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窑遗址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丘邢窑遗址现场

  邢窑遗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内丘临城两县境内,是隋至五代时期的瓷窑遗址,是中国七大名窑之一。邢窑是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开创了北方白瓷瓷系的先河,邢州所烧造的白瓷与南方越州(今浙江绍兴)所烧造的青瓷,可以相互媲美,有“南越北邢”之说。邢窑遗址发现于1980年,分布在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10公里的范围内,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主要窑址有临城县祁村、陈家庄,内丘县中丰洞,北大丰等。邢窑遗址对研究唐代瓷器烧制具有重要意义,现在遗址附近已建立起邢窑博物馆,对其进行展览和保护。1996年,邢窑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内丘县城关一代是当时邢窑的烧制中心,其四周的窑址应是由此发展而来。这里烧制的白瓷质量最为精致,且数量甚多,据说当时全国都在使用这里生产的瓷器。

  邢窑烧制白瓷的主要特点是胎质细洁,有的纯白,有的微微闪黄,带些乳白色;器物多施满釉,釉面光滑,光润晶莹、气孔率低,影透性强。有的胎与釉之间还有一层护胎釉,也被称为化妆土。

  邢窑瓷器作风朴素,不带纹饰。器物以碗为主,多折边,圈足厚而底平。其他还有盘、壶、罐等。

  在唐代,邢州白瓷号称类银类,青瓷号称类玉类冰雪,南北一青一白,均在我国瓷器烧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