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藏族舞蹈
藏族妇女与儿童
56朵“民族体育之花”:扎西白玛,藏族(西藏),来源: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
藏族少女
藏族妇女尽情歌唱,1962年,陈宗烈 摄

  藏族汉语拼音:Zang Zu;自称「博巴」(藏語:བོད་པ་,威利转写:bod pa,藏語拼音:Pöb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世居于青藏高原。藏族为汉语称谓,藏族自称“蕃”(音同“博”)。


藏语中,称藏区为「博」(藏語:བོད་,藏語拼音:Pö),称藏人为「博巴」(藏語:བོད་པ་,藏語拼音:Pöba)。此外,不同地區的藏民又有不同的自称:阿里地区自称「堆巴」,后藏自称「藏巴」,前藏自称「衛巴」,康区自称「康巴」,安多地区自称「安多哇」。


汉族多以「藏」为詞根。在藏語中,「藏」本是滿盈、純淨、清澈的意思,后来用于指称雅鲁藏布江(「藏曲」),再后來又引申指雅魯藏布江的发源地——以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地区。康熙年间,汉文文献开始用「藏」、「西藏」來指称包含整個青藏高原在內的地区,並根据地名,將居住于「藏」的民族称为「藏人」、「藏民」等,19世紀末开始用「藏族」一词做为藏民族的称呼。


此外,根据藏語中对藏区的称呼「博」和对藏人的称呼「博巴」,漢文文献中也称藏人为「番人」「蕃人」「濮」「番巴」「博巴」「西番」「北發」「發羌」等,其中,"番(蕃)"字在汉语古音从"bo"音。


唐代称当时藏地的政权为「吐蕃」。「吐」在藏語中指「上方」「高处」。「吐蕃」即「生活在高处的人」,最初是西藏高原周边地区的藏族先民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蕃人」的称呼,在被「蕃人」部族征服后仍保留了这一說法。蒙古語和滿語中都采用这一种称呼,蒙文汉譯译为「土伯特」,滿文汉译为「圖白忒」。西方語言对藏区、藏人的称呼,也多译自此类,如英語中称西藏为「Tibet」。


藏族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一个农业部落。汉朝时期属于西羌的一支,7世纪赞普松赞干布建立王朝,时期称其为“吐蕃”,时期称“西蕃”,明代中后期称西藏为“乌斯藏”,清代称“唐古特”,“藏番”。


  藏族主要世居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省海北州黄南州果洛州玉树州海南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东市(主要集中在 互助县-化隆县-循化县)、西宁市(主要集中在 大通县);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张掖市肃南县)、 陇南市文县); 四川省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绵阳市平武县)、雅安市宝兴县-石棉县);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等地。


除了世居在中国之外,藏族也分布在尼泊尔北部,印度(主要集中达兰萨拉、金瑙尔-拉胡尔-斯皮提、拉达克、噶伦堡、大吉岭),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锡金不丹缅甸克钦邦坎底地区)等青藏高原周边国家。


藏族使用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支,分为卫藏方言、康方言、安多方言三大方言,特殊支系的藏族会使用自己独特的嘉绒语木雅语普米语等语言,通用藏文。藏文系参照梵文某些字体于公元7世纪前期创制,经过三次修订发展而来,为自左向右横写的拼音文字,通用至今。


10世纪到16世纪,是藏族文化兴盛时期。结构宏伟、卷帙浩繁的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王传》,多少世纪以来,就一直在西藏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的藏族地区广为流传。史诗以说唱的形式描写和反映了藏族古代部落的历史,合计约有一百多部、七十多万诗行。还有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


藏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农业。主要信奉藏传佛教苯教,宗教气氛浓厚。传统服裝为藏服,又以藏袍为主。以糌粑为主食,多食牛羊肉,喜饮酥油茶青稞酒。牧区多住帐篷,城镇多住碉房,丧俗多行天葬水葬树葬塔葬


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藏族"唐卡"技艺高超。"藏戏"独具特色,"藏族舞蹈"和"藏族民歌"分体现了民族风格。"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献哈达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


藏医药学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藏药讲求炮制技术,尤对兽医有独到之处。医药学著作主要有《医方四续》。算学可以预测日、月蚀及地方近期气象。藏历为阴阳合历,以“五行”(指木、火、土、金、水)阴阳配合十二生属系年,每60年一周,以阴火兔年(丁卯)为始年,月有大、小建,一般三年置闰;藏历元旦(藏历新年)是最重要的节日。藏历正月十五为酥油花灯节,当地群众有观酥油花灯的习俗,是纪念佛诞日和唐朝文成公主入藏的良辰吉日。藏族的节日还有萨噶达瓦节雪顿节望果节祈祷节沐浴节等等。


拉萨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地,拉萨境内的的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堡建筑群,高达13层。以其建筑特色、辉煌的绘画、雕塑艺术和珍贵的文物闻名遐迩。


传统意义上除了"衛藏"、"安多"和"康巴"三大藏区的藏族之外,藏族还有其他独立的支系,从語言、习俗和服飾等很多方面而言,這些特殊的支系都与三大藏区有所不同,他们分别是工布藏族、嘉绒藏人白马藏人、普米藏人、尔龚人木雅人、扎坝人、拉乌绒人、华锐藏族、卓仓藏族、色尔藏族、虎牙藏族、觉乃藏族、博峪藏族、门巴藏族和夏尔巴人等。

藏族地理区域

藏族常用到的地理区域概念有「阿里」「衛」「藏」「安多」「康」等:


1.「阿里」(མངའ་རིས་),又译「納里速古魯孫」「俄力思」,又称「堆」(སྟོད་,指高處),大致相当于今天的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注:拉达克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金瑙尔-拉胡尔-斯皮提等地区在历史也属于「阿里三围」的一部分)


2.「衛」(དབུས་),又译「烏斯藏」,汉语称为"前藏",指以拉萨为中心的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天的西藏拉萨市林芝市山南市那曲市大部和昌都市大部。


3.「藏」(གཙང་),汉语称为"后藏",指以日喀则为中心的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天的西藏日喀则市

(注:不丹锡金木斯塘等地在历史上也属于「衛藏四茹」)



4.「安多」(ཨ་མདོ་),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青海省大部分藏区、甘肃省南部藏区和四川省阿坝州北部。


5.「康」(ཁམས་),又译「喀木」,大致相当于今天的西藏自治区昌都市那曲市局部和林芝市东部、青海省玉树州四川省甘孜州阿坝州以及云南省迪庆州等地。




藏族传统上將藏区分为三个部分,其中又有兩种分法:

①阿里、衛藏、多康,又有「阿里三圍、衛藏四茹、多康六崗」的说法。此处的「阿里」包括现在的阿里地区和藏北羌塘高原



②衛藏(包括阿里和羌塘)、安多和康巴,又有「衛藏法域、安多馬域、康巴人域」的说法。

民族支系

1.卫藏支系:(△西藏:拉萨-山南-日喀则-那曲西部-阿里)

工布藏人(△西藏:林芝西部)

门巴藏人(△西藏.门隅地区 ⊕ 不丹)

⊙拉达克人(△西藏:阿里地区 ⊕拉达克地区)

⊙菩提亚人(△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

⊙雷布查人(△锡金印度大吉岭)

⊙巴尔蒂人(△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



2.康巴支系:(△西藏:昌都-那曲市东部-林芝市东部 △青海:玉树州 △四川:甘孜州-阿坝州 △云南:迪庆州-怒江州)

⊙觉乃藏人(△甘肃甘南州.卓尼县-迭部县)

⊙博峪藏人(△甘肃:甘南州.舟曲县-迭部县)



3.安多支系:(△青海:果洛州-海西州-海南州-海北州-黄南州-海东市 △甘肃:甘南州-武威市-张掖市.肃南县四川:阿坝州北部)

⊙华锐藏人(△甘肃武威市.天祝县

⊙卓仓藏人(△青海海东市

⊙夏尔瓦藏人(△四川阿坝州.松潘县)

⊙色尔藏人(△四川绵阳市.平武县

⊙虎牙藏人(△四川:绵阳.平武县)



4.夏尔巴人:讲藏语卫藏方言(△西藏日喀则聂拉木县樟木沟-定结县陈塘沟-定日县绒辖沟)





5.羌语支集团(嘉绒集团):

①嘉戎人(△四川阿坝州.马尔康-金川县-小金县-黑水县-红原县-汶川县-理县/甘孜州.康定-丹巴县/雅安市.宝兴县)


②木雅人(△四川甘孜州.康定-九龙县-道孚县-雅江县/雅安市.石棉县)


③尔龚人(△四川甘孜州.道孚县-丹巴县-炉霍县-色达县-新龙县/阿坝州.壤塘县)


④拉坞戎人(△四川阿坝州.金川县-壤塘县-马尔康)


⑤白马氐人(△四川陇南市.文县△四川:绵阳.平武县/阿坝州.九寨沟县-松潘县)


⑥扎坝人(△四川甘孜州.道孚县-雅江县)


⑦却域人(△四川甘孜州.新龙县-雅江县-道孚县-理塘县)


普米藏人(△四川凉山州.木里县-盐源县/甘孜州.九龙县)


⑨尔苏人(△四川凉山州.甘洛县-越西县-冕宁县-木里县/雅安市.石棉县-汉源县/甘孜州.九龙县)


⑩纳木依人(△四川凉山州.西昌-冕宁县-盐源县-木里县/甘孜州.九龙县)




6.其他小部落:

札达县:拉户力提喃人⊕布难人

拉萨市:尼瓦尔人⊕卡扎拉人(藏人与尼泊尔人混血)

吉隆县 达曼人(尼泊尔人后裔)

民族历史

  藏族发源于西藏境内的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区。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息繁衍了。


据汉文史籍记载,藏族属于两汉时西羌人的一支。当时甘青一带西羌诸部已与汉朝发生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而西藏有“发羌”(发,古音读bod)、“唐牦”等部,与甘青诸部已有往来。据藏文史籍记载,吐蕃王室的始祖崛起于西藏山南地区的雅隆河谷,为“六牦牛”部的首领,在松赞干布以前已传20余世。当“六牦牛”部初兴时,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但从最初几代首领的母子连名中,还可以看到曾经历母系氏族阶段的痕迹。大约进入6世纪时,号称“悉补野”部的首领与邻部结成联盟并尊为盟主。当时,西藏境内另外还有“羊同”、“澎波”、“苏毗”、“工布”等10余族部,均已进入奴隶制社会。


隋末唐初,“悉补野’’部的松赞干布兼并诸族部,统一了西藏地区,定都逻娑(今拉萨),臣民共进赞普(王)尊号,始制藏文、藏历,创订法律、度量衡,分设文武各级官职。划分全境为四大军政区域,在西藏建成自称为“蕃”,汉籍称作“吐蕃”的奴隶王朝。松赞干布在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同时,与唐朝及天竺(今印度)、泥婆罗(今尼泊尔)广泛交往,引进唐朝、印地先进的封建文化,佛教也于此时正式传入吐蕃。


  松赞干布统一后的吐蕃日益强大。公元7世纪,中原唐王朝兴盛,松赞干布遣使唐朝求婚,发展与唐朝的关系。唐太宗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唐高宗李治即位以后,册封松赞干部为“驸马都尉” 、“西海郡王” 、“宾王”,松赞干布则称唐高宗为“天子”,确立了唐蕃之间的舅甥亲谊关系。公元710年、唐蕃再次联姻,金城公主嫁给赞普赤德祖赞。公元822年,唐蕃在拉萨会盟,立碑于拉萨大昭寺前。唐蕃的友好关系为西藏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成为中国多民族中的一员奠定了基础。


  13世纪蒙古族崛起,建立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今北京),于中央设置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及吐蕃地区军政,以萨迦教派领袖八思巴(1235~1280)为帝师(初名国师),兼领宣政院事。元朝中央在吐蕃地区建制驻军,分封文武官吏,充分行使主权,从而使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明朝、清朝和民国政府继续对藏族地区行使主权,行政管理也日臻完善,藏族和内地各族人民之间的友谊也日益加深。

宗教信仰

  藏族早期信仰“本教”,藏语“本曲”,俗称黑教。本教经历三个发展阶段:①笃本,即“原始的本教”;②恰本,即“流传的本教”;③觉本,即“改信的本教”。从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信仰佛教,抑制本教以后,本教与佛教几经斗争,佛教终于占了上风,现在藏族大部分人信仰佛教。


  藏传佛教藏语称“囊巴曲”,是中国佛教的一支,俗称喇嘛教。公元五世纪时传入吐蕃。公元978年以后,佛教在藏区分为许多教派。主要有宁玛派(意为旧派,俗称红教),萨迦派(意为灰土派,俗称花教),噶举派(意为教传派,俗称白教),噶当派(意为教诫)等。13世纪中叶,在元朝的扶植下,以萨迦派为主的藏传佛教上层喇嘛掌握西藏地方政权。开始形成政教合一的社会政治体制。


  公元1409年,宗喀巴以噶当派教义为基础,创立格鲁派,“格鲁”意为“善规”。因格鲁派师徒皆戴黄色僧帽,俗称黄帽派或黄教。格鲁派戒律严格,要求僧人严守教规,不能结婚,修行必须先显后密,循序渐进,显宗必修完五部经论。每年定期举行传昭法会,僧人经过辩论和考试,可取得佛学学位。格鲁派在藏族地区发展很快,并逐次传到蒙古、土、裕固等族地区,还远播至不丹、锡金、尼泊尔、蒙古等地。作为藏传佛教最强大的一个教派,一直延续至今。


  格鲁派活佛采取转世相承的办法。宗喀巴弟子转世活佛系统的一支被清顺治帝册封为“达赖喇嘛”,另一支被册封为“班禅额尔德尼”,至今仍是信仰藏传教的精神领袖。


  藏传佛教是大乘佛教,显密俱备,尤重密宗。既主张通过实践明显教义的途径,达到修行的目的,更主张通过佛师秘密传授特殊的真言及仪式,达到除恶扬善修行成佛的目的。

民族服饰

藏族男子服饰
藏族女子服饰

  藏族广布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服饰多姿多彩、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洒,尤以珠宝金玉作佩饰,形成高原妇女特有的风格。

  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装款式,种类很多,从衣服质地上可分锦缎、皮面、氆氇、素布等、藏袍花纹装饰很讲究,过去僧官不同品级,严格区分纹饰,用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时要把下部上提,下摆离脚面有三、四十公分高、扎上腰带。藏袍可分牧区皮袍、色袖袍、农区为氆氇袍,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工布宽肩无袖、无袖女长袍和加珞花领氆氇袍,男女穿的衬衫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男衬衫高领女式多翻领,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跳舞时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非常优美。

  帮典——即围裙,是藏族特有的装束,是已婚妇女必备的装饰品,帮典颜色,或艳丽强烈,或素雅娴静。

  藏帽式样繁多,质地不一。有金花帽、氆氇帽等一二十种.藏靴是藏族服饰的重要特征之一,常见的有“松巴拉木”花靴,靴底是棉线皮革做的。

  头饰佩饰在藏装中占有重要位置,佩饰以腰部的佩褂最有特色,饰品多与古代生息生产有关.讲究的还镶以金银珠宝、头饰的质地有铜、银、金质雕镂器物和玉、珊瑚、珍珠等珍宝。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做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文化

西藏阿里地区象雄艺术团演员在表演舞蹈《古格萱舞》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藏文创制于7世纪初,通行整个地区。除我国境内的藏族外,尼泊尔、不丹、印度等国家境内也有一部分人使用藏语。分卫藏、康、安多三种方言。卫藏和康方言都有升调,安多方言没有升调。


藏文是公元6世纪时吐蕃大臣吞米桑布扎结合藏语的实际,仿照梵文的一些文字体系创制的。其字体因不同的形式而分为两大类,即“有头字”和“无头字”。“有头字”常用于印刷、雕刻、正规文书等;“无头字”主要用于手写。前者相当于汉字的楷书,后者相当于汉字的行书。藏文是一种拼音文字,属辅音文字型。是由30个辅音字母、4个元音符号和形体别致的标点符号构成的文字体系。书写自左向右,每个辅音字母的实际读音古今有别、方言有异,均附带有一个元音,故虽属拼音文字,但有黔方言的功能,是藏族人民共同使用的书面交际工具。


  藏族有悠久灿烂的文化,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7世纪初就有藏文文献传世,最早的有木简木牍、纸卷皮卷、金铭石刻等。吐蕃王朝崇奉佛教,曾专设译场,宋代自内地传入雕板刻经,其典籍著述之丰富可与汉族媲美。书籍装帧为横条散叶梵夹本。藏文大藏经纂成于元代,即闻名于世的“甘珠尔”(佛语部)、“丹珠尔”(论部)两大佛学丛书。


此外还有哲学、韵律、文字、舆地、医药、历算、史传、全集、文学、小说、诗歌、戏剧、寓言等著述。历史类著作有通史、断代史、编年史、宗教史和传记、谱系、地方志、寺志等。早期著作如《松赞干布全集》、《授记根本三十颂》,医药学巨著如《医方四续》,历史名著如《红史》、《阐明诸转法轮者之事智者喜宴》、《西藏王统记》,地理专著如《世界广述》、《卫藏胜迹志》,史诗传说如《文成公主》、格萨尔王传》,小说传记如《弥罗热巴传》、《颇罗鼐传》,格言诗歌如《萨迦格言》等书,早已脍炙人口,并在国内外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藏族书法绘画具有高度艺术水平,藏文楷书庄重工整,行草秀丽潇洒,大之于书匾勒石,小之于抄经写读,均体现出笔力工夫;藏画以铁线描法为主,表现了东方美术特色,章法谨严,结构完整,尤工人物,神态逼真,诸如庙堂壁画和唐喀佛画等,布局大方,色彩鲜艳,为世所重。雕刻塑像,技艺高超;建筑营造,具有民族特色,举世闻名的拉萨布达拉宫,累积高达13层,金碧辉煌,与山势浑然一体,妙造自然,横跨江河的铁索桥、藤索桥,均有高超技艺和独特风格。


藏族医药、历算自成一格。藏医讲究望、闻、问、切,兼有针砭、按摩及外科手术,藏药博采动、植、矿物,讲求炮制技术;尤其在畜牧兽医方面有独到之处。藏历为阴阳合历,以五行、阴阳、十二生属系年,每六十年一周,年分四季,十二月,月有大、小建,一般三年置一闰月,可预测日、月蚀及地方近期气象。


藏族能歌善舞,以踢踏舞驰名。乐器取自内地古代雅乐,节奏悠扬,间以鼓钹,烘托欢快。藏剧创始于明代,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不设舞台帷幕,演员为男性,有小型道具与面具,并有齐唱帮腔,有《文成公主》等八大剧本,深受群众欢迎,形成中国的著名剧种。

藏历

  藏历是藏族人民的传统历法,基本上与夏历相同。它以月球圆缺一个周期为一个月,大小月相间,大月30日,小月29日。平年12个月,全年354日;闰年13个月(平均每两年半到三年加一闰月),全年384日,用以调整月份和季节关系。藏历重视“定望”,不重视“定朔”,即“望”必须在每月十五,“朔”不一定在每月初一,这样藏历与夏历日序有时相差一天。


  藏历采用干支纪年,以“阴阳”与“木、火、土、金(藏文直译为铁)、水”五行相配代替十干,以十二生肖代替十二支,再以十干和十二支相配成,如:阳木鼠、阴木牛、阳火虎、阴火兔……2001年是夏历辛巳年,藏历为阴金蛇年,也称铁蛇年。藏历还采用二十四节气,对五大行星运行和日月食也做预报。


  根据藏历理论,每三十二个半月应闰一个足月,这样藏历年与农历春节的日期就形成了一个特定的“三年循环”,即头一年相同,第二年差一天,第三年差一个月,然后再循环。

风俗习惯

  藏族习惯上只称名字。解放前的贵族于名字前冠以房名,名字有男女之分,多取自佛经;房名是世袭庄园的称号,没有血缘的意义。


男子发辫盘于头顶,女子发辫披于肩,梳成双辫或小辫,并在辫梢或特制的发架上挂以饰物。男女均戴呢帽或细皮帽,内衣袖长襟短,男着裤,女着裙,外着长袖肥腰圆领、向右开襟系带的藏袍。西藏农区妇女夏秋着无袖袍,前系氆氇围裙,领、袖、衣襟上镶边;男女均系腰带,穿长靴。牧民穿羊皮袍,不缝袍面。僧尼披袈裟。


藏族居民的主食为糌粑,喜饮酥油茶;牧民以牛、羊肉为主食,僧尼可食肉。住房建于向阳高地靠近水源处,以石块或夯土筑墙,高二、三层,平顶多窗,有院落,屋内以木板或诹挚铺地;牧民住用帆布或牦牛毛织成的大帐篷。交通运输主要使用牦牛。牦牛体硕毛长,抗寒耐久,为青藏高原特产,有“高原之舟”的美称。水路运输主要使用牛皮船或独木舟。牛皮船是藏族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


  解放前的藏族家庭组织以男性为中心,实行严格的阶级内婚制。各聚居区通婚范围颇不一致,有的地区父系亲族间或母系亲族近亲间禁婚,有的地区则父系亲族几代之后可通婚,而母系亲族间不禁。家庭形式有多种,而仍以一夫一妻制为主。婚前男女社交比较自由,婚后由男子配合继承财产,女子即便招婿也要从属于男方。一夫多妻制家庭出富有人家外,比例很小。也有一夫多妻制,主要是由于财产的继承和分配等经济原因而存在,故不受社会歧视。夫妻离异或再娶、再嫁和私生子女均不受社会歧视,但与“下等人”通婚则造物议。


僧人除黄教严禁娶妻外,其余各教派允许结婚;僧人结婚要在本派寺院举行宗教仪式,婚后在寺外安家。藏族通行天葬(即鸟葬),僧人圆寂和某些在林区生活的百姓亦行火化,然而收获季节忌行火葬。此外,土葬和水葬除因条件限制,一般认为是不吉利的。妇女分娩要离开居室或到他处。藏族谒见上层和接待宾客,要奉献一条丝织长巾,藏语称为哈达,回赠时置于奉献人的项下。

礼仪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它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婚俗

  在藏族地区,青年男女多为自由恋爱,父母亲友一般不加干涉。至于求爱方式,或袒露、或隐晦,因人因地而异。有的以歌抒情,互吐衷肠;有的地方则抢姑娘的帽子、戒指、头巾等物(若姑娘不愿与其相好,可直接或托人要回。如默不作声,或直言相约,则是愿意结交朋友)。得到姑娘的应允后,小伙子可到姑娘处赴约。


随着频繁的约会,双方的感情不断深化,互赠信物,并向自己的父母表明心愿,在得到双方父母应允后,才能送聘礼,商定婚期。在有些农牧区青年男女的婚姻,一般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要形式。当男青年看中姑娘后,便请某人带酒、哈达等物前去说媒,女方同意婚事,则饮其酒,受其礼;否则,婚事告吹。女方允亲后,媒人再次带酒等去女方家商定聘礼,聘礼多寡不一,但一般不宜太多,以免近邻亲友议论。送过聘礼,可根据男女双方生辰选定吉日,准备成亲。也有的地区盛行由男女双方私下约定,出走成婚的习俗,但近年来逐渐减少。


  婚期前一天,男方派婚使和媒人携带酒、哈达等物到女方家迎娶新娘。这天夜里,女方家则为姑娘进行宗教洗礼,梳妆打扮。次日,新娘拜过家神、祖先及父母,伴娘搀扶新娘上马,新娘在伴娘的陪伴下哭嫁,然后随亲者、媒人及婚使等一同起程。在新娘一行到达男家之前,男方派人在离家不远的地方设路席,敬酒致意。


  当新娘来到门前,男方将撒有青稞、羊毛的新白毡铺在新娘马前,为媒人、送亲者献哈达、敬酒。妇女们扶新人下马,用奶汁为新娘洗脸,打醋炭,以洁身清垢,除灾避邪。入门后,喇嘛诵经祈祷,新娘新郎拜天地、家神及父母。礼毕,新娘入洞房,宾客入宴席。东部农业区宴席多设在羊圈,人们席地而坐,喝奶茶,吃油果。有的地区端上面食,讥讽宾客,因是习俗,宾客全不介意。饭后,举行谢媒,女方为婆婆献“九毛救拉”(手工缝制的棉长袍)。


  最后宾主暖酒畅饮,双方歌手尽献歌技,歌声笑语彻夜不绝。从次日起,男方家属轮换宴请宾客,馈送礼物,延续三两日方毕。

禁忌

  老年妇女不食当天宰杀的肉食;家中有危重病人或家庭不顺,户外插青枝柏叶或石头上放有红线,或用石压刺,以示谢绝客人;屋内不准吹口哨,唱情歌;年尾忌债翻年,年头忌要债;忌妇女在炉灶上站立、蹲坐;家中佛坛不允许别人乱摸,也不得随便指问;吃奶渣和酸奶时,忌用筷子;忌烧奶渣吃;主人及客人在火塘上首位置就坐,只能盘坐或跪坐;不准随便跨越火塘;不准在神龛上放杂物。

  在长辈、尊者及父母前,忌讲丑话脏话;在家中忌讲不吉利的话,特别是喜庆佳节;忌以下流秽语咒人;忌用不吉利的语言骂牲畜。

  无论到寺院的大殿经堂,还是到佛塔、转经亭、烧香台、玛尼堆等处参观旅游,都必须顺时针方向即从左到右绕行;进寺院大殿前,要脱帽,忌携带刀枪及大蒜;忌摸寺院内的各种佛像、经书、法器;未经本人许可同意,不得进入主持堪布、活佛的房间;觐见活佛、堪布时,说话举止要恭顺、文雅,递接东西时要双手献接,离开时要倒退几步,不得突然转身离去,否则被视为不礼貌;不能随手翻动玛尼堆上的石块;到寺院朝佛只能上午清早去,不得下午去朝佛;到烧香台煨桑也是如此;在神湖和神朱里不能乱抛东西,更不能洗衣物等不洁之物,要饮水只能双手捧水而饮;神湖、神泉周围的神树上不能乱挂衣物,更不能随便取下经幡等物;忌用食指指点佛像,应五指并拢,掌心向上,以示崇敬;进寺院大殿经堂或家里经堂时,不得吸烟。

  外地游客进入藏传佛教寺院后可向寺僧求购哈达然后献于佛祖像前。以表达对藏民族信仰的尊重。进寺后还可以请求到寺院堪布处进行布施,堪布会回赐护身结。据说凡脖子上带上结有佛家回赐的护身结的红线则会一生吉祥平安,逢凶化吉。

建筑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

  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

  帐房与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区藏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性建筑形式。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作燃料用),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西藏民居在注意防寒、防风、防震的同时,也用开辟风门,设置天井、天窗等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不利因素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达到通风,采暖的效果。

  民居室内外的陈设显示着神佛的崇高地位。不论是农牧民住宅,还是贵族上层府邸,都有供佛的设施。最简单的也设置供案,敬奉菩萨。

食俗

  藏族地区主产青稞、马铃薯,一般以青稞为主粮,炒熟后磨成的面粉叫“糌粑”。奶制品有酥油、酸奶、奶渣等。

  酥油茶是藏族人民每天不能缺少的饮料,它是浓茶水、盐巴、酥油等置于圆形长桶内冲击混和而成,香郁可口,富于营养。几乎家家户户火塘上都放置着一个大罗锅,内分三格,除两格分煮牛食、猪食外,另一格烧开水,终日不断。火边煨着茶罐,以备打酥油茶。和以酥油茶,手指拌匀捏成团而食。酥油茶也是藏胞待客必有的佳品。过去,藏民不吃鱼虾,喜欢喝酒和吸烟。酒用青稞酿造,味较淡。烟有卷烟、鼻烟两种。鼻烟系用烟丝沫配以香料,置于精美牛角壶中,吸时倒少许于大拇指甲上,吸入鼻中,辛辣提神。

  糌粑是藏族的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糌粑,名宇听起来新鲜,实际上就是青棵炒面。它是青稞麦炒熟、磨细、不过筛的炒面,与我国北方的炒面有点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而西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不除皮。吃糌粑时,碗里放上一些酥油,冲人茶水,添上炒面,用手搅拌。拌时,先用中指将炒面向碗底轻捣,以免茶水溢出碗外;然后转动着碗,并用手指紧贴碗边把炒面压人茶水中;待炒面、茶水和酥油拌匀,能用手捏成团,就可以进食了。食时用手不断在碗里搅捏,揉合成团,用手往嘴里送。藏族群众吃饭——般不用筷子、勺子,只用手抓。这种吃饭方式和印度人相似,印度人吃米饭也用手抓,叫做抓饭。由于糌粑吃法简单,携带方便,很适合游牧生活。牧民们出远门时腰间总要挂一个糌粑口袋,饿了,就从口袋里抓把糌粑吃。有时,他们从怀里掏出个木碗,装些糌粑,倒点酥油茶,加点盐,搅拌几下,抓起来就吃。有时,边吃糌粑,边喝酥油茶。有时,把糌粑倒进一个叫“唐古”的皮口袋里,再加入酥油茶,一手抓住袋子的口,一手隔袋抓捏,一会儿,喷香的糌粑便可入口了。

  藏族过藏历年时,家家都要在藏式柜上摆一个叫“竹索琪玛”的吉祥木斗,斗内放满青棵,糟极和卓玛、人参果等,上面插着青棵穗、麦穗花校和一种叫“孜卓”的绘有太阳、月亮、星星图案的彩脾。邻居或亲戚朋友来拜年,主人便端过“竹索琪玛”,客人用手抓起一点糌粑,向空中连撤三次,再抓一点放进嘴里,然后说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表示祝福。

日常食俗

  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农忙或劳动强度较大时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习惯。绝大部分藏族以糌粑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细粉。特别是在牧区,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粮食制品。食用糌粑时,要拌上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糌粑既便于储藏又便于携带,食用时也很方便。在藏族地区,随时可见身上带有羊皮糌粑口袋的人,饿了随时皆可食用。四川一些地区的藏族还经常食用“足玛”、“炸馃子”等,足玛是藏语,为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蕨麻的一种,俗称人参果,形色如花生仁,当地春秋可采挖,常用作藏族名菜点的原料。炸馃子即一种面食,和面加糖,捏成圆或长条状后入酥油锅油炸而成。他们还喜食用小麦、青稞去麸和牛肉、牛骨入锅熬成的粥。聚居于青海、甘肃的藏族也食烙薄饼和用沸水句面搅成的“搅团”。“推”是藏族群众喜爱的食品,用酥油、红糖和奶渣估成,形似大奶油蛋。青海藏族常吃一种藏族称“特”的水油饼。制作水油饼时将面粉揉成碗口大的面饼,放入开水锅中煮,待熟后捞出,加酥油食用。河曲地区的藏族有制作大饼之习,一般最小的也在2.5千克以上,最大的可达到100千克,作为馈赠亲友和长途旅行时用。云南迪庆的藏族把蒸洋芋(土豆)、麦面粑粑、蒸馍作为食。

  藏族过去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肉为主,猪肉次之。藏族食用牛、羊肉讲究新鲜,在牛羊宰杀之后,立即将大块带骨肉入锅,用猛火炖煮,开锅后即可捞出食用,以鲜嫩可口为最佳。民间吃肉时不用筷子,而是将大块肉盛入盘中,用刀子割食。牛、羊血则加碎牛羊肉灌入牛、羊的小肠中制成血肠,四川、云南等地的藏族多将猪肉用来制成猪膘,便于保存。制猪膘时去掉猪的头蹄,剔除猪骨,四川的藏族还要割下瘦肉,然后抹上花椒、香樟迷,撒上盐,缝合成方形,风干即成。云南藏族在将猪肉缝合之后,还要加一块重石板压,称“琵琶肉”。食用时一圈圈切下,蒸熟后用刀切食。其色蜡黄,香而不腻。肉类的储存多用风干法。一般在入冬后宰杀的牛、羊肉一时食用不了,多切成条块,挂在通风之处,使其风干。冬季制作风干肉既可防腐,又可使肉中的血水冻附,能保持风干肉的新鲜色味。云南藏族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华的食品。最常见的是从牛、羊奶中提炼的酥油,除饭菜都用酥油外,还大量用于制作酥油茶。酸奶、奶酪、奶疙瘩和奶渣等也是经常制作的奶制品,作为小吃或其他食品搭配食用。在藏族民间,无论男女老幼,都把酥油茶当作必须的饮料,此外也饮奶。酥油茶和奶茶都用茯茶熬制。茯茶巾含有维生素和茶碱,可以补充由于食蔬菜少而引起的维生素不足,帮助消化。藏族普遍喜饮用青稞制成的青稞酒。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尤甚。

  藏族的炊餐灶具自成一体。在藏族地区,家家都备有酥油茶筒、奶茶壶。大部分地区的藏族都以干牛粪为燃料,以铁三角架为灶。云南藏族茶具、酒具、餐具喜用铜制。其他地区的藏族喜用木碗并漆上红、黄、橙色的油漆。比较讲究的还要在碗上包银。牧区的藏族都要随身配带一把精制的藏刀,主要用来切割食物,还用于宰羊、剥皮、削帐房厥子等劳动,藏刀的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节庆、礼仪食俗

  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藏历年一般从藏历十二月就开始准备、置办年货,家家都要用酥油炸餜子,藏历年时的餜子种类很多,有耳朵状的“古过”、有长形的“那夏”、有圆形的“布鲁”等。还要用彩色酥油捏制一个羊头,制作一个长方形的五谷斗,斗内装上酥油拌糌粑、炒青稞麦粒等食品,上面插青稞穗、鸡冠花和酥油做的彩花。除夕时打扫卫生,每户的大门外用石灰粉画上象征吉祥的八瑞相符号。云南的藏族除夕晚餐家家吃面团(类似于饺子),在面团里分别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每一种东西都有一种不同的说法,比如吃到包石子的面团,说明在新的一年里他心肠硬;而吃到包羊毛的面团者,表示他心肠软。初一早上,将青稞幼苗、油餜子、捏成的羊头、做好的五谷斗,摆在佛龛前的茶几上,预示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丰衣足食。云南藏族,除夕时家家都要杀年猪,初一的早上一起床,人人都要喝一种放有红糖和奶渣的青稞酒,名为“关滇”。正月十五,大部分藏区都要进行宗教法会活动。除过藏历年外,每年藏历七月一日,要过“雪顿节”。雪顿节原意为“酸奶宴”,届时家家都要制作大量的酸奶食用,后来又增加了演藏戏的内容。雪顿节很多人都要提酥油筒、茶壶、保温瓶,带上食品到风景优美的地方饮茶喝酒。在每年秋收以前要过“望果节”,过望果节时要互相宴请并进行各种野餐活动,以迎接秋收。还要过“沐浴节”、“降冬节”等传统节日。在民间迎娶送往也和节日一样热闹,娶亲时,主人要在酒壶口和酒杯口用酥油各塑三个予头,以表示吉祥。在祝酒时,长辈先用中指蘸酒朝上、中、下轻弹三下,以表示祭天、地、神灵。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口,然后(酉+斗)满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婚礼上,新郎要向新娘敬酒。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藏族传统宴席为分餐式,无饭菜小吃之分。首道食品为足玛米饭,次道为肉脯,第三道为猪膘,第四道为奶酪,第五道为血肠等等,还可以上很多道,最末一道为酸奶。席间不饮酒。主、客可多食、少食或不食,但首道和最末一道非食不可,前者象征吉祥,后者表示圆满。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典型食品

  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外,还有很多,例如:足玛米饭,藏族传统宴席食品,用足玛、大米、酥油等煮制而成。血肠,藏族传统菜肴,用牛(羊)血为主要原料制成。奶酪,藏族传统菜肴,用牛、羊奶发酵后制成。

传统节日

  藏历正月元旦是藏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男女盛装互相拜年。四月十五日相传为释迦牟尼成佛和文成公主到藏的日子,民间有各种纪念活动。七月间,粮食丰收在望,农民背负经卷绕行田垅,预祝好年景。从盛夏到秋收入仓,各地藏族有举家出游野餐数日的习惯。藏族普遍信奉喇嘛教,十月二十五日为黄教创始人宗喀巴逝世的日子,寺院僧尼诵经集会纪念。此外,各个地区和各个教派中,还有一些各自的群众性活动。黄教实行活佛转世制度,前一辈活佛死后由本系统集议,通过占卜查访选定一名幼童,即为活佛转世。

藏历新年

  藏族称新年为“洛萨”。藏历年古时曾以麦熟为岁首或麦收为岁首,是在夏秋季。据记载,公元前100年以前,藏族就有自己的历法,它根据月亮的圆缺来推算日、月、年。几百年过后,苯教徒(西藏的原始宗教)又能精确推算出冬至日归时间,并以此作为一年初始,形成了节日及各种仪轨。公元7世纪,唐朝文成、金成两位公主先后入藏成婚结盟,带来内地的历法。此后,藏族古历法与汉历、印度历法相结合,到元代时形成了天干、地支、五行合为一体的独特的历法。大约十三世纪元代的萨迦王朝时定为藏历元月一日为新岁起始,沿袭至今。

  藏族节日繁多,其中最为隆重、最具有全民族意义的要数藏历新年。藏历新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一年最大的节庆。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准备过年吃、穿、用的节日用品。成千上万的农牧民涌入拉萨城,购买各种年货。此时是拉萨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

  藏民族过年是从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开始的。晚上,家家户户要团聚在一起吃“古突”(面团肉粥),以此辞旧迎新,求得太平康乐。一家人在欢声笑语中吃完九道“古突”后,举着火把,放起鞭炮,呼喊着“出来”,走到十字路口祈望给来年带来好运。

  藏历除夕是个十分忙碌的日子。这天,除打扫房舍、个人卫生外,各家都要在一个叫“竹素琪玛”的木斗内装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人参果等食品,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花彩板。然后把琪玛、“卡赛”(油炸果子)、青稞酒、羊头、水果、茶叶、酥油、盐巴等摆放在正堂藏柜之上,在大门前用糌粑或白粉画上吉祥八图,预祝新年五谷丰登、人畜两旺。

  藏历初一,是在凌晨时分吉祥的“折嘎”说唱中迎来的。藏族人大年初一会来一个“抢水比赛”,每户要出一名青年人到河边、井口或自来水下“抢”头道水。据藏族传统,藏历初一谁抢到第一桶水,就是“金水”,第二桶水被称为“银水”,预示着吉祥、幸运,财源滚滚。当太阳升起时,盛装的人们按长幼次序已吃完几道节日食品。那时,邻居间就要挨户端琪玛、敬青稞酒,高诵沿传已久的“扎西德勒品松措”、“艾玛帕卓贡康桑”等表示吉祥、健康、幸福、和睦的祝辞。此后,全家会闭门欢聚。大年初一,许多信仰佛教的农牧民还到拉萨的大昭寺进行朝拜,祈求新年平安、健康。

  到了大年初二,走亲访友活动使大街小巷热闹起来,也成了人们展示新年时装的时刻,到处都是“洛萨(新年)扎西德勒!”的祝福声。

  大年初三的活动则以宗教、文体内容为主,转经路上、房顶上弥漫着浓浓的桑烟,年轻人在房顶和山顶上插五彩经幡,以祈福禳灾,而广大农牧区还将举行新马驮鞍仪式、赛马、拔河、投掷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藏历新年的欢庆活动将一直持续到藏历正月十五。

藏历农家年

  由于在藏历的元月,后藏(西藏主要的产粮区,指日喀则一带)农民就要开始春耕,所以后藏一带的藏族祖先很早以前就把每年的藏历12月1日定为藏历农家新年。

  过藏历农家年的习俗一般只在西藏日喀则一带,其中包括西藏拉萨的尼木县,而西藏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在藏历每年的1月1日过新年的。

  藏历农家新年是后藏一带最为隆重、最具有民族意义的节日。从藏历11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时吃、穿、用的节日用品。

  虽然真正的农家新年是藏历12月1日,但过节的喜庆活动则从藏历11月29日就开始了。从这天晚上的“古突”合家团聚开始,藏历农家新年的一系列欢乐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藏历农家新年的欢庆活动与西藏其他地区过藏历新年的活动基本相同,其欢乐活动将一直持续到藏历正月十五。

萨噶达瓦节

  四月十五日是藏族的萨噶达瓦节。关于它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纪念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一说是纪念文成公主到达拉萨的日子。这天西藏各地都要举行宗教纪念活动。在云南的藏族人民有的还要到维西县的达摩山朝拜,有“转葛拉”(绕山)的仪式。

女儿节

  甘肃文县的藏族,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初五,是他们的“女儿节”。节日期间,姑娘们由自己的胞兄陪同,穿上艳丽的服装,带上美味可口的佳肴,上山采茶对歌,和小伙子互相敬酒,祈祝吉祥。

旺果节

  旺果节是西藏藏族传统节日之一。节期为一至三天不等。每年七月,粮食收成在望,藏民们便背着经卷转绕田间,预祝丰收。同时举行赛马、射箭、文艺表演等活动。

雪顿节

  雪顿节是藏族传统节日,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藏语“雪”意为“酸奶”,“顿”意为“宴会”,雪顿节即为酸奶节,每逢藏历6月30日举行,为期四五天。据佛教规定,出家比丘在一段时间内禁止出门。夏季,藏历6月底期满,比丘出寺下山,世俗百姓以酸奶子进行施舍。当时纯属宗教活动。

  17世纪中叶,清朝正式册封五世达赖和四世班禅后,西藏各地著名的藏戏团体集中到拉萨为雪顿节助兴,雪顿节活动演变成为以藏戏汇演为主,宗教和文娱活动相结合的重要节日,故又称“藏戏节”,因其范围局限在寺庙内外,并以哲蚌寺为中心,故称为“哲蚌雪顿节”。18世纪初,雪顿节活动中心从哲蚌寺转移到罗布林卡,允许市民入园观看藏戏。

  西藏民主改革后,雪顿节成为人民群众自己的节日。节日期间有哲蚌晒佛、藏戏表演、逛林卡等活动。每年的藏历6月30日,拉萨市西郊的哲蚌寺都举行盛大的“展佛”活动,让更多的信徒有机会膜拜佛祖,地方政府对这样的佛事活动不加干预。节日期间,罗布林卡内,人山人海,林木间到处是帐篷、地席,藏族群众欢聚在这里喝着青稞酒、酥油茶,吃着酸奶子,并观看藏戏和欣赏各种文艺节目。

  1993年,拉萨市人民政府决定,从1993年起,每年举办一次拉萨雪顿节,同时举办拉萨雪顿节物资交易会。如今雪顿节已发展成融文艺汇演、经贸洽谈、招商引资、物资交流、产品展销、体育竞技、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盛会。

  2004年,拉萨市人民政府决定,为了解决传统雪顿节以藏历为准,每年的公历日期不一致,给国内外游客造成不便的问题,从2004年起,除哲蚌寺展佛活动依然按传统的藏历6月30日进行外,由市政府主办的雪顿节固定为每年公历8月18日开幕。

“白来日追”节

  藏历10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藏族传统节日——白来日追,即“吉祥天母节”。

  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藏族民间有个生动的传说:大昭寺的守护神母玛索杰姆有三个女儿,小女儿白拉协姆,二女儿东赞杰姆,大女儿白拉扎姆。因为她们不听话,母亲便许了咒,愿大女儿一生不得丈夫,即使有也只能一年见一次。咒愿实现了,白拉扎姆的情人住在拉萨河南岸赤仆宗赞,每年只能在藏历10月15日相见一次。

  为庆祝“天母节”,妇女们在这一天刻意梳妆打扮,到白拉扎姆天母像前焚香祈祷。西藏自古就有不论贫富向晚辈、僧侣、小孩们进行施舍的习俗,小孩们在这一天是最快乐的,一大早就向父母要“白来日追”节日零花钱。

  从藏历10月14日晚上开始,朝拜白拉扎姆的信徒络绎不绝,许多善男信女纷纷向天母敬献哈达,大昭寺的全寺僧众举行隆重的例行年祭和会供曼荼罗的定时大祭,并将白拉扎姆的天母像面朝拉萨河南岸的赤扑地,而赤扑地也把宗赞的塑像面朝北,表示两相会面之意。

转山会

  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每年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跑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转山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在此期间,人们还要举行物资交流活动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

采花节

  南坪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传说,很久以前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中国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且经过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另外,还有尚未被确定的民族成份的人口(中国未识别民族)。根据从语言的系属来看,中国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别属于六大语系:汉藏语系、壮侗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阿尔泰语系和印欧语系 :




(一)主体讲汉藏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回族藏族门巴族羌族普米族纳西族珞巴族僜人景颇族阿昌族独龙族怒族彝族傈僳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白族土家族苗族瑶族畲族等民族。




(二)主体讲壮侗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黎族等民族。


(三)主体讲南亚语系的少数民族有:京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族。


(四)主体讲南岛语系的少数民族有:高山族等民族。 (包括泰雅语赛德克语邹语卡那卡那富语沙阿鲁阿语排湾语阿美语布农语鲁凯语卑南语赛夏语邵语噶玛兰语巴则海语雅美语等语言)


(五)主体讲阿尔泰语系的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撒拉族裕固族蒙古族土族东乡族保安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


(六)主体讲印欧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塔吉克族俄罗斯族等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