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37行: 第137行:
  
 
  由于唐代的饮茶方式与今人有很大分别,所以有很多茶具我们都未曾见过。事实上,这28种茶具并非每次饮茶都必须同时具备,但可反映出唐代人对饮茶是非常讲究的了。
 
  由于唐代的饮茶方式与今人有很大分别,所以有很多茶具我们都未曾见过。事实上,这28种茶具并非每次饮茶都必须同时具备,但可反映出唐代人对饮茶是非常讲究的了。
 +
 +
'''宋朝黑釉'''
 +
 +
  宋代人饮茶的主要器具是盏,是一种敞口、小底、厚壁的小碗,当中以通体施黑釉的「建盏」为佼佼者。
 +
 +
  「建」,是指建窑的地方是在宋代的建州(即今福建建阳一带)。「建盏」流行于宋代,与当时「斗茶」的风气有密切关系,皆因黑釉「建盏」通体黑亮,与茶面泛出的雪白汤花相配,黑白分明。宋人斗茶是以汤花散退慢、较迟出现水痕者为胜,汤花衬在黑釉上,能清楚看到水痕,大大增加了观赏性。
 +
 +
  「建盏」外型美观,釉面在烧制过程中通过窑变,形成多姿多彩的花纹,其中最珍贵的花纹是呈兔毫的「兔毫斑」。可见,宋代茶具是以追求窑变的艺术效果为时尚,而釉色则以单色为主。 
 +
 +
'''明朝白瓷'''
 +
 +
  宋代以后,明人以饮散茶为主,用茶壶冲泡茶叶是饮茶方法的一大转变,而对茶具的要求亦随之发生重大变化。
 +
 +
  首先,是宋人「斗茶」风气已不复见,黑釉瓷不再流行。反之,白瓷、青花瓷及各种彩瓷茶具则大行其道,尤以白瓷最后发展成「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的精美艺术品。其次,是茶壶变成直接用来泡茶的茶具,器形因而变小。壶小了,散茶的茶香更容易保持。
 +
 +
  自明代以后,杯与壶成为了最基本的饮茶用具,而这种用壶冲泡茶叶的饮茶方式,亦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
 +
'''紫砂壶'''
 +
 +
  明清茶具中,最为人推崇的,莫过于宜兴紫砂壶。
 +
 +
  紫砂壶色彩丰富,除紫色外,还有海棠红、葵黄、黑绿、葡萄紫等十几种色。造型方面,有仿古、光身、自然形象、几何图案等。紫砂壶有良好的保味功能,使用愈久,茶味愈芳香,色泽愈古雅。
 +
 +
  明代紫砂壶以正德年间(1506-1521)的制壶匠师供春为一代宗师,其后有「四名家」和「三大」等出现,尤以时大彬最负盛名,亦是陶壶「文人化」的关键人物。他的作品后世称为「大彬壶」,名重一时。
 +
 +
  紫砂壶的兴盛,与明代文人的嗜好有关。他们认为好的紫砂壶,可以集哲学思想、茶人精神、书画艺术于一身,将茶壶艺术与书画艺术等同,评为「逸品」、「雅品」、「神品」之类,令茶具走向艺术化的领域。
 +
 +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具'''
 +
 +
  大唐天子嗜茶,令唐代茶风得以在宫廷和上层社会中充分发展,以致宫廷的盛宴、皇室婚嫁事宜、殿前赏赐等,无不以名茶来奉客。因此,豪华精致的茶具在皇室饮茶风习中更是不可或缺。
 +
 +
  1987年,在陕西省法门寺地宫出土了大批唐朝宫廷文物,其中包括一套雍容华贵的宫廷茶具,充分反映出唐代皇室饮茶的豪华盛况。茶具为晚唐僖宗(874—888)的御用珍品,是现存古茶具中最名贵的。
 +
 +
  茶具一套十二件,为银质鎏金烹茶用具,包括茶碾、茶罗子、金银丝结笼子、龟形茶盒、银茶则、盐台以及琉璃盏连盏托等,堪称「国宝」。 
 +
 +
=== 烹茶 ===
 +
 +
  烹茶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艺术。要烹好茶,就要茶、水、火三种元素充分配合,才能达到古人要求的茶道。
 +
 +
  烹茶的方式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演变,从唐代的煮茶,宋代的点茶,到明清的泡茶,总大趋势,是从严谨繁复走向简单方便。
 +
 +
'''唐代的煮茶'''
 +
 +
  在唐代,饼茶是当时制茶的主要形式。所谓饼茶,是将采来的茶叶蒸、捣碎、压成饼状,然后烤干封存。在饮用时,再将茶饼碾碎,直接放入釜中烹煮。
 +
 +
  在陆羽的《茶经》中,记载唐朝煮茶包括烧水和煮茶两个程序,并提出「三沸说」。当水煮到有鱼目般细小水泡和发出轻微声音时(一沸),加入适量的盐。又当水煮到有无数水泡附着釜的边缘,有如涌泉连珠般(二沸),便要取出一瓢水备用。然后,用竹夹在水中搅动,把茶末从水涡中心投下,再烧一会,至茶汤沸腾(三沸)即完成。如果茶汤出现沸腾溢出的情况,可将在二沸时取出的一瓢水倒进茶汤中,使沸水稍冷,停止沸腾,以孕育出沫饽来。然后,就可舀入茶碗中饮用。
 +
 +
'''宋代的点茶'''
 +
 +
  宋代茶风之盛可谓一时无两,对茶艺的追求更为炽热。社会上流行「斗茶」技艺,而「点茶」又是其中最重要的特征,亦是宋人饮茶的方法。
 +
 +
  所谓「点茶」,即是将由茶饼碾细成的茶末投入碗内,然后把茶瓶中煎好的沸水注入,再用茶筅(茶筅是搅茶的工具,大多是竹制)在碗中拚命受力打击,使沫饽如堆云积雪。
 +
 +
  宋人对点茶的技巧要求十分高:(一)注水时要有节制,该注时注,该停时停;(二)注水时,水要从壶嘴中涌出,形成水柱,不能断断续续;(三)不注水时,要一收即止,不得有零星水滴,淋漓不尽。
 +
 +
'''明代以后的泡茶'''
 +
 +
  明清以后,散茶(散装茶叶)取代了饼茶,不但民间如是,宫廷朝野之间亦如是,其中朱元璋「废团改散」的政策(即废除团茶,改用散茶为贡茶),使散茶的质素得以提高,令散茶更受欢迎,饮茶的方式亦随之产生重大的变化。
 +
 +
  唐宋时期将茶饼碾碎成粉末来饮用的煮茶法或点茶法,到明代变成了将茶叶置入壶中、直接用沸水冲泡茶叶的「瀹饮法」,即我们常说的泡茶。这种用沸水冲泡茶叶的方式不但简单方便,而且能保持茶叶的天然滋味,「可谓尽茶之真味」。明代以后,「瀹饮法」仍然沿用,由于十分简便,令茗茶这种生活艺术更普及化。
 +
 +
=== 饮茶方式大观 ===
 +
 +
  中国人饮茶,不单只为满足物质的需求,更要达到精神上的享受。然而,不同年代、不同阶层和不同地区人士在饮茶时,对饮茶环境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可称得上是各式其式,各具韵味。
 +
 +
'''古代文人饮茶风尚'''
 +
 +
  古人品茶,除了要求有好的茶叶、好的水质、雅致的茶具和高超的泡茶技巧外,还要有恰当的饮茶环境,才能令品茶艺术更添情趣。
 +
 +
  所谓品茶环境,包括景、物、人、事。
 +
 +
  唐朝文人雅士喜与山林作伴,在大自然怀抱中,与志趣相投的茶友吟诗作画、赏花、听琴、舒发情怀,可谓意境清幽高雅。
 +
 +
  明清茶人认为,在饮茶环境中,人是不可或缺的元素,饮茶者的修养是决定品茶趣味关键。故此,茶人喜到幽静的小室、林间的道院,与逸士高僧品茗清谈,才能尽得茶的真趣。
 +
 +
 +
 +
 +
 +
 +
 +
 +
 +
  
  

2014年1月17日 (五) 15:31的版本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亦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作为饮料和药用的国家,是名副其实茶的故乡。

  在5,000年前的神农时代,茶叶已广泛用作医疗。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起,茶不仅作为药用、祭品,且开始转为饮用,到汉代(前206—220),饮茶风气已十分普遍,并已开始成为商品。

  到唐代(618—907),饮茶风气更兴盛,茶叶贸易也十分发达,宫廷大量饮茶,更有贡茶的出现。

  从宋代(960—1279)起,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已成为了中国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直到明清以至现代。

  茶树原产于中国的西南部,最初中国人是直接食用新鲜的叶子,作为药用。后来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茶从野生到人工种植,从生吃药用到冲泡饮用,茶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已提升为生活必需品。

  茶,不但是中国「国饮」,也是世界半数以上人口喜爱的饮品,在世界三大无酒精饮品中,茶居于首位。


饮茶的艺术

  对现代人来说,泡一杯茶来喝,可谓十分简单,但要泡一杯好茶来品尝,就并非易事。

  饮茶可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亦是一种艺术。古人饮茶会着重五个环节,包括选茗、择水、预备茶具、烹茶和品饮的方式。

选茗

  中国茶叶品种繁多,加上产地、采摘时间和制法的不同,茶味亦有不同。

  要享受一壶清香扑鼻,适合自己口味的好茶,就必须要有合适的茶叶。而要挑选合适的茶叶,就必须了解不同种类茶叶的特性。

中国的产茶区

  中国是茶的故乡,产茶历史悠久,茶区辽阔。由于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候,生长出不同品种的茶树,因此出产的名茶多不胜数。

  到目前为止,中国产茶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多达21个,从北面的山东半岛到南面的海南,从东面的台湾到西面的西藏,地跨六个气候带。在1996年,中国产茶最多的三个省,依次为福建、浙江和云南。

  此外,根据生态条件、产茶历史、茶树类型、品种分布、茶类结构等,这些产茶区可分为四大部分: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及江北茶区。

  茶区 主要产茶品种

  • 西南 绿茶、普洱茶、红碎茶
  • 华南 乌龙茶、白茶、花茶
  • 江南 绿茶、乌龙茶、黄茶、黑茶
  • 江北 绿茶

中国名茶

  西湖龙井 杭州西湖,绿茶,碧绿微黄,色翠、香郁、味醇、,历史悠久,被乾隆皇封为「御茶」。为历代文人、帝王喜爱。

  铁观音 福建安溪县,乌龙茶,金红,入口微苦,回味甘香,慢慢饮啜,满口生香。疑「观音」所赐,清郁隽永,韵味无穷。有防癌作用。

  普洱 云南普洱山西双版纳一带,黑茶,红亮鲜明,滋味醇厚,具有独特的陈香。历史悠久,有降血脂、助消化、抑菌和减肥功效。

  蒙顶茶 四川雅安地区的蒙山,黄茶,金黄明亮,形美、色绿、汤碧、味醇、香郁。自唐朝起被列为「贡茶」。氨基酸丰富,有治病,抗衰老功效。


茶的种类和制法

  由于中国茶叶种类繁多,为了方便研究和分类,可根据茶叶的制法和品质,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乌龙茶)、红茶六大类。当中以绿茶的生产量最多,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约三分之二。

  绿茶 绿叶绿汤,香气清幽,性寒。制法: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个程序。代表:龙井、碧螺春

  黄茶 黄叶黄汤,香气清悦,味厚爽口。制法:经过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等程序。代表:蒙顶黄芽、君山银针

  黑茶 叶色黑褐油润,汤色褐黄或褐红,香味纯和不涩。制法: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程序。代表:黑砖茶、六堡茶、四川茯砖茶

  白茶 白色茸毛多,色白如银,茶色也较淡。制法:经过萎凋、干燥两个程序。代表:银针白毫、寿眉

  青茶(乌龙茶) 叶色青褐或边红中青,茶色橙黄或金黄,有天然花香。制法:经过萎凋、做青、炒青和揉捻、干燥等工序。代表:铁观音、大红袍

  红茶 红叶红汤,干叶色泽乌亮,滋味醇和甘浓。制法: 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代表:宁红、祁红、滇红



少数民族的茶

  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是饮冲泡的茶为主,但少数民族在饮茶方式上也有不少奇风异俗。

  盐巴茶 是云南山区少数民族的日常饮料。制法是先将紧压茶砸碎,放入瓦罐内烤炙,然后注入开水煨煮,再投入盐巴块,浸出咸味后加水稀释,即成。饮用时多会伴以玉米饼。

  酥油茶 是藏民每日必喝的饮料,既可暖身御寒,又能补充营养。制法是先将酥油(牛奶或羊奶冷却后凝结在表面的一层脂肪)放入特制的打茶桶中加盐,再注入煮好的浓茶和佐料(胡桃泥、松子仁、鸡蛋),然后用棍反复捣拌,使酥油和茶汁完全混和,呈乳状,倒出添水加热即成。

  奶茶 是蒙古地区的饮料,能提神解渴,帮助消化。制法是将熬好的茶汁冲淡成茶,再将牛奶煮沸冲入茶水,加盐便成。喝奶茶时,蒙古人喜欢伴以点心如炒米、油炸果或手扒肉等一起吃。


择水

  水可以说是茶的灵魂,因为水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茶的色、香、味。更重要的是,好品质的水才能让茶所蕴含的香味发挥得最好,才能达到饮茶的至高享受,得茶之真味。

中国名泉

  古代茶艺中,水占有重要位置。古人运用视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来鉴别水质,并建立「品水五字法」,即清、活、轻、甘、冽,作为品评水质的准则。

  「清」,即无色透明、无沉淀物。

  「活」,即是流动的水。

  「轻」,即是软水,不含水溶矿物质。

  「甘」,即水入口要有甘甜滋味。

  「冽」,即寒冷的水,冰水或雪水之类。

  由于古人对优质水源十分向往,热心品泉的人更评定出五处优质泉水,称为中国五大名泉,依次为:

  (一) 镇江的中泠泉

  (二) 无锡惠山的惠泉

  (三) 苏州的虎丘观音泉

  (四) 杭州西子湖畔虎跑山虎跑泉

  (五) 济南的趵突泉。

茶具

  中国品茗艺术中,除了着重茶要佳,水要好之外,一套质优型美的茶具肯定更添情趣。

  正因为茶具在品茗过程中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故此茶具的制作和造型也十分讲究,不但要实用,而且质地要精良,造型要优雅。结果随着茶艺文化的发展,茶具亦渐渐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品,有观赏和收藏的价值。

陆羽的茶具

茶文化:茶碾
茶文化:风炉

  据记载,在唐代以前,古人还未有专门用于饮茶的器皿,大体上是与盛载食物的器具同用。

  到了唐代,茶风鼎盛,陆羽开创茶艺,同时将茶具引入饮茶的过程中。陆羽的《茶经》中所讲的28种茶具,是茶具发展史上最早和最完整的记载。这些茶具可分为以下八大类:

  • 生火用具:风炉、灰承、筥、炭檛、火筴
  • 煮茶用具:鍑、交床
  • 烤、碾、量茶用具: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则
  • 水具:水方、漉水囊、瓢、竹夹、熟盂
  • 盐具:鹾簋、揭
  • 饮茶用具:碗、札
  • 清洁用具:涤方、滓方、巾
  • 收藏陈列用具:畚、具列、都篮

  由于唐代的饮茶方式与今人有很大分别,所以有很多茶具我们都未曾见过。事实上,这28种茶具并非每次饮茶都必须同时具备,但可反映出唐代人对饮茶是非常讲究的了。

宋朝黑釉

  宋代人饮茶的主要器具是盏,是一种敞口、小底、厚壁的小碗,当中以通体施黑釉的「建盏」为佼佼者。

  「建」,是指建窑的地方是在宋代的建州(即今福建建阳一带)。「建盏」流行于宋代,与当时「斗茶」的风气有密切关系,皆因黑釉「建盏」通体黑亮,与茶面泛出的雪白汤花相配,黑白分明。宋人斗茶是以汤花散退慢、较迟出现水痕者为胜,汤花衬在黑釉上,能清楚看到水痕,大大增加了观赏性。

  「建盏」外型美观,釉面在烧制过程中通过窑变,形成多姿多彩的花纹,其中最珍贵的花纹是呈兔毫的「兔毫斑」。可见,宋代茶具是以追求窑变的艺术效果为时尚,而釉色则以单色为主。

明朝白瓷

  宋代以后,明人以饮散茶为主,用茶壶冲泡茶叶是饮茶方法的一大转变,而对茶具的要求亦随之发生重大变化。

  首先,是宋人「斗茶」风气已不复见,黑釉瓷不再流行。反之,白瓷、青花瓷及各种彩瓷茶具则大行其道,尤以白瓷最后发展成「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的精美艺术品。其次,是茶壶变成直接用来泡茶的茶具,器形因而变小。壶小了,散茶的茶香更容易保持。

  自明代以后,杯与壶成为了最基本的饮茶用具,而这种用壶冲泡茶叶的饮茶方式,亦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紫砂壶

  明清茶具中,最为人推崇的,莫过于宜兴紫砂壶。

  紫砂壶色彩丰富,除紫色外,还有海棠红、葵黄、黑绿、葡萄紫等十几种色。造型方面,有仿古、光身、自然形象、几何图案等。紫砂壶有良好的保味功能,使用愈久,茶味愈芳香,色泽愈古雅。

  明代紫砂壶以正德年间(1506-1521)的制壶匠师供春为一代宗师,其后有「四名家」和「三大」等出现,尤以时大彬最负盛名,亦是陶壶「文人化」的关键人物。他的作品后世称为「大彬壶」,名重一时。

  紫砂壶的兴盛,与明代文人的嗜好有关。他们认为好的紫砂壶,可以集哲学思想、茶人精神、书画艺术于一身,将茶壶艺术与书画艺术等同,评为「逸品」、「雅品」、「神品」之类,令茶具走向艺术化的领域。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具

  大唐天子嗜茶,令唐代茶风得以在宫廷和上层社会中充分发展,以致宫廷的盛宴、皇室婚嫁事宜、殿前赏赐等,无不以名茶来奉客。因此,豪华精致的茶具在皇室饮茶风习中更是不可或缺。

  1987年,在陕西省法门寺地宫出土了大批唐朝宫廷文物,其中包括一套雍容华贵的宫廷茶具,充分反映出唐代皇室饮茶的豪华盛况。茶具为晚唐僖宗(874—888)的御用珍品,是现存古茶具中最名贵的。

  茶具一套十二件,为银质鎏金烹茶用具,包括茶碾、茶罗子、金银丝结笼子、龟形茶盒、银茶则、盐台以及琉璃盏连盏托等,堪称「国宝」。

烹茶

  烹茶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艺术。要烹好茶,就要茶、水、火三种元素充分配合,才能达到古人要求的茶道。

  烹茶的方式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演变,从唐代的煮茶,宋代的点茶,到明清的泡茶,总大趋势,是从严谨繁复走向简单方便。

唐代的煮茶

  在唐代,饼茶是当时制茶的主要形式。所谓饼茶,是将采来的茶叶蒸、捣碎、压成饼状,然后烤干封存。在饮用时,再将茶饼碾碎,直接放入釜中烹煮。

  在陆羽的《茶经》中,记载唐朝煮茶包括烧水和煮茶两个程序,并提出「三沸说」。当水煮到有鱼目般细小水泡和发出轻微声音时(一沸),加入适量的盐。又当水煮到有无数水泡附着釜的边缘,有如涌泉连珠般(二沸),便要取出一瓢水备用。然后,用竹夹在水中搅动,把茶末从水涡中心投下,再烧一会,至茶汤沸腾(三沸)即完成。如果茶汤出现沸腾溢出的情况,可将在二沸时取出的一瓢水倒进茶汤中,使沸水稍冷,停止沸腾,以孕育出沫饽来。然后,就可舀入茶碗中饮用。

宋代的点茶

  宋代茶风之盛可谓一时无两,对茶艺的追求更为炽热。社会上流行「斗茶」技艺,而「点茶」又是其中最重要的特征,亦是宋人饮茶的方法。

  所谓「点茶」,即是将由茶饼碾细成的茶末投入碗内,然后把茶瓶中煎好的沸水注入,再用茶筅(茶筅是搅茶的工具,大多是竹制)在碗中拚命受力打击,使沫饽如堆云积雪。

  宋人对点茶的技巧要求十分高:(一)注水时要有节制,该注时注,该停时停;(二)注水时,水要从壶嘴中涌出,形成水柱,不能断断续续;(三)不注水时,要一收即止,不得有零星水滴,淋漓不尽。

明代以后的泡茶

  明清以后,散茶(散装茶叶)取代了饼茶,不但民间如是,宫廷朝野之间亦如是,其中朱元璋「废团改散」的政策(即废除团茶,改用散茶为贡茶),使散茶的质素得以提高,令散茶更受欢迎,饮茶的方式亦随之产生重大的变化。

  唐宋时期将茶饼碾碎成粉末来饮用的煮茶法或点茶法,到明代变成了将茶叶置入壶中、直接用沸水冲泡茶叶的「瀹饮法」,即我们常说的泡茶。这种用沸水冲泡茶叶的方式不但简单方便,而且能保持茶叶的天然滋味,「可谓尽茶之真味」。明代以后,「瀹饮法」仍然沿用,由于十分简便,令茗茶这种生活艺术更普及化。

饮茶方式大观

  中国人饮茶,不单只为满足物质的需求,更要达到精神上的享受。然而,不同年代、不同阶层和不同地区人士在饮茶时,对饮茶环境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可称得上是各式其式,各具韵味。

古代文人饮茶风尚

  古人品茶,除了要求有好的茶叶、好的水质、雅致的茶具和高超的泡茶技巧外,还要有恰当的饮茶环境,才能令品茶艺术更添情趣。

  所谓品茶环境,包括景、物、人、事。

  唐朝文人雅士喜与山林作伴,在大自然怀抱中,与志趣相投的茶友吟诗作画、赏花、听琴、舒发情怀,可谓意境清幽高雅。

  明清茶人认为,在饮茶环境中,人是不可或缺的元素,饮茶者的修养是决定品茶趣味关键。故此,茶人喜到幽静的小室、林间的道院,与逸士高僧品茗清谈,才能尽得茶的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