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河南省 > 周口市 > 郸城县

  郸城县汉语拼音:Dān Chéng Xiàn;英文:Dancheng County),中国河南省周口市辖县。位于河南省东部,茨河上游。北依鹿邑县,西连淮阳县,南接沈丘县,东南和东部与安徽省界首县、太和县和亳州市为邻。总面积1490平方千米,总人口155万人(2010年末)。辖3个街道、8个镇、11个乡。

  地处黄河大冲积扇下部南翼,是淮北平原的一部分。全境地势基本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斜。属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黑茨河、洺河、皇姑河、新蔡河、油河等。年降水量738.6毫米,年均气温14.6℃。公路总里程1097千米(截至2008年4月),省道S210、S329、S207交汇于郸城。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名胜古迹有属龙山文化的汲冢遗址,老君庙、炼丹炉遗址、段寨遗址、宁平国遗址、王子桥,中原民俗园等。纪念地有彭雪枫新四军游击支队整训纪念馆、红军碑、张又铭纪念亭。

  • 邮编:477150 代码:411625 区号:0394

行政区划

  全县辖3个街道、8个镇、11个乡:洺南街道、洺北街道、新城街道、吴台镇、南丰镇、白马镇、宁平镇、宜路镇、钱店镇、汲冢镇、石槽镇、城郊乡、虎头岗乡、汲水乡、张完集乡、丁村乡、双楼乡、秋渠乡、东风乡、巴集乡、李楼乡、胡集乡。共有518个行政村(社区)。县政府驻新城街道。

历史

  今郸城县地域,西周时属厉(音lai)、陈,战国后期属楚。秦属陈郡苦(音hu)县和项县。西汉时,境内设置宁平县(治今宁平)和宜禄县(治今宜路)。三国魏废县后,分属陈郡(国)武平县和谯郡苦县。两晋至南北朝,苦县先后改名父阳县、谷阳县,原地域仍属之。隋开皇六年(586年)置郸县,县治今城关镇。唐初废郸县,其地北部归鹿邑县、真源县,南部归宛丘县、项城县。

  明、清两代,地域大部属归德府鹿邑县,少部属陈州府(明为开封府)淮宁县,沈丘县。民国三年(1914年)鹿邑县在郸城集设县佐,至1930年废除。1941年,地域分属河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鹿邑县和第七行政督察区淮阳县、沈丘县。解放战争时期,县境为共产党领导的鹿淮太县、鹿亳太县和沈鹿淮县等边区民主政权的活动地区。

  1951年5月,析鹿邑、淮阳、沈丘3县部分区、乡设立郸城办事处(县级),属淮阳专区。1952年8月,政务院正式批准置郸城县。1953年1月,淮阳专区撤销,郸城县隶属商丘专区。1958年12月,随商丘专区并入开封专区。1961年12月,恢复商丘专区,郸城复归其领辖。1965年6月后,郸城县属周口专(地)区、周口市。

  1996年,郸城县面积1471平方千米,人口约120万人,辖8个镇、12个乡:城关镇、宁平镇、汲冢镇、南丰镇、白马镇、吴台镇、宜路镇、钱店镇、城郊乡、虎岗乡、汲水乡、丁村乡、张完集乡、石槽乡、双楼乡、秋渠乡、东风乡、巴集乡、李楼乡、胡集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郸城县总人口1151994人,其中:城关镇70687人、吴台镇64473人、南丰镇52680人、白马镇71148人、宁平镇56054人、宜路镇60617人、钱店镇71281人、汲冢镇66684人、石槽镇53984人、城郊乡64950人、虎头岗乡58166人、汲水乡57941人、张完集乡56490人、丁村乡52981人、双楼乡42930人、秋渠乡52731人、东风乡39357人、巴集乡55212人、李楼乡53821人、胡集乡49807人。

  2005年末,郸城县辖9个镇、11个乡:城关镇、吴台镇、南丰镇、白马镇、宁平镇、宜路镇、钱店镇、汲冢镇、石槽镇、城郊乡、虎岗乡、汲水乡、东风乡、巴集乡、李楼乡、张完集乡、丁村乡、双楼乡、秋渠乡、胡集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