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耑) 【异体 古文】

拼音:duān  部首:  总笔画:14  部外笔画:9  结构:左右  五笔:UMD  倉頡:YTUMB  常用字 

基本释义:

  • duān
  1. 正,不歪斜:端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端丽。端然。端庄。端秀。端静。端坐。
  2. 正派,正直:端方。端直。端重(zhòng)。品行不端。
  3. 事物的一头:端的(a.事情的经过,底细;b.的确,果然;c.究竟。均亦称“端底”)。端倪。端详。事端。争端。
  4. 用手很平正地拿:端盆。端碗。端茶。把问题端出来说清楚。
  5. 姓。

便捷查询:

”字书法
作者:苏轼
”字书法
作者:米芾
”字书法
作者:文徵明

端 duān

  1. <本义> 站得直:端行(端正身躯而快步行走)丨端身(摆正身体)。
  2. 端正:端庄丨端坐丨端楷(字写得工整)。引申为正直:端士(正直的人)丨端方丨端直丨品行不端。
  3. 平举拿着:端茶丨端菜丨端盘子。
  4. (东西的)头:笔端丨尖端丨两端。
  5. (事情的)开头,开始:开端丨发端。
  6. 事物的一头或一方面:顶端丨末端丨上端丨下端丨终端。
  7. 征兆:端兆丨端倪。
  8. 事由;原委:无端丨端原(原委,根由)丨争端丨衅端。
  9. 借口。为了掩盖真正意图或情况而声称的目的、动机或装出来的外表:借端丨无端闹事。
  10. 项,类:举其一端丨变化多端。
  11. 除掉;剿除:端掉匪巢。
  12. 姓。

《康熙字典》释义

  【午集下】【立字部】

  〔古文〕耑【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多官切,音偳。【說文】直也,正也。【禮·曲禮】振書端書于君前。【註】端,正也。【玉藻】目容端。【前漢·賈誼傳】選天下之端士,孝悌博聞,有道術者,以衞翼之。 又【篇海】萌也,始也,首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也。【公羊傳·隱元年註】上係天端。【疏】天端,卽春也。春秋說云:以元之深,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者之政也。【左傳·文元年】先王之正,時也,履端于始。【疏】履,步也,謂推步曆之初始,以爲術曆之端首。【孟子】惻隱之心,仁之端也。【註】端者,首也。人皆有仁義禮智之首,可引用之。 又【廣韻】緒也,等也。【揚子·方言】緒,南楚或曰端。 又【增韻】審也。【戰國策】郤疵對智伯曰:韓魏之君,視疵端而趨疾。 又專也。【戰國策】敢端其願。【註】端,猶專也。 又布帛曰端。【禮·記疏】束帛,十端也。丈八尺爲端。【小爾雅】倍丈謂之端,倍端謂之兩,倍兩謂之疋。 又【周禮·春官】其齊服有𤣥端,素端。【鄭司農註】衣有襦裳者爲端。【穀梁傳·僖三年】桓公委端搢笏,而朝諸侯。【註】端,𤣥端之服。【疏】其色𤣥,而制正幅無殺,故謂之𤣥端。 又地名。【山海經】號山,端水出焉,東流注于河。又國在流沙中者,墩端璽㬇。【史記·趙世家】與韓魏分晉,封晉君以端氏。【註】端氏,澤州縣也。【前漢·地理志】蒼梧郡有端溪。 又姓。孔子弟子端木賜。 又宮門名。【後漢·黃瓊傳】舉吏,先試之于公府,又覆之于端門。【註】端門,太微宮南門也。 又獸名。【後漢·鮮𤰞傳】禽獸異于中國者,野馬,原羊,角端牛,以角爲弓,俗謂之角端弓。 又【正韻】尺兗切。與喘同。【荀子·勸學篇】端而言。【註】端,讀爲喘。喘,微言也。 又【韻會小補】美辨切。同冕。大夫以上冠也。【禮·玉藻】諸侯𤣥端以祭,天子𤣥端以朝,日于東門之外。【註】端,皆音冕。 又【韻補】叶都元切。【陸機·文賦】罄澄心以凝思,眇衆慮而爲言。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 又叶多汪切。【楊戲贊秦子敕】正方受遣,豫聞後綱。不𨻰不僉,造此異端。

  考證:〔【禮·月令】諸侯玄端以祭,天子玄端以朝,日于東門之外。〕 謹照原文月令改玉藻。

《说文解字》释义

  【卷十】【立部】 编号:6645   端,[多官切 ],直也。从立耑聲。

首字为“端”的词语

  端方  端丽  端量  端倪  端详  端砚  端由  端正  端庄  端午节

  端砚制作技艺


首字为“端”的成语


  端本正源  端倪可察  端人正士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常用字表  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二级字表三级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