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的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1
中国的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2
中国的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3
中国的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4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汉语拼音:Honghe Hani Titian Wenhua Jingguan;英语:Cultural Landscape of Honghe Hani Rice Terraces), 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云南多山,亦多梯田。哈尼梯田至今有1300多年历史,规模宏大,分布于云南南部红河州元阳、红河、金平、绿春四县,总面积约100万亩,其中元阳县哀牢山是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当地的梯田修筑在山坡上,梯田如等高线般从海拔2000米的山巅一路蜿蜒至山脚下,级数最多处有3700多级,最陡的山坡达到45°,景观壮丽。哀牢山哈尼梯田为云南梯田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山岭雕刻”。

  2013年6月22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哈尼梯田通过投票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也是继新疆天山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后,2013年中国成功“入遗”的第二个景点。

  此次申报的遗产区面积为16,603公顷,缓冲区面积29,501公顷,展现了最集中、养护最好的坝达、多依树、老虎嘴3个片区,包括了最具代表性的集中连片分布的水稻梯田及其所依存的水源林、灌溉系统、民族村寨。核心区域内的82个村庄里住着8万名哈尼族及其他6个少数民族的村民。红河哈尼梯田所展现的生产生活方式,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展现了人类在极限自然条件下顽强的生存能力、伟大的创造力和乐观精神。

基本资料

  • 中文名称: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 英文名称:Cultural Landscape of Honghe Hani Rice Terraces
  • 入选时间:2013年
  •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
  •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v)
    • 标准(iii):红河哈尼梯田杰出地展示了由历史悠久、特征明显的社会经济信仰体系支撑起来的精细的农业系统、森林系统和配水系统。
    • 标准(v):红河哈尼梯田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显示了综合农业系统和水管理系统参与下人与环境的特殊互动。这种互动是由彰显人与神、个体与集体之间二元关系的社会经济信仰体系支撑的。这个体系已持续了至少一千年,有大量档案记载为证。
  • 地理位置:N23 05 35.80 E102 46 47.93
  • 遗产编号:1111
  •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红河哈尼文化景观位于云南南部,面积16603公顷,以从高耸的哀牢山沿着斜坡顺延到红河沿岸的壮丽梯田而著称。在过去的1300多年间,哈尼族人民发明了复杂的沟渠系统,将山上的水从草木丛生的山顶送至各级梯田。他们还创造出一个完整的农作体系,包含水牛、牛、鸭、鱼类和鳝类,并且支持了当地主要的谷物——红米的生产。当地居民崇拜日、月、山、河、森林以及其他自然现象(包括火在内)。他们居住在分布于山顶森林和梯田之间的82个村寨里,这些村寨以传统的茅草“蘑菇房”为特色。为梯田建立的弹性管理系统,建立在特殊且古老的社会和宗教结构基础上,体现出人与环境在视觉和生态上的高度和谐。

概述

  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中国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哀牢山余脉,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殊地理气候同垦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哈尼梯田世界遗产的遗产区及缓冲区总面积为461平方公里,其中遗产区面积为166平方公里。梯田核心区域集中在坝达、多依树、老虎嘴3个片区,有82个村寨。

  世界文化遗产评估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红河哈尼梯田的评估报告阐释如下:红河哈尼梯田突出地展示了一个适应性强的土地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建立在对自然的精神崇拜以及对个体和集体的尊重的基础上,通过一个名为“天人合一社会体系”的相互依存体系优化了社会与环境资源,显示了人与他们的环境之间在精神上、生态上以及视觉上不可思议的和谐。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是以当地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殊地理气候开垦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哈尼梯田呈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农业生态系统,农耕生产技术和传统文化活动均围绕梯田展开。哈尼族大多居住在海拔800米至2500米的山区,主要从事农业,梯田稻作文化尤为发达。面对高山峡谷的艰苦生存空间,千百年来,哈尼人民不断创造,总结出一套山区垦种梯田的丰富经验。他们依据不同的山势、土质修堤筑埂,利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把终年不断的山泉溪流,通过小水渠引入梯田。每到初春,形状各异的大小梯田灌满了泉水,在明媚的阳光下,山风轻拂,波光粼粼;三四月间,层层梯田青翠欲滴,状如一块块翠绿壁毯;夏末秋初,稻谷成熟,又是一片金黄。其情景就像一幅幅如梦如幻、美丽无比的中国水墨画,堪称世界奇观。

  红河哈尼梯田也被当代人誉为“伟大的大地雕刻”,因天气和水中植物不同更是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晴天时梯田呈蓝色;阴天时呈灰色;早晚呈金黄色。因植物不同会分别呈绿色、红色、黄色等。哈尼梯田是多彩的大地艺术,而实现了这一人类创造力、耐受力、意志力和人与自然和谐理念的哈尼族人,则被誉为“大地雕刻师”。

  据文献记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历史可追溯到1300年前的唐代,千百年延绵不绝,至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结构、内涵、组成要素和环境千百年来未被根本改变。传统的耕作体系至今还很活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遗产地功能、实践、传统知识得到延续,传统仪式和风俗等也得以沿用。1300年前,勤劳、坚韧的哈尼族人民把红河南岸根本无法耕种的哀牢山区开垦成了梯田。1300年后,横亘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辖四县内的100万亩梯田依旧养活着它们的主人。

  位于每个村庄高地的森林是梯田的血脉,用于涵蓄和保存灌溉水源。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管理局局长张红榛介绍:“梯田里没有水库,森林就是水库。”当地哈尼族老百姓还相信森林里住着保佑他们和平与兴旺的“寨神”昂玛和“地神”咪松。一旦破坏森林就会打扰神灵,从而失去太平的生活。因此,哈尼族人小心翼翼地捍卫着他们神圣的森林,任何外来人不得闯入。森林下面是哈尼族的村庄,里面全是哈尼族特有的建筑“蘑菇房”。这种由夯土、砖坯和石块建成的土房,屋顶覆盖着伞状的茅草。蘑菇房一般有三层——最下面一层是牲口圈,中间一层居住,最顶层用于储藏粮食。

  每年从4月底到9月底,哈尼族百姓都会种植红米,这是他们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田地由水牛来耕,不用任何化学肥料。水田里还养着鱼和鸭子,它们不仅可以增进肥力,还是人和动物的美餐。灌溉用水来自溪水、泉水和雨水,由森林储存着,通过一个由沟渠和竹管构成的重力灌溉系统分派到田地里。自流井则为村民和牲畜提供饮用水。

  哈尼族还依然恪守着与梯田有关的一切习俗。作为每个村庄最神圣的地方,“寨神林”被它的子民们仔细地看护着,保持着存在了上千年的活力。虽然蘑菇房里多了很多现代元素,这里每个村庄还基本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村里常能见到身着土布民族服、佩戴银饰的哈尼族妇女身背树藤筐穿梭其间。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祭寨神林”的传承人,在哈尼文化里被称为“咪谷”。当地人相信咪谷是寨神及其他神灵的具象化身,因此成为咪谷条件十分苛刻,必须是德高望重、夫妻恩爱、儿女双全、家庭和睦、无违纪行为的人。咪谷的主要职责是为祭祀挑选吉日并主持祭祀仪式。

  哈尼族的祭祀分别是祭自然神、祭天神、祭祖宗。一年十二个月,除四月外都有节日。早春二月,哈尼人庆祝“昂玛突节”,祭寨神,需要杀猪并把猪肉平均分配到各家,象征着神的赐予。持续两天的长龙古宴也在村里一字排开。家家户户拿出最好的食物与邻居们分享。菜肴都出自田间山头,比如泥鳅和咸鸭蛋。红米也被磨成面,做成米线、米豆腐和米干。“昂玛突节”是春耕的序曲,之后就开始插秧。到了六月,哈尼人要过“六月年”,宰牛、荡秋千来祭天,以祈求丰收。如果秋天真的丰收了,他们就过“十月年”,杀猪宰鸡,感谢祖宗。另外这也是探亲访友、结婚娶亲、盖房子的最佳时间。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所体现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符合世界遗产标准,其完美反映的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系统,通过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社会经济宗教体系得以加强,彰显了人与环境互动的一种重要模式。

文化遗产价值

  一是有利于实施红河哈尼梯田整体保护。通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形成一套活态文化产保护理念、管理体制和法规体系,将红河哈尼梯田各类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全部纳入保护范围,确保了文物和习俗、景观与生态的整体保护。申遗成功后,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保护进入国际文化遗产保护视野,将有利于引导并推动遗产地政府和各族群众按照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进一步规范哈尼梯田的保护、管理、传承和利用。

  二是有利于改善遗产所在地百姓民生。哈尼族等各族群众是红河哈尼梯田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也是保护和传承主体。通过申遗,初步改善了各村寨环境和居住条件,使各族群众亲身感受到文化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的成果。申遗成功,将进一步提升各族群众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提升哈尼梯田农副产品经济附加值,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为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创造新途径,增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保护和传承哈尼梯田遗产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是有利于促进遗产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将进一步扩大红河哈尼梯田和哈尼族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树立国际文化旅游品牌,引来中外游客推动红河区域旅游经济腾飞,为遗产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动力。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