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汉语拼音:Ci;英语:Ci-poem),合乐的歌词。但和汉魏以来古乐府不同,它是隋唐时期音乐革新的产物。隋唐时期,从西域(还有外国)传入的音乐逐渐和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了燕乐。燕乐与传统的“雅乐”相对而言,称为“俗乐”。它在当时是传播最广、最有群众性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抒情音乐。当时的词,就是和这种新兴音乐的乐曲相配的歌词。至宋代,词则成为诗坛的主要形式。

  词的名称,是和曲调相对而言的。唐代出现了“曲子词”的名称(孙棨《北里志》和欧阳炯《花间集序》),敦煌写本称“曲子”,如《云谣集杂曲子》。宋代也有“曲子”名称(张舜民《画墁集》),又称今曲子(王灼《碧鸡漫志》)。此外,词又称长短句、诗馀。

  词依长短又有、近、慢等之分。除一部分字数较少的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等外,都要分段落。一段叫“一片”。一部分词分2段,少数词分3段、4段。2段的词,第一段称为“上片”或“上阕”、“前阕”,第二段称为“下片”、“过片”或“下阕”、“后阕”。不分片的称单调,分2片的叫双调。

  词调或词牌种类繁多,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等不同而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清代万树《词律》列出660调、1,180余体。康熙时王奕清等所编《词谱》,列出826调、2,306体。后来还陆续有人补辑,总共在1,000调以上,其中常用的大约只有100多个。

  词调名称的由来,绝大部分已无可考,只有极少数有记载流传。如〔菩萨蛮〕,据《南部新书》和《杜阳杂编》说,唐宣宗大中初年,女蛮国入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挂着珠宝,号“菩萨蛮队”,有人据此就创作了这个曲调。又如〔念奴娇〕,据王灼《碧鸡漫志》所说是唐代天宝年间所制曲,当时有一个歌女名念奴。另外有的词调的名称,是用某一首有名诗词中的语句,如〔潇湘逢故人〕,出于南朝梁柳恽诗句;〔如梦令〕原名〔忆仙姿〕,出自后唐李存勗《忆仙姿》中“如梦、如梦”句。

  词的格律,即词律,其基本特征是:

  1. 字数一定。每一词调都规定一定字数。词调短的如〔十六字令〕,只有16个字;长的如〔莺啼序〕,有240字。
  2. 讲究平仄。按照宋人的严格要求,仄声还要分上去入,但有选择余地。入声字有时可当平声和去声用。上声字有时也可当平声字用。
  3. 句式参差不齐。最短的有一字句,二字句至七字句都是常见。此外还有八字句、九字句、十一字句等。
  4. 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不同。有上下句押,有隔1句押,有隔2句押,有隔3句押,还有句中押,等等。配合句式的参差不齐,显得错综复杂。
  5. 对仗可灵活掌握。对仗可以按照习惯运用。如果上下两句字数相同,就有用对仗的可能。词的对仗,不限定平对仄、仄对平,它服从于词调中平仄的规定。

  词的用韵比诗宽。词韵在宋代大体上根据诗韵,但诗韵的许多部在词韵里可以互相通转。押韵方式可分通首平韵、通首仄韵、不同韵部的平仄换韵、同韵部的平仄押韵4类。通首平韵的,都是一韵到底,如〔浣溪沙〕。通首仄韵的,有的一韵到底,如〔满江红〕;有的换韵,如〔钗头凤〕。不同韵部的平仄换韵一类中,有各种变化:有的前面押平韵,后面换其他韵部的仄韵,如〔南乡子〕;有的上片押仄韵,下片换其他韵部的平韵,如〔清平乐〕;有的一首中换几次韵,如〔菩萨蛮〕;有的以一韵为主,中间夹押他韵,如〔定风波〕。同韵部的平仄押韵中,有的上片和下片都是平仄韵通押,如〔西江月〕;有的上片都是平韵,下片夹以仄韵,如〔江梅引〕。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押韵方式,如〔长相思〕的两句叠韵等。

  宋以前词人填词,要求合乎音乐腔调,又要求合乎一定格律,如字数、平仄、句式、韵位等。格律的规定和音乐的腔调是相关联的,它是通过合乎格律来达到合乎音乐的腔调。但格律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有许多词人只懂格律不懂音乐,他们只是按照格律填词,这样就走上了和音乐脱离的道路。明代以后,宋词曲谱大抵失传,而按照格律填词却继续不断。词遂成为一种单纯的诗歌形式。


 (詞) 【异体 古文】 (詞) 【繁体】

拼音:  部首:  总笔画:7  部外笔画:5  结构:左右  五笔:YNGK  倉頡:IVSMR  常用字 

基本释义:

  1.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汇。~书。~典。~句。~序。~组。
  2.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歌~。演讲~。誓~。~章。~律(文词的声律)。
  3.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人。~谱。~牌。~调(diào )。~韵。~曲。

便捷查询:

”字书法
作者:王羲之
”字书法
作者:祝允明

词() cí

  1. 语言里可以独立、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词汇丨词组丨词句丨词序丨名词丨动词丨形容词。<注> “辞”与“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在现代汉语中,“词”有词语、词汇的意思;“辞”一般只有言辞(言词)的意义。“歌词”、“题词”中的“词”不能写作“辞”。
  2. 说话或文学作品中的语句:台词丨歌词丨誓词丨词章丨词律(文词的声律)丨义正词严。
  3.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宋词丨诗词丨词谱丨词牌丨词调(diào )丨词韵丨词曲。

首字为“词”的词语

  词典  词根  词话  词汇  词句  词库  词类  词牌  词曲  词人  词素  词性

  词语  词藻  词缀  词族  词组


首字为“词”的成语


  词不达意  词穷理绝  词严义正  词不逮意  词钝意虚  词华典赡  词清讼简  词穷理尽

  词穷理屈  词人才子  词无枝叶  词严义密  词约指明  词正理直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常用字表  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二级字表三级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