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遭轰炸摧毁的乡村;地点:埃斯泰尔,法国;日期:1916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比利时图尔奈被轰炸,桥梁被毁;地点:图尔奈,比利时;日期:1916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壕里的协约国士兵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壕里的同盟国士兵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MG08机枪组
第一次世界大战:佩戴防毒面具的法军绍沙机枪手
第一次世界大战:奥匈帝国士兵
马恩河战役中的德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汉语拼音:Diyi Ci Shijie Dazhan;英语: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WWⅠ、WW1,1914~1918年),简称一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又称为“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战争主要是同盟国(Alliance)和协约国(Entente)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是同盟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塞尔维亚是协约国。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却加入到了协约国与同盟国作战。中国于1917年8月14日对德、奥宣战。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左右的人丧生,2,000万左右的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估计损失了1700亿美元(当时币值)。

  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作战),其中又以西线最惨烈,著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特征是战壕式地面战。当时盟军正在进攻德国碉堡最多因而也最牢固的阵地——海登堡防线,这次战役促使德国最终放弃了抵抗并签订了停战书。

战前危机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05年法国向摩洛哥提出改革方案,企图将之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 然而摩洛哥深感法国侵略的压力,欲援引德国抗衡法国。加上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德国对摩洛哥虎视眈眈,怀有野心,法国士气不振,德国又欲试探英法协约的合作程度,而且此时国际环境有利。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访摩洛哥北部重要港口丹吉尔时,宣称将会保护摩洛哥的独立及其领土的完整,使其与欲在摩洛哥扩张的法国关系变得紧张,这就是第一次摩洛哥危机。1906年1月16日,欧洲列强在阿尔赫西拉斯举行会议,并达成决议,承认摩洛哥的独立,但由法国和西班牙两国负责摩洛哥的警务。法国控制摩洛哥的海关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发生反苏丹的部落起义,法国借机派兵攻占其首都非斯。德国则要求法国割让部分法属刚果作为补偿,并于该年7月1日,以保护本国商人为借口,出动豹式炮舰 (SMS Panther)驶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尔,战争一触即发,这次行动被史家称为“豹的跳跃”。英国因惧怕德国挑战其海上霸权,因此支援法国,态度强硬。7月9日,法德两国开始谈判,最后在11月4日达成协议。德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地位,并把喀麦隆北部部分领土让与法国 (今查德南部) ;法国则把法属赤道非洲辖下的法属刚果中南部 (今刚果共和国北部) 及邻近地区转让给德国,以作赔偿。1912年3月30日,得到德国之同意后,法国摩洛哥摩两国签订非斯条约,摩洛哥正式沦为法国的被保护国。

  德国与英、法两国在这两次摩洛哥危机里结怨更深,而德皇更扬言不会再退让,这使战争危机益大。

波斯尼亚危机

  奥斯曼帝国在苏丹阿布都·哈密德统治下,改革成效不大,一群年青军官以“团结进步委员会”的名义组织起来,提倡君主立宪,他们又被人称为“青年土耳其运动”;1908年驻马其顿土耳其军队兵变,要求哈密德立即推行宪政及改革,最终苏丹被迫下台,使土耳其局势出现不稳。加上巴尔干各国早对土耳其剩余的欧洲领土存有扩张的野心,局势危急,于是奥匈与俄国达成协议,透过召开会议商讨吞并波黑二省的问题,奥匈则承诺协助俄国修改柏林条约,让俄国可以自由出入博普鲁斯-达达尼尔海峡,但最终奥匈单方面采取吞并行动,将与俄国的协议废弃。1908年10月6日,奥国以保护侨民为理由,吞并了她从1878年开始托管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激起了想获得这两地的塞尔维亚之强烈反奥情绪。塞尔维亚渴望统治全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但奥国出兵令其希望幻灭,因而反对此行动。然而,其他欧洲大国并未协助塞尔维亚。塞尔维亚视吞并一事为屈辱,但俄国未有实质支援,塞亦唯有接受;却种下两次巴尔干半岛战争的祸根,塞尔维亚西进之路已封,唯有一心南下才可突破;而奥匈公然吞并土耳其土地,亦促成日后各国组成巴尔干同盟,参与侵占土耳其领土。(此次危机也被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预演)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亚(Bulgaria)、塞尔维亚(Serbia)、希腊(Greece)与蒙特尼哥罗(Montenegro)组成巴尔干同盟,联合攻打土耳其鄂图曼帝国。10月18日,巴尔干同盟与土耳其爆发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果土耳其大败,1913年5月30日与巴尔干同盟签订《伦敦条约》,宣布放弃除君士坦丁堡附近领土以外所有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地;保加利亚则取得马其顿。

  塞尔维亚原先可得到通往亚德里亚海的海岸线,但由于奥匈不希望她会实力大增,威胁其多民族帝国之安全,遂在会议上鼓吹在该处建立一独立国家,阿尔巴尼亚因而立国。但奥塞两国之间的嫌隙却因此事而扩大,以致巴尔干同盟出现分裂。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保加利亚(Bulgaria)表示被不公平对待,所以攻打塞尔维亚,开始第二次巴尔干战争(Balkan War)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与希腊结盟,预备进攻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于其后亦加入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鄂图曼帝国亦对保加利亚宣战。结果保加利亚战败。8月10日,各参战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多布罗查北部由罗马尼亚取得;马其顿则被分成三部分,其中发达河马其顿 (Vardar Macedonia;其边界与今马其顿共和国相若)划归塞尔维亚,皮林马其顿 (Pirin Macedonia)划归保加利亚;爱琴海马其顿 (Aegean Macedonia)划归希腊。这引来了奥匈的不满,因为塞尔维亚在这两次巴尔干战争里获得的利益太大,威胁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而俄国则借由塞尔维亚插手巴尔干半岛事务,结果与奥匈的冲突加深,使得大战一触即发。

大战的根源和起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制度的产物,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时期,各国金融寡头为获取更大利润、掠夺别国财富而进行的实力较量。它是由于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为谋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决战。

经济和政治根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大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1900年世界钢铁产量比1870年增长54倍,铁路总长度增加近3倍,石油产量增加1.5倍。世界工业总产值翻了一番,重工业超过轻工业占主导地位。化学、电力、石油、汽车等新的重工业部门相继出现。各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的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已达到很高程度,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等各种形式的垄断组织已在经济中占支配地位。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相互融合,形成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势力。各国金融寡头凭借雄厚的资本力量,实际上成为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各国政府代表金融资本集团利益为获取最大限度的垄断利润,掠夺他国财富,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各资本主义强国在世界各地以武力争夺殖民地。到1900年,非洲大陆90.4%的地区,亚洲56.6%的地区,美洲27.2%的地区以及澳洲全部都已沦为英、俄、法、德等国的殖民地,世界领土被瓜分殆尽。但帝国主义列强占有的殖民地很不均衡。老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占去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1914年,英国占有殖民地的总面积约3350万平方公里,为英国本土面积的 110倍。沙皇俄国霸占的殖民地领土面积达174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英国居第 2位。法国拥有1060万平方公里殖民地,是世界第 3号殖民帝国。德国、美国、日本3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还没有殖民地,到1914年,德国的殖民地面积只有290万平方公里,美国和日本各有30万平方公里。然而,德、美、日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国家的实力却迅速赶上并超过了英、法、俄几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德、美、日不满意这种状况,要求以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1898~1905年间连续发生的美西战争、英布战争和日俄战争,就是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最初几次帝国主义战争。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化,使帝国主义各国统治不稳。为了转嫁危机,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扩军备战,企图以发动对外侵略战争解决国内危机。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与法、英,俄国与奥匈矛盾加剧。德国在1870~1871年普法战争中打败法国,迅速发展为欧洲强国。德国担心法国报复,极力拉拢俄国和奥匈帝国,孤立法国。1873年,德、奥、俄3国建立三皇同盟。1877年俄土战争后,俄国在巴尔干的影响加强,引起德、奥、英不满。德国宰相O.von俾斯麦于1878年主持召开 柏林会议(1878),使俄国在巴尔干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引起俄国对德国的怨恨。三皇同盟破裂。1879年,德国进一步与奥匈接近,正式订立军事盟约。1882年法国与意大利在北非扩张中发生矛盾,德国趁机支持并拉拢意大利。同年5月20日,德、奥、意3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三国同盟(1882)建立后,俄、德两国在贸易上的竞争加剧,俄、奥两国在巴尔干的矛盾日益尖锐,促使俄、法两国接近。1891~1894年法、俄订立军事协定,法俄同盟建立。英国长期奉行均势外交方针,避免直接卷入欧洲大陆的冲突。到20世纪初,由于德国的崛起威胁到英国在中近东、非洲、远东的殖民地和海上的霸权地位,英国终于放弃“光辉孤立”政策。1902年英国同日本签订盟约(见英日同盟),企图利用日本对付法、俄两国,以保护自己的远东利益。1904年英、法签订协定,承认各自的势力范围,英法协约关系建立。1907年《英俄协定》签订(见三国协约)。从此,以德、奥匈为主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主的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正式形成,这是帝国主义国家准备世界大战的重要步骤。

军备竞赛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各国加紧扩军备战步伐。在军备竞赛中,德国走在最前列。1893~1913年,德国国会多次通过扩充陆军、制造新式野炮、枪械和扩建海军新型舰艇的法案,使德国陆军和海军舰艇数量增加一倍多。军费开支1879年为4.3亿马克,1913年增加到21亿马克。1905年,德军总参谋长A.von施利芬主持制定了对法、俄作战的计划,称“施利芬计划”。其战略主导思想是:一旦战争爆发,德国应集中优势兵力,用速决战方法先击败法国,然后回师东进,击溃俄国,以摆脱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局面。奥匈帝国追随德国也加紧扩充军备,并制定对俄国和塞尔维亚作战的军事计划。英国为了保持其海上霸主地位加速建设海军。1906年,英国第一艘1.8万吨级巨型装甲舰“无畏”号下水。随后英、德两国展开制造无畏舰的竞赛。在扩建海军的同时,英国也扩充陆军,建立一支10万人的远征军部队,准备开赴欧洲作战。英国军费开支从1898~1913年增加1倍,总数达8600万英镑。法国也多次通过军事法案,制造75毫米新式野炮装备陆军,1913年其常备军扩充到80万人,1914年军费开支增加到15亿法郎,占法国全部国家预算的38%。沙皇俄国政府从1910年起也加紧整编军队,扩建海军。1913年,现役军人达130万人,同时加速修建通往德国的战略铁路和海军建设。两大军事集团的扩军备战使得战争危险日益增加。由于各国人民反战运动不断加强,帝国主义各国不得不表面提出讨论和平和限制军备,以欺骗人民。1899、1907年举行两次海牙和平会议。但会议所订公约对防止战争毫无效用。

局部战争

  从1905~1913年,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制造了一系列国际危机,并引起局部战争。地中海沿岸和巴尔干地区是英、法、俄同德、奥进行争夺的焦点。1905和1911年,德、法两国为争夺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咽喉要地,引起两次摩洛哥危机。1908~1909年,俄、奥、德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战略要地而引起波斯尼亚危机。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遭到塞尔维亚的反对。1900年以后,意大利逐渐靠近法国,企图在德、法之间左右逢源,从中得益。1911~1912年,意大利在法、俄默许下,出兵侵占土耳其所属的北非的黎波里,发生了意土战争。1912年,巴尔干半岛的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等四个王国结成同盟,发动共同反对土耳其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以后,巴尔干同盟各国发生内讧,又爆发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俄、奥、德、英等列强利用巴尔干各国的民族矛盾,相互展开激烈的斗争。奥匈帝国在吞并波斯尼亚之后,力图兼并塞尔维亚。俄国则为了遏制奥匈并夺取土耳其控制的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鼓动巴尔干国家反对奥匈帝国和土耳其。英、法、德各自为争夺在土耳其的政治、经济优势,居间渔利。这些危机和冲突,使得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斗争更加激烈。

战事爆发

萨拉热窝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弗兰茨-斐迪南大公及其夫人 1914年6月28日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族青年枪杀。这件事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1914年6月28日,此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族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一名参加塞尔维亚恐怖组织“黑手党”(Black hand)的波斯尼亚学生)枪杀。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得到德国的支援后,于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尔维亚。这件事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1914年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罗斯开始总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接着在8月3日,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立国时已保持永久中立的比利时。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又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和维护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向俄国宣战。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宣战。

战争的进程

  大战爆发后,奥匈军队向塞尔维亚进攻,德军迅速绕道比利时向法国进攻。战火首先在欧洲大陆点燃,很快蔓延到中近东、远东和非洲一些地区。主要战场在欧洲,欧洲有西线战场、东线战场以及巴尔干战场、意大利战场。欧洲西线的法国战场是决定全局的主战场 。英、德、俄、法、日还进行了多次海战,海上以北海为主战场。空军在大战中第一次用于实战。整个战争大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4)

西线战场

  战争爆发后,德军总参谋长H.J.L.von 毛奇(或称小毛奇)于8月4日命令德军进攻比利时列日要塞,从北部突入法国,企图从背后打击法军主力,以达到用速决战击败法国的战略目标。16日德军攻克列日要塞。法、德军队在法国边境展开激战,史称“边境之战”。8月14~25日,法军总司令J.-J.-C.霞飞命令法军攻入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在桑布尔河一带攻击德军。英国远征军司令J.D.P.弗伦奇率英军在蒙斯同德军交战。这几次短促的边境战役战况激烈,双方共投入 350万大军。法军和英军被迫向南撤退,德军侵入法国,向其心脏地区推进。9月5~9日,法军主力在马恩河一带 200公里战线上反击德军,迫使贸然南进的德第一、二集团军撒退到马恩河以北至凡尔登一线。马恩河战役使德军包抄法军的计划失败,德国速决战略破产,总参谋长毛奇被德皇威廉二世撤职,改由E.von法金汉担任。

  马恩河战役后,法、英联军在埃纳河和伊普尔附近对德军发动几次进攻,未能突破对方阵地。11月中旬,双方进入相持状态,开始进行阵地战。双方阵地之间形成一条从凡尔登向两边延伸,西至努瓦荣直达海岸,南到瑞士边境的稳定的战线,在以后几年间都没有大的移动。

巴尔干战场和东线战场

  7月28日奥匈帝国军队炮轰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炸死5000多名和平居民。随后进攻塞尔维亚。塞尔维亚奋起抵抗。8月19日,塞军在洛兹尼察以北冲破奥匈军阵线,迫其全线退却,俘敌5万余众。奥匈军于9月再次对塞军发动进攻。塞军因弹药不足,一度放弃贝尔格莱德,退入中部高原地带。12月中旬,塞军得到协约国提供的武器、弹药和粮食,迅速收复贝尔格莱德并将奥匈军赶出国境。1914年塞军的胜利,给奥匈军以重大打击,挫败了德、奥在巴尔干的侵略计划,牵制了同盟国的部分兵力。

  在东线,从波罗的海沿岸到罗马尼亚边境形成另一个主要战场。德国作战重心是在西线,它在东线仅有一个第八集团军放在东普鲁士,加上柯尼斯堡要塞警备部队,共30万兵力。俄军最高统帅部决定以其西北方面军进攻东普鲁士德军。以西南方面军进攻加里西亚奥匈军。1914年8月17日,俄军进攻德国第八集团军。德军在俄军优势兵力打击下,退守维斯瓦河下游。德军任命P.von兴登堡为第八集团军司令,E.F.W.鲁登道夫为参谋长,加强东线兵力,于8月26日对俄军两翼展开攻击。经20多天的激战,俄军惨败,损失兵力25万人。退守涅曼河和鲍勃尔河一带。德国为了取得这一局部胜利,从西线调兵增援东线,扩大了东线的战争规模,陷入两线同时作战的不利境地。

  在波兰与奥匈帝国接壤的加里西亚地区,俄军西南方面军同奥匈军发生激战,称加里西亚战役。从8月中旬至9月下旬,俄、奥两国军队在德涅斯特河到维斯瓦河之间300多公里的地段上全线进入战斗。双方兵力超过100个师。经过卢布林-赫尔姆战役、加利奇-莱姆堡战役和哥罗多克战役,奥匈军损失40万兵力,退守喀尔巴阡山脉一线。德军为了支援奥匈军,于9月下旬,在维斯瓦河中游对俄军发动进攻,作战失利。11月,德军在华沙、罗兹地区发动新的攻击,俄军顽强抵抗,双方均未突破对方防线。通过这些战役,德国认识到东线俄军兵员充足,对德军在西线作战起着重要牵制作用,必须研究新的战略计划。

日本、土耳其参战和英、法、德在非洲的争夺

  帝国主义列强在亚洲东部中国青岛地区和非洲一些地区也燃起战火。1914年8月6日,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宣告中立,并准备收回德国在山东胶州湾和青岛的租借地。日本帝国主义却趁火打劫,进攻中国青岛,夺取德国在华权益。8月上旬,日本政府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将在中国胶州湾的租借地交给日本。德国未予理睬。日本依据英日同盟条约,于8月23日,参加协约国方面对德国宣战。9月2日,日军7000余人,无视国际法关于不得侵犯中立国的规定,在中国胶东半岛北面的龙口登陆,占领莱州、平度、潍县,后进兵济南,侵占胶济铁路全线。10月10日,日军增兵山东,总兵力达2万余人。英国派出数千印度兵配合日军进攻青岛。11月7日德军向日英联军投降。青岛遂沦于日本之手。

  土耳其一直是德、奥和英、法拉拢的对象。1914年8月3日,土耳其政府宣布中立。8月10日,德国军舰“格本”号和“布雷斯劳”号逃避英国舰队追击,开入达达尼尔海峡进抵土耳其港口。10月11日,德国决定给土耳其1亿法郎贷款,条件是土耳其立即参战。11月2日,土耳其宣布同英、法、俄断交,12日宣布“圣战”。俄、土军队立即展开作战,形成高加索战场。俄军高加索部队初期作战不利,1915年1月发起反攻,土军第九集团军被围歼,损失7万多人。

  战前德国在非洲占有西南非洲(纳米比亚)、多哥、喀麦隆、德属东非等地。1914年8月8日,英法联军进攻驻多哥德军,8月26日德军向英法军投降。与此同时,在喀麦隆,协约国军遭到德军突然袭击而失利。后英法联军从海上发动进攻,炮击杜阿拉港,迫使驻港德军投降。德国驻喀麦隆的陆军退守雅温得和北部地区,1916年2月被迫投降。在德属东非,德军一度击退进攻坦噶尼喀的英军。1916年9月,英军攻占达累斯萨拉姆,部分德军退到北罗得西亚,直到1918年签订停战协定时才投降。在西南非洲(纳米比亚),英国自治领南非军队同德国占领军作战。德军于1915年7月9日在科腊布投降。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皆为协约国集团所占有。多哥和喀麦隆为英、法瓜分。德属西南非划为英国势力范围。德属东非大部分划归英国,小部分划给比利时。

第二阶段(1915~1916)

  1914年德国速决战失败,西线陷入僵持局面。交战双方修改各自的作战计划。英、法两国计划在1915年派海军前往达达尼尔海峡,进攻土耳其并从巴尔干牵制德奥军,在西线进行局部进攻,调整战线。德国为了摆脱两线作战的处境,决定1915年将作战重心移向东线,重点打击俄国,迫其媾和,然后集中兵力对付英、法。

东线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登火车上前线吃上一顿热饭的俄罗斯军队;地点:俄罗斯圣彼得堡;日期:1915年4月

  1915年初,德国向东线增调军队,兵力达65个师,加上奥匈军队总共107个师,分为12个集团,占当时德奥总兵力一半以上。俄国集结11个集团军,准备突入东普鲁士和加里西亚。2月,德奥军队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对俄军展开全面进攻,目的是将俄军主力包围在“波兰口袋”内加以消灭。交战8个多月,俄军丢失普热米什尔、莱姆堡、伊凡哥罗德、华沙、布列斯特、维尔诺和里加以西大片土地,退到从里加湾到德涅斯特河一条直线的战线上。俄军伤亡、被俘达170多万人。这是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惨重的一次败仗。

西线战场

  1915年德军在西线处于战略防御状态,部署着200万军队。法英联军共有300万人,以法军为主。1915年春,法英联军先后在香槟、阿杜瓦等地区对德军发动进攻,企图迫使德军后撤,以解除德军对巴黎的威胁。联军伤亡巨大,收效甚微。4月下旬,德军反击法英联军,发动第2次伊普尔战役。德军不择手段,在伊普尔以北英法军结合部放置6000个毒气罐,借助西北风向英军阵地施放大量氯气,英军1.5万人中毒,其中约5000人死亡。伊普尔战役后,双方都使用化学武器。因军队配备了防毒面具,杀伤力不大。9~11月,法英联军在法国将领F.福煦统一指挥下连续发动进攻,但仅向前推进2~4公里,损失巨大,被迫停止攻击。双方凭阵地对峙,再次处于僵持状态。

意大利、保加利亚参战

  1915年4月,协约国为了争取在大战爆发后宣布中立的意大利参战,使其从南欧攻击和牵制奥匈,在伦敦签订秘密协议,答应意大利占有巴尔干半岛西岸受奥匈控制的特兰提诺、的里雅斯特、伊斯特利亚和达尔马提亚沿岸的领土要求,并给予5000万英镑贷款,以换取意大利退出德奥意同盟,对奥匈宣战。5月23日,意大利正式向奥匈帝国宣战。开辟了意奥战线。为了配合俄军在东线作战,1915年6月,意军集结39个师的兵力向伊松佐河沿岸和特兰提诺一带奥匈军发动进攻。意军多次进攻未获重大战果。到1915年底,意奥战线转入阵地对峙。

  大战爆发后,交战双方都展开外交活动争取巴尔干各国加入自己一方作战。保加利亚战略地位重要,拥有一支较大的陆军。俄、英和德、奥都与保多次谈判参战条件。战争初期,保表面宣布中立,实际倾向于德奥。1915年9月,保加利亚以取得马其顿和塞尔维亚的一部分领土为条件,分别与德、奥、土签订了军事条约,形成德、奥、土、保四国军事同盟。10月14日,保加利亚正式宣战,立即大举进攻塞尔维亚。塞尔维亚仅以20万装备不良的军队抵抗德、奥、保三国60多万大军的夹击。10月下旬塞军被击溃,一部分转移到亚得里亚海滨,后转往希腊。塞尔维亚全境被保军和德奥军占领。

凡尔登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6年2月25日,法国凡尔登要塞的杜奥蒙炮台失守。同日,法军统帅部任命第2集团军司令贝当为凡尔登前线指挥官(5月1日起由尼韦勒继任),并调集一切可以动用的部队,决心在凡尔登地区与德军决战,图为法国援军开赴凡尔登前线

  协约国联军根据联军总司令霞飞的计划,决定1916年在西线、东线和意大利战线对同盟国发动协调一致的进攻。同盟国方面,德国决定1916年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目标。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1916年2月21日,德军以猛烈炮击开始了历时10个多月的凡尔登战役。它集中前线所有大炮对凡尔登附近狭窄的三角地带连续轰击10多个小时,将这一小块地区的森林、山头、战壕夷为平地,随后以6个师兵力向前推进。法军总司令霞飞增派援军,任命H.P.贝当为凡尔登地区司令,组织法军拚死抵抗。德军多次猛攻,只占领了都蒙、伏奥两座炮台,向前推进5~6公里。双方出动飞机进行空战和轰炸对方的机场与补给线。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弹,杀伤大量法军并造成恐慌。2~7月,德军共发动3次进攻高潮,未能取胜。此后,德军攻势减弱,双方固守阵地进行消耗战。法英联军于6月底至11月中在索姆河一带对德军阵地发动强大攻势,英军首次使用新发明的36辆坦克,德军顽强抵抗,守住了防线。10~12月,法军在凡尔登调集部队,开始反攻,夺回伏奥、都蒙炮台及大部分失地。德军战略进攻终于失败。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期的决定性战役,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国妄图歼灭法军主力,迫使法国投降的战略计划未能实现。从此德奥军转入防御,德军士气低落,国内反战浪潮高涨,德国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趋于尖锐。德皇威廉二世撤销法金汉的总参谋长职务,改任兴登堡为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为其副手。

罗马尼亚、希腊参战

  1916年8月27日,罗马尼亚经过长时间观望后向奥匈宣战,协约国同意将特兰西瓦尼亚、布科维纳、巴纳特划归罗马尼亚,作为参战报酬。罗军统帅部以收复被匈牙利占据的特兰西瓦尼亚为主要目标,发动进攻。德、奥为支持其盟友保加利亚,派兵进攻罗马尼亚。在德奥土保联军两线夹击下,罗军溃败,伤亡25万人。罗马尼亚大部分领土包括首都布加勒斯特为同盟国占领。

  大战爆发后,希腊国内对待协约国和同盟国态度上分为两派。国王康斯坦丁一世为亲德派,首相E.维尼泽洛斯(1864~1936)为亲英派。1915年3月,维尼泽洛斯被免职,他得到协约国支持,在萨洛尼卡成立政府与国王对抗。1917年6月初,康斯坦丁一世被法国武装人员挟往瑞士,其次子亚历山大继位,维尼泽洛斯再任首相。6月底,希腊向同盟国宣战。

海上战役和空军的出战

  英国当时是世界第一海军强国。德国海军居第二位。1914年8月28日,英国舰队进入北海在赫尔戈兰岛西部海域同德国舰队进行海战。德国3艘巡洋舰被击沉,几艘驱逐舰受重创。随后,英国海军对德国进行海上封锁。英德两国舰队还在安的列斯群岛水域、印度洋、太平洋、南大西洋多次发生海战。最大的战役是日德兰大海战。1916年5月31日,英国大舰队司令J.R.杰利科率各类舰艇150多艘在日德兰海面同德国公海舰队主力激战。英国损失大小舰只14艘,德国被击沉11艘。针对英国海军的封锁,1915和1917年德国两度展开“无限制潜艇战”。它的潜艇在北海和大西洋到处攻击协约国以及中立国的舰船,击沉英、美等国许多商船,给协约国造成一定威胁,但未能扭转海上被动局面。

  大战中,空军发展迅速并用于实战。1916年7~11月的索姆河战役中,英、德双方不断出动飞机空战,争夺制空权。大战结束时,德奥方面拥有3300架飞机,协约国方面拥有8000多架飞机。

第三阶段(1917)

  经过两年半战争,德国人力、物力消耗严重。军事实力大大削弱,协约国方面却增强了实力。1917年初,英国派出大批远征军到欧洲作战,兵力增至65个师120万人。加上法军260万人,比利时军队10多万人,协约国西线总兵力近400万人。德国在西线仅有250万兵力。德军为避免决战,撤退到兴登堡防线设防。1917年4~5月间,法军总司令R.G.尼韦尔命令法军在埃纳河地区发动进攻。德军事先得知情报,加强了防御。法军投入大量坦克,遭德军反坦克炮猛击,132辆坦克被毁伤,伤亡10余万人,尼韦尔战败被撤职,由贝当任法军总司令F.福煦任总参谋长。7~12月英军在伊普尔和康布雷地区发动两次战役,动用大量飞机、坦克配合进攻,虽突破德军部分防线,但英军缺乏后备力量,未能扩大战果。西线战局仍陷入僵持状态。

  1917年8月意军在伊松佐河向奥匈军发动几次进攻,均无进展。10月,德奥军在卡波雷托突破意军防线。意军全线溃退,被俘33.5万人,伤亡13万人。意奥战线西移100多公里。意大利P.博塞利政府被迫辞职,V.E.奥兰多组阁。

俄国退出战争

  在东线战场,1917年3月12日(俄历2月27日),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沙皇政权被推翻。俄军前线士兵厌战反战情绪增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决定继续进行战争,7月初在西南战线对德、奥发动进攻。德奥联军增调16个师反击,俄军士兵全线溃退,整个加里西亚和布科维纳被德奥军占领。9月,德军在里加湾对俄军西北防线发动强大攻势,占领里加。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无产阶级举行武装起义,取得十月革命胜利。苏俄政府决定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并于1918年3月同德国及其同盟国-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俄国完全退出战争。

美国参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在法国的某个地方;地点:法国;日期: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红十字会的救护车运送伤员;地点:法国;日期:1917

  1914年大战爆发后,美国宣布中立。垄断资产阶级利用战争,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物资,大发横财。1917年3月,美国政府借口德国宣布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和德国密电墨西哥企图结成德墨联盟反美,在国内掀起反德浪潮。同年4月6日美国对德宣战。美国参战对大战局势发生了有利于协约国的影响。1917年随美国之后加入协约国方面对德宣战的有巴西、古巴、巴拿马、危地马拉、尼加拉瓜、海地、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利比里亚、暹罗(泰国)、汉志(今沙特阿拉伯西部)等国家。美国派出34艘军舰在大西洋上参加反潜艇战,派出由J.J.潘兴将军率领的陆军去欧洲作战。到大战结束时,陆续派往前线的美国军队达200万人。在财政和军需方面,美国成了协约国的支柱和主要基地。大战期间,美国供给协约国集团的军火和各种物资及直接贷款总额将近100亿美元。

中国参战

  中国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在参战问题上曾发生“府院之争”。以亲日派头子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派为获取协约国和日本贷款,主张从速参战。以总统黎元洪为首的亲美派主张暂缓参战,以观美国的态度。1917年2月,美国与德国断交后,建议中国采取一致行动。英法两国也鼓励中国参战。日本担心中国参战会与自己处于平等地位,失去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权益的机会,曾力阻中国参战。后与英、法、俄订立秘密条约,取得欧洲这几个大国对日本承袭德国原在华权益的承诺,转而支持中国参战。1917年8月14日,中国北洋军阀政府正式对德、奥宣战,参战后将数十万中国青壮年运送到欧洲战场充当劳工。

大战结局

  1918年苏维埃俄国退出战争后,德国将兵力集中于西线,准备对协约国进行决战。德军统帅部决定在大批美军运抵欧洲之前打败法英联军,争取在夏季结束战争。1918年3~7月,德军发动五次大规模进攻,均未取得重要的进展。此时几十万美军抵达欧洲参战,德军已再无力组织进攻。从7月下旬至8月底,协约国联军对德军连续发动进攻,夺取德军占据的马恩河突出部、亚眠突出地带和圣米耶尔突出部。德军遭受重大损失,退守兴登堡防线,处于被动局面。

  1918年9月26日协约国联军按照总司令福煦制定的作战计划,对德军发动总攻。德军无力抵抗,兴登堡防线全面崩溃。9月29日,德皇威廉二世召开御前会议,德军统帅兴登堡和总参谋长鲁登道夫承认已无力继续战争。德国国内人民和士兵的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德皇改组内阁。任命巴登亲王马克西米利安为总理,向协约国提出停战谈判要求。与此同时,从9月底至11月初,保加利亚、土耳其和奥匈帝国在协约国军队的攻击下先后投降。奥匈帝国境内被压迫民族迅速展开革命运动,要求摆脱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1918年10月11日,波兰国会宣布波兰属地脱离奥匈帝国,10月28日,捷克和斯洛伐克合并成立独立的共和国。10月30日,匈牙利工人、士兵举行武装起义,11月2日宣布成立民主共和国。10月28日,维也纳爆发工人总罢工和士兵游行示威,迫使奥皇退位。11月12日成立奥地利共和国。德国已处于完全孤立境地。11月初,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9月德皇威廉二世退位,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国。

  11月11日清晨,德国政府代表、M.埃尔茨贝格尔同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道车站签署停战协定,德国投降。根据协定,德国必须在15天内从法国、比利时、卢森堡、阿尔萨斯-洛林及莱茵河左岸地区全部撤出其军队。同时须从土耳其、罗马尼亚、奥匈帝国及非洲撤出军队。还必须交出5000门大炮、25000挺机枪、3000门迫击炮、1700架飞机、5000台火车机车、15万节车皮和5000辆卡车。《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的签订宣告了德、奥、土、保同盟国集团彻底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战后,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德国战败,割地赔款;奥匈帝国彻底瓦解;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英、法虽获胜利,但在战争中被削弱;美国从战争中获取暴利,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战争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在欧洲,德、法矛盾尖锐。在远东,日、美矛盾加剧。这些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引发播下火种。大战使各国人民遭受空前灾难,交战双方动员兵力共7340余万人,直接参战部队2900多万人,死于战场的约1000多万人,受伤的约2000万人,受战祸波及的人口在13亿以上,约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75%,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

  由于战后帝国主义大国实力对比的变化和各自的争霸计划,它们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这些矛盾在解决战后问题上突出地反映出来。

伤亡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的一场人类浩劫,大战使各国人民遭受空前灾难,交战双方动员兵力共计7340余万人,直接参战部队2900多万人,死于战场的约1000多万人,受伤的约2000万人,受战祸波及的人口在13亿以上,约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75%,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   


  协约国士兵的伤亡: 5,497,600

    比利时: 13,700

    英国: 908,000

    澳大利亚: 60,000

    加拿大: 55,000

    印度: 25,000

    新西兰: 16,000

    南非: 7,000

    联合王国: 715,000

    法国: 1,240,000

    法国殖民地: 114,000

    希腊: 5,000

    意大利: 650,000

    日本: 300

    黑山: 30,000

    罗马尼亚: 336,000

    俄罗斯: 1,700,000

    塞尔维亚: 450,000

    美国: 50,600


  同盟国士兵的伤亡: 3,382,500

    奥匈帝国: 1,200,000

    保加利亚:87500

    德国: 1,770,000

    奥斯曼帝国: 325,000


  平民伤亡: 6,493,000

    奥匈帝国: 300,000

    比利时: 30,000

    英国: 31,000

    保加利亚: 275,000

    法国: 40,000

    德国: 760,000

    希腊: 132,000

    罗马尼亚: 275,000

    俄罗斯: 3,100,000

    塞尔维亚: 650,000

    奥斯曼帝国: 1,000,000

巴黎和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帝国主义列强就着手拟定对德和约,重新瓜分世界。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了和会,27个战胜国的代表1000人参加,其中全权代表70人。苏俄没有受到邀请,德国作为战败国也被拒之门外。   

  会议由美、英、法、意、日5国各出2名代表组成的最高理事会(“十巨头”会议)控制。3月25日,决策的10人会议缩减为“四巨头”会议: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意大利总理奥兰多。实际上,重大问题都由美、英、法三国代表决定。在4月28日的全体会议上,《国联盟约》被一致通过。和会持续了半年之久,美英法日意等战胜国都想多分到一些赃物,削弱战后与自己争霸的对手,所以彼此间矛盾重重,勾心斗角十分激烈,经常闹得不可开交。法国为了称霸欧洲大陆,力图彻底削弱德国。而美英想让德国继续保持一定的实力来牵制法国称霸,就竭力加以反对,并且迫使法国在德国问题上对美英作出让步。日本的主要目标在远东,它想独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殖民利益,这一要求虽遭美国反对,但日本以拒绝加入国联和签署和约相威胁,迫使美国改变了态度。美英法日背着中国炮制出一个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解决山东问题的方案。此外,帝国主义列强还在国际联盟等许多问题上明争暗斗。经过激烈的较量和彼此的妥协,6月28日,各战胜国终于在巴黎近郊著名的凡尔赛宫镜厅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由于大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凡尔赛和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签署

  《凡尔赛和约》共15部分,440条。第一部分是《国际联盟盟约》,其余是处置德国的条款。处置德国的条款十分苛刻,内容主要涉及疆界、赔偿、殖民地和限制军备4个方面。按照和约,对疆界重新划分,德国要丧失掉原有领土的1/8和人口的1/10。德国须交出全部殖民地,并按委任统治原则交给战胜国。和约还作出解散德军总参谋部,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德国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不准拥有潜艇等限制军备的规定。关于德国的赔偿,和会未能在赔偿总数及各国所得比例的问题上做出决定,只是规定成立特别赔偿委员会,于1921年5月1日前确立赔偿总额(后来确定德国总共应赔款1320亿金马克),在此之前应先交付200亿金马克等。

  凡尔赛和约规定:重划德国的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以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承认奥地利的独立,不得同它合并;承认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基本上归还波兰。②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战胜国以“委任统治”形式加以瓜分:其中的非洲和中东部分归英法等国,太平洋上的岛屿大多被日本占有。②在军备上,德国要接受严格的限制。④德国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

  对德国的军备,和约规定:它的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用于维持国内秩序和边境安宁;海军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水艇;不得拥有空军;此外,解散总参谋部,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关于德国的赔款总数,和会未达成一致的协议,仅规定建立赔款委员会,由它在1921年5月以前确定赔款总数。在这以前,德国应交付价值相当于200亿金马克的实物或现金。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对德和约签订以后,协约国又相继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和约。《凡尔赛和约》连同这些条约,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

  由于这些条约的签订,欧洲中东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奥匈帝国解体,奥匈分立;奥地利把它南部的一些领土割给意大利;在奥匈帝国原来的属地上建立新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一部分领土并入塞尔维亚,成为南斯拉夫,另一部分领土归还波兰。

  其次,土耳其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属地,在欧洲仅保有伊斯坦布尔及其附近的地区。

  构成“凡尔赛体系”的一系列条约,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的新秩序,但也隐含着许多矛盾:

  其一,和约的掠夺性必然加深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例如德国人就认为这是“强加的和平”,后来成了法西斯德国撕毁条约的口实。

  其二,这些条约是战胜国之间互相妥协的产物,不可能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矛盾。由于分赃不均,巴黎和会建立的国际新秩序,必然不能持久。

《圣日耳曼条约》

  1919年9月10日,战胜国同战败国奥地利在巴黎附近的圣日耳曼宫签订和约。主要内容是:奥地利承认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的独立;奥地利将克赖纳和卡林西亚两省的部分地区以及古斯滕兰和南提罗尔割让给意大利;布科维纳、特兰西瓦尼亚划归罗马尼亚;奥地利废除普遍征兵制,军队不得超过3万人;非经国际联盟行政院同意,禁止奥、德合并;赔款数额延至1922年确定。

《讷依条约》

  1919年11月27日,战胜国同战败国保加利亚在巴黎近郊讷依签订。确认1913年《布加勒斯特条约》关于南多布罗加给罗马尼亚的条款;将马其顿的部分地区给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西色雷斯由战胜国代管(后划归希腊),保失去爱琴海出海口;陆军减至2万人;保同意赔款4亿4500万美元,于37年内偿付。

《特里亚农条约》

  1920年6月4日,战胜国同战败国匈牙利在巴黎凡尔赛的特里亚农宫签订。匈牙利割让斯洛伐克和外喀尔巴阡乌克兰给捷克斯洛伐克;特兰西瓦尼亚和巴纳特东部划归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巴纳特西部划归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多瑙河受战胜国控制;陆军限为3.5万人;赔款数额由赔偿委员会确定。

《色佛尔条约》

  一译《塞夫勒条约》。土耳其承认汉志和亚美尼亚独立;伊拉克和巴勒斯坦划为英国委任统治地;叙利亚和黎巴嫩划为法国委任统治地;土耳其在欧洲的大部领土主要由意大利和希腊瓜分;黑海海峡由国际共管;土耳其武装力量被限制在5万人以内;其财政经济接受战胜国的监督。

  以《凡尔赛和约》为主的一系列条约构成战后欧洲国际关系的新体系,即凡尔赛体系,在战后长期影响着欧洲国际关系的发展。

影响

  沙俄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四大帝国覆灭。而巴尔干半岛与中东地区的民族国家则随之而起,如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匈牙利和伊拉克等。

欧洲削弱、美日兴起

  原来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后虽然领土有所增加,但其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失而大大削减,而其经济亦因战争而大受影响,出现严重衰退,从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让给了美国。这场大战也削弱了法、意、德;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世界金融中心也由伦敦转移到纽约;日本也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并侵占了原属德国势力范围的中国胶州湾及山东半岛。 带领布尔什维克发动十月革命的列宁 带领布尔什维克发动十月革命的列宁

无产阶级革命

  大战期间,俄国发生无产阶级革命,使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至1922年,苏俄收复乌克兰,建立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世界各地相继建立共产主义政党或政权,直至冷战结束为止。

德国复仇

  《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的责任悉数推给德国,从而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德国失去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还被解除武装,德国陆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且不许拥有空军。但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最后战败,其元气并未受到过大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本土也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凡尔赛条约》过多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自身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因而引发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德国人为摆脱《凡尔赛条约》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你争我夺,显得尤为激烈。种种因素配合,以及德国在希特勒的纳粹党的领导下,终于爆发了另一次规模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五四运动

  凡尔塞和约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做法成为中国五四运动的导火线。1919年5月4日中国北京的青年学生及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了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而起因正是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原来德国的山东权益转让给日本,即山东问题。它和较早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一并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政治思想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迄今之政治、社会、文化、思想影响甚巨。

国际联盟

  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伤亡与物资损失巨大,英法等战胜国于是发起了一个用以减少武器数目、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的组织,是为国际联盟(简称国联)。然而,国联却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主义的侵略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联合国取代。

军人待遇

  美国的一战军人领到每人每日1美元为薪金,另加25分为每日在美国国外消费。后来由于1930年代的大萧条,退伍军人、其家属与其他有关团体,向美国政府要求即时索取战时服务的酬劳金额不果而导致1932年美国军方介入的流血酬恤金进军事件。

女性地位提升

  在大战期间参战国内大量男性均直接参与前线战争,导致国内劳动力大减,生产军需品、武器、后勤支援等的职位大部份皆由女性接替,使妇女的重要性提高。在战后1920年代日本的妇女运动、1920年美国给予妇女选举权,至1928年英国亦给予妇女选举权等事件显示妇女的地位得以重视,女权运动亦在此时兴起。

文学艺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造就了以海明威、艾略特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LostGeneration)文学家,他们的文学作品及个人结局(海明威最终选择自杀,艾略特最终皈依宗教郁郁而终)都反映出这场战争给人类所造成了无法愈合的心灵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