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学生经典古诗词》下载,二维码
《学生经典古诗词》公众号,二维码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 (身上的)衣服沾湿了并不可惜,只要不违背自己(归隐)的意愿就行了。

【注释】
  不足:不值得。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但使:只要让。愿无违: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出处】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全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背景】

  这首诗是是东晋诗人陶渊明所作《归园田居》五首(一本作六首)中的第三首。

  《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第一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第二首诗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不加雕饰地描绘出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表现了乡村的幽静和作者心境的恬淡。第三首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第四首写作者亲自参加劳动和对劳动的热爱,表明他不但没有因早出晚归地辛苦劳动而减少对劳动的兴趣,反而加深了他对劳动的感情,坚定了他终生归耕的决心。第五首诗讲述了作者耕种归来的活动,表达其欣然自得之情,内蕴醇厚,情感真挚。第六首诗讲述了诗人一天的劳动生活,最后揭示其劳动的体验、田居的用心。末首诸家以为非陶诗,而苏轼以为陶作,并评曰:“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见《冷斋诗话》)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挂印回家,终老田园。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洽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从此他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隐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

【赏析】

  这是一首烩炙人口的优美的田园诗。分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和隐居田园的决心。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写作者归田园后在南山的山脚下种了一片豆子,那地很慌,草长得很茂盛,可是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平实自如,如叙家常,就像一个老农在和你说他种的那块豆子的情况,让人觉得淳朴自然而又亲切。这两句化用了典故,《汉书·杨恽传》:“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倾豆,落而为箕。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种豆南山下”与“采菊东篱下”有着同样的韵律,但韵味各异。采菊是漫不经心的,而种豆则是十分认真的。采菊时不经意地抬头,见到的是幽幽南山;而豆种下后经意观察豆苗长势,看见的是稀疏的豆苗。豆长得不好,显见种豆人不在行,不过对作者来说,有这样的成绩也觉满足了,这是一种诙谐的心境。我们可以想见作者看着田中的豆苗和杂草时自嘲的微笑。于是他早贪黑地“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句写得极为精彩,极富情致。仿佛一位“老农”在夜幕降临后披着月光扛着锄头回家,夹道而生的草木上的露水沾湿了衣裳,辛苦的劳动化作了无限的生活乐趣。

  诗的最后一联“衣湿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是一种俏皮的说法,是一种自嘲式的幽默,使这首田园诗不止停留在对劳动乐趣的体味上,更进一步点了题。种豆长草也罢,早出晚归也罢,夕露沾衣也罢,都在所不惜,只要趁了心愿就好。这“愿”是什么呢?就是找到了一种理想的自然生活方式,享受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乐趣。在当时政治上一片黑暗的东晋时代,能有这样一种自然宁静的生活是使人感到无限欣慰的。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