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方言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粤方言汉语拼音:Yue Fangyan;英语:Yue Dialects),汉语方言之一。又称粤语,俗称广东话广府话,当地人称白话。通行于广东广西的88个县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海外华人社区。国内使用人口约5,000万。

  按语言特征和地理分布,粤语可分为6个方言片。

  1. 粤海片。又称广府片,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粤中及粤北部分地区,香港、澳门通行的粤语也属于粤海片,以广州话为代表,在粤语中影响最大。
  2. 四邑片。主要分布于广东台山、开平、恩平、新会四邑,以及邻近的珠海市斗门区、江门市,鹤山市也有部分地区说四邑话。早期移民美洲的华侨从四邑去的最多,迄今许多美洲华裔仍会说四邑话,通常以台山话为代表。
  3. 高阳片。主要分布于粤西南阳江、茂名、湛江三市所辖各县市。
  4. 莞宝片。分布于东莞市及深圳市的宝安区沿珠江一带,以东莞市区的“莞城话”为代表。
  5. 香山片。分布于中山市、珠海市,以中山市石岐话为代表。
  6. 桂南片。主要分布于广西邕江、郁江沿江地区和南宁、玉林、梧州等市所属县市,以及桂东南北海、防城、钦州等沿海港口及其所辖地区,南宁市区的方言通常被视为广西粤语的代表。

  主要语言特征:

  语音方面,各地粤方言的语音系统都比较复杂,与普通话比较,韵母和声调数都超出1/3以上,有的甚至超出一倍。具体的语音特点:

  1. 古“微”、“明”两母字合流念[m‐],如“微、文、亡、物”等,这是粤语最普遍的声母特征。
  2. 古见组字(疑母除外)不论洪音细音,大都念为[k k‘ h],古溪母一部分字普遍念为[f]或[h]。
  3. 大部分地区在复合韵母、鼻音尾韵和塞音尾韵中元音[a]有长短之别,是两个对立的音位。
  4. 调类数目多,除个别地方调类只有六七个以外,一般都是八九个以至十个,其中以九类声调为最多,约占整个粤语区的3/4以上,因此一般都把“九声”作为粤方言的一大特色,广州话和南宁话都有九声: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上阴入、下阴入、阳入。

  词汇和语法方面,粤语内部的一致性相当高,有不少区别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的特点。

  1. 有一大批粤方言自行创新的方言词,如“闹(骂)、喊(哭)、靓(漂亮)、揾(找)、点样(怎么样)、点解(为何)、孤寒(吝啬)、细蚊子(小孩子)”等。
  2. 保存了大量古汉语词语。其中有的在普通话中已不使用。有的仍保存于书面语文言文或成语中,也有的虽见于普通话,但某些义项已经消失,而在粤语中则仍保持古代的义项,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如“畀”(给),《尔雅·释诂》:“畀,赐也”;“拎”(手提物件),《广韵》:“手悬捻物”;“睇”(看),《广雅·释诂》:“睇,视也”。此外,还有不少古词古义仍活跃在各地粤方言口语中,如“衫(衣服)、行(走)、饮(喝)、禾(稻谷)、颈(脖子)”等。
  3. 有一部分古越语底层词。粤语在发展过程中曾同古越语长期接触、交融,吸收了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成分,其中有一些至今仍保存于壮侗等各语言中,并广泛使用,如“呢”(这)这个指示代词跟现代壮侗各语言以及瑶语、京语都相同,语音形式近似。
  4. 近现代吸收了较多来自英语的外来词,其中有些还没有通用,有的则已在粤语地区普遍使用,并已进入其他方言以至普通话,如“巴士、曲奇(西式奶油小饼)、朱古力(巧克力)”等。
  5. 动词的“体”较多,分工十分细致,如进行体用“紧”,佢睇紧书(他正在看书)。
  6. 有特殊的比较式。粤语的比较句大多采用“A+形容词+过+B”的格式,如猫大过老鼠(猫比老鼠大),广州繁华过兰州(广州比兰州繁华)。

  粤方言的地位和作用比较特殊。“一国两制”下粤方言在港、澳地区仍将是社会上主要的交际工具。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