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使客游在外的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注释】
  萧萧:形容风声。
  梧叶:梧桐叶。梧:梧桐,落叶乔木。树干直,树皮绿色、平滑,叶大、柄长。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出处】

  宋·叶绍翁夜书所见》,全诗: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背景】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夜书所见:在夜里写所见、所思。题中的“见”是一个古今字,在这里是看见、所见的意思,应读“jiàn”。

  这首诗是叶绍翁在异乡触景生情之作。季节和景物的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赏析】

  这首诗描写作者在孤寂夜里所见、所思,写得极生动、优美,营造出了一种高远的意境。前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后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诗的一二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写景,借秋风瑟瑟、梧叶萧萧、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在外的孤单寂寞、凄凉之感。“江上秋风动客情”一句暗用了张翰辞官典故。据传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于是辞官回乡,了却心愿。这首诗里作者耳闻秋风之声,牵动了旅中情思,也怅然欲归。

  三四句“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盎然,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