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苕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红安苕,或称红安红苕红安红薯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特产。

,是湖北地方对红薯的俗称。红薯,学名番薯,又名山芋、红芋、甘薯、地瓜(北方)、红苕(南方)等。

红安苕是一种地方红苕名品,它生长在大别山革命老区湖北省红安县,是红安人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红安出产的红薯呈长条形、纺锤形,红皮、红心,胡萝卜素含量高,因其形状、质地同别的地方不同,以至成为红安特产,名曰“红安苕”。2009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对红安苕实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红安县位于大别山西南低山丘陵地带,这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典型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县土壤质地轻,含砂量大,通气性好,以微酸的土壤为主,这里的气候、土壤特别适合种植耐旱喜温的红薯(苕)。

红安苕种植历史悠久,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的《黄安乡土志》对红安苕的品种、种植、加工、收藏和功用有着详细记载:“外有非毇非蔬非果而有益民食者,曰薯芋,曰芋。不甚种薯。则冬月窖藏其种,二三月畦种之;五月截蔓寸余,雨中插之;九十月割其蔓而掘其实。红白二种,味甘性平;生熟皆可食,可酿酒,可取粉,可为饴。贫人半岁之食,多者百数十石(担)。茎叶且可豢豕(喂猪),(黄)安已遍植矣”。

红安苕较之其他地方红薯品种,特色明显。生吃,甜甜的,脆脆的,有红枣之味,有黄梨之香;熟吃,绵绵的,粉粉的,有蛋黄之美,有南瓜之甜。一般红苕吃后易胀气、打嗝,感到不好消化,唯独红安苕没有这种弊病。

据湖北省农科院检测鉴定,红安苕淀粉含量适中,纤维素含量低,皮薄肉红,少粉多糖。其表面皮色有红皮、黄皮、白皮等。红苕食法很多,可煮吃、蒸吃、炸吃、炒吃、烤吃,还可切成片晒干做成苕干,煮稀饭;也可磨成粉做成红薯粉条,汆汤吃;用它拌面粉,可做成红苕粑; 用它拌糯米粉,可做成红苕糕。

种植历史悠久,所产红苕以其品质好而著称湖北。红苕淀粉含量适中,纤维素及糖份含量高,生食甘甜可口,熟食绵软芳香,是共认的保健食品,在市场上受到广泛赞誉。 红安县常年红苕种植面积3万亩左右,年产量5000万公斤,红安属低山丘陵地区,昼夜温差大,有利红苕的内在品质和产量,生产红苕的类型基本上是直接食用型,应用品种是红安本地品种,独具红安地方特色。

红苕全身是宝,一亩地的苕藤可以供一头猪一年的饲料,苕叶茎用青椒爆炒也是一道好菜,将苕洗净磨细做出的苕粉丝或切成粉块是可口的美味佳肴,近些年来兴起的烤红苕更是令人百吃不厌。红安人有做苕片的习俗,用水煮熟或晒干收藏,到冬季伴着煮稀饭,过年时炒苕片作点心,一家人在慢慢咀嚼中品尝一年辛劳汗水换来的甘甜。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红苕也渐渐从人们耐以裹腹的粗粮摇身变为高档宾馆餐桌上的珍品。红安的气候、土壤条件特别适合红苕生长,所产出的红苕有着独特的内质,皮薄肉红、少粉多糖,生吃甜而脆,熟食则温软而醇香。精明的商人在大中城市打着“正宗红安苕”的招牌,把红安苕的名声传播得很远很远。

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对红苕的价值又有了新的认识。据专家学者对蔬菜果类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各类防癌食品中,生红苕防癌抗癌指数高达97%,居第一位;熟红苕防癌抗癌指数达96%,占第二位。红苕作为一种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随着对红苕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的系列开发,红苕将逐渐从封闭的山沟沟跃入广阔的大市场。过去,红苕养育了红安人,如今,红苕可望开发成一个大产业,铺就一条通向富裕文明的康庄道!

红安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湖北省红安县太平桥镇、八里镇、觅儿寺镇、高桥镇、上新集镇、二程镇、城关镇、杏花乡、永佳河镇、七里坪镇、华家河镇、火连畈茶场等12个乡镇范围。

未来几年内,红安县将把“红安苕”做成大产业,把红安打造成中国薯都。今后“红安苕”各种深加工产品将面世,包括红安苕全粉、红安苕色素、红安苕面条,以及包子、馒头、饼干、冰淇淋、蛋糕、酒等红薯产品,形成甘薯全产业链。


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