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哲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科学技术哲学英语: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哲学的分支学科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的合称。

科学哲学

从哲学角度对科学进行整体考察和把握的学问,主要研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西方科学哲学的主要流派包括逻辑经验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

逻辑经验主义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又名逻辑实证主义,其代表人物有M.石里克、R.卡尔纳普、H.赖兴巴赫、C.G.亨佩尔等。该派在1929年发表的纲领性文件《科学的世界观——维也纳学派》中指出,他们的科学世界观有两个特点:“第一,它是经验主义的和实证主义的,只有来自经验的知识,这种知识是建立在直接所予的基础之上的。第二,科学的世界概念是以一定的方法,即逻辑分析的运用为标志的。科学工作努力的目标是通过将逻辑分析应用于经验材料达到统一科学。”这段话准确概括了逻辑经验主义,同时强调经验和逻辑的基本特征。逻辑经验主义针对当时盛行的思辨哲学、先验哲学,突出经验证实的作用,并利用逻辑分析方法,使概念明确、推理严密,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它片面强调经验,否定理性,满足于对科学知识结构作静态的逻辑分析,并把科学和哲学绝对对立起来,与现代科学和哲学的发展趋势相违背,因而不能不受到多方面的批判而走向衰落。

20世纪50年代兴起了批判理性主义,以K.R.波普尔为代表。波普尔强烈批判逻辑经验主义的证实原则,认为靠特殊的归纳,在逻辑上是不可能证实全称普遍性判断的。他强调证伪的作用,认为科学总是通过不断发现和改正错误而发展的,批判精神是科学发展必然的、内在的要求。他还提出了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问题(P1)→猜测(TT)→批判、选择(EE)→新问题(P2)。该模式认为,科学发展并不是真理的不断积累,而是不断的猜想和反驳,以“批判理性”为动力的试错法是科学发展的主要方法。波普尔强调批判精神,并使科学哲学从科学的静态逻辑结构研究转向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研究,有积极意义。但他过分夸大证伪和猜测的作用,全盘否定归纳,则是片面的。批判理性主义是从逻辑经验主义到历史主义的过渡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科学社会化程度和社会作用迅速提高,新兴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对科学也展开了越来越深入的批判反思。正是在这种社会、学术背景下,于60年代兴起了历史主义学派。其代表有S.图尔明、T.S.库恩、P.K.费耶尔阿本德、L.劳丹等。该学派认为,逻辑经验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都局限在逻辑主义的构架之中,是对科学的歪曲,应该从逻辑取向转为历史取向,把科学看作是一种历史的产物,把科学活动视为一种社会事业。它强调从科学史来考察“科学革命”和“科学发现”,发掘出社会心理,同时把心理因素扩展到包括信念、价值和美感;它还表明科学发现是社会行为。库恩提出的科学发展模式是:前科学时期→常态科学时期→反常和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态科学。以库恩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学派把科学哲学置于科学史的坚实基础上,并且引进社会心理因素,促进了科学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联系,形成了一种新的观点和视角。但往往又存在着非理性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问题。以D.夏皮尔、H.普特南为代表的新历史主义积极探索科学哲学与科学史更加协调的发展。新历史主义的另一代表人物M.W.瓦托夫斯基提出了系统的“历史认识论”,揭示了认识模式同人类社会历史实践形式的内在联系,认识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对科学发展的影响。从逻辑经验主义经过批判理性主义到历史主义和新历史主义学派的发展,标志着科学哲学研究从内在主义向外在主义倾斜的趋势,促进了新兴学科“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兴起。   

技术哲学

从哲学角度对技术进行整体考察和把握的学问,主要研究技术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及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技术哲学在历史上有两种传统,一种是工程学的技术哲学,主要是由技术专家或工程师创立的一种技术的哲学,是从内部对技术的分析,把人在人世间的技术活动方式看作是了解其他各种人类思想和行为的范式,比较倾向于亲技术;另一种是人文主义的技术哲学,主要是指人文科学家特别是哲学家,认真地把技术当作专门反思的主题,用非技术或超技术的观点解释技术,对技术比较倾向于持批判态度。工程学的技术哲学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学者E.卡普、F.德索尔和F.拉普。E.卡普在《技术哲学纲要》(1877)一书中提出“器官投影的技术”,认为所有的工具和机械都是人体各种器官的外化即“器官投影”,手是一切人造物的模式和一切工具的原型。德索尔在《技术哲学》(1927)等著作中,提出“参与神的创造的技术”。他认为,由技术造成的东西属于科学、艺术和道德三个王国之外的“第四王国”,任何特定的技术问题仅有一个最优解,这个解不是创造出来的,而是先以潜在形式存在,人们的活动又是发现这种预先就存在的技术可能性并使之变为现实,发明实质上是一种发现。拉普在《分析的技术哲学》一书中认为他的工作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对技术的哲学分析,这种分析考虑到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系统的方面”。他又在该书的英译本序中强调,在对技术进行形而上学解释之前,要求进行相当多的经验分析,注意技术的复杂性,揭示技术世界的精确特点。人文主义的技术哲学的代表人物是L.芒福德、奥特伽、M.海德格尔、J.埃吕尔。芒福德把技术分为两种,一种是综合技术亦称生命技术,“大体上以生活发展为方向”,与生活的多种需要和人性相一致;另一种是单一技术或权力主义技术,“建立在科学智力和大量生产上,目的主要是为了经济扩张、物资丰盈和军事优势”,即为了权力,因而有悖于人性。他通过区分两种技术和对单一技术的批判,来追求一种合乎人性的技术。奥特伽在哲学人类学的背景中提出技术问题,重视自我与其环境并存的“真实的人的生活”。他认为,科学的技术之臻于完善导致唯一的现代问题是:进行想象和产生希望的能力将枯竭或消失,而正是这种自然产生的能力首先说明了人的思想创造的原因。仅仅由技术专家支配,人们缺乏想象力,技术就变成了一个空的形式,不能决定生活的内容。因此,西方也许会被迫转向亚洲的技术专家。海德格尔认为,在技术时代中,不是人控制技术,而是人完全束缚在技术的框架中,受技术的控制和支配。结果,地球及其环境变成了原料,人也成为人力物质,以满足技术生产的需要,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他发出了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的呼声。埃吕尔在《技术社会》一书中,认为技术已成为一个有自己的发展逻辑并且不受人控制的生命有机体。它给人规定目标,而不是人给技术规定目标。他剥夺了人的自由,把人变成奴隶,成为一种技术生物和技术事物。因此,必须寻找摆脱技术困难之路,医治技术所带来的痼疾。

20世纪中叶以来,形成了技术哲学的三种学派。西欧学派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德国成为“分析的技术哲学”的研究中心;法国的技术哲学则侧重于技术伦理学的讨论。英美学派的技术哲学着重在对技术进行社会学及历史方面的探讨。苏联东欧学派注重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他们提出的科学技术革命论,重点研究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基本范畴,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的关系,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在日本是以技术论的名称对技术哲学进行研究的。日本的技术论重视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研究,认为只有这样的研究才能对现实技术发展的基本理论观点作出恰当的评价。美国著名技术哲学家C.米切姆指出技术哲学中的问题分两类,一类是“认识论”或“形而上学”问题,另一类是伦理学和政治问题。他特别强调伦理责任问题。他认为:“尽管形而上学分析有其理论上的优越性,但统治技术哲学的还是伦理和政治分析。这一情形部分是由于现代社会强调实践高于理论造成的,也部分地反映了技术进步产生的问题的紧迫性。”这段话清楚表明了技术哲学外在主义导向和“科学–技术–社会”(STS)产生、发展的时代和社会背景。


→ 学科目录: 哲学(目录)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