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盟佤族自治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云南省 > 普洱市 > 西盟佤族自治县

  西盟佤族自治县汉语拼音:Xīméng Wǎzú Zìzhìxiàn;英文:Ximeng Wazu Autonomous County),中国云南省普洱市辖县。位于云南省和普洱市西南部。地处东经99°18′-99°43′、北纬22°25′-22°57′之间。东、东北、东南环接澜沧县,南与孟连县接壤,西、西北与缅甸毗邻。东西横距约40千米,南北纵距60千米。总面积1391平方千米。总人口9万人(2012年末)。辖5个镇、2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

  地处怒山山脉南段,属中高山峡谷地带。主要有西盟山脉、拉斯龙山脉、盘龙山脉,均为南北走向。地形复杂,全县除勐梭镇有一块3000余亩的河谷川坝外,其余均为山区。境内山峦叠峰,沟整纵横,最高海拔2458.9米,最低海拔590米。河流属怒江水系,有大小河流80条,主要河流有库杏河、勐梭河、新厂河,河流交叉分布,呈树枝状由北向南注入南卡江。受孟加拉湾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15.3℃,年均降水量2758.3毫米,为云南省境内“雨城”。农作物主要有稻、玉米、小麦、油菜。野生动物有虎、熊、鹿、懒猴、穿山甲、孔雀等。土特产有傈傈酒、云雾山茶。矿藏有锡、金、银、铜、锌等金属和莹石、石膏、大理石等。募(乃)西(盟)公路横贯县境,与内地相连。景点有清代三佛祖佛教建筑遗址,南规傣族小乘佛教缅寺,勐梭龙潭和西盟城子水库等。“新米节”是西盟佤族、拉祜族的传统佳节。民族艺术有佤族舞蹈《木鼓舞》、《射日舞》,民歌“舂新米”流行全国。

  • 邮编:665700 代码:530829 区号:0879

行政区划

  全县辖5个镇、2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勐梭镇、勐卡镇、翁嘎科镇、中课镇、新厂镇、力所拉祜族乡、岳宋乡。县政府驻勐梭镇。

历史

  西盟佤族自治县辖境原属澜沧县,1965年以澜沧的西盟区设今县。县因区得名。—说县在西盟山区,故名。秦朝属西南夷地。西汉为哀牢地;东汉、三国蜀汉属益州永昌郡;两晋南北朝属宁州永昌郡。隋属濮部。唐南诏时为银生节度地。宋大理国时为永昌府倮黑部地。元至元十三年(1276)属镇康路,泰定三年(1326)改属木连路,天历元年(1328)改属顺宁路。明永乐四年(1406),设孟琏长官司,隶云南都司。清顺治十七年(1660),猛琏长官司改属永昌军民府,康熙四十八年(1709)改置猛连宣抚司,属迤西道永昌府;乾隆二十九年(1764)改属迤西道顺宁府,光绪二十年(1894)改属镇边直隶厅(今澜沧),隶迤南道。

  民国二年(1913)4月,镇边直隶厅改为镇边县,隶滇南道。民国3年(1914)1月,因与贵州省镇边同名,乃以其地滨于澜沧江而易名为澜沧县;同年6月,滇南道更名为普洱道,澜沧县属普洱道。民国18年(1929)11月,废普洱道,设立云南省第二殖边督办公署,澜沧县属之。民国21年(1932)4月,澜沧县属第12政务视察区;民国23年(1934)4月,属第16政务视察区;民国24年(1935)8月,属第6政务视察区;民国27年(1938),今西盟地属澜沧县治内西盟乡,同年9月,澜沧县属第9政务视察区;民国28年(1939)第二殖办督办公署裁撤;民国30年(1941)6月15日,澜沧县属云南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1年(1942)7月,属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5年(1946)10月,属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2月1日,澜沧县全境解放。西盟区属于澜沧县管辖,为澜沧县第七区。1950年,西盟属宁洱专区澜沧县。1951年4月2日,政务院批准:将宁洱专区更名为普洱专区,西盟属属普洱专区澜沧县。1953年3月28日,政务院批准:普洱专区更名为思茅专区,澜沧县属之。1953年4月7日,撤销澜沧县,设立澜沧拉祜族自治区(县级),隶属思茅专区。1955年1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思茅专区澜沧县的建制,将其原辖的西盟山区暂时委托澜沧拉祜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

  1956年6月,从澜沧县划出,成立自治县筹备委员会。1956年10月:云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设立西盟县,以澜沧县西盟区为其行政区域。在西盟县未成立前,西盟山区由思茅专区直接领导。1963年9月14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35次会议决定:设立西盟佤族自治县。以西盟地区为西盟佤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原西盟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所辖各区委、区政府为西盟佤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派出结构。1965年3月3日-5日,正式成立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属思茅专区。

  1967年3月,西盟佤族自治县实行军事管制,西盟佤族自治县军事管制委员会履行县委县政府和各级党、政领导职能。1968年9月1日,经中共第十三军党委批准,西盟佤族自治县革命委员会(简称“县革委会”)成立。1970年,思茅专区改为思茅地区,西盟县属思茅地区。1971年5月3日-8日,恢复中共西盟县委,县委会和县革委会合署办公。1980年12日19日-23日,恢复县人民政府。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西盟佤族自治县常住总人口86598人,其中:勐梭镇18594人,西盟镇5533人,翁嘎科乡9840人,力所拉祜族乡11092人,岳宋乡6773人,莫窝乡12493人,新厂乡11567人,中课乡10706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西盟佤族自治县常住总人口91335人,其中:勐梭镇21307人,勐卡镇17054人,翁嘎科乡10994人,力所拉祜族乡11899人,岳宋乡7351人,中课乡10941人,新厂乡11789人。

  2012年末,云南省政府(云政复[2012]82号)批复同意西盟县撤销中课乡、新厂乡、翁嘎科乡,设立中课镇、新厂镇、翁嘎科镇(2013年12月18-19日分别挂牌成立)。调整后,全县辖5个镇、2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勐梭镇、勐卡镇、翁嘎科镇、中课镇、新厂镇、力所拉祜族乡、岳宋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