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公塔”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文件:85710.jpg|right|thumb|280px|苏公塔]]
 
[[文件:85710.jpg|right|thumb|280px|苏公塔]]
  
 
+
  '''苏公塔''',位于[[吐鲁番市]]东郊2公里处的木纳尔村,又称“'''额敏塔'''”,建成于1777年。是[[清朝]]名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83岁时率孩子扎萨克公苏赉满等人,为表达对清王朝的忠诚,自出白银7000两建造而成的。是目前[[新疆]]现存最大的古塔,也是中国百座名塔中唯一一座伊斯兰风格的古塔。
  苏公塔,是清朝名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83岁时率孩子扎萨克公苏赉满等人,为表达对清王朝的忠诚,自出白银7000两建造而成的。
+
 
+
  苏公塔位于吐鲁番市东郊2公里处的木纳尔村,又称“额敏塔”,建成于1777年,至今已有230多年的历史了。苏公塔,是目前新疆现存最大的古塔,也是中国百座名塔中唯一一座伊斯兰风格的古塔。
+
  
 
  苏公塔是新疆现存最大的古塔,也是我国百座名塔中唯一一座伊斯兰风格的古塔,1985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公塔是新疆现存最大的古塔,也是我国百座名塔中唯一一座伊斯兰风格的古塔,1985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12月2日 (二) 10:39的版本

苏公塔

  苏公塔,位于吐鲁番市东郊2公里处的木纳尔村,又称“额敏塔”,建成于1777年。是清朝名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83岁时率孩子扎萨克公苏赉满等人,为表达对清王朝的忠诚,自出白银7000两建造而成的。是目前新疆现存最大的古塔,也是中国百座名塔中唯一一座伊斯兰风格的古塔。

  苏公塔是新疆现存最大的古塔,也是我国百座名塔中唯一一座伊斯兰风格的古塔,1985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吐鲁番市东郊2公里处的木纳格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公塔,又名“额敏塔”,建成于1777年,是新疆现存最大的古塔,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苏公塔是清朝名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的次子苏来曼,为纪念其父的功绩,表达对清王朝的忠诚,自出白银7000两建造而成的。苏公塔高44米,基部直径10米。塔身上小下大,呈圆锥形。塔中心有一立柱,呈螺旋形向上逐渐内收直至塔顶,共有台阶72级。塔系砖木结构。在不同方向和高度,留有14个窗口,塔身外部有几何图案15种之多,可谓精妙绝伦。苏公塔造型别具一格,庄严、古朴,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是吐鲁番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整个建筑群由古塔和清真寺两大部分组成的,古塔是灰砖结构,为清代维吾尔建筑大师伊不拉欣所建,除了顶部窗棂外,基本不用什么木料。塔身浑圆,自下而上,逐渐收缩。塔基直径达10米。通高有40米。塔身中心是用灰砖砌起的粗粗实实的一个圆形柱。

  修塔的维吾尔族优秀的建筑师们,通过塔体显示了维吾尔族优秀的建筑艺术传统。高达40米的砖塔,自底到顶,一色灰黄,平淡的土砖该会使人感到多么沉闷、单调,但在聪明过人的维吾尔匠师们别具匠心的砌叠中,用一块块土砖砌成了10多种格调的几何图案:波浪、菱格、团花------循环往复,变化无穷。立身塔下,抬头仰视,就如置身一幅复杂而变幻的装饰画前。

  塔下的清真寺是一个目前仍在使用的大型清真寺,宽敞宏大。这是一个很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物。它有可容千人以上的礼拜大厅、穹形的拱顶,造型美观的马蹄形券顶,众多的壁龛,幽暗的布道小室,处处都显示着伊斯兰建筑的风格和浓烈的宗教生活气息。他们都是用阴干的麦杆和生土坯建筑起来的。以阴干生土坯砌墙盖顶,建屋造房,这在干燥少雨的吐鲁番地区是十分普通而且有悠久历史的建筑方法。保存至今的交河、高昌故城,随处可见这种土坯建筑物。在整个新疆,这种生土建筑实在是一项值得总结、研究的方法。据说国内外的建筑专家,已经对这类生土建筑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修建苏公塔是为了恭报清王朝对额敏和卓一家的知遇之恩,并使额敏和卓一生的业绩能留芳千古而建造的。

  额敏和卓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者,他的一生是维护祖国统一的一生。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八个儿子,除了长子努尔迈哈默特因病早殇生平不详外,其余的七个儿子在平定准噶尔部分裂以及大小和卓叛乱活动中,屡立战功,多次受到清政府的嘉奖和表彰。三子茂萨,四子鄂罗木札布先后任伊犁阿奇木伯克。六子伊斯堪达尔任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1793年任协办大臣,加恩赏戴三眼花翎,先后三次去北京朝觐,乾隆、嘉庆皇帝赐宴款待,赏赐黄缰,优礼有加,享获殊荣。额敏和卓病故后,次子苏来满子承父业,承袭了吐鲁番郡王爵,成为第二位吐鲁番郡王。

  苏公塔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东郊2公里处的葡萄乡木纳尔村,是一座造型新颖别致的塔形伊斯兰教建筑。苏公塔是新疆境内现存最大的古塔,建成于公元1778年,迄今已有230 多年的历史,它是清朝时期维吾尔族著名爱国人士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为了恭报清王朝的恩遇,表达自己对真主的虔诚,并使自己一生的业绩流芳后世,而自出白银7000两建造。苏公塔又名额敏塔,之所以称作苏公塔,完全是因为该塔由额敏郡主的儿子苏莱曼建造完成,故得名于此。

  苏公塔是一座造型新颖别致的伊斯兰教古塔,它是新疆境内现存最大的古塔,全部用青灰色砖建成。高44米,塔基直径为10米,塔身下大上小,呈圆锥形。塔内有螺旋形台阶72级通往顶部。塔身周围不同方向和高度,设有14个窗口。塔的表面分层砌出三角纹、四瓣花纹、水波纹、菱格纹等15种几何图案,具有浓厚的伊斯兰建筑风格。位于吐鲁番市东南2千米许一处开阔的空地上,塔的南面就是安乐古城遗址。

  苏公塔全是用一式的灰黄色砖砌成的圆形巨塔,塔高37米,基部直径10米。塔门入口处有两通阴刻石碑立于塔下,一为维吾尔文,一为汉文。汉文碑记全文如下:大清乾隆皇帝旧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口领扎萨克口苏来曼等。念额敏和卓自受命以来,寿享八旬。

  上天福庇,并无纤息灾难,保佑群生,因此报答开恩,虔修塔一座,费银七千两整。爰立碑记,以垂永远,可为名教,恭报天恩于万一矣。乾隆四十口年端月吉日立。很明显,修建额敏塔是为了恭报清王朝对额敏和卓一家的知遇之恩,并使额敏和卓一生的业绩能留芳千古。“以垂永远,可为名教”而建造的。

  旁边建一可容纳千人作礼拜的清真寺。塔体简朴,明快,有14种几何图案和整体向上均匀收缩的圆锥体形,十分悦目。更妙的是塔的内部结构,这里不用一根木料,而是在塔的中心用砖砌出72级螺旋式阶梯当作中心柱体,既代替木结构支撑加固了塔身,又可作梯攀登通达塔顶,这是木材奇缺的吐鲁番维吾尔族建筑大师们创造的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艺术珍品。

  苏公塔是额敏塔的俗称,位于新疆吐鲁番市葡萄乡木纳尔村[1],距市区两公里。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为“报答天恩”而建。

  额敏塔由可容纳千人的礼拜殿和塔体组成。大殿以列柱厅为主,面积达2300平方米,四周方形小室是具有中亚特色的小穹顶.木柱朴实无华,空间肃穆,冬暖夏凉,是非常纯粹的建筑空间。而塔体结构的塔高为35米,底部直径为11米.顶部直径为3.8米,塔身装饰全部用单色的黄土砖砌筑成15种优美图案,比例恰当,节奏韵律和谐,塔内旋梯共72级,用叠涩砖和塔柱、塔身连成一整体砌筑而成。

  额敏和卓曾是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的首领,曾被清廷封为辅国公、镇国公、郡王,并下诏“世袭罔替”。

  中亚的喀喇汉王朝时期也曾有过单独的巨塔在大殿一侧的例子,但功能主要是“宣礼”,而额敏塔建造的目的很清楚,即强调其纪念性,正如塔下石碑文所述:“因此报答天恩,虔修塔一座。费银七千两。爰立碑记,以垂永远,可以名教,恭报天恩于万一矣”。该塔由于其恰当的收分,形状强劲有力而又非常优美。

  苏公塔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现存最大的古塔,建成于公元1778年,迄今已有230多年的历史。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额敏塔。苏公塔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东郊2公里处的葡萄乡木纳尔村,是一座造型新颖别致的伊斯兰教塔。

  额敏和卓是鲁克沁王的后裔,1694年出生于哈拉和卓,是吐鲁番地区的统治者和宗教领袖,曾因维护祖国的统一,被清政府封为“扎萨克”。在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的斗争中屡建功勋,分别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先后被封为辅国公、镇国公。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又被清政府授予郡王品级,第二年正式封为郡王。苏公塔是吐鲁番郡王苏来满二世为纪念和表彰其父额敏和卓的功绩而修建的。

  苏公塔建筑群由古塔和清真寺两大部分组成的。古塔是清代维吾尔建筑大师伊不拉欣所建,除了顶部窗棂外,基本不用木料。塔身浑圆,自下而上,逐渐收缩。是用一式的灰黄色砖砌成的圆形巨塔,高37米,塔基直径为10米,塔身下大上小,呈园锥形。塔身中心是用灰砖砌起的粗粗实实的一个圆形柱。圆柱蜿蜒向上,同样使用砖块砌起的阶梯,呈螺旋形铺展。螺旋形台阶共有72级,通往顶部。凭阶拾级而上,可一直登临塔顶。塔身内部是十分幽暗的,隔相当距离才洞开一点小孔,透射进来一点点光线,简直难以看清脚下的虚实,使人会产生一种神秘感。塔身周围不同方向和高度,设有14个窗口。塔的表面分层砌出三角纹、四瓣花纹、水波纹、菱格纹等15种几何图案,具有浓厚的伊斯兰建筑风格。直塔顶,有一个大约10平方米的小小阁楼。四周是敞开的大窗。塔门入口处有两通阴刻石碑立于塔下,一为维吾尔文,一为汉文。汉文碑记全文如下:大清乾隆皇帝旧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领扎萨克口苏来满等。念额敏和卓自受命以来,寿享八旬三岁。□□上天福庇,并无纤息灾难,保佑群生,因此报答开恩,虔修塔一座,费银七千两整。爰立碑记,以垂永远,可为名教,恭报天恩于万一矣。乾隆四十□年端月吉日立。

  一部影片,一个故事,一座古塔,人们就这样记住了额敏和卓和他的儿子以及他们的传奇故事。伴随着电视剧《吐鲁番郡王》的面世,人们又一次将目光锁定了吐鲁番的苏公塔,锁定了那一段尘封的历史,一个英雄人物的戎马一生和他的爱国心。

  额敏和卓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者,他的一生是维护祖国统一的一生。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八个儿子,除了长子努尔迈哈默特因病早殇生平不详外,其余的七个儿子在平定准噶尔部分裂以及大小和卓叛乱活动中,屡立战功,多次受到清政府的嘉奖和表彰。三子茂萨、四子鄂罗木札布先后任伊犁阿奇木伯克。六子伊斯堪达尔任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1793年任协办大臣,加恩赏戴三眼花翎,先后三次去北京朝觐,乾隆、嘉庆皇帝赐宴款待,赏赐黄缰,优礼有加,享获殊荣。为了表达对乾隆皇帝的忠诚和感激之情,也为了表达他对真主安拉的崇敬之心,额敏和卓在晚年时,自费白银7000两,命子苏来曼修建苏公塔。该塔是父子俩筹建,于额敏和卓去世之次年的1777年建成。额敏和卓病故后,次子苏来满子承父业,承袭了吐鲁番郡王爵,成为第二位吐鲁番郡王。因而,额敏塔被称为苏公塔。

  苏公塔整个建筑群由古塔和清真寺两大部分组成的。古塔,外部用清一色灰黄色砖砌成,除了顶部窗棂外,基本上没有使用木料。塔身浑圆,呈圆柱体,自下而上逐渐收缩,塔基直径10米,顶部直径2.8米,塔高37米,四周共有14个窗口,供通风采光用。塔内用砖砌出的螺旋式中心柱,72级台阶直通塔顶,塔顶面积约10平方米,可供了望。塔顶为穹窿顶,上有铸铁塔饰。自底到顶,一色灰黄,平淡的土砖该会使人感到多么沉闷、单调,但在聪明过人的维吾尔匠师们别具匠心的砌叠中,用一块块土砖砌成了14多种格调的几何图案:波浪、菱格、团花……-循环往复,变化无穷。立身塔下,抬头仰视,就如置身一幅复杂而变幻的装饰画前,这些维吾尔族传统图案,是伊斯兰教建筑风格中寺院雕刻绘画艺术的代表。塔系砖木结构。在不同方向和高度,留有14个窗口,塔身外部有15种之多的几何图案,可谓精妙绝伦。塔身中心是用灰砖砌起的粗粗实实的一个圆形柱。圆柱蜿蜒向上,同样使用砖块砌起的阶梯,呈螺旋形铺展。凭阶拾级而上,可一直登临塔顶。塔身内部是十分幽暗的,隔相当距离才洞开一点小孔,透射进来一点点光线,简直难以看清脚下的虚实,自然而然,使人会产生一种神秘感。

  苏公塔下的清真寺是一个目前仍在使用的大型清真寺,宽敞宏大。这是一个很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物。它有可容千人以上的礼拜大厅、穹形的拱顶,造型美观的马蹄形券顶,众多的壁龛,幽暗的布道小室,处处都显示着伊斯兰建筑的风格和浓烈的宗教生活气息。它们都是用阴干的生土坯建筑起来的。以阴干生土坯砌墙盖顶,建屋造房,这在干燥少雨的吐鲁番地区是十分普通而且有悠久历史的建筑方法。保存至今的交河、高昌故城,随处可见这种土坯建筑物。

  几百年来,苏公塔一直保持着一种神秘感,正是这种神秘感吸引了无数游客的到来。湖南作家吴贤雕就是无数游客中的一位。那是上个世纪最后一年的阳春三月,吴贤雕应邀来吐鲁番,期间,有人带他去参观古塔,他说:“第一次到吐鲁番,有人介绍我参观,当时我心想,全国知名的塔我基本都参观过,比如,西安的大雁塔、北海的白塔、大理三塔等,自己游历过这么多名山大川,也从未听说过吐鲁番有什么名塔。可是,当我下车,看到苏公塔时,我就被苏公塔迥异的风格和精美的造型镇住了。那一刻,我激动地连声叫好。”一次偶然的邂逅,三年痴心的创作,近60万字的心血,成就了《吐鲁番郡王》。这个花甲之年的老人看着自己的创作结晶,激动不已。吴贤雕说:“我是幸运的,得到了这么一次创作的大好机遇,使我在有生之年还能享受一次拚搏和过把瘾的酸甜苦辣。历时几载,易稿22次。除了耗资十几万元,也落下了心脏病和半数白发作为纪念,可我无怨无悔。”

  2005年8月19日,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吐鲁番地区行署、天山电影制片厂、湖南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摄制的电视剧《叶鲁番郡王》,在苏公塔下正式开机,经过剧组9个月的辛苦拍摄,2006年4月13日,电视剧《吐鲁番郡王》终于拍摄完了全部剧情的最后一个镜头。众手浇灌,绿肥红瘦,如今,这部根据额敏和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平息准噶尔叛乱的英雄事迹编写的电视剧,已经与观众见面了。剧本较全面地表现了十八世纪的新疆尤其是吐鲁番地区的社会状况、维吾尔族风俗以及各个层面人物的生存状态。作品以18世纪维吾尔族历史人物额敏和卓的有关史料和传说为素材,塑造了额敏和卓这个在吐鲁番各族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的成长过程和心路历程:他在200多年前国家民族动乱的年月选择了维护国家统一的道路,配合清政府平息了准噶尔贵族和大小和卓的叛乱,他在平息叛乱过程中屡立战功,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突出贡献。该剧对于反对各种形式的分裂国家的行径、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教育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当人们坐在电视机前,被民族英雄额敏和卓的光辉形象所震撼、被异域风情所吸引,被追求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故事情节所打动时,苏公塔,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古塔,也与一个英雄的名字,一起走进了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