过渡地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群山环绕、丘陵起伏,东南部为开阔平原,最高点西大洪寨山海拔1150.6米,最低点范坡乡新前一带海拔92.3米。地貌类型主要有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其中平原608.74平方千米,占40.8%;岗地456.55平方千米,占30.6%;丘陵219.32平方千米,占14.7%,山地207.39平方千米,占13.9%;水域4.5平方千米。颖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铝矾土、铁、石灰石、陶瓷土、硫黄等。 产于唐盛于宋的钧瓷,远销国外。九天阿胶、金鹿丸等名贵中成药,畅销全国。盛产小麦、玉米、谷子、大豆、烟叶、苹果等。有鹿茸、全虫、白尖子等中药材。郑(州)南(阳)、许(昌)洛(阳)公路交会于此,禹(州)郸(城)、平(顶山)禹(州)地方铁路过境。名胜古迹有宋钧官窑遗址、义勇武安王大殿、刘知远墓、扒村瓷窑遗址、柏灵翁庙戏楼、瓦店新石器末期遗址等。

  秦置阳翟县。明万历三年(1575)改为禹州。1913年改设禹县。1988年设禹州市。

  • 邮编:461670 代码:411081 区号:0374

行政区划

  全市辖4个街道、17个镇、5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颍川街道、夏都街道、韩城街道、钧台街道、火龙镇、顺店镇、方山镇、神垕镇、鸿畅镇、梁北镇、古城镇、无梁镇、文殊镇、鸠山镇、褚河镇、范坡镇、郭连镇、朱阁镇、浅井镇、方岗镇、花石镇、苌庄乡、磨街乡、张得乡、小吕乡、山货回族乡。市政府驻颍川街道。

历史

  夏以阳翟为都城。《水经注》载:“河南阳翟县有夏亭城,夏禹始封于此,为夏国”。《竹书纪年》载:“夏禹之子夏启,即位夏邑,大享诸侯于钧台,诸侯从之”。后来夏启迁都山西安邑。后,夏少康中兴,又建都于少康城(今禹州市顺店镇康城村)。商朝置历国。西周以此地为历邑。春秋时属郑国地,置栎邑。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北方翟人(亦称狄人)入据栎地,困其地在嵩山之阳,改称阳翟(音狄)。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韩景侯将韩国国都自平阳迁至阳翟。公元前375年,国都迁郑(今新郑市)。公元前370年,韩懿侯将国都迁回阳翟。

  秦置阳翟县,为颍川郡治。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封韩王信于此,次年复为颍川郡。汉武帝时,属豫州刺史部。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改颍川郡为左队郡。汉光武建武元年,改左队郡复为颍川郡,归豫州。三国曹魏黄初元年(220年),颍川郡治东迁许昌,阳翟县改属豫州部河南郡。西晋时期属司州部河南郡。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属东晋(改阳翟县为阳翟郡)、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等政权。南北朝初,阳翟属南朝宋,归豫州,颍川郡寄治睢阳,领阳翟。北魏孝昌二年(526年),阳翟分为阳翟、阳城两郡。东魏兴和元年(539年),原阳翟县划为阳翟、黄台(今郭连乡黄台村)两县,均属阳翟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阳翟郡,以阳翟属襄城郡,隶汝州。大业元年(605年)黄台县并入颍川县,隶属豫州部襄城郡管辖。唐武德三年(620年),析阳城、嵩阳、阳翟各一部,复置康城县。贞观三年(629年),废康城县,并入阳翟县。龙朔二年(662年),阳翟县改归河南府洛州管辖。会昌三年(843年),阳翟复归许州颍川郡管辖。后梁时期,阳翟县属许州匡国军管辖。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923—960年),阳翟县均属西京下属的许州忠武军管辖。北宋时阳翟县属京西北路颍昌府。靖康元年(1126年)后,阳翟县归金管辖,其间名称多变,建置归属复杂。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颍川军为颍川州,隶属南京路管辖,并设阳翟县为附郭县。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因颍川有钧台旧址,改颍川州为钧州,辖三县,仍属南京路。元改属汴梁路。明洪武元年(1369年)仍为钧州,并将阳翟县省入该州,钧州领新郑、密县两县。隆庆四年(1570年),新郑划出,钧州领密县。万历三年(1575年)四月因避神宗朱翊钧讳,改钧州为禹州,属开封府。清康熙元年(1662年),密县改隶开封府,禹州不再领县。雍正二年(1724年)升禹州为直隶州,领新郑、密县二县。雍正十二年降为散州,改属许州。乾隆六年(1741年)复隶属开封府。

  民国元年(1913年)3月1日改禹州为禹县,隶豫东道。次年6月2日划归开封道管辖,1932年9月27日改属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5年以后,中国共产党曾分别在禹县、郏县交界设禹郏县;在城北扒村一带设禹北县;在禹县、密县和新郑交界设密禹新中心县;1948年在许昌、禹县交界设许西县。存在时间较短,多未形成真正的建置和辖区。1949年5月禹县划归许昌专区管辖。1986年1月禹县划归许昌市管辖。

  1988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禹县设立禹州市;年末全市总人口101.34万人。

  1990年总人口108.63万人,其中城区人口不足8万人。1995年,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74人。

  1995年,禹州市面积1472平方千米,人口约113万人,辖9个镇、14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城关镇、神垕镇、方山镇、无梁镇、火龙镇、古城镇、顺店镇、鸿畅镇、梁北镇、郭连乡、朱阁乡、苌庄乡、花石乡、张得乡、浅井乡、范坡乡、方岗乡、小吕乡、文殊乡、褚河乡、磨街乡、鸠山乡、山货回族乡。市政府驻城关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禹州市总人口1122669人,其中:颍川街道42481人、夏都街道38607人、韩城街道23757人、钧台街道44042人、火龙镇51854人、顺店镇74582人、方山镇38860人、神后镇39482人、鸿畅镇55082人、梁北镇46437人、古城镇45409人、无梁镇37155人、文殊镇44606人、朱阁乡42702人、苌庄乡31232人、花石乡55174人、鸠山乡34027人、磨街乡21495人、张得乡54342人、小吕乡45311人、范坡乡61848人、褚河乡63791人、郭连乡50432人、山货乡11154人、浅井乡30423人、方岗乡38384人。

  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12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15887人,占总人口的26%;农业人口884113万人,占总人口的7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21人。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1203041人,其中城镇人口352732人。

  2009年,鸠山乡撤乡设镇(2010年10月23日正式撤乡设镇)。2010年,褚河乡撤乡设镇(2011年1月6日正式撤乡设镇)。2011年,范坡乡、郭连乡、朱阁乡、浅井乡撤乡设镇。2012年,方岗乡、花石乡撤乡设镇。

文化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神垕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二批,2005年9月16日公布)

图集

人们在河南省禹州市神垕古镇景区游玩,2023年1月23日。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