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译文】

  依旧是秦代的明月(照耀)和汉代的边关,而万里出征(守边御敌)的将士没有回来。


【注释】
  秦:周朝国名(前770—前221年)。战国七雄之一。在今甘肃、陕西一带。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建都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6年为刘邦领导的起义军所灭。
  汉:朝代名(前202—220年)。刘邦灭秦后建立。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关: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
  长征:长途出征。
  还:回来。


【出处】

  唐·王昌龄出塞》,全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背景】

  《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乐府诗,是《出塞二首》中的第一首,为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

  组诗的第二首,《全唐诗》同时也被录入李白诗作下,作《从军行》或《军行》。 但《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没有《军行》一首。历来对此诗真实作者存有不同意见。


【赏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乐府诗)。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诗从写景入手。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时”和“汉时”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

  面对这样的景象,触景生情,自然联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人们。“万里长征人未还”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将士,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将士。“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于是在第三、四两句,诗人给出了回答。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抒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无能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这首诗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稳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对《出塞》的评价历来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