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岩画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岩画,自北向南分布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二十余个沟谷内,是中国最大最集中的古代岩画宝库。贺兰山在古代为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游牧民族生息繁衍之所。各族人民为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纷纷在贺兰山的岩石上凿刻图案,日积月累,便形成了一幅幅壮观的岩画。贺兰山岩画遍布于宁夏三市九县(区),沿贺兰山东麓分布在西峰沟、小西峰沟、白虎沟、插旗沟、贺兰口、苏峪口、回回沟、拜寺口、水吉口等27处沟口,岩画总数数万幅之多。1996年11月,贺兰山岩画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贺兰口是贺兰山岩画最为集中的一处,其岩画艺术水平最高,最具代表性。

  贺兰口岩画位于贺兰山东麓北段,距银川市西65千米,面积约11平方千米,共发现岩画1957组、单体图案5025幅,并有明代题刻2处。

  根据岩画图形和西夏刻记分析,贺兰口岩画大部分是春秋战国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所刻制的,也有其它朝代和西夏时期的画像。

  贺兰口岩画构图朴实、姿态自然,写实性较强,给人以亲切、淳朴、肃穆的感觉。

  人首像画所占比例最大,造型奇异,有的头长犄角,有的身插羽毛,有的口衔骨头,有的满脸生毛。

  另有几幅面部五官似一站立人形,造型粗犷浑厚。双臂弯曲,两腿叉开,腰佩长刀,表现了图腾巫觋的造型形象。

  动物岩画形象逼真,构图生动,有健美灵巧的鹿,雄壮粗犷的牛,双角突出的岩羊,飞驰扬鬃的骏马等。由此可知,古贺兰山区当为动物的乐园。

  “太阳神”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幅岩画,磨刻在距地面40米处的石壁上,头部有放射性条纹,面部呈圆形,重环双眼,炯炯有神,煞是威武。

  贺兰山岩画被誉为“岩石报章”,为我国古代北方民族艺术史、原始宗教史、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翔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价值极其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