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堡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福建漳州:赵家堡主楼

  赵家堡(宋城古堡),俗称赵家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湖西畲族乡硕高山下,厦汕高速公路赵家堡互通口下高速2公里处,是南宋末一支流落漳浦的皇族后裔的隐居处。公元1279年,元军攻陷南宋最后一个行都广东崖山,丞相陆秀夫抱着九岁的小皇帝赵昺投海殉国,当时伴驾至崖山的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魏王赵光美的第十世孙闽冲郡王赵若和率皇族众家眷乘船逃往福州,遇到飓风,弃船上岸,匿姓为黄,几经辗转,最后隐居在此。明洪武年间,赵家被人以同姓通婚罪告发,公堂上献出族谱,洪武御赐复姓。明万历年间,赵若和的十世孙赵范进士及第,官至浙江按察使司副使、户部员外郎等职,归休回乡时,有感于沿海地区倭患猖獗,遂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仿照北宋故都开封府的立意布局,造建了完璧楼及内城。万历四十七年赵范之子赵义亦进士及第,官至文华殿中书舍人,又根据北宋、南宋两京都建筑布局与格调,扩建了外城,始成现今规模。赵家堡占地135亩,平面基本呈方形,分内外城;内城高6.2米,周长220米,面积4.68亩,建有主楼“完璧楼”,取“完璧归赵”之意,楼为三合土夯筑正方形三层四合式,呈回字形。外城周长1082米,主体建筑为赵范府第,位于全城的正中心,坐南朝北,四座同式五进府第并列,前面建有内外两个荷花池,内池西侧建“汴派桥”,仿北宋故都开封的潘杨二湖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的木拱桥而造;池东侧建六座同式五开间堂屋及“辑卿小院”、“读书处”,池西侧小山上建有佛庙、聚佛宝塔、禹碑等,其中“墨池”石碑系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手迹拓刻,属稀世珍品。作为“一个灭国王族聚族而居传之数百载的城堡”,赵家堡补证了宋史和赵氏家族的历史,保留了大批珍贵的历史文物,它对于研究赵宋家族史、明清军事史、倭患史、建筑史有着特殊的意义。

  赵家堡是一座古老而神奇的城堡。赵宋皇族后裔在这里聚族而居四百多年。公元960年,五代后周检点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一夜之间黄袍加身做了皇帝,进而统一中国,开创了宋朝三百多年的基业。靖康之变,金兵攻陷汴京,徽、钦二帝和皇族全部被虏北去,北宋就此灭亡。公元1127年赵构当上了江南半壁江山的南宋皇帝。元朝灭掉金国后,元军紧逼南宋而来。公元1278年,元将张弘范攻陷了南宋最后一个行都广东崖山,在惨烈的海战中,丞相陆秀夫抱着小皇帝投海殉国。

  在宋史的最后一页中,大将张世杰带领十六艘船只夺港而出。但是这船队很快又被风浪吞没了,仅有四艘船死里逃生,船上载着年仅十三岁的闽冲郡王赵若和以及侍臣许达甫黄材等。在逃出元军包围和风浪之后,顺着海流向北漂泊,希望能回到赵若和的封地福州,再图恢复。但在厦门的浯屿一带又遭台风袭击,他们只好解散随从,趁夜色弃船上岸潜入太武山下隐藏下来。直到元军不再搜捕南宋宗室,他们才到漳浦县佛昙镇隐姓埋名,改姓黄(取“黄”“皇”谐音)居住下来。明朝洪武十八年经朱元璋恩准,这些宋皇族的后裔终于公开恢复了赵姓。明隆庆五年(1571年),赵若和第九世孙赵范以二甲进士及第,官至无为州知州、户部员外郎、浙江按察使司副使等职。万历二十年,赵范致仕回乡。当时沿海地区屡遭海盗之患,居家极不安全,虽然在佛昙建有梅月楼,也难防海盗骚扰。加上与宋杨太后之弟杨亮节后裔的家族冲突,便决定把家迁入内地。选中了漳浦县湖西硕高山下建堡筑楼。这里青山环抱,远避海盗的侵害和城镇的繁华,土地肥沃,可以聚族而居,中兴家道。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建造完璧楼,万历三十二年建造内城墙及城中府第。赵范的儿子赵义(字公瑞)以父荫任南京文华殿中书舍人,于万历四十七年建造外城墙。外城周长1082米,城内面积173亩。

  赵家堡主要建筑物有完璧楼,四组同式五进府第,六座同式堂屋,相应的厢房,并辟有园林区,内外荷花池,汴派桥,垂纶楼,以及武庙、佛庙、石塔、禹庙、石坊等。城中还保存有宋、明代著名书法家的刻石及碑记十几处。全城规模恢宏,建筑类型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深厚,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家堡既具备较高的防御能力,又完善了供一个大家族生存和发展的功能,城堡在居住、礼仪、民俗宗教、园林休闲等方面的设置,都有着极为详尽的安排。从而保存了一个灭国皇族后裔绵绵几百年聚族而居,这种现象在全世界是罕见的。作为一个特殊的家族,赵家堡的建造者把城堡的建造作为宣泄其皇族情结的载体,在总体规划、布局立意上,处处仿照北宋故都开封之旧,在建筑物的命名上,也尽可能地流露其对祖先帝业的炫耀和思幕,同时,也流露出对一代皇族没落的无奈和叹息。

  2007年1月,赵家堡被福建省旅游局和东南卫视等宣传媒体评选为福建十个最美的乡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