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王昌龄诗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采莲曲

唐·王昌龄

hé yè luó qún yī sè cái 
荷 叶 罗 裙 一 色 裁,

fú róng xiàng liǎn liǎng biān kāi 
芙 蓉 向 脸 两 边 开。

luàn rù chí zhōng kàn bú jiàn 
乱 入 池 中 看 不 见,

wén gē shǐ jué yǒu rén lái 
闻 歌 始 觉 有 人 来。


诗题与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采莲曲三首》中的第二首,体裁为七言绝句。此诗收录与《全唐诗·卷二一 相和歌辞·采莲曲》中。采莲曲:古曲名。内容多描写江南水国风光,采莲女劳动生活情态。

  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所做,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年)夏。有本事载,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一次,王昌龄独自一人在龙标城外游玩,在东溪的荷池,见当地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遂作《采莲曲》。


逐句释义: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仿佛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向脸:向着脸边。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荷叶与采莲女的罗裙,荷花与人面)混入莲池中不见了(人的)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采莲)。
  乱入:杂入、混入。
  闻:听到。
  始觉:方才觉察。


《采莲曲》插图: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

  首句“荷叶罗裙一色裁”,说女子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诗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次句“芙蓉向脸两边开”,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

  把前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碧绿的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与罗裙,芙蓉与人面,恍若一体,难以分辨。

  第四句“闻歌始觉有人来”,因为采莲女融入了绿荷红莲中,所以“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

  这首诗的艺术构思独具匠心。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未让她们在这画面上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拓展阅读

《采莲曲三首》

王昌龄

其 一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其 二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其 三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初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约756/757年),唐朝诗人。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一说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因世乱还乡,由贬所赴江宁,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官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全唐诗》编录其诗四卷,收录其诗作170首。(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二)