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茶油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赣南茶油江西省赣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6年2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检总局关于批准对赣南茶油等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6年第9号)批准)

茶油,又称山茶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

油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优质食用油料植物。油茶与茶叶(学名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为同属不同种,它们所结的种子榨出的植物油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称为油茶籽油,后者称为茶叶籽油。

全球油茶籽油产量的90%以上来自中国。早在公元前100多年汉武帝时,中国就开始栽种油茶,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生长在中国南方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区的天然无污染的高山及丘陵地带,10多个省都能种植,主要产区在中国的湖南、江西、广西、重庆等省、市(区),全国现有栽培面积约4500万亩,年产油茶籽100万吨,产油茶籽油27万吨。茶油是中国政府提倡推广的纯天然木本食用植物油,以及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卫生保健植物食用油。

赣南茶油油色亮黄,清亮透明,香味浓郁,气味纯正,具有茶油特有的清香,口感爽滑。

赣州气候温润、土壤肥沃、光热充足、雨量丰沛,油茶生长地理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有2000多年油茶种植历史。目前油茶林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居全省第一位,是全国油茶主产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

截至2022年底,全市油茶林总面积突破315万亩、年产茶油3.04万吨、油茶产业综合产值超百亿元。

茶油是我国特有的传统食用植物油,生产历史源远流长。据《山海经》记载:“员木,南方油食也”。“员木”即指油茶。在赣南,油茶种植历史已有2000多年,赣南地区气候温润,光热充足,雨量丰沛,非常适合油茶生长。

赣南所产的油茶籽出油率高,赣南茶油的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角鲨烯、甾醇、维生素E等生物有效成分丰富,茶油品质好。

2010年,原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赣南茶油”品牌商标,并确定“赣南茶油”品牌为赣州市茶油区域公共品牌;

2016年,“赣南茶油”被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8年,“赣南茶油”被原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19年7月,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地理标志产品·赣南茶油》地方标准;9月,赣州市印发《赣南茶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赣州市油茶产业协会制定了《“赣南茶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办法》。

2020年7月27日,赣南茶油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赣南茶油

(一)产地范围。

赣南茶油产地范围为江西省赣州市行政管辖区域内的赣县、兴国县、瑞金市、于都县、宁都县、会昌县、石城县、崇义县、上犹县、信丰县、大余县、龙南县、安远县、定南县、全南县、寻乌县、南康区、章贡区以及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章贡区和南康区行政区划范围内)。

(二)专用标志使用。

赣南茶油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赣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赣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赣南茶油的检测机构由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三)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寒露籽、霜降籽。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500m,土壤类型为红壤、黄壤,土壤pH值5.0至6.0,土层厚度≥50cm,土壤有机质含量≥3%。

三、栽培管理

1.育苗:无性繁殖育苗。

2.栽植时间和密度:栽植时间在早春2月至3月,栽植密度≤1500株/公顷。

3.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株施用有机肥量≥10kg。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与处理

1.采收时间:10月上旬至11月,当茶果色泽变为发红、发黄或紫褐色,呈现油光,果壳微裂,籽壳变红发亮时采收。

2.采后处理:果实采回后,堆沤5至6天,堆放高度≤100cm。

五、加工

1.加工工艺流程:

油茶籽→仁壳分离→压榨→过滤→脱胶→脱酸→冬化→过滤→成品茶油。

2.加工要点:

(1)压榨:温度≤120℃,出油率≤85%,饼中残油≥7%。

(2)冬化:温度0至5℃,时间5至8小时。

六、质量特色

1.感观特色:油色亮黄,清亮透明,香味浓郁,气味纯正,具有茶油特有的清香,口感爽滑。

2.理化指标:

饱和脂肪酸含量(%) 7~11

油酸含量(%) 79~87

亚油酸含量(%) 7~14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