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仁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达仁堂汉语拼音:Darentang;英语:Darentang),中国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企业——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仁堂制药厂,位于天津。始建于1914年,以选料名贵、炮炙精细著称。

  以生产中成药为主,重点开发小儿系列药、心血管系列药、健体抗衰老药。新开发产品有七消丸、胃安眠丸、小儿清肺丸、小儿疏表丸、寿桃丸等。所产大、小蜜丸有近200种,其中20多种可供出口。

  达仁堂,一个具有九十七年悠久历史的,是有着三百年历史“乐家老铺”的正宗后裔,由乐氏第十二代传人——乐达仁先生创办。近百年来,达仁堂坚持诚信为本,以义取利的经营理念,生产出了许多优质药品造福社会,确保了达仁堂金字招牌熠熠生辉。达仁堂从一个原始的作坊式老药铺发展到如今的现代化中药企业,他长盛不衰的秘诀就在于,坚持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达仁堂特色的发展之路。

  民国元年(1912年),乐达仁先生在北京大栅栏55号开店,取名为“京都达仁堂乐家老药铺”。1912年、1913年分别在上海、汉口建立了“京都达仁堂乐家老药铺”。随后,乐达仁又把目标瞄准了北方商业重镇——天津。民国三年(1914年),达仁堂在天津最繁华的估衣街西口路南建立了药铺,结果一炮打响。

  1915年,在天津中山路(原称大经路)中段兴建了生产基地,改变了传统中药行业前店后厂的小作坊的经营模式,创办了全中国第一家中药工厂。达仁堂由铺到厂的变迁,标志着乐家老铺已经初步完成了由封建买卖家,向近代工业企业的转变,乐家老铺由此获得了新生。中国古老的制药业,以天津达仁堂制药厂的创办为肇始,走上了工业化道路。

  从1917年开始,先后在西安、长春、福州、长沙、大连、郑州、香港,以及青岛、开封等地陆续设立分号,最多时达仁堂在全国重要商埠一共设有18家分号,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工商一体化国药集团,各地分号,名称都叫“京都达仁堂药铺”。

  达仁堂始终严格遵循先辈留传的制药经验,由于质量上乘,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达仁堂被誉为“饮片华北第一,蜜丸全国之王”之美誉,当时京津一代的名医都指定患者购买达仁堂的药品,达仁堂也由此得以迅猛发展。

  达仁堂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制药祖训,始终坚持传统的制药特色,其产品以质量优良,疗效显著而闻名。

  2009年,“达仁堂清宫寿桃丸宫廷秘方及其传统制作工艺”入选天津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5月16日“达仁堂清宫寿桃丸传统制作技艺”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

  清宫寿桃丸系达仁堂制药厂独家品种,原名“蟠桃丸”,由人参、当归、地黄、枸杞子、分心木等多种名贵药材组成,具有补肾生精,益元强壮作用,且药性平和。是清朝“古稀天子”乾隆的御用秘方, 最早的记载现于《清宫医案》的乾隆朝医案中。

  达仁堂悠久的历史使其在中华医药界曾享有“蜜丸王”美誉,其炮制技术和选材标准始终遵循传统。在清宫寿桃丸的选料上坚持以清代宫廷制药的选料方法和原则,以优质药材入药,并遵循清代宫廷特殊的古法炮制技艺进行精心炮制,使得达仁堂清宫寿桃丸品质完全达到清代宫廷秘制药的药效。

  清宫寿桃丸以其确切而显著的疗效得到了广大专家、医生和患者的一致认可与好评,除满足内销外,还出口至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众多海内外患者补肾益元、补气益血、延缓衷老的滋补上品。

  “达仁堂清宫寿桃丸传统制作技艺”项目成为天津市首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类项目,打破天津市在该领域“零”的历史。这是达仁堂第一次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这次申报工作也使企业有机会对达仁堂的传统药品和制作技艺重新进行整理,并从申报工作中收获了许多的经验。此次的申报仅是达仁堂申报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开始,企业也对申报结果充满了希望,今后达仁堂还将把其他的传统中医药制作技艺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期更好的保护这些传统技艺,保留住企业发展的根基。

  达仁堂通过调整结构、技术创新、在保护传统工艺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以及通过调整产品结构等方式来“练好内功”。在新产品、新工艺开发方面,正视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短板,以市场的观念重新审视科技工作的内容,找准突破口,集中力量培育产品。无论新产品立项、产品的二次开发还是工艺改进都根据销售需求与市场变化的特点开展工作,加快项目的落实进度,确保科研成果及时用于生产和销售。

  商标的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市场上总有许多相同名称的药品,消费者出于对“达仁堂”品牌的信任,经常会在同类药品中选择达仁堂的产品,这既说明达仁堂在百姓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也突显了品牌保护的重要意义。达仁堂历来重视自己的品牌和商标,将商标保护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首要工作,已连续多年被评为“天津市著名商标”,并于2009年底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当前,许多国家都非常关注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医药行业的典范,达仁堂也与日本、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国开展了中医药的文化交流。达仁堂在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都已成功获得了“达仁堂”的商标注册。受相近文化的影响,包括日本、韩国等在内的亚洲国家,都极为推崇中医药文化,将中医药视为非常珍贵的药品。另一方面,达仁堂与澳大利亚等地的沟通往来也越来越多。通过当地华人、华商的宣传推介,澳大利亚对达仁堂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对澳大利亚的中成药出口逐年递增。目前,达仁堂每三年就要接受澳大利亚官方医药官员的认证检查。这些国家在肯定中医药的同时,也常会把西方的一些制药理念提供给达仁堂,以期找到传统医药与西方技术的最佳结合点。

  除此之外,达仁堂也非常重视产品的专利申报,包括处方专利、工艺专利、质量标准专利、外观专利等,每年都会申报一批相关专利,切实做好保护工作。目前,达仁堂拥有独家品种30个(清肺消炎丸、清宫寿桃丸、生血丸、益肺清化膏等),中药保护品种3个(参附强心丸、牛黄降压胶囊、清肺消炎丸)、专利品种9个(维思得软胶囊、牛黄降压丸、清肺消炎丸、清宫寿桃丸、生血丸、血脂宁丸、青旨固体饮料、益肺清化膏、固肠胶囊) 当前达仁堂仍在不断研究传统中药的用途与主治功能,未来也希望能在药品用法及功能主治方面申请专利。可以说,达仁堂的知识产权保护涉及到了产品的方方面面。

  上世纪30年代,达仁堂已发展成为以天津工厂为核心,以北京、武汉、香港等外地18家药店为连锁店的工商一体的全国第一个大型中药集团,达仁堂的产品,当时被誉为饮片华北第一,蜜丸全国之王。

  新中国成立后,达仁堂率先研制成功黄连上清片、女贞片等最早的中药片剂并投放市场,打响了共和国成立初期中药向科学化进军的第一炮。

  改革开放以后,达仁堂规模不断壮大,先后获得国家质量管理奖和企业管理奖等多项大奖,被评为国家一级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均享有较高信誉。1999年,达仁堂并入中新药业,这种全新品牌的塑造形式为达仁堂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发展历史

  ·1912年乐达仁先生在北京创办京都达仁堂乐家老药铺。

  ·1913年乐达仁先生在天津估衣衔始建达仁堂

  ·1914年在今中山路创建天津堂制药厂

  ·1917年起先后在北京青岛西安长沙福州长春香港等18个重要商埠开设了达仁堂分号。

  ·1918年开办达仁鹿苑,先后在天津中山路、河北五马路、北郊白庙、河西台湾路,和北京德胜门、什刹海、西直门、东便门养鹿700余只,年产鹿茸1万余两。

  ·1921年开办达仁女校,请爱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马千里任校长,邓颖超等进步青年任教师。

  ·1924年开办达仁眼科诊所,请著名眼科专家黎宗尧义诊。

  ·1929年乐达仁先生创办达仁化学工业社和渤海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1930年在安国开办达仁堂广生达药庄,经营洋广药材。

  ·1934年乐达仁先生逝世,乐肇基任经理、乐松生任副经理。

  1949-1955年:

  ·1952年根据彭真指示,成立天津达仁堂国药总店驻京办事处国药改进研究室,郑启东在该研究室任职,首研提取挥发油设备,1953年制出银翘解毒丸、香莲丸、黄连上清丸、女金丸的片剂。

  ·1954年成立达仁堂国药提炼厂,片剂月产15万片,片剂数量增至13个品种。

  1955-1966年:

  ·1955年5月16日,达仁堂实现公私合营。

  ·1956年达仁堂国药提炼厂生产人工合成冰片及人工牛黄,1957年人工牛黄投入生产。

  ·1957年达仁堂国药提炼厂与北京同仁堂合并更名为“同仁堂国药提炼厂”

  1966-1976年:

  ·1988年被评为国家二级企业,并荣获全国企业管理优秀奖-金马奖

  ·1991年被评为国家一级企业,并荣获国家质量管理奖

  ·1992年通过澳大利亚GMP认证

  ·1994年新建万余平米GMP生产大楼落成使用

  ·1996年通过德国巴伐利亚州GMP认证

  ·1999年并入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在上海成功上市

  ·2001年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建中药现代化研发生产基地

  ·2002年通过国家GMP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