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辋川庄作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辋川积雨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小学生必背75首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全唐诗 诗词名句 其他名篇


积雨辋川庄作/辋川积雨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诗题与背景:

学生经典古诗词APP-安卓苹果通用.png

  《积雨辋川庄作》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题一作《秋归辋川庄作》。《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皆收录此诗。《唐诗三百首》中诗题作《积雨辋川庄作》。《千家诗》中诗题作《辋川积雨》。积雨,久雨。辋川庄:即王维在辋川的别墅,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


  此诗作于王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后期的诗,主要写隐居终南山、辋川的闲情逸致的生活。《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逐句释义: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连日雨后,树木稀疏的村落里炊烟缓缓升起,(农家)烧好的粗茶淡饭是送给村东田地上的农人。
  空林:疏林。
  烟火迟:因久雨林野润湿,故烟火缓升。
  藜(lí):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这里指蔬菜。
  黍(shǔ):谷物名,古时为主食。这里指饭食。
  饷:致送,指送饭食到田头。
  东菑(zī):指东边田地上的农人。菑,本指初耕的田地,这里泛指田亩。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广阔无际的水田上白鹭自在地飞舞,茂密幽暗的树林里黄鹂宛转啼叫。
  漠漠:形容广阔无际。
  阴阴:幽暗的样子。指树木茂密,林中幽暗。
  夏木:高大的树木,犹乔木。夏,大。
  啭:鸟的宛转啼声。
  黄鹂:鸟,身体黄色,局部间有黑色,嘴红色或黄色。叫的声音很好听。也叫鸧鹒或黄莺。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我)在山中习养静寂的心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在松下吃着素食,采摘露葵佐餐。
  习静:习养静寂的心性。亦指过幽静生活。南朝·梁·何逊《苦热》诗:“习静閟衣巾,读书烦几案。”
  朝槿(jǐn):木槿,落叶灌木,其花早开晚谢。晋·郭璞《游仙诗》也说“蕣荣不终朝”,故以此悟人生荣枯无常之理。
  清斋:这里是素食的意思。
  露葵:冬葵,又名葵菜、冬寒菜、蕲菜。夏初开淡红色小花。嫩梢、嫩叶可作蔬菜。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我已经是一个从追名逐利的官场中退出来的人,与世无争了,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
  野老:村野老人,此指作者自己。
  争席罢:是说自己已经退隐,也就与世无争。争席,犹争位。典出《庄子·杂篇·寓言》: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
  海鸥何事更相疑:古时海上有好鸥者,每日从鸥鸟游,鸥鸟至者以百数。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至海上,鸥鸟舞而不下。见《列子·黄帝篇》。此句实借海鸟以喻人事。


《积雨辋川庄作》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诗意在描写久雨初歇后辋川秋郊的景物,叙述隐退后对人生的感悟和闲适情趣。首联写作者在山上静观所见怡然自乐的田家生活。颔联写雨后的辋川自然景色,画意盎然。颈联写作者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观木槿,食露葵,避尘世的幽居生活。尾联连用两典,两典正反结合,抒发了作者淡泊的心志。全诗写景如绘,意境空灵淡泊,用典无痕,富有理趣。

  全诗写景生动真切,生活气息浓厚,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清新明净,形象鲜明,表现了作者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首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写田家生活,是作者山上静观所见:正是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来,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蒸藜炊黍,把饭菜送往东菑──东面田头劳作的农人。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


  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写自然景色。广阔无际的水田上白鹭翩翩起飞,繁茂高大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宛转的啼声。“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颈联“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作者在山中习养静寂的心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在松下吃着素食,采摘路葵佐餐。“朝槿”,即木槿,落叶灌木,夏秋之际开花,朝开暮谢,古人以为人生荣枯无常的象征。“露葵”,一种野生蔬菜,可以煮来佐餐。


  尾联“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连用两个典故,抒发自己的议论和感慨。“野老”是作者自谓。“争席”是争夺地位的意思。《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这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澹泊自然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上联所写“习静”“清斋”的结果。


  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是王维田园诗的一首代表作。


名家点评:

  《石林诗话》:诗下双字极难,须是七言、五言之间除去五字、三字外,精神兴致全见于两言,方为工妙。唐人谓“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为李嘉祐诗,摩诘窃取之,非也。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祐点化,以自见其妙,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令之,精彩数倍。

  《王孟诗评》:写景自然,造语又极辛苦。顾云:结语用庄子忘机之事,无迹,此诗首述田家时景。次述己志空泊,末写事实,又叹俗人之不知己也。东坡云:摩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者,此耳。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周云:妙在四叠字,易此便如嚼蜡。

  《批点唐诗正声》:“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人皆能为,比诸惟下“漠漠”、“阴阴”四字,诗意便胜。

  《唐诗归》:钟云:“烟火迟”又妙于烟火新,然非积雨说不出(“积雨空林”句下)。谭云:悟矣(“山中习静”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清脱无尘,出世人语。摩诘诗往往多道气,要非寻常韵律间者。周珽曰:全从真景真趣摹写,灵机秀色,读之如在镜中游。陈继儒曰:语气殊静,蒋一梅曰:用事切题,做法更不可移动。

  《唐诗贯珠笺释》:第二承烟火也。三四雨后之景,用叠字独能句圆神旺。五言看破荣枯,六言甘于清虚。

  《碛砂唐诗》:敏曰:今人每用叠字,非惟觉得单弱,且与全句精神俱失。试观此联,偏似无此叠字,径直无情,加此叠字,情景活现,则用叠字之法具在矣。况乎七言最忌五言句泛加二字,惟此真是七字句,并非五言泛加二字也(“漠漠水田”一联下)。

  《唐三体诗评》:悟富贵之无常,乃弥陈于藿食,无妨为农没世,人鸥群而不乱也。五六递对,无复笔墨之痕。

  《历代诗法》:诗中写生画手,人境皆活,耳目长新,真是化机在掌握矣。

  《唐贤三昧集笺注》:顾云:下“迟”字妙。又云:三四自然如画。又云:此必有为而云,游思悠远恬澹,胸中绝无微尘。

  《昭昧詹言》:此题命脉,在“积雨”二字。起句叙题。三四写景极活现,万古不磨之句。后四句,言己在庄上。事与情如此。

  《唐宋诗举要》:方曰:写景极活现(“阴阴夏木”句下)。赵松谷曰:淡雅幽寂。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84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试题精选:

  1.这首写景诗主要写了那些景物?

  参考答案:写的景物有:树林、烟霭、庄稼、白鹭、黄鹂等。


  2.本诗颔联描写景物运用了多种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动静结合(以动写静):广漠空蒙的水田,蔚然深秀的密林,此为静;白鹭翩翩起飞,黄鹂互相唱和,动静结合,体现田园风光优美,富有生机。

  (2)对比、映衬: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浓绿的夏木,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相映成趣。

  (3)多角度描写:绘形绘声绘色,“阴阴”写夏木茂密之形,“飞”写白鹭翩翩起飞之状;“啭”写黄鹂啼啭之声;白鹭、黄鹂、浓绿的夏木,色彩鲜明。

  (4)运用叠词: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突出强调了景物的特点。

  (每点3分,答出两点可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3.苏轼说:“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请结合颔联“漠漠”、“阴阴”二词分析王维诗“诗中有画”的特点。(4分)

  参考答案: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1分);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1分),渲染了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气氛(1分)。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1分)。


  4.首联和颔联所写内容与诗人心情有什么联系?

  参考答案:这两联中,人物活动也好,自然景色也好,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模拟,而是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对于“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的王维来说,置身于这世外桃源般的惘川山庄,真可谓得其所哉了,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无穷的乐趣。


  5.“积雨空林烟火迟”中的“迟”字,在这里有什么作用?(3分)

  参考答案: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


  6.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意境?(3分)

  参考答案: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和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1分),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恬淡自然的意境(1分),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1分)。


  7.本诗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尾联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自己与人相处,不狂妄,不拘形迹,没有心机,恐怕连海鸥也不会猜疑。(2分)抒写诗人淡泊自然的心境和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3分)


  8.下列关于本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的“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闲散安逸的情怀。

  B.颈联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唯有木槿、露葵相伴,突出了隐居生活的孤寂寡淡。

  C.尾联运用典故,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澹泊自然的心境。

  D.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参考答案:B(B项,“孤寂寡淡”错误,应该是“安逸闲适”。)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项,“孤寂寡淡”错误,应该是“安逸闲适”。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这情调,在一般世人看来,未免过分孤寂寡淡了。然而早已厌倦尘世喧嚣的诗人,却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比起那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不啻天壤云泥。故选B。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作者简介:

  王维(约701—761或768年),唐朝诗人、画家。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伪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中年后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为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具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今存诗376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351首。(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