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科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进士科,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科目。隋始设。唐代尤贵此科。考试分为诗、赋及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策通四、帖过四以上为乙等。后以箴论表赞代诗赋试策三道。初与明经科并重, 安史之乱 后,进士科录取标准发生变化,逐渐成为高级官吏的主要来源,地位迅速上升,成为最受重视的科目。熙宁四年(1071)罢明经、诸科,专以进士一科取士,并改试经义、论、策。元祐四年(1089)分诗赋进士、专经进士两科,皆兼试诗、赋与经义、论策。绍圣元年(1094)罢诗赋进士科,令士人习经义。南宋复设诗赋进士。录取者分五等,第一、二等赐及第,第三等赐出身,第四、五等赐同出身。进士及第、进士出身者,待遇优厚,士人多习此科,以为进身之阶,后世称为将相科。金代初设词赋进士、经义进士两科,以待汉族士人。大定十一年(1171)创设女直进士科,以待女真士人。元代进士分论、经义、词赋三科,又有蒙古进士科、汉人进士科之别。明清科举只分文武,不设科名。因取录者称进士,故习惯仍将文科称为进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