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译文】

  郁孤台下清江的流水呵,你中间有多少逃难的人们流下的眼泪啊!


【注释】
  郁孤台:在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又称望阙台,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
  清江:即赣江。章、贡二水抱赣州城而流,至郁孤台下汇为赣江,再北流,经造口、万安、太和、吉州(治庐陵,今吉安 )、隆兴府(即洪州,今南昌市 ),入鄱阳湖注入长江。


【出处】

  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词,全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背景】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菩萨蛮:词牌名。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吉安市万安县南六十里。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辛弃疾途经江西造口时。当时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掌管刑法狱讼的官吏)。

  南宋学者罗大经认为,辛弃疾作此词是起兴于“宋朝隆祐太后被金兵追赶”一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辛幼安词》里说:“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自此起兴。”建炎三年(1129年)八月,南宋刚建立不久,金兵又杀了过来。宋高宗招架不住,带着一批文武大臣逃往江苏。而当朝太后孟太后(尊称“元祐太后”,随后又改称“隆祐太后”)则带着另一批大臣逃往江西。太后抵达洪州(今南昌)时,太后身边只剩下几十个官兵。“时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侵,十月,西路金兵自黄州(今湖北黄冈)渡江,直奔洪州追隆祐太后。”(《宋史》高宗纪及后妃传载)太后接着往南逃。太后年纪大了,不能骑马,只能坐轿,太监和宫女们大多步行,所以走得很慢。金兵则是快马加鞭在后面追,太后决定改走水路,乘舟夜行。至皂口“舍舟而陆”,从陆路辗转逃到赣州。

  四十七年后,1176年,辛弃疾身临造口,怀想隆祐被追至此,“因此感兴 ”,“借水怨山”,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写了这首词,题在墙壁上。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途经造口时所作,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对建炎年间国事艰危之沉痛追怀,对靖康以来失去国土之深情萦念,“借水怨山”,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全词对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满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淡淡叙来,以比兴手法表达了蕴藉深沉的爱国情思,艺术水平高超,堪称词中瑰宝。

  上阕头二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是说,江水从郁孤台下流过,它在那里见到过多少痛苦流离,溶进了多少血泪!这血泪包括了隆祐太后事关民族生死存亡与尊严之泪,作者感时忧事之泪,更主要的是人民颠沛流离之泪。“郁孤台下清江水”起笔横绝,“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呈显出一座郁然孤峙之高台。以“郁孤台”起笔,显然有满腔磅礴之激愤,进而写出台下之清江水。“行人泪 ”三字,直点造口当年事。作者身临隆祐太后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国脉如缕之危,愤金兵之猖狂,羞国耻之未雪,乃将满怀之悲愤,化为此悲凉之句。在作者心魂中,此一江流水,竟为行人流不尽之伤心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里“长安”指汴京。作者因回想隆祐太后被追而念及神州陆沉,独立造口仰望汴京。遥望长安,境界顿时无限高远。然而,可惜有无数青山重重遮拦,只能引颈以望,而且远望不到了,境界遂一变而为具有封闭式意味,顿挫有力。“长安”“无数山”具有空间、时间,今昔抽象多重意义,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一体,含义深远,更以“望”“可怜”涂上浓烈的感情色彩,写出了无限的惆怅、无限的感愤。

  下阕头二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写眼前的景色。赣江北流,作者为抒发胸怀,不受拘泥,在这里言东流。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它象征着抗金的正义事业,必然会克服一切阻力,取得最后的胜利。辛弃疾的毕生志愿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复大宋江南的统一。他有将相之才而无从施展,不管何时何地,无论所见所闻,种种物象,都会激发他的报国之志和悲愤之情。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是说:傍晚,我在江边徘徊,正在为了不能实现恢复大计愁苦着呢,恰巧,从山的深处,传来鹧鸪鸟的哀鸣,更使我愁上加愁。两句把作者心中满怀愁苦,表现的极其悲凉。

  全词一波三折,极尽回环宛曲之美。运用比兴手法,笔笔言山水,处处有兴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