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棱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绥棱县

  绥棱县汉语拼音:Suí Léng Xiàn;英文:Suileng County),中国黑龙江省绥化市辖县。位于省境中部。东与伊春市、庆安县接壤,南与北林区分界,西与海伦市、北安市毗邻,北与逊克县相连。总面积4506平方千米。总人口33万人(2010年)。辖4个镇、7个乡。

  地处松嫩平原东部,小兴安岭西侧山前冲积洪积波状台地。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为丘陵,西南部为平原。诺敏河自东北向西南穿境。东北部丘陵地为省重点林区之一,产红松、云杉、冷杉、水曲柳等木材。白云石和玄武岩储量丰富。滨北铁路和202、303省道公路过境,森林窄轨铁路通往北部林区。景点有诺敏河漂流、阁山旅游区、大青观森林、白马石等。

  • 邮编:152200 代码:231226 区号:0455

行政区划

  全县辖4个镇、7个乡:绥棱镇、上集镇、四海店镇、双岔河镇、靠山乡、后头乡、长山乡、克音河乡、绥中乡、泥尔河乡、阁山乡。县境内有:阁山林场、四海店林场、三吉台林场、半截河林场、绥棱林业局、绥棱农场、种马场、良种场、奶山羊场。县政府驻绥棱镇。

历史

  绥棱,原称“上集厂”,与绥化下集厂(今绥化市双河镇)相对而得名。设治时,始以境内诺敏河(即努敏河)取名,设置诺敏河设治局;旋因与本省拟设之诺敏县重名,故以该境东北之“绥楞额山”,定名绥楞设治局。绥楞,满语“蚂蜂”之意,因山上多蚂蜂而得名。后因“棱”与“楞”同音,铸县印时,改为“绥棱”;后又将“棱”改为“稜”。简化字“稜”与“棱”通用,故为“绥棱”。清代为呼兰城守尉辖地。光绪初年,垦民来此地垦荒,建立新立屯,光绪四年(1878年)改称“上集厂”(今上集镇)。光绪十一年(1885年),划归新设置的绥化厅管辖。光绪十五年(1889年),设上集厂分防经历,隶属绥化厅。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3年将上集厂分防经历改为警察事务所。1914年7月13日,将上集厂警察事务所改为绥化县上集厂佐治局。1915年4月,设置诺敏设治局,旋因与拟设诺敏县重名而改为绥楞设治局,同年7月1日设治员于上集厂正式开办。隶属绥兰道。1917年1月1日,将绥楞设治局改为绥楞县,为三等县,县址上集厂。1921年6月,中华民国政府颁发县印时,将“楞”铸为“棱”字,遂改为绥棱县。1929年2月,撤销道制,改由黑龙江省直辖。东北沦陷后,初隶黑龙江省,1934年12月划归滨江省管辖。

  1937年将绥棱县之“棱”字改为“稜”字。1939年6月,改隶北安省。实行街村制后,将县城(上集厂)改为绥稜街。1941年7月,伪县公署由绥稜街移驻兴农街(今绥棱镇)。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绥稜县隶属黑龙江省。1947年2月至9月,隶属黑嫩联合省第一专区。黑嫩联合省分设后,由黑龙江省直辖。1956年3月,划归绥化专区管辖,1958年8月改隶松花江专区。1965年6月,松花江专区改称绥化专区,归绥化专区管辖。1980年按地名普查标准要求,县名的“稜”字复改用“棱”字。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绥棱县总人口294955人,其中(4个镇、10个乡):绥棱镇53970人,上集镇25117人,四海店镇6624人,双岔河镇21179人,靠山乡15367人,新曙光乡8832人,后头乡15637人,泥尔河乡22502人,长山乡17475人,克音河乡15551人,三吉台乡9956人,绥中乡12490人,阁山乡16220人,林兴乡2948人,绥棱林业局43639人,绥棱农场7448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