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属于正一派道乐,是与斋醮法事的演道过程是浑为一体的整体艺术。它根据法事内容的需要而演唱不同的规定乐曲,从而为醮坛营造不同的氛围。包括器乐和声乐两大部分。苏州玄妙观位于苏州市观前街,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276 年),初名“真庆道院”,元至元元年(1264年),改名“玄妙观”。清初,为避康熙帝玄烨名讳,改称“圆妙观”。玄妙观极盛时有殿宇30余座,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道观。现有山门、主殿(三清殿)、副殿(弥罗宝阁)及21座配殿。山门雄伟高耸,上悬康熙帝御笔赐额“圆妙观”。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重建的主殿三清殿面阔9间,进深6间,高约30米,建筑面积1125平方米,重檐歇山,巍峨壮丽,是江南一带现存最大的宋代木构建筑。

  苏州道教音乐历史悠久,具有文化上的历史见证价值。其结构的完整、对比强烈、表现力多样丰富以及音乐语汇风格的民族性、典型性与统一性,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其历史可追溯至西晋。它继承了古代“巫以歌舞降神,祝以言辞祷神”的传统,吸取了帝王庙堂仪典音乐、祀礼音乐等成分,还受到堂名音乐、江南丝竹昆曲吴歌等吴地文化的熏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深受群众欢迎,活动十分繁盛。明末清初施亮生真人辑成的《斋天》等书和嘉庆年间道士曹希圣重订的《钧天妙乐》至今仍是玄妙观道教音乐的规范。苏州曾涌现了不少著名乐师,他们或精于音律、善于编曲,或乐器演奏技艺精湛,或在经韵吟唱方面造诣深厚,在道乐界具有很大影响。

  清末民初,苏州道教趋于衰落,玄妙观的一些宫宇开始出租,部分道士改行谋生,但道教音乐在民众中的影响仍相当广泛和深入。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

历史溯源

  玄妙观作为苏州道教宫观之首,也是苏州道教音乐研习、演奏的中心,观内道士尤以擅长道乐中的"文班"而著称。其艺术体系的形成一方面受惠于南唐(都金陵)、南宋(都临安)的宫廷艺术,使之渐渐赋有了宫廷音乐的色彩。另一方面能融合地方语言和民间音乐成分,在吴文化的滋润下,无论是编曲,还是演奏方面,都有不少创获,显示了鲜明的地方音乐特色。

  苏州道教音乐,历史可追溯至西晋,属于正一派。它继承了古代"巫以歌舞降神,祝以言辞祷神"的传统,吸取了帝王庙堂仪典音乐、祀礼音乐等成分,还受到堂名音乐、江南丝竹、昆曲、吴歌等吴地文化的熏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深受群众欢迎,活动十分繁盛。

  明末清初施亮生真人辑成的《斋天》等书和嘉庆年间道士曹希圣重订的《钧天妙乐》至今仍是玄妙观道教音乐的规范。苏州曾涌现了不少著名乐师,他们或精于音律、善于编曲,或乐器演奏技艺精湛,或在经韵吟唱方面造诣深厚,在道乐界具有很大影响。

  清末民初,苏州道教趋于衰落,玄妙观的一些宫宇开始出租,部分道士改行谋生,但道教音乐在民众中的影响仍相当广泛和深入。

艺术特色

  苏州道教音乐植根于吴文化的沃土之中,它除了具有道教音乐的共性外,还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苏州道教音乐包括器乐和声乐两大部分。器乐主要有笛曲、鼓段和由两者连缀而成的套曲,演奏方式有"坐奏"、"行乐"等。声乐为道教的经韵,有旋律的为"韵腔",包括"赞"、"颂"、"偈"、"诰"、"咒"、"符"等诸种形式。

  玄妙观作为苏州道教宫观之首,也是苏州道教音乐研习、演奏的中心,观内道士尤以擅长道乐中的"文班"而著称。其艺术体系的形成一方面受惠于南唐(都金陵)、南宋(都临安)的宫廷艺术,使之渐渐赋有了宫廷音乐的色彩。另一方面能融合地方语言和民间音乐成分,在吴文化的滋润下,无论是编曲,还是演奏方面,都有不少创获,显示了鲜明的地方音乐特色。

  苏州道教音乐在流传和发展中,主要吸收了民间传统音乐"堂名"的优点,而"堂名"也向道教音乐学习,彼此互相促进。江南丝竹、昆曲、吴歌、苏州评弹也对苏州道教音乐也有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使用的乐器、移植的曲调及演奏技巧等方面。

  苏州道士属正一派,素以吹、弹、打、写、念为做法事的基本技能。能写能念的称为法师,能吹、弹、打的称为音和。法师和音和们,有的在宫观里为信众做法事,有的要自行外出谋生,每天上"茶会"接生意,俗称"奔赴应"。为了谋生,他们日夜苦练,下的工夫不亚于过去戏曲界的科班学习,人人都要学会多种乐器。只有在演唱、演奏方面具有高度水平,才有资格担任法事中的"高功"、"都讲"和乐班中的鼓手、司笛等较高的职务。苏州道教音乐就是这样在一代代道士的辛勤努力下,才渐渐臻于精美,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并获得了"姑苏仙乐"的美誉。

  从音乐专业角度看,江南丝竹、昆曲、吴歌(吴腔音韵)、苏州评弹对苏州道教音乐更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使用的乐器、移植的曲调及演奏技巧等方面。民间音乐如 [清江引]、[变地花]、[采茶歌]等等曲调,都为道教音乐所吸收。道教音乐中"十番锣鼓吹打"曲牌,如[将军令]、[十八拍]、[水龙吟]等,是道士们从苏州传统音乐"堂名"发展而来的。至今,苏州道士一般都能同民间"堂名"一起演奏。

  昆曲的诞生虽然远晚于道教音乐,但其音律之典雅、辞藻之华丽在地方戏曲中是不多见的。道教音乐与昆曲在演奏和唱腔上有不少共同之处,可说是相互吸收,相互影响。

  在赞、颂、偈等行腔中,采用民歌(吴腔)韵调,是苏州道教音乐的一大特点。例如同一首唱偈,在演唱中,苏州与上海就各不相同。苏州唱偈带有浓厚的吴歌(吴腔)韵调,成为苏州腔。故至今造成苏州道教习法者都是本地人的现象。

  其它民间音乐,如苏州评弹、民间婚丧喜庆音乐中,都有许多可供道教音乐借鉴的地方。如从苏州评弹中借鉴了三弦弹奏的特点,从"十番鼓"乐中发展了大鼓独奏技艺,从民间音乐中渗入了长尖吹奏内容及笙箫吹奏乐器。道教音乐在伴奏中带有装饰音和花腔,更是吸收民间音乐的结果。道士们在供香、踏步、串坛、朝拜中,虽有种种科仪的规范,但主醮法师在许多动作中带有灵活性,一会儿快速旋转、引亢高歌,一会儿慢步轻云、低速婉转,这就需要伴奏者以装饰音、加花、加速来协调动作。

飞钹绝技

  作为中国道教音乐组成部分的 "飞钹"表演, 是具有苏州地方特色的一项道教绝技。"飞钹"表演与道教音乐的关系犹如演员与乐队的关系,"飞钹"表演者在台上表演时,道教音乐则为它伴奏;"飞钹"表演什么动作,乐队则必须演奏什么音乐。就好像演员唱什么戏,乐队就为他演奏什么曲子一样。这样就使流传千古的道教音乐达到了声形兼备、动静结合的完美境界。几百年来,"飞钹"表演曾在湖北武当山、江苏茅山和江西龙虎山等道教圣地广泛流传。

  飞钹绝技于明朝永乐年间发源于苏州的玄妙观,距今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飞钹"表演分为"上套"和"下套"两组动作,每个动作都有相应的名称,如"提花篮"、"甩流星"、"滚绣球"、"叠宝塔"、"单双辟煞"等二十多个,全套动作的时间长达十五分钟。

  飞钹是过去道教活动中的保留节目,它融技巧、音乐、信仰于一体,具有较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它在宗教活动中的主要功能有:第一,娱神--能使召下来的天将、神仙欢乐,为我所用,将大家的名字与心愿上报天庭。第二,避邪、辟煞,辟掉晦气,使人不入邪门、不入地狱、不入病疫之灾,逢凶化吉,能给大家带来好运。旨在悦神、避煞、增加醮坛气氛。

传承意义

  苏州道教音乐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它结构完整、对比强烈、表现力丰富,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影响。苏州道教音乐经先辈的不断创造,至今已发展为民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既有浓郁的地方民间音乐特色,又不同于其它地方道曲的风格。它在醮事活动中音乐运用的灵活性处理,独特的大鼓独奏,三弦独奏上的倾向性的引路作用,一曲四吹等等方面,都有标新立异之处,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苏州道教音乐继承了宫庭音乐的传统,同时乐曲还保留使用着"工尺"谱,具有古典宗教与民间音乐的独特韵味,使乐曲古朴典雅。乐曲在宗教活动中表现为娱神,曲调舒展缓慢、柔和深沉,表现出我们道教徒虔诚的宗教信仰和向往虚无缥缈的清静境界。

  苏州道教音乐的出色成就,不但受到道众的首肯,也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正如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余尚清教授在《苏州道教艺术集》一书中所说那样,苏州道教音乐"法事之前有序曲,法事终了有尾声,法事进行中有歌有舞,有独唱、齐唱、独奏、齐奏等,整个法事音乐结构的完整性,强弱浓淡的对比,以及表现力的多样丰富,音乐语汇风格的民族性、典型性及统一性,都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成就。"

  1990年,苏州道教音乐团正式成立。十余年来,乐团多次应邀到英国、比利时、新加坡、澳门、台湾等地巡回表演,并二度进京参加全国佛道教音乐汇演。姑苏仙乐鲜明的地域性,民俗性和独特的演奏风格不但倾倒了海内外的广大观众,也获得了音乐界、文化界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

  随着姑苏仙乐影响的扩大,玄妙观已把它列入日常的对外表演节目。这份艺术大餐,既丰富了千年道观的旅游内涵,也给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提供了一次欣赏和感受中国道教艺术的机会。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增多,苏州玄妙观音乐曾多次出国演出,获得好评。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