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诗题与背景: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为宋代词人柳永所作。全词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表现了主人公坚毅的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蝶恋花: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鹊踏枝”“凤栖梧”。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大约作于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之后,而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当时柳永漂泊异乡,因怀念意中人而作此词。


逐句释义: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极目天涯,春日离愁从遥远的天边升起。
  伫倚危楼: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伫(zhù):长时间站立。倚(yǐ):靠着。危楼:高楼。
  望极:极目远望。
  春愁:春日的愁绪。
  黯黯:迷蒙不明,形容心情沮丧忧愁。黯(àn):黑;阴暗。
  生天际:从遥远的天边升起。天际:天边;眼睛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草色蒙蒙,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谁理解我靠在栏杆上的心情。
  烟光: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
  残照:落日的余辉。
  会:理解。
  阑:同“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
  拟把:打算。
  疏狂:粗疏狂放;狂放不受约束。
  对酒当歌:面对着美酒和歌舞,慨叹人生短暂,应该有所作为。后也用来指及时行乐。语出曹操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强乐:勉强欢笑。强(qiǎng):勉强。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
  消得:值得,能忍受得了。
  伊:伊人,(意中所指的)那个人。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所引用,讲话原文是:①治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09年5月13日) ②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就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即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即便是“人憔悴”也心甘情愿,最后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作者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词的上片写登高望远所引起的无尽离愁,以迷离的景物描写渲染出凄楚悲凉的气氛。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最后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憔悴。全词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表现了主人公坚毅的性格与执着的态度。

  上片开头三句“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是说,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极目天涯,春日离愁从遥远的天边升起。作者首先说登楼引起了“春愁”。“春愁”又点明了时令。对这“愁”的具体内容,作者只说“生天际”,可见是天际的什么景物触动了他的愁怀。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芳草萋萋,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连绵无尽。“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写主人公的孤单凄凉之感。前一句用景物描写点明时间,他久立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春草,铺地如茵,登高远望,夕阳的余辉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一种极为凄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无言谁会凭栏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无言。有“春愁”又无可诉说,这虽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内容,却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

  下片前三句“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是说,打算把放荡不羁的心情给灌醉,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主人公深深体会到“春愁”的深沉,所以他要借酒浇愁,目的是“图一醉”,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结果如何呢?强颜欢笑,欢乐而无味,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是解脱不了的,排遣不去的。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末两句是说,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的精神萎靡神色憔悴。至此,作者才透露出这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不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还“衣带渐宽终不悔”,心甘情愿的被“春愁”所折磨,即使形容渐渐憔悴、瘦骨伶仃,也是值得的,也绝不后悔。“终不悔”,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名家点评:

  王又华《古今词论》:小词以含蓄为佳,亦有作决绝语而妙者,如韦庄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之类是也。牛峤“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抑其次矣。柳耆卿“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亦即韦意而气加婉。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上片写境,下片抒情。“伫倚”三句,写远望愁生。“草色”两句,实写所见冷落景象与伤高念远之意。换头深婉。“拟把”句,与“对酒”两句呼应。强乐无味,语极沉痛。“衣带”两句,更柔厚。与“不辞镜里朱颜瘦”语,同合风人之旨。

  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专作情语而绝妙者。……求之古今人词中,曾不多见。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试题精选:

  1.历来评家认为,这首词的点睛之笔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两句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说明:从“不悔”入手结合全词分析坚贞(执着、挚诚等),意合即可。(2)从“憔悴”入手,扣“春愁”分析“愁绪”(思归、思念等),意合即可。(3)两点融合起来,并结合原词句进行了具体分析,视分析程度也可。)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即远大的目标,艰苦过程以及成功的喜悦。他是借用这首词中的哪个诗句来形容“艰难过程”的?

  参考答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由此可见上阕中的“春愁”指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表现了词人甘愿为思念伊人日渐消瘦憔悴的一片痴情。由此可见,上阕“春愁”是指对伊人的思念。


  4.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这是一首婉约词,词牌名是“蝶恋花”。

  B.这首词紧紧围绕上阙中的“望”字展开。

  C.“伫倚”“望极”表明词人挂念远方的人。

  D.最后两句表明词人对其所恋忠贞不渝。

  参考答案:B


  5.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本词表达了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

  B.词中描绘的春景让人感受到盎然生机。

  C.词中主人公愁绪万千深深为情所困。

  D.词中流露出主人公坚毅、执着的态度。

  参考答案:B


  6.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草色烟光残照里”展示了主人公望尽天涯时的所见之景,营造了伤感的氛围。

  B.“无言谁会凭阑意”表明因为词人不愿与人交流,所以没人能理解他的心声。

  C.本词上片写主人公登高望远,离愁滋生;下片写苦中求乐,情深志坚。

  D.本词紧扣“春愁”二字,写景抒情,曲径通幽,词末交代了“春愁”的原因。

  参考答案:B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约1053年),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一字景庄。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也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风流倜傥,留连于秦楼楚馆。他是北宋初年第一位大量制作慢词的词人。对宋词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艺术技巧上,柳词曲折委婉,长于铺叙,语言通俗易懂,清新流畅,用了很多浅近的俗语白话,被称为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柳词在题材内容上,较其前代作者,亦有拓展。此外,也有一些咏物、咏史之作。代表作有[雨霖铃]“寒蝉凄切”、[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望海潮]“东南形胜”等 。今存《乐章集》,有《宋六十名家词》本,《疆村丛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