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那教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所有耆那教分支在1975年一致认可的标志

  耆那教汉语拼音:Qinajiao;梵语:जैनधर्म Jainadharma;泰米尔语:சமணம் Samaṇam;英语:Jainism),印度最古老的传统宗教。有其独立的信仰哲学。始创人为笩駄摩那(Vardhamana,又称大雄Mahavira;前599年—前527年),他早于佛教的始创人释迦牟尼出生,耆那教的中心教义主要由他建立。

  “耆那”一词原意为“胜利者”或“修行完成的人”。在汉译佛典中称为“尼乾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无惭外道”或“宿作因论”等。耆那教相传原有24位祖师,最早的创始人名勒娑婆。目前有历史记载的是二十三祖波尔湿伐和二十四祖大雄。大雄为其实际创始人。耆那教主要有两个教派:白衣派天衣派(或裸衣派、空衣派)。白衣派教徒都身穿白衣,天衣派教徒都不穿衣服,裸体。这两个教派对耆那教的基本教义并没有不同看法。

  根据耆那教徒的说法,最初有两种圣书:14部《初经》,11支。但《初经》传播了一段时间后就散失了,因此11支就成为现存最古老的耆那教圣典。除此之外,还有12副支、10部《杂记》、6部《裁断经》、《难提经》和《阿拏伽陀罗经》、4部《根本经》。不过空衣派认为所有这些原始圣典都失传了,现在以这些名称流传的著作都是假造的。

  耆那教教义被概括为以下7个范畴:

  1. 灵魂;
  2. 非灵魂;
  3. 漏入;
  4. 系缚;
  5. 制御;
  6. 除灭;
  7. 解脱。

  认为世界上有两组常住不灭的实体:

  1. 灵魂,即无数被赋予意识的无形的灵魂;
  2. 非灵魂,即空间、法与非法(即运动和静止的条件)和物质(即补特伽罗)。

  只有灵魂才具有无限清净和圆满的本性,但由于受到物质的影响从而失掉了它本身的特性,沾染上了一些本来没有的新特性。一种细质出于各种原因流进灵魂(漏入)从而与灵魂粘连在一起(系缚)。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道德行为与决定一个灵魂的命运和轮回的有形物体的有害漏入斗争;人们可以阻止新细质漏入灵魂(制御),已漏入的细质也可以被消灭(除灭)。当一个灵魂彻底摆脱了细质的漏入,就达到了一切世俗努力的最后目标,即解脱。

  漏入一个灵魂的物质称作“业”。耆那教哲学家详细地讨论了物质漏入灵魂所带来的果报。根据他们的理论,业分为8类:

  1. 智障业:遮蔽知识的业。
  2. 见障业:遮蔽见解的业。
  3. 受业:产生苦乐感受的业。
  4. 迷妄业:干扰灵魂所特有的正确信仰和生命行为的业。
  5. 寿业:决定生命长短的业。
  6. 名业:影响个人特征的业。
  7. 种业:决定出生时地位的业。
  8. 遮业:靠它的享乐与决定能力阻碍灵魂的业。

  达到解脱的道路有三条:

  1. 正智;
  2. 正信;
  3. 正行,即“三宝”。

  耆那教规定的正行的五戒是:

  1. 不杀生;
  2. 不妄语;
  3. 不偷盗;
  4. 不奸淫;
  5. 不蓄私财。

  耆那教有出家信徒与在家信徒即僧人与俗人之分。出家人必须严格遵守五戒,在家信徒要求宽松一些,但仍要求奉行戒律。在印度现有教徒300万~700万人,占总人口的0.5%~1%。白衣派主要分布在西印度的古吉拉特和拉贾斯坦邦;天衣派分南北两支。

参见


→ 学科目录: 宗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