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蹈
新疆达斡尔族姑娘
56朵“民族体育之花”:沃丹,达斡尔族(内蒙古),来源: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

  达斡尔族汉语拼音:Dawo'er Zu;英语:the Dawo'er nationality),是世居中国东北少数民族之一。大部分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塔拉乡)、扎兰屯市(达斡尔民族乡) 、阿荣旗(音河乡)、鄂伦春自治旗以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富拉尔基区富裕县(友谊乡-塔哈镇)、龙江县讷河县嫩江县黑河市爱辉区(坤河乡)、孙吴县(沿江乡);少数达斡尔人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塔城市(阿西尔乡)。 亦分布于俄罗斯(石勒喀河与伯力一带),俄罗斯称相关地区为达斡里亚(Даурия),即 外贝加尔

达斡尔族居住地最早记载为讨浯儿河(今洮儿河),明初迁往黑龙江以北;17世纪中叶因中俄边疆战事,清政府为巩固后方,达斡尔族最初迁往嫩江流域,少部分仍留在今外贝加尔一带。后因清政府征调青壮年驻防东北和新疆边境城镇,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分布的状况。


达斡尔族使用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本民族文字,主要使用汉文,少数人兼用满文、蒙古文和哈萨克文,传统上信仰萨满教


关于达斡尔族的来源,学术界尚无定说。主要分歧意见可分为土著说与契丹遗裔说。持土著说的字者认为,达斡尔人最初居住在黑龙江和精奇里江的两岸,在隋唐时期该地处于室韦各部的统治,当时已有一些部落向中原王朝通贡。以后辽、金、元各代都在这些地区行使管辖权,明代曾于达斡尔族在江北的旧居地带建立托木河、卜鲁丹河等卫所,故达斡尔族应是黑龙江以北土著民族的后裔,与隋、唐时室韦某些部落有很深的渊源。


另一些学者还根据达斡尔族关于其祖先曾建“黑水国”的传说,认为其族源和隋、唐黑水部某些部落有关。持契丹遗裔说的学者主要是根据语言、历史传说及某些习俗与辽代契丹人有相同的特点,认为达斡尔族的祖先是契丹人的一支,于金灭辽时北迁至黑龙江以北,发展为达斡尔族。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次年即征服黑龙江中游萨哈连部,取其11寨,以后相继征服自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以东全部外兴安岭以南地区,原属明朝奴儿干都司各卫所全改属努尔哈赤后金政权。当时达斡尔或以地区被称为萨哈连(满语对黑龙江的称呼),或以贡物特点称为萨哈尔察(满语译音意为黑貂)部,或与鄂温克等泛称为索伦部。至康熙仞年,才出现“打虎儿”的译名,以后又常译为“达胡尔”、“达虎里”、“达呼尔”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定名为达斡尔。达斡尔意即“长宫”、“原来长座位置”、契丹人对先人建立的“辽国”和“长国”的宫廷生活时常怀念。所以,自称“达斡尔”或“达古尔”。


“哈拉”是达斡尔族的氏族组织,它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社会集团。每一个“哈拉”都有自己的聚居地,例如,“郭博勒哈拉”居住于精奇里江下游支流布丹河流域,“敖拉哈拉”聚居在精奇里江中游支流提拉登河流域等。属于同一“哈拉”的人,均具有血缘关系,因而严格禁止通婚。各“哈拉”均有民主选举的“哈拉达”(氏族首领),管理氏族内部事务。


清朝末年,达斡尔人以“哈拉”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活动,这是氏族组织共同生产、平均分配习俗的残存。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哈拉”的规模日趋广大,于是,一个“哈拉”又分为若干个“莫昆”。“莫昆”是达斡尔族的父系家族组织。每一个“莫昆”都有自己独自的名称,如“乌力斯莫昆”、“郭博勒莫昆”、“毕日扬莫昆”等。同一“莫昆”的人居住在同一个村落或相邻的地方,在生产和生活方面有互相帮助的义务,也有收养孤儿、赡养孤寡老人的义务。所有“莫昆”内的成年男子都有权参加“莫昆”会议,它是家族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选举或撤换“莫昆达”(家族长)、商讨家族内部生产和生活上的大事,处罚违反习惯法的家族成员等。


  无论是“哈拉达”还是“莫昆达”,都是在为族人尽义务,没有任何报酬,也不脱离劳动。元明清时期,中原王朝在达斡尔族居住的地区先后建立起自己的统治机构,“哈拉达”和“莫昆达”被任命为基层政权的行政首领,“哈拉”和“莫昆”除继续履行其血缘组织的功能外,还担负起基层行政组织的职能。

民族历史

  从语言、风俗习惯、民间传说等方面看,达斡尔族可能是契丹人的后裔。辽朝灭亡以后,达斡尔族的先民迁徙到黑龙江以北。17世纪中叶,达斡尔族的先民分布在外兴安岭以南精奇里江流域河谷与东起牛满江,西至石勒喀河的黑龙江北岸河谷地带。因沙俄殖民者入侵和清政府对该民族统治的加强而南迁至嫩江流域,于是,大兴安岭和嫩江流域就成了达斡尔人的故乡。后来,由于清政府征调达斡尔族青壮年驻防东北地区及西北边境城镇,有一部分达斡尔人徙居呼伦贝尔、瑷珲及新疆塔城。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达斡尔族人民为反抗沙俄入侵、巩固和开发东北边疆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1643年,沙俄瓦西里•波雅科夫一伙哥萨克匪徒,第一次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他们最先闯入我国精奇里江达斡尔族居住区,遭到达斡尔族居民的坚决回击,迫使哥萨克匪徒狼狈逃窜。这是我国黑龙江以北地区居民第一次英勇的武装抗俄斗争。

  1651年,哈巴罗夫又率领沙俄侵略军再次入侵黑龙江。当到达桂古达尔达斡尔族联防城时,威胁居民向沙皇缴纳“毛皮贡赋”,达斡尔族首领桂古达尔义正词严地回答:“我们向中国顺治皇帝进贡,哪有给你们的贡品?要我们交贡,除非我们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在用大炮、火枪武装到牙齿的匪徒进攻面前,达斡尔族人民手持大刀、长矛和弓箭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达斡尔族战士在桂古达尔领导的守城战中,宁死不屈,661人英勇牺牲了,他们的英雄气概和不朽业绩永远活在我国各族人民心中。

  1684年的雅克萨之役,达斡尔族人民也积极投入了反抗沙俄侵略的正义战争。

  鸦片战争以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达斡尔族人民的苦难更加深重,反抗斗争也更加坚决。1914年至1916年,齐齐哈尔的达斡尔族人民反对反动军阀强行放荒招垦、霸占土地,在少郎和岱夫领导下,打豪强、抗官军,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压迫斗争。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以后,达斡尔族人民从不屈服,积极支持和参加抗日联军。许多达斡尔族群众为抗联送粮、带路、掩护伤员,多次协助抗联队伍抢渡嫩江、英勇牺牲的达斡尔族船夫巴哈布的英雄事迹,在人民中传颂至今。新疆塔城地区的达斡尔族人民,也积极参加了1944年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三区革命,英勇作战,为新疆的和平解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宗教信仰

  达斡尔族信仰萨满教,是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之大成的原始宗教,供天神、山神、火神、河神、财畜神、祖神等。原来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萨满主持宗教活动。少数人信仰喇嘛教。

民族服饰

达斡尔族猎人服饰

  达斡尔族过去有自己的着装,在清代受满族影响较大,由于居住分散,住地地理环境不同也有所不同。

  男装 自清朝到民国年间达斡尔族男子,多以兽类皮用狍筋线缝制各种衣装。春秋着以“哈日密”(刮掉毛的狍皮)单狍衣服。冬季着以“阿日斯得勒”(毛朝里的皮袍)皮袄。天气寒冷乘车出远门时,皮袍上面还套上“达右”(毛朝外的大皮袄)。皮袍用羊皮或狍皮制成,一般都是不吊面的白槎皮袄。家中老人冬季爱穿吊布面的羊羔皮袍。羊皮袍外,再套上缎遄的“奥勒叠”(马挂)会更加讲究。在皮袍的领口、袖口、襟衽、下摆等处,常配有宽寸半的黑大绒或染成黑色的皮板边,以视美观。夏季狩猎者有穿皮衣的雨季毛朝外。一般都穿布衣、布裤。富人或官职人员多穿绸缎和细布长袍马挂。达斡尔族人将皮袍“德勒”,棉袍为“夏吉根”单袍是男性称“嘎格日”、女性称“奇恩奇”。马挂是“奥勒叠”。都有专用名词。成年男子腰间扎“搏斯”(腰带),是用黑、兰、黄等色布扯成,5尺多长近丈的腰带。围腰系一周后,掖在身后两侧,使腰带两头垂下半尺多长。吸烟者身前左侧腰带上通常都挂有皮制的烟具和火镰,猎人还佩带刀具。

  冬季,男子脚穿“奇卡密。是用狍子腿部皮,毛朝外缝制成,高至小腿肚,这种鞋行走在冰雪上暖而不滑,轻而无声,适于狩猎。用犴腿部毛朝外缝制成膝部高筒皮底靴子称“塔塔玛勒”。这种鞋使于乘马行猎。还有布底的鞋,称“格奥绰日”,走亲串友时穿布鞋。

  头戴“密雅特玛格勒”帽子。是狩猎人常戴的一种帽子。“密雅特”是伪装的狍头,这种帽子以狍头皮的自然形状毛朝外,双耳垂直,嵌有两只眼睛,用狐狸皮或猞狸皮为帽耳做成。戴在头上暖而适用,是便于接近野兽的伪装帽。一般男子冬季多戴狐、貉皮帽。夏季多戴毡帽、草帽、富贵人多戴礼帽。

  女装 达斡尔族女子是清代后期穿布制“奇思奇”旗袍的。又称大挂。立领、身长至脚面,右襟钉以同一布料盘结成的排口至下摆处,旗袍下摆不开衩。单袍称“您得日勤奇”。或“嘎嘎日”。夹袍称“夹得勤奇”或“夹底”。棉袍称“库滚勤奇”或“库勤奇”。女子不穿靰鞡,穿自家手工制做的布底鞋。每逢年节和喜庆日子,或走亲串友时,按年龄或辈分不同,空着红、绿、兰、褐等颜色的绸缎袍。在旗袍襟袄、袖口、下摆和领边上都绣有各种不同颜色的镶边。青年妇女旗袍外罩比旗袍稍短而美丽鲜艳的长坎肩。成年妇女,在冬季加着绸缎面吊有貂、灰鼠、山猫等皮的斜襟短坎肩,也称“奥勒情”,已婚妇女在右侧大襟上一律挂缎面刺绣花烟荷包和绸手帕。未婚女子一个发辫垂直于脑后,辫根和辫梢扎以红头绳、头上插一朵小花,婚后发辫盘在脑后。而老年妇女发髻盘在头顶部,插上银簪。逢节庆、婚礼等,青年妇女发髻上插金属簪笄和绢花朵。戴金银或玉制耳环、耳坠、手镯、戒指较为普遍。妇女一般不戴帽,春夏二季喜以白毛巾包头,冬季则戴皮制里外皆毛的平顶圆帽或缎面的双缨皮帽,脚穿绣有各种花卉的布或缎面鞋。

  新中国建立后,各民族融合在一起,服装趋于一致,新式中山装、西装、运动服、工作服、夹克服等多种多样。鞋帽各类繁多,棉皮鞋取代了“奇卡密”和大褶靰鞡。夹皮鞋、胶鞋、塑料鞋、运动鞋等比比皆是。前进帽、红军帽、学生帽、单帽、棉帽、皮帽、礼帽、凉帽一应俱全。各种手饰琳琅满目。

文化

  达斡尔是农业民族,其农业文化起自唐末,并且是逐步向汉族学习,接受汉族农业文化影响发展起来的。从此开始了定居生活,创造本民族的农业文明。表现在语言方面的特点是:词汇中细腻地反映了谷物、蔬菜、野兽、野禽、家畜、家禽、鱼类、树种名称。从细腻的味觉名称可以看出,达斡尔人在饮食上的丰富多彩。表现在文字方面的特点是:远在辽国时就创制过契丹大小字,后因使用面窄而失传。达斡尔人并没有因文字失传而停止对文化的追求,他们致力于学习满文、汉文、哈萨克文、维吾尔文,在清代,就设有满文学堂。同时,从本世纪初起,就努力于创制文字的活动,这种努力,今天还在继续。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的特点是:既反映农业生活,又反映牧猎渔业生活,还保留萨满教的祷词歌词。表现在哲学思想方面的特点是:崇高勤劳智慧,齐心协力、崇尚不平则鸣,敢于与恶势力作斗争。表现在价值观念方面的特点是:做保家卫国的英雄有价值,好好劳动,维持一家老小生计有价值。

  达斡尔族在其先人——契丹时代,其科学技术就很有发展,主要表现在物候、天文、历法、医学等方面,据《辽代史话》记载:“阿拉伯的古算书中所谓‘契丹算法,这个算法,很快传入欧洲11世纪初期,意大利人斐波拿类所写的书里,就有了“契丹算法”。“他们能辨认某种植物的花、茎、果实或块根是否有毒,能不能供人畜食用,他也熟习各种野兽的习性。”在医学领域,出现了能铖治膏盲里面游血的知名医生迭里特(阿保机族弟),查形色即知病源的医道出色的耶律故鲁,并继承了温泉疗法,广用动物药材,推广内服麻醉剂“鬼代丹”。他们那时启用的牙刷,比欧洲牙刷史早六百多年,在防病治病上,达斡尔人早已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达斡尔族民间文艺丰富多采。已搜集的用满文拼写的达斡尔语手抄本中,有清代达斡尔文人阿拉布丹的《蝴蝶花的荷包》、《四季歌》、《戒酒歌》等数十篇优秀作品。叙事诗“鸟春”、“民歌”扎恩达勒”和民间歌舞“鲁日格勒”(亦称“哈库麦”),真实反映了达斡尔族的生产和生活,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世代相传的民间美术、剪纸、刺绣、玩具等,是妇女们的手工艺品。达斡尔族传统的曲棍球运动,近年来获得很大发展,该族曲棍球队员成为国家队主力之一,该族所在地区享有“曲棍球之乡”的声誉。

达斡尔族民歌

  达斡尔族的民间音乐有山歌、对口唱和舞词等多种形式,以音调热情奔放、委婉多变、节奏鲜明、节拍严正见长。

  山歌,达斡尔人称为“扎思达勒”,通常在野外生产劳动的间隙或赶车的旅途中唱,歌词见景生情,可即兴填词。曲调高亢、悠扬,多颤音,具有达斡尔族山歌的独特风格,达斡尔族民间艺术工作者在本民族山歌基础上加工改编的《心上人》、《山乡》、《催眠曲》等山歌,可谓是当今达斡尔民歌的优秀作品。

  对口唱,是达斡尔族歌曲中比较普及的演唱曲,它以反映达斡尔人的生产、生活为内容,一问一答,曲调明朗欢快,演唱者可即兴填词互问互答。

  歌舞曲,是达斡尔族民间音乐的又一组成部分,配有歌词,曲调清秀舒缓,歌词内容多以达斡尔人的家庭生活、伦理道德和爱情为主题,亦可见景生情,即兴填词。晚会一开始,舞者缓缓起步,边唱边跳。

  达斡尔族民歌主要有《扎恩达勒》,它是一种山歌体裁的民间歌曲,通常在森林、放牧或赶车的旅途中抒唱。歌词不固定,多半是触景生情、即兴吟咏,并衬用“讷耶哟”等虚词填充,曲调悠扬,尤多颤音,具有达斡尔族山歌的独特风格。

达斡尔族舞蹈

鲁日该勒

  “鲁日该勒”是一种以呼号为节奏,多由女子参加边呼边跳的民间舞蹈形式。它广泛地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郊区等达斡尔族聚居的城镇乡村,深为达斡尔族人民(尤其是妇女)所喜爱。逢年过节、婚嫁吉日或劳动之暇,人们都要欢聚一堂舞不息。关于鲁日该勒的来源,在达斡尔族民间流传着几种不同的传说。相传有个远嫁他乡的年轻媳妇常常思念故乡和亲人,每当看见在空中自由翱翔的雄鹰,心中就十分羡慕,幻想着自己也能插翅而飞去探望久别的亲人,于是她就模仿鹰的神态和鸣叫声,挥动臂膀跳起舞来,以后就形成“鲁日该勒” 的舞蹈动作。

  达斡尔族由于居住分散,形成布特哈、齐齐哈尔和新疆三种土语,“鲁日该勒”也因此有几种不同的称谓,如“鲁日该勒”、“哈库麦”、“罕伯舞”等,但多数人认为应称作“鲁日该勒”。关于“鲁日该勒”的含义,一般多解释为“跳个舞”,现已成为达斡尔族民间舞蹈的专用名词。但从其词上考究,曾有人撰文指出它含有“燃烧”、“兴盛”之意,认为古代达斡尔族先民在从事狩猎、放牧之余,常在晚间围着熊熊焰火挥臂踏足,尽兴歌舞,借以解除劳动的疲惫。“燃烧”之意恰好反映了先民们跳舞的环境和情绪,同时说明“鲁日该勒”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而成的。

  “鲁日该勒”动作丰富,抒情醇美,散发着达斡尔人乡土生活的芳香,除有个别动作是模拟野兽的形态外,以表现达斡尔妇女劳动和生活的劳动和生活的动作而见长。“鲁日该勒”大致表现了如下内容:

  狩猎。多模拟禽兽的动作。如“熊斗”双手反叉腰上身前倾,腿稍蹲,双脚交替向前跳,边发出“哼吗、哼吗”的呼声。此动作多在舞蹈高潮中出现,舞者低沉的呼声和以肩和以肩部相互有力的碰撞,展现出古代先民狩猎生活的气息。“鹰飞”双臂随 着手腕的 连续揉动从一侧移向另一侧,犹如苍鹰在空中飞舞盘旋,此多用于舞蹈开头。“布谷鸟”上 身稍前倾,双膝稍蹲,双手在身体侧后弹动,边舞边呼“格库—达齐”。还有“老鹰拍水” 等。

  渔业。间接反映渔业生活的动作有“划桨”双手握桨式。

  田园劳动。“摘豆角” 双腿全蹲做跳,左手虚扯衣襟,右手在前侧“摘豆角”活泼的蹲跳步和灵敏的采摘手式,表现了达斡尔妇女从事田园劳动的欢快情绪。

  打草。双手握钐刀式,双臂十分有力地从右 侧划到左侧。反映了达斡尔族从事定居放牧的生活。

  家务劳动。有“提水”,一手曲臂于肩上,另一手于体侧做提桶式,略下前侧腰;“挑水”双肘部架起,小臂屈回,内折腕。“掸土”,双手拍前胸后再拍大腿。

  梳妆。“洗脸”,双手在脸前上下移动。“照镜子”双手拍掌后,一手虚扶脑后,一手抬至侧前上方,手心向里;以及“戴耳环”、“扎腰带”、“提裙子”等。这些动作反映了达斡尔族早已进入具有丰厚物质基础的历史阶段。

  其它。还有一些没有含义的情绪性动作,如“悠手”。两人相对拉手悠摆;“上勾手”,两人相对双臂抬于一侧以食指互勾;“单盖手”,一手背后,另一手从体旁经脸前盖下;“郎图达奇”一手叉腰,另一手以拳虚打对方的脑后,多用于竞舞高潮,舞者呼声紧促,一拳未下一拳又起。还有“上拍手”、“单搭肩悠手”、“挥拳”等。

  从以上动作介绍中可看出“鲁日该勒”比较广泛细致地表现了达斡尔人劳动与生活的各个侧 面,反映了他们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形式及生活习俗等特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达斡尔民族历史发展的一个粗略缩影。

风俗习惯

家庭

  达斡尔族的家庭,其结构和规模在不同历史阶段是不相同的。早期从“哈拉”氏族分化“莫昆”,而“莫昆”下面是父系大家庭。这是组织生产和生活的社会基本单位。据社会调查,在十九世纪后期,达斡尔族父系大家庭仍然很普遍,家庭的规模也很大。例如,鄂嫩哈拉、博库尔浅莫昆,一家人四世同堂,将近五十人;孟尔丁哈拉尼尔基莫昆,一家人祖孙四代有二十九人,男十二人,女十七人。达斡尔族的父系大家庭,每个家庭都有男性家长,称为“贝功达”,家长通常由长辈担任,如长辈年老体衰时,此职权交给长子,家长的职责是安排处理家庭内的各种事务。但遇有重大事情不能独断专行,须与长辈研究,与大家商量决定。这种大家庭,其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均为家庭所共有,家庭的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

  民国以后,这种封建宗法的家长制大家庭受到冲击,家庭内部的财产纠葛越来越多。大家庭难以维持,个体小家庭逐渐从大家庭中分离出来。已婚的长子、次子一个一个组成个体小家庭,仅幼子与父母同居,分家产时,原住房等一般归幼子所有。个体家庭成为达斡尔族的社会基本单位。

  达斡尔族家庭,一般有夫妻、祖父母、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等。在家庭中男子的地位高于妇女。

  家长对不遵守家规的家庭成员,有权进行处罚。妇女在家庭中虽不占据重要地位,但起着很显著的作用。达斡尔族妇女心灵手巧,她们不仅缝制衣服,做靴子,而且还要饲养牲畜、家禽等,家务活主要由她们承担。清代时有的家庭中还有家奴,主要来源是因立功而政府赏给的,或是买来的。

  达斡尔族的家庭财产,主要是土地、牲畜、工具、房屋等。父母的遗产一般由其儿子继承,养子对养父的财产也有继承权,如果无子嗣,死者的财产则由近系侄子来继承。入赘女婿有继承岳父的家产的权利,而女儿无权继承父母的遗产。这是为了保护以男系血亲关系的利益,使男系家庭的财产由男子直系的后裔或近系后裔继承,女系失去继承权和支配权。这反映了在达斡尔族社会上男尊女卑的社会现象。

  达斡尔族中的亲属关系,是一种社会规范,是婚姻、家庭形式的反映和记录。如父系嫡亲对晚辈,称子为“扣克”,称孙为“奥毛勒”,称曾孙为“道毛勒”,称玄孙为“少毛勒”等。

  对长辈父亲称“阿查”,而祖父、曾祖父、高祖等借用汉语称呼。父系近亲因辈分远近不同,称谓分为:从兄弟称“图如申·乌耶勒”、再从兄弟称“乌耶勒”、三从兄弟称“哈牙勒”,四从兄弟称“哈音奇”。按类别分为父系堂亲,称“乌耶勒”。亲属称谓反映的社会关系,夫妻、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的关系,是有直系血缘关系的亲属,亲属间固定的身分与称谓,不能随意变更。

婚礼

  清代以前,达斡尔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但严禁同一哈勒、同一莫昆的男女婚配。很少与其他民族通婚。清代只与鄂温克族通婚。清末民初,与异族通婚逐渐增多,其中有与鄂温克、蒙古、满族通婚的,也有与汉族结亲的。

  达斡尔族在订婚、过完彩礼之后,男方选定结婚吉日,便举行婚礼。

  婚礼当天,女方家请莫昆人送亲。送亲人包括4名“华达”男亲家、4名“霍都格”发亲家。姑娘的弟弟或堂弟充当车夫,送亲人数为偶数。男方家的迎亲礼宾也由4名“华达”、4名“霍都格”组成,迎亲人总数为单数,而且是有儿有女的新郎长辈。不管路程远近,送亲车一律停在男方屯子外路旁,等候迎亲。男方派出一老一少骑手和新郎前往迎接车队。迎上送亲车后,新郎一一向女方长者致礼请安。向华达、霍都格及其他送亲人敬酒致谢。送亲车到达新郎家门时,除新娘和伴娘外,其余人一律下车下马,由男方迎亲人向送亲敬酒问候。男方亲友男左女右站立两侧夹道迎接。在鞭炮中伴娘搀扶新娘下车,开始举行拜天地仪式。然后,新娘由伴娘搀扶踏着红地毯走向新房。进门时,新郎用藤马鞭挑去新娘遮面的红头布,掷于房檐上。新娘脸向里盘膝坐在南炕的西南角。新娘入室后,便开始招待送亲的女方客人。先上奶茶和糕点,再由男方父母出面向女方贵客敬“接见酒”互相问候。然后摆设迎亲喜宴。南炕为女宾、西炕为男宾,北炕为车夫席。宴席以全羊或全猪招待。即将带骨的肉,分部位盛于盘中。南炕上“额日切”即胸骨肉,西炕上“达勒”即肩胛骨肉,北炕上“叟吉”即胯骨肉。肉食过后,便是饭菜席。宴席进行期间,新娘下地。新娘一般是头戴有花翎的“勤子”帽,身着艳丽的镶边旗袍,脚穿绣鞋,手持白细沙巾,端立在室内门的北侧。青年男女争看新娘。当酒席进行到一定时间后,新郎、新娘同到席前装烟敬酒,按辈分逐一向男女双方在座的人认亲,对长辈行磕头礼。宴席结束后,女方宾客启程,新娘新郎与亲朋好友在大门外再敬酒相拜,热情欢送,新郎骑马送到屯外。女方客人走后,开始招待男方的亲友。按辈分次序入席,南炕设女席,西炕为男席,北炕招待朋友。席间,新郎、新娘逐桌逐人敬酒,接受磕头礼的长者用语言向他们祝福,而且在酒碟里放进喜钱和首饰送给新婚夫妻。敬酒完毕,新娘仍退回屋门北侧端立,直至宴席结束。当亲友退席后,新娘装烟送客。

  新郎、新娘入寝前,由平辈有儿女的一男一女主持举行“欢特格浩勒贝”,即以轮流干杯喜酒誓为终身夫妇之意。新郎、新娘饮干后,盛来滚热的“拉勒”粥饭,由男女主持人用筷子挑些送进新郎、新娘的嘴里吃下。最后,由女主持人代为铺妥被褥,放下幔帐,至此,整个婚礼仪式结束

摇篮

达斡尔族:“达日德”(即摇篮)

  达斡尔族在养育婴儿时,需用“达日德”(即摇篮),过去多数人家都有。摇篮的使用虽然普遍,但在制作上却是很慎重的。要请心地善良、为人正派、手艺精良的木匠制作,认为这样的人制作的摇篮用起来才心里踏实、安然。而且摇篮制作者最好兄弟姐妹多或儿女多。摇篮的周帮材料,讲究从茂密的稠李子丛林中,选其树干弯向升太阳方向的稠李子树,单独的稠李子树或被雷击、风刮而倒下的稠李子树不能选用。认为独树难避风雨,用此种树木做材料,摇篮里的孩子会爱哭闹,而从树丛中选树木做材料,摇篮里的孩子才会健康,才会兄弟姐妹多,能互相照应。

  “达日德”有约1米长,它的周帮高6厘米多,分“U”形状的头部分和肢体部分,两部分周帮用鹿筋或皮条固定,头部分周帮翘成一定角度,便于孩子躺着舒适。头部周帮下边缝钉有“达日德·贺科”,即摇篮头衬。它是把半圆形的数层厚布和剪抠出半圆洞的黑色鹿皮(或黑绒布),缝钉在摇篮周帮上,然后在上面贴缝、刺绣出花草或者升腾式云卷纹,或者有蝙蝠的对称圆形图案、圆形对称的“福”、“喜”等汉字图案等。头衬的下沿横挂有3厘米宽的软鹿皮穗,称为“沙阿勒”。肢体部分周帮下面用木楔子钉上较轻的杨木板作为底版。摇篮成形后,在摇篮周帮外侧绘各种图案,其中头部周帮中间位置,是酷似耳朵形状的云卷纹图案,称为“齐克·依勒嘎”,在周帮上下边沿绘上略像“弓”形的连续纹样,称为“霍路乌·依勒嘎”。周帮上还绘几个菱形、圆形连续的单独纹样。在上面刷一层桐油,起到保持图案不退色和木质防腐的作用。

  摇篮头部分周帮中部架弧形柳条,在上罩纱布,防止蚊蝇叮落到孩子的脸上,两边挂有三到五个串有十来个玉珠、小贝壳、铜钱的皮条,在底部横挂串有二十多个鹿腿小骨或野鸡腿骨的响坠儿,称为“卡撇勒金库”。随着摇篮的拉动,响坠儿有节奏地敲打底板,声声清脆,催促孩子进入甜蜜的梦乡。使用摇篮时,把它用鹿颈皮带挂在屋内中央的横梁上。拉动摇篮尾部的皮带,摇篮便像一叶小舟,在空中来回荡漾。

  达斡尔人使用摇篮时,垫裹孩子的东西也很讲究。在最下层,头部放装荞麦皮的枕头,肢体部分放薄棉褥子。薄棉褥子上放用薄桦皮做的类似簸箕的尿垫,称为“绰阔其”。在上面放装荞麦皮的布袋褥子。在它的上面是包裹孩子的大方布,称为“讷日刻”。再放约20厘米宽的双层长布,包裹孩子的手。放约60厘米长宽的方布呈菱形,包裹孩子的腿脚。上面再放两层很薄的桃形桦皮膜,用于垫接孩子的大小便。把孩子包裹起来后,盖上绣有花鸟图案的长条小棉被。最后,用一根几尺长的鹿皮条穿摇篮底板上的五个皮条套,把孩子捆在摇篮里。孩子的铺盖可根据季节适当增减。达斡尔人一般在孩子出生十来天就放在摇篮里,认为早用摇篮孩子的手脚会长得直。白天也要适时把孩子取下换尿垫,让孩子得到放松。晚上把孩子取下来,睡在母亲身旁。孩子会走路以后,就不再使用摇篮了。

  有的人家一时没有摇篮,可借亲友家的使用。人们愿意借子女多人家的摇篮。在使用之前,需先把摇篮放在炭火上经过烟熏一下,称为“霍特贝”。用完借来的摇篮,还给主人时,摇篮里要放些荞面苏子饼、糖块或二三尺布、一些烟叶等,以表谢意。达斡尔人对摇篮非常爱护,讲究世代相传,一个摇篮可使用六十年。

礼仪

  达斡尔族是注重礼仪的民族,明清以来的达斡尔族礼仪,是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从其先祖契丹人那里继承下来的。同时也是达斡尔族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远在辽代,契丹人、汉人,并以中国自居,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他们在不断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吸收了汉族文化。天显元年(926),契丹人建都的“上京”,体现出各族文化交流,尤其是在吸收汉族文化方面契丹人是积极的,不仅在“上京”建有诸多佛寺,而且在城西南没有国子监,孔子庙等。可见在达斡尔族的先人--契丹人的礼仪文化中,已经吸收了中原儒家的封建文化。

  明、清时代的达斡尔族礼仪文化已是融合于中原或成为以后的蒙古人,而保存契丹传统最多的达斡尔人,又经历了同化过去,分化出来的过程达斡尔族礼仪文化,深受中原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历经清代二百余年,又是受满族文化影响最深的民族。同时,它又是保留契丹文化传统最多的民族。达斡尔族的礼仪既保持了本民族的特点,也吸收了中原文化的精华,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文化。

  尊敬老人是达斡尔族礼节中的核心。以敬老为美德。达斡尔人尊敬老人的习俗,在饮食、家庭生活、走路、集会等各种场合无所不在。如全家用餐时,老人先动筷子,晚辈方可吃饭。有一盘鲜鱼端上来,老人吃第一口,年轻人随后品尝。鱼头年轻人绝对吃不到,要留给同桌长者。

  按达斡尔族习俗,西屋为上。西屋南炕居首是老人坐卧的地方,北炕是儿子和媳妇坐卧的地方,西炕是客人坐的地方。如果到人家里串门,进屋先给老人请安,然后坐在西炕上,坐错了便是失礼。

  长辈相谈,晚辈不能插话,不能同长辈并坐。特别是媳妇与公、婆绝对不许同席对话,一般是站在炕下很敬重地谈话。晚辈不许在长辈面前吵闹。早晨长辈起床,媳妇装烟送去,准备茶水,伺候用饭,继则儿子、孙子吃饭,最后媳妇自己吃,长幼有序。饭后再装烟送茶。晚上由晚辈铺床。媳妇去娘家回来,哪怕两三天,也要向公婆请安。

  达斡尔族敬老讲究辈分,不完全按年龄区分。在礼仪场合严格区别辈分高低,有些年龄不大的人,只要辈分高,也同样受到尊重。尤其是在各种仪式、典礼上,辈大者不管年轻年老,都坐在炕上,辈小的在地下做活,哪怕是年岁较大的人也不例外。

  平日达斡尔人在家中室内外出入的礼节极严,一般老人行走在前,年轻人在后;女人在前,男人在后。家中大小二门,要由晚辈或年龄小者开关。

  客人临门,送男客时,男主人送到大门外,女主人陪送到院中;送女客时,女主人送到大门外,男主人陪送到院中。送夫妻客时,男女主人同送到大门外。老人出门时,晚辈要将携带的东西准备好,套好车或将马备好。等老人上车坐稳,再把马绳交给老人,送到大门外。待老人归来时,前去迎接请安。如果与老人同出门时,年轻人驾车。

  年轻人行路时,遇到对面有老人或长辈走过来,骑马或乘车都要下来行礼,必须等老人或长辈走过时,才能乘马或乘车再走。外出归来时,要按辈分向老人请安。

  达斡尔族人无论兄弟叔侄或姨妹妯娌之间,一般都融洽无间,邻里关系和睦相处。以发生口角被他人耻笑为耻。婚丧嫁娶,修建房舍时,亲朋邻里都前来祝贺或帮助。

  年节杀猪宰羊,相互邀请,大吃一顿,并将手把肉、肝、肚、血肠等送给近邻亲友。打猎、捕鱼分给邻里共食。生儿育女,送些肉、面、鸡蛋贺喜。满月时,前来祝孩子“长命百岁”等。这些从氏族社会就保存下来的优良传统和习惯,成为达斡尔族礼仪形成的重要社会原因。

禁忌

  达斡尔族人忌讳在房门西侧大小便,因为西房檐是祭“祖宗神”的地方,这样做对祖宗不尊,怕祖神降罪。西仓房是供“神佛”之地,不准女人,尤其怀孕的女人出入,怕神佛怪罪。

  进出门时忌讳在门坎上踩和立,更不准坐在门坎上。吃饭时忌讳坐门坎和窗台。忌讳带着马、棍棒进入屋内。认为这是极不礼貌的行为。忌讳用刀、剪、筷子、烧火棍等尖形物指人。忌讳女人从男人身上、帽子上、枕头上跨越。

  妇女生孩子要在大门上插挂标记,生男孩时,用木棍将鸡蛋大的小草团插在门的左侧,生女孩时,将比较醒目的红布条挂在门的左侧,过路的人看到这种标记就知道这家生了孩子,开始忌讳了。忌讳有吃奶孩和已怀孕妇女进入产房,怕带走奶水。忌讳带着钥匙、鞭子进入产房,怕奶水被锁住。

  达斡尔族人忌讳直呼父亲和祖父姓名,这是不尊重长辈的不孝行为,两个人吵骂得再厉害,也不准骂“莫昆”(氏族)的列祖列宗。上山打猎,除虔诚的拜祭“白那查”(山神外),遇到老虎不准称呼其老虎,而是尊重的称其为“诺彦古热斯”(兽王),遇到“诺格古热斯”(狗熊),不准呼其名,而称“额特日肯”(老头子)。这样作是行猎中怕受猛兽的侵害,能得到心理上的安慰。鱼场上不准背着手走路,怕鱼网被拖在江河里。不准妇女、戴孝人、萨满去鱼场,认为不吉利,会把鱼冲走。

  达斡尔人禁忌“莫昆”内通婚,同姓同祖不准婚配。“莫昆”基地忌讳外姓人埋葬棺椁。未生子女的妇女和恶性病人死后,不准埋葬本氏族的基地,怕“莫昆”人口不发达,怕破坏墓地风水。天花、麻疹死的小孩都要风葬,禁忌埋入本氏族墓地。

  达斡尔族人忌讳冲着太岁神的地方盖房子和生小孩,这样不吉利。火是最神圣的,不能往火堆里大水便,这样会冲撞火神爷。水是最洁净的,不准向江河、湖泊投入垃圾污物,水神会降罪的。出征打仗要在脖子上挂一个小铜佛,会保护生命安全。下暴雨或打雷闪时,定要紧闭窗门,忌讳在家里吵嚷打骂,怕惹来恶神遭雷劈。野外煮饭忌讳架起三根木棍用吊锅烧饭,因为麻疹、天花而死去的孩子才是用这种木架风葬的。

食俗

日常食俗

  达斡尔族习惯于农忙时日食三餐,农闲时日食两餐。过去主要种植稷子、荞麦、燕麦、大麦、苏子等农作物,并以粮食为主食。主食中以稷子米和荞麦面为主。稷子有两种加工方法,一是把经过蒸煮的稷子烤干磨成米,用来做干饭和鲜牛奶粥,是达斡尔族最常吃的主食;二是不经过蒸煮而磨出的稷米,可以做干饭,但多用来做牛奶稠粥。达斡尔族也用经过蒸煮后磨出的荞麦米、燕麦米和大麦米做干饭和粥,食用时都要拌以鲜、酸牛奶或野兔、狍子、飞禽肉汤。用荞麦米或燕麦米做成的狍子肉粥,是达斡尔族老人喜欢的食品。进入20世纪以来,小米和玉米(米+查)子也成为达斡尔族的主食,过春节也开始打年糕。达斡尔族的面食以荞面为主,制做荞面食品的种类很多。有刀削面、刀切短面条、揪面片、手指压柳叶状面条,和用拇指在另一只手掌上碾成的薄卷片等,这些荞面食品都直接在牛奶或兽禽肉汤上煮熟。饸饸是把荞麦面条过冷水后,浇以飞龙、沙鸡、野鸡或狍子等野味肉汤,是达斡尔族的上等主食,常以招待贵客。用荞面掺以葱花、盐末、花椒面,烙薄煎饼,或做成多层夹油饼在笼屉中蒸熟,也是较为讲究的食品。荞面还用以做苏子馅烙饼、猪肉白菜馅烙饼和蒸饺子,做成小盅碗状的荞面窝窝,放入猪肉豆角等烩菜上煮熟。除荞面外,达斡尔族也用稷子米磨面,做发面夹苏子馅烙饼和蒸酸甜而松软的发糕。20世纪以来,面粉成为达斡尔族的主食,吃法上仿照汉族,吃面条、馒头、烙饼和水饺。带有民族特点的吃法是,鲜牛奶面片和面片拌奶油白糖、烙苏子馅饼。

  达斡尔族的副食包括肉、蔬菜和奶。肉食过去曾以野生动物为多,有狍子、鹿、驼鹿、野猪、黄羊和飞龙、沙鸡、野鸡等。随着狩猎业减少,家养的猪、牛羊、鸡成为主要肉食。达斡尔族喜爱吃手把肉和片白肉,片白肉即把肉煮熟后切成薄片。在吃手把肉和片白肉时,需以肉汤盐水和野韭菜花末为佐料。将猪、牛、羊血拌上盐面、碎葱蒜、野韭菜花末、灌制血肠,煮熟后切成薄片,是十分讲究的佳肴。平时,喜用肉炖蔬菜。常吃鱼,主要烹调方法是清炖和清蒸。达斡尔族房前屋后常种有白菜、豆角、黄瓜、茄子、青椒、韭菜、葱、蒜、萝卜、土豆、窝瓜、西葫芦等蔬菜,除了大量应时吃用外还加工成酸菜、咸菜、干菜,以备冬春食用。最有特色的是用刀将豆角和西葫芦削成细长条,晒干后编合成股储存。达斡尔族妇女还采集柳蒿菜、山葱、山芹菜、野韭菜、黄花等野菜,煮熟食用。以肥猪肠或肥猪肉加芸豆炖柳蒿菜,采集木耳、蘑菇加肉炖、炒,都是达斡尔族常吃的风味佳肴。牛奶在达斡尔族的饮食中有重要地位,食用花样很多。鲜、酸两种牛奶是米食和面食不可少的拌食。加工的稀奶油、黄油和奶皮,营养非常丰富。

  达斡尔的饮料有鲜、酸牛奶、奶酒、奶米茶等,奶米茶是把少量稷子米炒有轻微煳味后,加牛奶和水烧煮即成。达斡尔族妇女还喜把采集的稠李子、山丁子、榛仁等磨为合成粉,饮用时冲入开水,拌白糖做成类似面糊的饮料饮用。味道可口。

  过去,达斡尔族做饭的锅十分简单,使用桦木碗、勺、桶等。从19世纪以来,普遍使用瓷碗、铁勺等。一日三餐,人们都围坐在炕上放的木制饭桌旁吃饭。达斡尔族饮食由家庭主妇制做。历史上有过个别以厨师为业的人,但也是做家常饭菜,没有开饭馆搞经营者。

节庆、礼仪,祭祀食俗

  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也把春节当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过年之前家家都要进行充分准备,杀年猪,打年糕。杀猪后按不同部位切下带骨肉分等级为尻背骨、肩胛骨、胯骨、桡骨、肋骨等作成手把肉,在节日或婚丧宴席上,按宾客尊贵和长幼供之享用。年三十用各种杂物码起一个垛,晚上点燃,老年人要把大块肉和饺子投入火中,祝福人畜兴旺,年三十吃饺子有的要在一个饺子里放上白线,意味着吃到这只饺子的人可长寿两百岁;有的在一个饺子里放上铜钱,吃到的人意味着今后不缺钱花。初一开始拜年,拜年的人一进门就要打开主人家的锅,抢吃年糕,表示亲密无间,然后吃猪寿子、手把肉,妇女之间要互相赠礼品,有烟叶、奶皮、糕点和冻肉,春节一直过到正月十六。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特别是青年人之间要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达斡尔族过中秋节要做月饼,即在白面里夹上黄油、白糖、山丁子粉和窝瓜籽,然后把面放入刻有花纹的方、圆形木制模子里压成月饼,烙熟或烤熟做为节日点心。男女青年订婚后,男方要送马、牛、羊和酒,称为“大礼”。这一天姑娘要躲起来,不见未婚夫。婚礼前一个月,男方还要送一次小礼,礼品主要是衣、物,这时未婚夫妇才可以见面,并在一起吃“拉里”和挂面。结婚要置办酒宴,食品和菜肴必须丰盛,特别是在迎亲时,如果沿途碰见行人,不论是否相识,都可分得一份酒肉和点心。结婚仪式后,主人要以炒犴鼻和手把肉等上等菜肴待客。

  达斡尔族民间,有敬老、互助和好客之风,无论谁家宰杀牲,都要选出好的肉分赠给邻居和亲友,狩猎或捕鱼归来,甚至路人都可以分得一份。家里来了客人,即便生活贫困,也乐于设法款待。

  达翰尔族过去大部分信奉萨满教,少数信奉喇嘛教,以自然界为崇拜对象,每年阳历五月,屯众杀牛或猪祭天、地、山、川诸神。每个家庭均有一个专司祭祀的萨满,除祈祷、祭鄂博(一种山神)外,甚至以巫术治病,届时要杀牛、羊,皮张归萨满,同时还要奉送许多食品。如奶皮、奶油及各种糕点,如今祭祀活动已不多见。

典型食品

  燕麦炒米、面,达斡尔族野外劳动中常用的食品;“瓦特”和“希日格乐”,达斡尔族的两种糕点食品,常用于节日、订婚喜事和葬礼时招待宾客和乡亲;“拉里”,牛奶熬的稠粥,用稗子米或荞麦脐子加鲜奶或酸奶熬成,拌黄油和白糖食用。食用时,需请亲戚邻里前来品尝,以示亲邻和睦,牛畜兴旺。

民居

达斡尔族民居

  达斡尔族由黑龙江流域迁徙嫩江两岸后形成许多村落。在居民点地形的选择、房屋结构和设施方面,至今保留着本民族特点。达斡尔族人多选择山水相依的地方,或开阔的草地上,靠近江河沿岸的岗坡南侧建房生产。依山便于狩猎,能采伐木材和砍取烧柴。傍水便于捕鱼,能饲养牲畜,而且利用河谷两岸的夹谷平地或丘陵地带、平原地带耕种庄稼.屯基宽阔,便于各家选定住房房基,并圈占一定面积的园田地.屯内各家房屋成行、街道笔直、整齐。

  住房主要是正房,其间数三间二间不等,五间的稀少。以三间房为例,有“玻得格日”西屋,“经雅库格日”东屋和中间的“布达格日”厨房。两间房,西为里屋,东为厨房。东西屋之间有道。屋门两侧板壁上镶有吉祥幸福的花鸟图案,叫做“隔扇”。屋内西北有环绕连结的土炕,俗称“ 字炕”,炕上铺苇席,有木炕沿,同土炕平整地连在一起。外屋厨房烧火的烟和余热都经过里屋三面炕的炕洞,顺到烟筒冒出去。达斡尔族家庭一般不设火炉,防寒取暖为火炕。

  房屋里的安排是以西为尊的习惯。西屋为上等屋,是家庭主要成员起居的所在。东屋为晚辈住处。居住的位置,西屋南炕为尊位,是上座,是家庭中辈分高的主人和妻子在那里起居。西炕为第二位,是客座,宾客居住,平时孩子们起居的地方。北炕为第三位,是儿子、儿媳起居处。炕柜放在南炕的炕稍上。媳妇结婚的柜放在西炕靠北墙的炕梢上。屋地中间近房顶东西有一横杆,挂小孩摇车用。

  三间正房的东屋,也是南东北三面炕。南炕仍为上,由主人的弟弟或近亲等起居。东炕也是供主人的孩子们居住。北炕为“俄鲁格”(烘干粮食的地方),一般不住人。

  房屋两侧有厢房。西厢房多为碾房及放杂物、生产工具等。东厢房一般为粮仓。小楼阁式的粮仓具有防水、防潮、防鼠、通风、干燥等功能。

  达斡尔族的房屋以多窗著称,家家开有西窗。窗户多用“高丽”纸从外面糊,并在纸上喷豆油或用酒、盐水抖成的酥油,使窗户纸透明而耐雨雪。而今,纸窗已经过时,被玻璃取代。

  20世纪50~70年代草房居多。80年代后,住房始有变化。旧式草房逐渐减少,砖房增多,向高层次发展,并有楼房出现。“三、四合院,已不复存在”。小家庭3-5口立户为多数,住房装修较为普遍。

体育

达斡尔族:曲棍球运动

  曲棍球竞技 据史料记载,唐代盛行“步打球”运动,这种运动与当代的曲棍球运动极为相似。步打球在辽代依然盛行,《辽史》中称为“击鞠”,下端弯曲的击球棍称为“月仗”。随着时间的流逝,此项运动后来在我国其他各民族中基本消失,而在达斡尔族中得到了传承与发展,现在这种曲棍球竞技运动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族聚居区。

  达斡尔传统曲棍球运动,达语称作“贝阔他日克贝”,其中的“贝阔”系指球棍,达斡尔球棍选择根部弯曲、枝干挺直的柞木削磨加工而成。达语中球被称为“朴列”,其大小如棒球,分木球、毛球、火球三种,偶尔也使用骨球。木球用柞树根削磨制成;毛球用畜、兽毛搓制而成;火球主要用于夜间运动,它以桦树上长出的已硬化的白菌制成,壳硬内空,球上穿通数孔,注入松明,点燃后烟火不熄。

  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比赛多在重大节日、集会或空闲时以氏族(莫昆)、村屯为单位举行,比赛场地大都选在平坦的草地或村中开阔的地方,场地大小无统一规定,场地两端各设一个球门,参加比赛的两队人数相等即可,以打进对方球门多者为胜。比赛规则规定不得从左侧抢球和击球,不得用球棍打人或拌人,除守门员外不得用手按球和以脚踩踢球。

  达斡尔传统曲棍球运动是传统曲棍运动的典型代表,是我国体育中的一项绝技,国家体委在1989年命名莫旗为“曲棍球之乡”。而今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运动在专业化建设方面,出现了资金和人才短缺问题,应加以扶持,使其得到顺利传承并进一步发扬光大。

  鹿棋 达斡尔语称为“包格台勒贝”。在民间下鹿棋较为普遍。有两只鹿的棋子,二十四个士的棋子。两人对下,一人拿两只鹿棋子放在两座山口,拿士棋子者将八个士放在棋盘里的正方形四周八个点上,鹿棋走一步,拿士者下一个士,直到把十六个士棋下完后;再去拿棋盘上被鹿吃剩下的士,目的是把两只鹿围困住。鹿在棋盘的直线上越过士跳到对面的空点子上,即把士吃掉;士在避免被鹿吃掉的情况下,设法引鹿上山或将鹿围困在棋盘的死角里困死。其他娱乐活动还有围棋、踢牛毛球、滚瓦饼、玩打猎活动等。

  驮背 达斡尔语称为“特莫阿特贝”,即像骆驼一样驮物之意。参赛运动员要将衣袖、裤腿挽好或穿运动衣以防绊腿,然后平卧在平地上。自选或由裁判员指定两名体重大致相同的年轻人,腿部以下相对横压在参赛者腰部,同参赛者组成十字形,随着裁判员的下令,参赛者靠四肢和腰部的力量,将背上的两人驮起。然后腿部立直,身体向前平伸,停立两三分钟为胜,如果驮不起或背上的人倒地为失败。

  寻棒 达斡尔人称为“楚·伯列贝”,是在有月亮夜晚的游戏。参加者分成两队,先由1人将约1尺长、1寸粗的木棒朝参加者的背面方向的草丛或雪地甩出,而后由参加者转身跑去寻找。找到后可不露声色,避免让对方发现。回到扔棒的大门或木桩处,敲响木棒,即为胜。对方若是发现,则上前阻拦,力图夺回木棒,双方经过一阵争抢、传递,最后以拿木棒回原处敲响的一方为胜。

  扳棍与颈力赛 备一根长2尺、直径3公分的光滑木棍,参赛者两人脚蹬脚,伸直腿坐在地上,两人双手相 互交叉握紧木棍,待裁判一声令下,两人用力扳拉,把对方拉起臀部离地为胜。如果比赛过程中屡次分腿、斜倒或突然松棍者则为败。扳棍围观者喊号为双方鼓劲,当被扳起者败下场 后,别人可以接替上场较量。用宽布腰带一条,比赛双方脚对脚伸直腿坐在地上,将结好扣的布带套在两人的脖颈上,双 手按各自的大腿。比赛开始,各自用力后仰,努力把对方拉起,被拉起臀部离地者为败。颈力赛同扳棍一样,不得分腿、斜倒。扳棍和颈力赛是达斡尔族传统的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也是简便易行、男女老幼皆宜的 体育项目,在任何场合下,均可随时进行。

传统节日

  阿聂节 就是一年一度的春节,是达斡尔族最大的节日,家家户户都认真对待。全家从过了腊八就开始忙,母亲仍给子女赶制过年的新鞋新衣,做“西日格勒”点心等;男子汉们则进城办年货—酒、年画、对联纸、鞭炮等。二十九那天,忙着写对联,贴对联。大小门上、隔柵上,到处贴上新鲜的对联,墙上的年画和窗户上佛龛下的彩色挂笺,更是给家家户户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除夕,即大年三十,达斡尔人称“布图”。“布图”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封闭的意思,一层是完成的意思。全年过完了,老天爷把这一年在三十夜里封闭掉了;全年过完了,一年的事情至这最后一天全完成了。除夕的高潮要从傍晚开始到深夜。傍晚,太阳未落之前,各家各户就点燃上了大门正前方的粪垛。一屯十家百户的烟火,使整个屯子笼罩在层层缭绕、徐徐升腾的蓝灰色暮霞之中,呈现出一种和睦吉祥、安居乐业的节日气氛。男女老少都换上节日盛装,家家户户都在吉祥、和偕的气氛中围坐炕桌,进入过年的第一餐——除夕晚餐。并祷告新的一年里人畜安康,五谷丰收。初一是春节的高峰。清晨人们争先早起。在院内西置一桌子,摆上供品,祭祀天神,并开始拜年活动,直到初五。首先是晚辈到长辈前拜年问安,长辈用吉祥语言祝福,然后互相串门,走亲戚拜年。节日期间,文娱活动丰富多彩,有打曲棍球、跳舞、唱歌、玩踝骨、玩纸牌等等。欢度阿聂的活动: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这一天,正月十五,达斡尔人称“哈钦”,认为这一天是天神“恩都日巴日肯”归界的节日,是小年。哈钦一过,阿聂的活动就要收尾了,人们相遇也不再请安了。从正月十六日起就该干活了。

  “昆米勒”节 “昆米勒”是达斡尔语,汉意为柳蒿芽。别名柳蒿菜、萎蒿、水蒿、白蒿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木植物。其嫩茎叶可供食用,且清爽宜人,味美可口,是嫩江两岸达斡尔人民普遍喜爱食用的一种富有营养的风味野菜。一提起柳蒿芽,使人很自然地会想到达斡尔族,人们说它是达斡尔人的象征。每年的阳历5月中旬,就是达斡尔族的昆米勒节,“采柳蒿芽”达语称“昆米勒玛日拜”。节日期间,达斡尔族男女老少相约结伴,他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妇女们多头扎长绸或包毛巾,腰系绣花围裙,装上麻袋、大小柳条筐,三五结伙赶着大轱辘车,走向绿草如茵的草原,走向春意盎然的山野,走向春水欢腾的河岸。采柳蒿芽时,一边对唱山歌,一边采集柳蒿芽。达斡尔人的集体主义观念和荣誉感是较强的,不同“莫昆”(部落)的人碰到一块采集要互相谦让。如果不遵守规矩,会受众人责怪。因此人们共同遵守本族规矩,以团结为重。

达斡尔族斡包节

  斡包节 斡包,含义为祭祀、祭坛等。新疆的达斡尔族,历来就有过斡包节的传统习俗。每年的6月8日,在达斡尔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都要举办盛大的斡包节。在这个达斡尔族一年一度最为隆重的民族节日里,人们清晨来到祭坛周围,就地取一块石头,摆放到祭坛旁边,如有因故不能前往者,可由家人或亲朋好友代放。早先,这是一种报到方式,属于族内清点人数的举动。斡包选定在水草肥美、林木茂盛的高地上,它堆得越高越大,预示着民族的紧密团结和兴旺发达。在斡包的中部顶端,插有松树或柳树枝,枝条上系有代表各部落的彩色布带。斡包西边的祭坛上,则摆放宰杀的牛羊头、各种食物和倒满的三杯酒。

  祭祀活动正式开始后,首先是敬酒仪式:首领举起第一杯酒,带族人朝东方跪下,将酒洒在地上,叩头三次,以示祭奠祖先;首领举起第二杯酒,轻轻洒在斡包上,以告慰亡者在天之灵;首领举起第三杯酒,由空中倒洒向斡包,祈求生者来年平安吉祥。随即,众人围绕斡包转三圈。先由首领边喊“活诺”、“活诺”(保佑的意思),边向斡包抛撒五谷粥,接下来大家一起做同样的动作,祈祷神灵的保佑。祭祀完毕,就是重要的集会。它主要包括有3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首领讲述西迁屯垦戍边的历史,要求大家发扬先辈忠勇爱国的优良传统,团结努力,振兴民族;

  第二,安排族内今后的生产生活,解决族人邻里的是非纠纷;

  第三,为老弱病残、孤儿寡母捐钱献物,鼓励大家同舟共济。

  集会过后,便是热闹的赛马、摔跤、射箭、打曲棍球等传统体育活动。到了午后,众人围坐在草地林间,品尝美味佳肴。琴声响起,男女老少尽情唱歌跳舞,直到傍晚时分才结束。

  斡包节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保留传统祭祀习俗功能的同时,融入了特殊历史条件、特殊生存环境下所产生的新的内容,尤其是纪念西征屯垦戍边的内容,以达到传承民族文化和凝聚民族精神的效果。因此,现在的斡包节又被称为西征节。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每年一次的斡包节就是对历史口口相传的重要场所和机会,无论大人、孩子,谈及自己民族的来历都如数家珍。也正是因为如此,先辈西征屯垦戍边的悲壮而辉煌的业绩,教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达斡尔人,成为达斡尔及各族人民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

  抹黑节 是最热闹的达斡尔传统节日。抹黑节又叫抹灰节、黑灰节、黑灰日、抹花迷子、抹花鼻子,达斡尔语叫“霍乌都如”。达斡尔族之外,鄂伦春、鄂温克、锡伯也过抹黑节。抹黑节是农历正月十六,他们认为正月十五才是一年的终结,相当于除夕,新生活是从正月十六开始的,这一天相当于农历新年。十六的清晨,早早起床的老人先要给儿孙脑门上抹一点锅底黑灰。这天,鸡一叫,老奶奶们就从大锅底下用勺抠出点黑灰来,在睡得呼呼响的儿孙们脑门中间挨个点上黑点,为的是避灾免祸。家里人抹完了,就开始了给别人抹。这一天,家家夜不闭户,不管是谁一推门就可以进来,一旦起床稍晚一些,就容易被人堵在被窝里抹上一个正着。

  头一天,有人准备好了抹过锅底灰的布、毡片,有人将锅底灰拌上油。最标准的做法是,生土豆一切两半,趁湿在煮饭用的大铁锅底像研墨一样使劲磨一会儿,这样磨出来的颜色浓黑而带光泽,由于还有淀粉加入所以粘粘糊糊,抹在脸上黑又亮,很难洗干净,甚至几天都很难完全除去。更有甚者,在土豆上面刻字或搞笑图案。天亮后,小伙子们人人手攥一把拌了油的黑灰,趁姑娘不注意,一把抹在脸蛋上。有人路过,小伙子就骑马追上,抹人家一脸,祝他一路平安。闺女、媳妇则是团结起来,将男人摁倒,抹成包公。这天,脸越黑的人越是得意,因为祝福他的人最多。讨人喜欢的姑娘,这一天最“难看”,因为抹她的人最多。这天谁要是保持个“小白脸”,那得窝囊死。遇到老年人也要黑一下,不过先得施礼请安,然后再向老人额头抹一小黑点。镜子里的老人,像花和尚鲁智深,个个乐得开心。晚上,大家从头到脚洗个干净,围在一起吃“奇克乌图莫”。

  奇克乌图莫,译成汉语就是荞面蒸饺。荞面用开水烫过,揪成剂子,用手压成皮子———不能用擀面杖,荞面筋性小,擀面杖一擀皮子就裂了。饺子馅用酸菜加白肉。手艺好的奇克乌图莫,个大,皮薄,表皮有光、半透明。吃奇克乌图莫,要蘸野韭菜花与秋天制成的“达家菜末”。吃奇克乌图莫必须肚子撑得不能再吃,但是不能数数,不能说自己吃了多少个。据说,如果数了数,家里的财产也就有数了,不会增加了。

  “阿涅”节 达斡尔语把春节称为“阿涅”,是最为重视的节日。这一天,人们清晨早起,而且要求青少年要自己醒来起床,这样新的一年里就能做勤劳的人。家里长者要在院里放一张桌子,摆肉、酒、点心供品,全家人给“腾格日”(天)、北斗七星、娘娘神、灶神等上香磕头,祈求诸神保佑和恩赐太平丰年。之后,一家人回到屋里,晚辈给长辈请安磕头,祝长辈健康长寿。长辈则要祝福晚辈勤劳、向上,多有收获。“阿涅”的早餐一般是肉汤饺子。吃罢早餐,人们穿上新的衣袍,由同辈中年龄大的人带领,到村中老人长辈家里请安、磕头拜年。老人长辈则向来拜年的年轻晚辈祝福,给孩子们一些零钱、糖果和榛子。在本村拜年结束后,人们骑马、坐大轱辘车或爬犁到邻村亲友家拜年。“阿涅”里相聚的人们谈论一年的光景,饮酒助兴,洋溢着喜庆的气氛,通常持续到初五。达斡尔族把正月的头几天称为,初一是鸡日,初二是狗日,初三是猪日,初四是羊日,初五是马日,初六是牛日,初七是人日。对于初八还有“图比格•乌都日”,即果日的说法。讲究在初五的早晨吃饸饹面,在初七之前不吃烙饼,但在初七时要吃烙馅饼。

  在“阿涅”期间,人们开展多样的娱乐活动。青少年成群结队打曲棍球;小女孩们聚在一起玩“哈尼卡”(纸偶)和“萨克”(兽踝骨)。有老人的人家,请来村中艺人,讲民间故事、唱诵叙事诗歌或译说满文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往往是家里的三面大炕坐满了听讲的男女老幼,有时一段长篇故事要讲到天亮,人们这才迎着晨曦回各自的家。妇女们则聚在房屋宽绰的人家,举办民间歌舞晚会,尤其热闹的是举行请“笊篱姑姑”的歌舞晚会。传说“笊篱姑姑”是一位能歌善舞、聪明美丽的姑娘。过去逢年过节的歌舞晚会,总是她出面张罗,给达斡尔山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有一年春节,她在借笊篱回家时,被自家西边牛圈的冻牛粪绊倒,不幸身亡。从那以后,人们再也看不到她那美丽的容颜、优美的舞姿,再也听不到她那银铃般的欢笑和百灵鸟一样动听的歌唱,十分怀念她。可是时间长了,又记不清她的名字,所以就管她叫“笊篱姑姑”,并把她奉为舞神。举行请“笊篱姑姑”的歌舞晚会时,参加者有六十多岁的老人,有十来岁的娃娃,但多数是以能歌善舞著称的年轻媳妇和姑娘们。她们把平常用的笊篱“打扮”一番,给它接上木腿,包白布画上脸谱,穿上鲜艳的衣袍。她们先让两个姑娘把“笊篱姑姑”带到院里西牛圈中。随后,姑娘媳妇们倾门而出,唱着词语优美、盛情邀请的歌,在 “笊篱姑姑”周围翩翩起舞,恳请舞神降临赏光。一番敬请之后,舞神应邀。大家便簇拥着舞神进屋,围着“笊篱姑姑”边唱边跳,直到深夜。

  “步通”节 达斡尔语把除夕(腊月三十)称作“布通”,有“完成”、“封盖”的意思,说明这一天是就要过完一年岁月的日子,当然就要庆贺一番了。这一天,每家从清晨开始,就忙着清扫房屋院落,张贴年画、春联。在几十年以前,达斡尔人家的春联都是用满文书写的,现在则用汉文书写。还写上“福”、“寿”字,贴在大红炕柜和箱子上。在房门和仓房门上贴门神。在院门外堆起碎草和干牛粪堆,黄昏之际,年夜饭热腾腾、香喷喷的味道从屋里飘然而出的时候,各家院门外的草粪堆陆续点燃,星火点点,青烟袅袅,烘托出整个山村浓郁的节日气氛。达斡尔人认为点燃堆火会使连年的烟火得到接续,以示家庭兴旺,子孙有续。家里长者要绕着堆火,招呼自家的马、牛、猪、狗、鸡,并向堆火投放一些肉块、糕点和饺子,使之散出燎糊味,随着烟火向天空升腾而去。堆火能一直燃烧到初五。

  过去,达斡尔人认为“布通”之夜是各种神灵、年内景象预兆显现的时候,所以祭神、占卜也是一项重要的节日活动。夜里,各家给所供之神、“腾格日”(天)供奉酒肉,上香磕头。感谢神灵在过去的一年里所赐予的收获,希望在新的一年得到神灵保佑,求得平安、吉祥,没病没灾。人们还到村子近处的岔路上烧纸,向已故的亲人寄托哀思。在牛角和仓房的门上涂荞面,以示粮食有好收成。在院里燃起用荞面做的苏子油灯,第二天早上看熄灭后的面灯里落下的人发或畜毛,以卜年内添增人口和牛畜。善于种地人家把十二块燃红的火炭放在炉灶上,象征一年内的十二个月。第二天早上看火炭燃烬情况。燃成白灰的,认为当月会干旱,没燃烬剩下黑炭的,那个月会有雨水。有的人还看天象夜色,听畜禽叫声,以卜年景。相聚过节的达斡尔人家里灯火通明,一家老小忙活着包新年饺子。新年饺子要包的多一些冻起来存放,以备随时都可以取来下锅。夜里,很多人家吃荞面饸饹,祝家里人长寿平安。吃罢夜餐,晚辈给家里的长辈请安磕头,然后打着灯笼到村中近亲长辈家请安磕头。除夕的夜晚,许多人家也守岁,特别是过本历年的人更是要守岁,通宵不眠。

  达斡尔人把正月十四也称为“布通”。这一天在日落之前,种地的人家用草木灰在院子里撒十几道地垄,称为“台烈”,即农田。在其四个角上各撒一个圆圈。这个圆圈称为 “切斤”,即粮囤。把几种粮食各一把撒在“切斤”里。院大的人家撒两个“台烈”。以此祈望当年农业好收成。晚上吃手把肉,给“腾格日”(天)、所供诸神上香磕头。

  “沃其拜”节 每年农历6月8日,居住在新疆的达斡尔族有一个传统古老的节日叫“沃其拜”节。这个节日起源于祭敖包,是一项祭祀活动,达斡尔人把这项活动叫“沃其拜”。达斡尔族和蒙古族在历史上都有祭敖包的活动,蒙古人的祭敖包活动逐渐演变成今天的“那达慕”节,而达斡尔人仍保留着古老的祭祀活动,并形成了自己的传统节日。

  在历史上,过“沃其拜”节的日期不固定,通常是由几个巴克其(部落的头人)根据当时的气候条件,来确定具体的过节时间,现在确定一般在农历的6月8日(今年的公历7月21日)。

  节日的清早,身着民族盛装的达斡尔族男女老少腰里系一条彩布,人人要在敖包上添一块石头、敬一碗酒,表达对神灵的虔诚和祈盼人畜两旺、年年丰收,就此拉开节日的序幕。在节日的这一天,住在塔城市阿西尔乡、恰夏乡、阿不都拉乡等地的达斡尔族,从四面八方赶来,到阿西尔乡参加节日的盛会。阿西尔乡是新疆唯一的达斡尔族民族乡,属塔城市。节日的主要内容是要进行祭祀敖包活动,和举行各种传统的娱乐活动,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节日开始后,巴克其(部落的头人,现在也含先生和有知识、有文化人的意思)带领大家做第一轮祭祀活动,接着,挑选一个水渠边宰杀牲畜。牲畜宰杀后,人们开始煮肉和制作节日的食品。

名人

  孝恪愍皇后郭布罗氏:清逊帝溥仪的元配。

  鄂布斯:中国内地演员,在“天龙八部”、“朱元璋”等连续剧中演出,亦主演2002年的电影《嘎达梅林》。

  鄂秀峰:鄂秀峰(1918.3.13-2009.11.28),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西哈雅村额斯日哈勒斡林库日莫昆人。“8·11”抗日武装起义组织者、领导者之一、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达斡尔族子弟为主的齐齐哈尔蒙古骑兵大队的创建者。齐齐哈尔市解放战役的指挥员之一。副师级军区参谋处长、军界高干、革命军事家

  色热:黑龙江省政协六届委员、齐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政协三届常委、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黑龙江省达斡尔族学会理事。退休前任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文化局副局长兼文化馆馆长。

  沃维汉:科学家。2008年因被控向中华民国政府当局提供中国大陆情资而被判处死刑。

中国少数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另外,还有未被确定的民族成份的人口,共73.4万多人。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在55个少数民族中:
  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有18个民族,他们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等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为1600多万人。
  人口在百万人以下10万人以上的有15个民族,他们是:傈僳族佤族畲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仡佬族锡伯族等族。
  人口在10万人以下1万人以上的有15个少数民族,他们是: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基诺族等族。
  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有7个民族,他们是: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僜人(按实地普查区域的人数计算)等民族。

中国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且经过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另外,还有尚未被确定的民族成份的人口(中国未识别民族)。根据从语言的系属来看,中国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别属于六大语系:汉藏语系、壮侗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阿尔泰语系和印欧语系 :




(一)主体讲汉藏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回族藏族门巴族羌族普米族纳西族珞巴族僜人景颇族阿昌族独龙族怒族彝族傈僳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白族土家族苗族瑶族畲族等民族。




(二)主体讲壮侗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黎族等民族。


(三)主体讲南亚语系的少数民族有:京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族。


(四)主体讲南岛语系的少数民族有:高山族等民族。 (包括泰雅语赛德克语邹语卡那卡那富语沙阿鲁阿语排湾语阿美语布农语鲁凯语卑南语赛夏语邵语噶玛兰语巴则海语雅美语等语言)


(五)主体讲阿尔泰语系的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撒拉族裕固族蒙古族土族东乡族保安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


(六)主体讲印欧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塔吉克族俄罗斯族等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